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5章 尘埃落定

钦天监监正一死,就挖不出幕后主使了。

朱瞻基虽然有些可惜,可胡滢那般表情,明显是已经吓傻了。

朱瞻基走到了胡滢面前,从胡滢的手中,拿过了那本《太祖实录》。

将太祖实录翻开,朱瞻基看了几眼,面向百官,郑重道:“诸位,太祖爷虽然说过,寸板不许下海,可那已经是二十年前。”

“如今的大明,国富民强,不怕倭寇,岂能一直闭关锁国?”

“请给我三月时间,三月时间内,若开海禁没有给朝廷带来收益,我自卸任太孙之位,有能者居之!”

朱瞻基这番话,掷地有声。

相比起之前处死钦天监监正,此时的朱瞻基,却又冷静到了极致。

他的话,是在征求百官的意见,是希望百官同意!

声音传到百官耳中,杨士奇看到了太孙的坚毅,看到了他必须要实施海禁的决心,忍不住轻轻叹息一声。

范秋一直在坚持。

太孙也一直在坚持,甚至不惜在百官面前,落下了个残忍的印象。

五位大儒,不远万里赶来。

这一切的一切,都在说明着,他杨士奇该站出来了。

试试,就试试吧。

三个月之后,若是海禁没有给朝廷带来好处,到时候再关便是。

只是,会很麻烦罢了。

杨士奇叹息一声,站出来道:“臣愿意相信太孙殿下。”

蹇义也站了出来:“臣,支持太孙殿下。”

夏原吉也开口道:“那就开海禁吧。”

兴国公也站了出来:“太孙殿下,我相信您。”

成阳侯,泰宁候纠结一番,还是站出来表态:“太孙殿下,我们支持您。”

越来越多的官员站出来表态。

站在台上的太子爷却站不住了,他连忙要开口说话。

可却被朱棣给拦住了。

太子爷有些焦急道:“爹,这海禁开不得,这是爷爷留下来的国策,我们若是频繁更改爷爷的国策,还如何保持正统之名?岂不成了不肖子孙?”

“何况,海外有倭寇,咱们要谨慎啊。”

“那村民能打得过海外的倭寇吗?”

太子爷絮絮叨叨的说着,朱棣听得都有些不耐烦了。

忍不住皱眉道:“行了,少废话。”

“你就这么不相信你儿子?”

“大不了就是当个不肖子孙,我答应了,我来背这个黑锅。”

太子爷微微张了张口,老爷子都已经这么说了,他也哑口无言了。

待百官都大部分同意之后,朱瞻基看向了老爷子,眼神中带着强烈的恳切:“皇上,您意下如何?”

朱棣呵呵一笑,眼神中也不知道是苦涩,还是感慨,微微颔首:“心,这是你小子强烈的恳求,朕答应你。”

“那就,开海禁!”

“太监呢,太监过来记录,朕要下身子了。”

“永乐十二年四月……”

朱棣喃喃地念着,将开海禁的圣旨一点点的念了出来。

太监则站在一旁,飞速的记着。

百官们也眺目注视着。

开海禁,乃国之大事。

自古以来,海禁就是一个敏感的话题,百官们亲眼看着皇帝下圣旨,他们的心中也很清楚,大明接下来,要迎来一个全新的航海时代了么?

又或许,海禁一开,海口时常被骚扰……

总之,开海禁,在百官的心中,同样也十分不平静。

但百官也总算见证了海禁重开的一幕!

四十年了,自洪武定国开始,这是第一次打开海禁!

这个意义,或许很重大吧?

而朱瞻基则紧紧的听着他爷爷的圣旨,眼神中涌动着完全不一样的情绪!

又高兴,又兴奋,又狂喜,也有对未来的憧憬!

海禁一开,属于大明的大航海时代开启了!

土豆,辣椒,这些高作物粮食,都会随着时间,被运送到大明来,到了那时,大明必将更加昌盛。

大明的宝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战舰。

一艘宝船之大,足以与后世的航母媲美,堪称历史上航海时代的奇迹!

就连最强的西班呀舰队,在碰到了大明帝国的宝船后,都得乖乖给其让路!

这,就是大明在海上的实力!

海禁一开,大明就将彻底开启大航海时代了,无数丰富的物资,都将会运送到大明。

倭国,也可以征伐了!

海禁一开,大明的宝船可以畅通无阻,直达倭国门口,对着倭国狂轰滥炸……

这一幕,朱瞻基真的期待已久!

以至于听着爷爷的圣旨,朱瞻基心潮澎湃,眼神中涌动着完全不一样的情绪!

大明帝国,何为帝国?

就是要征伐一切,不仅陆战最强,海上也要成为最强!

区区倭寇又算得了什么?大明宝船一到,倭寇必将灰飞烟灭!

身后,五位大儒,以及范秋,方城远,张善忠三人,在听着老爷子宣布圣旨后,一个个心中都不平静。

郭庆站在原地,心中忍不住松了口气。

他不远千里,从山东赶到应天府来,就是为了达成所愿,如今这个愿望终于达成,他也可以松一口气了。

东林书院吴晗,也微微松了口气,脸上露出一丝敬佩。

这一丝敬佩,是对于太孙的。

太孙凭借着一己之力,让百官站出来同意,让皇帝同意了!

赵敬也敬佩地望着太孙,默默地给太孙行礼。

王之境的眼神中,带着对太孙的殷殷期盼。

范秋眼眶血红,在听到老爷子的圣旨,他喃喃道:“值了,值了……”

一切的苦难,都值得了。

包括他的妻儿被差点问斩,也值得了……

只要结果是好的,就行。

一切,终于尘埃落定!

有人欢喜,有人愁。

胡滢,姚临,六科给事中等人的眼神,充满了复杂。

胡滢站在原地,心中都在滴血。

他辛辛苦苦爬到这个位置,甚至连兵部侍郎都没有去做,继续待在这个位置,就是为了贪财,贪海禁之财。

虽然他们浙东党在全国各地,还有许多财路。

可海禁一项,也是一笔巨大的收入了。

可如今,就这么没了。

胡滢的心中,感觉被狠狠剜掉了一块肉似的,心中变得空落落的。

待朱棣宣布完,朱瞻基立刻跪了下来,高喊道:“吾皇万岁!”

百官也纷纷跪下,齐声高喊。

朱棣呵呵一笑,也不知是苦涩,还是期盼。

他望着太孙,眼神深邃,又带着疼爱:“从今往后,爷爷不仅是万古不易的贼,这不肖子孙的罪名是永远脱不掉了。”

“你说开海禁,爷爷支持你,但这罪名不能让你来担,你还年轻,还有很长的路。”

“有罪,爷爷担着。”

“有爷爷在,你就不用怕。”

“放开手去干,爷爷相信你。”

一番话,说得朱瞻基眼神中情绪涌动。

百官的心中,也都纷纷不平静起来,这一刻,他们看向太孙的眼神,更不一样了。

他们清楚,老爷子特意当着百官的面说,到底是为了什么。

第404章 做出决定第631章 红衣大炮对准李朝宫门第215章 论罪第617章 办法第321章 瓦剌威胁第51章 朱瞻壑嫉妒第622章 围剿足利义持第94章 抄了郭府的家第597章 北上第294章 永乐十二年初始第633章 李芳远谈判第277章 谁来救救他第551章 平南慌了第518章 再见孙若微第558章 无名氏第468章 建军就是浪费钱第278章 爷爷送你回家第272章 震惊第189章 太子妃来了第471章 失名义的回复第122章 朱棣护短孙子第341章 再发动靖难第234章 击鼓第220章 民族英雄第115章 丘松捣乱第532章 进攻第202章 剑指九州第463章 回皇宫第357章 贤妃的暗箱操作第六章 我朱棣后继有人了第216章 一剑光寒十九州第452章 天降大雨第497章 退了第505章 冶铁第415章 大明孙皇后上线。第174章 长公主薨第349章 太孙选妃第576章 见到爹了第418章 兵部尚书投效第171章 朱辰名声大噪,震惊天下第616章 将军把我当傻子?第248章 改进新式火铳第313章 大明孤臣第138章 瓦剌偷袭第476章 汉王的决定第266章 孙儿,爷爷祝你旗开得胜第316章 淮王,你礼貌吗第110章 与太子妃见面第54章 参观大明第192章 赵王出场第124章 与长公主见面第98章 芳心被捅第71章 誓言:开创超越永乐的盛世第306章 抢险救洪第481章 孙若微的眼泪第57章 皇位非你不可第422章 收服成阳侯第345章 进入后宫第135章 去军营和老爷子住第285章 老和尚下山了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133章 长公主咳血第620章 打一通第622章 围剿足利义持第30章 朱瞻基弟弟登场第428章 一切为了天下第434章 再见青衣女子第80章 韦妃献身第211章 杀个痛快第251章 消息暴露第59章 特殊待遇第381章 真相大白第560章 火铳制造成功第216章 一剑光寒十九州第333章 老爷子举起屠刀第466章 海禁税收第594章 占便宜第21章 永乐大帝的苦衷第17章 皇嫡长孙千岁!第123章 将汉王打入大狱第56章 使臣的震撼第230章 朱辰死了第46章 锦衣卫诏狱满员第184章 国子监跪求第23章 挑选铠甲第636章 百姓起义第430章 翰林院开团第532章 进攻第378章 挖开徐皇后第214章 老爷子到场第413章 朱棣妥协第346章 贤妃娘娘第296章 落网第483章 到达徐州第279章 震撼第297章 挖出幕后之人第531章 父子情断第458章 朱瞻基的选择第257章 征北大将军第613章 又来了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