第四百一十七章 雷霆手段

“孙爱卿所言极是,这些朕都有所考虑,朕决定让莫敬宇出任交趾省的巡抚,黎维祺出任布政使,采用以夷制夷的办法。”朱由校说道。

“陛下,虽然以夷制夷是为上策,但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交趾反复无常的问题。”孙元化说道。

“当然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便是设立乡学、县学、府学,从小就培养交趾当地百姓对帝国归属感,此事内阁要派专人负责,教材朕亲自审核。”朱由校说道。

“诺。”

“第三步,朕决定派张献忠统兵两万出任交趾省的提督。”朱由校说道。

“陛下为何要特意派张献忠前往?”孙元化不解地问道。

“朕决定要在交趾省实施五年的高压政策,镇压一切试图反抗帝国的行为。第四步,也是关键的一步,就是移民,此战过后,大量交趾的百姓南迁,留下了大量的荒地,朕要从两广移民去交趾。”朱由校说道。

“陛下要重启移民?”孙元化问道。

“是的,只有帝国的百姓在当地占据优势之后,帝国才能逐步完全控制交趾。”朱由校解释道。

“陛下,如此的话,帝国前期每年在交趾将会耗费上百万两银元。”杨嗣昌说道。

“朕明白,虽然耗费巨大,但如果帝国能永远拥有交趾的话,那么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朱由校说道。

……

在和内阁以及大都督府商议完之后,朱由校又单独召见了张献忠。

“知道朕为何要你出任交趾省的提督吗?”朱由校问道。

“臣愚昧,还请陛下指示。”张献忠恭敬地说道。

“朕看的出你有杀心,交趾反复无常,必须使用雷霆手段才可取得效果。”朱由校说道。

“雷霆手段?!”张献忠疑惑地问道。

“该杀的时候就要杀,那怕杀个血流成河也无所谓,只有把所有想反抗帝国的人都杀光,交趾才能安稳。你要明白一点,朕要的就只是交趾的土地,凡对帝国对朕有异心者都不能放过。”朱由校说道。

“臣明白了。”张献忠说道。

“朕给你五年的时间,只要你不起异心造反,你在交趾做的一切朕都会把你担着。”朱由校强调道。

“臣绝不会背叛陛下的,臣必定会给陛下一个忠于帝国的交趾。”张献忠信誓旦旦地说道。

……

五月初,孙传庭和来秀才等人回到了京师,而大军却是回到了驻地。他们此行回京师就是参与都督府大理寺对他们坑杀四十万俘虏一事进行审判。

“陛下,这是都督府大理寺对孙都督等人判决,还请陛下批示。”王礼乾将一份判决书递给了朱由校。

朱由校快速地浏览一遍,说道:“不行,判决太重了。”

“这……”王礼乾看着判决书不知道该说什么。

“朕说了允许将功折罪,此次南征大胜而归,朕认为孙传庭等人可以不计功,也不处罚。”朱由校说道。

“诺,臣会将陛下的意思转达给都督府大理寺。”王礼乾躬身说道。

“下去吧。”

……

按照朱由校的意思,孙传庭等人审判结果很快就出来,孙传庭和来秀才两人此次南征既不记功也不处罚。而其他将领则视情况而定。

判决出来之后,朝廷一片哗然,朝廷大臣都知道这是朱由校在包庇孙传庭等人。但朱由校却不以为然,在审判结束之后,朱由校特意召见了孙传庭一干人等。

“臣请辞广州都督府都督一职。”孙传庭躬身说道。

“这是为何?”朱由校问道。

“陛下为臣等所犯下罪责甘愿承担骂名,臣无以为报,唯有辞去都督府都督一职才能报答陛下的恩情。”孙传庭解释道。

“朕对这些骂名无所谓,孙爱卿不比介怀。”朱由校说道。

“陛下,此事由臣来担责是最好的,还望陛下恩准。”孙传庭恳求道。

“陛下,坑杀四十万俘虏是臣的主意,理应臣来担责。”来秀才见状说道。

“陛下,孙都督本就是进士出身,辞去都督一职也可担任朝廷其他职务。”秦良玉说道。

朱由校想了想说道:“孙爱卿,朕同意你辞去广州都督府都督一职,你且休养一段时间,等时机一到,朕会让你出任兵部尚书一职。”

“陛下,这……”孙传庭一听马上便想拒绝。

“不能拒绝,兵部尚书由你来出任是最合适不过的了,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衔接内阁与大都督府。”朱由校口气不容拒绝,孙传庭也没有再继续坚持。

“陛下,臣今年六十有八了,也准备告老还乡了,还望陛下成全。”秦良玉说道。

“秦爱卿,你不会也是为了坑杀四十万俘虏一事才请辞的吧?”朱由校不满地问道。

“臣不敢,臣真的是年事以高,无法再继续担任大都督一职,本在去年年中,臣大病之后就准备跟陛下请辞的,但去年灾害不断,陛下又有心南征,臣这才拖了一年。”秦良玉解释道。

“如此的话,朕准了,传旨加封秦良玉为太子太傅,赏银元千两。”朱由校说道。

“谢陛下隆恩!”

“传旨,调袁崇焕出任大都督府大都督,满桂出任沈阳都督府都督,洪承畴出任广州都督府都督,祖大寿出任吕宋都督府都督。”朱由校想了想说道。

“诺。”

……

六月,夜半平陆地大震。震坏城垣民居,山崖崩裂。这场地震是今年发生最大的灾害。今年相比前两年,灾害的情况已经有了极大的好转,帝国也在连年的灾害中逐渐恢复过来。朱由校也再次提起了他的新政。

“在《大明律》中《婚姻》共计十八条,但时至今日,这十八条中有些已经不合时宜,有些已经基本荒废,朕这才将《婚姻》列为第九条新政,此条新政事关整个帝国,不能有半点马虎。”朱由校解释道。

“陛下,臣认为应该遵守民间习俗,而不应该去改变民间习俗,刻意改变民间习俗只会适得其反。”傅永淳建议道。

第三百七十七章 火棉第一百五十九章 拍卖进入白热化第两百九十二章 公司第四百七十六章 郑森第四百五十三章 十六天魔舞第三百二十二章 印花税第两百七十章 朱由检的改变第一百五十七章 拍卖第两百六十八章 东厂的目标第两百六十五章 移民吕宋第八十章 王赛儿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谈第五十二章 有点味道第四百八十一章 税收问题第三百零三章 大闹复社会议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协议第三百零六章 演戏第四百五十八章 明俄和谈第六十五章 经略日本的计划(求收藏)第两百九十三章 军大衣第三百八十八章 陈圆圆第一百八十一章 天启大爆炸第两百三十七章 诈取潼关第四百五十九章 和平协议第两百七十九章 血战第两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两百零八章 行刑第两百八十一章第一百零二章 收养的儿童第四百零二章 吃蝗虫第一章 穿越第四章 应对第两百三十五章 洛阳之战第三百七十三章 贩奴第一百一十章 关于立储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品与赝品第一百零九章 英雄不死,其志永存!第四百二十四章 北伐俄国的计划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次生擒皇太极第八十章 王赛儿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岛原第两百五十五章 慈善晚会第四百四十七章 牙儿干之战第四百零一章 天下归心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三百三十九章 政治联姻第四百一十二章 夺取多邦第二百二十三章 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第两百二十章 召藩王进京第三百六十四章 再次生擒皇太极第四百七十七章 出使大明第八十一章 孙元化第两百五十二章 八连第一百二十九章 坊津决战第四百九十八章 朱慈炅南下第二十三章 小小(求收藏)第四十章 吴有性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寿第八十七章 伪造证据第三百七十五章 岛原起义第四百零五章 第二次票选阁臣第三百零七章 赏赐第五十三章 脸盲(求收藏)第四十八章 新军测试第四百四十四章 花楼第六十四章 市舶司第四章 应对第三百八十二章 攻克岛原第一百三十二章 林丹汗来袭第八十三章 舆论引导(求收藏)第三百七十二章 董小宛第四百零七章 斩蝗神第三百四十六章 东吁亡第三十章 宋应星第一百一十九章 正品与赝品第七十三章 七出第三百四十九章 拖第一百三十三章 出城迎战第四十八章 新军测试第三十四章 大明帝国报(求收藏)第两百六十一章 战后处置第五章 绝对权力第七十章 暴怒(求收藏)第三百七十六章 阅兵仪式第两百四十章 李自成第一百二十章 抢购第三百九十二章 喀尔喀蒙古第四百九十三章 秋明第五章 绝对权力第一百七十章 历史的讽刺第两百五十一章 南洋之事第四百四十八章 俄国人出兵第两百四十四章 “妖孽”第四百零七章 斩蝗神第四百九十九章 边界勘定协议第二百零四章 宁锦之战第三百三十五章 阁臣候选第一百六十二章 影子第三百六十七章 盒子会第一百九十九章 生离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