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9章 只因孙若微

坐在龙椅上,太子爷反反复复的看着这封奏报,脸上带着抑制不住的喜悦。

汉王,一直都号称百战百胜。

而现在,下定决心,猛攻徐州已经两月有余。

从平南开始发起第一波进攻,再到现在为止,汉王大军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徐州的攻伐。

原本太子爷还很担心,怕解缙守不住。

可现在,解缙不仅守住了。

而且,还险些将汉王的大本营也给捣毁了。

这等泼天之功,让太子爷对解缙充满了喜爱。

不过,在奏折的后面,还写着一些话。

“守城之功,非我之功,汉王撤军,只因一人,孙若微……”

孙若微?

孙若微是谁?

太子爷不清楚,但却深深第将这个名字给牢牢记在了心中。

“吩咐杨大人他们,立刻进宫议事。”太子爷吩咐道。

他有些高兴,迫不及待就要将这件喜事,告诉文官们。

明天还要展开朝议,将徐州大捷的消息,公之于众!

这场胜利,让朝廷如淋甘露啊。

此消息一出,想必整个朝野都会振奋的。

所以,太子爷有些迫不及待了。

“是。”太监点头。

其中一位太监低声道:“太子爷,您已经一天一夜都没休息了,要不回去先休息再说吧。”

然而,太子爷却笑着摇头:“不用了,觉什么时候都能睡,但国事不可废。”

说着,太子爷摆了摆手:“快去办吧。”

太监们没了办法,只好去办了。

太子爷继续吩咐道:“去将这份奏报,送到鸡鸣寺去,老爷子在那里。”

几个太监恭敬地接过奏折,将奏折送去了鸡鸣寺。

……

太孙走的这段时间,老爷子都待在鸡鸣寺中。

每天和老和尚聊聊天,老爷子倒也觉得惬意,就是孙子不在身边,多少有些孤单。

至于太孙去了哪里,老爷子心中很清楚。

只不过,他也懒得管了。

而这时,鸡鸣寺外,几个太监匆匆赶到。

鸡鸣寺的小和尚,进来通报道:“老皇帝,外面有太监找你。”

朱棣瞥了小和尚一眼,道:“让他们进来。”

小和尚这才去外面通报。

很快,下和尚将这几个太监给迎了进来。

太监门在见到了朱棣之后,神色都十分的恭敬。

“禀报皇爷,太子爷让奴才们给您送来一封奏折。”

“徐州的奏报。”

话音落下,太监门将奏折高高举起。

朱棣听闻是徐州的奏报,这才走过去,将奏报给接了下来,翻开看着。

徐州大捷?

入眼,老爷子看到的是这四个字。

随后,老爷子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脸上带着理所当然:“瞻基在徐州,还有解缙,徐州还是能守住的。”

徐州大捷,这件事,也算是给老爷子传递了一个好消息把。

然而,最后一句话,却让朱棣眉头微皱。

“徐州大捷,汉王撤军,只因一人,孙若微……”

这句话,让朱棣的眉头紧皱了起来。

孙若微。

不是沈家的那个丫头吗?

她为何会出现在这封奏折上?

而且,汉王撤军,和她能有什么关系?

只不过,短暂的联想后,老爷子便明白了。

上一次,朱瞻基曾去请她帮忙,希望她能说服刘家主。

而她拒绝了。

她拒绝了,但她还是去了?

这才使得刘家撤销对汉王的支持,汉王没了钱,打不下去,所以才撤军的?

如此说来,这个女子就是此战中最大的攻臣?

老爷子神情中,露出一丝复杂。

他喊了一声:“老和尚,下来看看。”

此时,老和尚正在走钢丝,听到了老爷子的话,老和尚从钢丝上跳了下来。

稳稳地落在了老爷子的身边。

“看什么?”老和尚笑呵呵地说道。

朱棣没有说话,只是将奏报递给了老和尚。

这是军事机密,是很重要的,但老爷子丝毫没有避讳,直接给了老和尚。

姚广孝接过奏报,仔细地看了起来。

这一看,老和尚的表情顿时越来越精彩了。

他看见了最后的一句话。

徐州大捷,在老和尚的意料之中,所以老和尚宠辱不惊,可是老和尚在看到最后一句,确实有些没想到了。

“孙若微,她居然是此战最大的攻城?”

老和尚也没想到,这个女娃子,居然真的会跑去山东,帮助朱瞻基。

朱棣瞥了老和尚一眼,道:“上次,你是怎么和我说的?”

上次,老和尚说:“你灭了人家的族,人家怎么可能还会帮你。”

会想到这句话,老和尚的脸色有些不好看了,多少有些尴尬。

朱棣呵呵笑道:“原来,你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老和尚轻叹一声:“这是变数啊。”

老皇帝也跟着笑了笑,感慨道:“你看走眼了,我也看走眼了啊。”

“那是个好女孩。”朱棣道。

老和尚听到这话,脸上扬起一抹笑容:“真心地?”

朱棣郑重第点了点头:“没假话。”

老和尚呵呵一笑:“让他做你孙子的太孙妃?”

朱棣眼神中涌现出回忆,暂时没有回答老和尚的这句话。

只是,老爷子也忽然有些后悔,那一次将沈家给直接一把火烧掉了。

或许,是他手段太过霸道,明明可以选择更加柔和的方式的。

她帮了皇族,帮助朱瞻基挡住了汉王,这个恩,朝廷该如何报?

朱棣有些纠结了。

“你好好想想,赏那女孩什么吧。”老和尚笑着道。

“要实在不行,你给她道个歉,或许她的心结就解开了。”

朱棣闻言,嗤之以鼻:“呵呵,我朱棣这辈子,还没给谁道过歉。”

“谁能让我朱棣低头道歉?”

“可笑!”

“老和尚,我回去了。”

话罢,朱棣转身便走,打算回皇宫问清楚了。

老和尚站在原地,望着朱棣逐渐离开的背影,眼神中闪过一抹感慨。

“好女孩啊,连我都看走眼了。”

“未来,这定是一代贤后。”

“老朱家有福气啊,先是马皇后,又是徐皇后,再是孙皇后,三代皇后,代代贤惠啊。”

说到这,老和尚呵呵一笑:“原来,老朱家是靠女人起家的。”

这话,可千万不能被朱棣听到,否则是要跳脚的。

第399章 胡荣的担忧第516章 兵部第283章 太子倒下第128章 收小弟第213章 不负任何人第437章 胡滢的证据第629章 见保宁公主第405章 叹第63章 造反当太子第65章 奖励第614章 赌一场第419章 火铳图纸第225章 汉王计划第163章 朱辰一生,岂能落后于人第210章 老爷子雷霆震怒第463章 回皇宫第379章 北平府惊第576章 见到爹了第457章 开海禁第276章 步入黄泉第531章 父子情断第177章 朱氏人前显圣法第137章 天生神力,力战汉王第18章 引水分流第97章 朱棣的烦恼第643章 朱棣收到军报第496章 汉王撤军第391章 兖州战结束第406章 逼供(爆更)第549章 总攻第180章 死谏大明第128章 收小弟第182章 再死一个第108章 好圣孙第307章 神迹出现第568章 诡计第632章 噩耗第205章 救徐锦衣第488章 太孙殿下千岁第262章 大军誓师,北上,出征!第120章 逼宫太子爷第595章 出发第152章 李朝礼单第533章 中箭第143章 与户部拉关系第76章 预谋已久第527章 恭迎皇上第568章 诡计第646章 太孙回来第487章 平南的勇猛第428章 一切为了天下第641章 朱瞻基回国第622章 围剿足利义持第306章 抢险救洪第421章 拉拢兴国公第575章 见面第558章 无名氏第231章 小红裙的拯救第126章 赴宴第258章 吓坏的胡善祥第305章 淮王大义第106章 朱棣和孙子的约定第236章 汉王发配乐平第529章 汉王的用意第395章 朱棣回朝第130章 差点被骗第480章 回忆第286章 回京!第347章 太子妃的高光时刻第152章 李朝礼单第113章 太子妃的扁豆丝第576章 见到爹了第466章 海禁税收第515章 御驾亲征!!第121章 长公主护短侄儿第583章 朱瞻基出战第527章 恭迎皇上第526章 必胜第384章 解缙的聪明第603章 想跟我玩空城计?第532章 进攻第567章 朱瞻基的想法第564章 炮轰第36章 倭寇第456章 郭庆离开第544章 抢夺粮食第328章 淮王一身孤勇,杀入皇宫第256章 收徒三千的胡善祥第453章 洪武画卷第103章 官兵退走第329章 一腔孤勇,壮怀赴死第469章 爷孙离开第169章 家无余财,这岂是盛世?第634章 李芳远赴死第348章 沈清秋的离开第46章 锦衣卫诏狱满员第585章 贫瘠之地第539章 走水第526章 必胜第104章 天不生我朱瞻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