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第137章 朱元璋惊呆了!胡惟庸的接待工

第137章 朱元璋惊呆了!胡惟庸的接待工作太别具一格了!

第一百三十七章朱元璋惊呆了!胡惟庸的接待工作太别具一格了!

高丽使臣是第一个来的。

但却不是唯一一个来的。

对于周边番邦小国来说,怎么伺候好大明,对于他们可是一件大事。

毕竟,来大明这儿上贡以后,他们就是经过大明认证了的“靓仔”了。

这要是周边那些蛮夷再欺负他们,可就是不给大明面子。

那不给大明面子,那可就得挨揍了啊。

大明如今可正是武德充沛得一塌糊涂的时候。

同时,大明爸爸这会儿也是大方得很。

朱元璋这人,对于别人拍他马屁这事儿,实际上可是非常乐意的。

但凡你把他马屁拍好了,那回报都不会太差。

当然了,老朱的马屁很不好拍。

要么你能干出什么利国利民的大事儿来,毕竟这有利于他们老朱家的基业。

要么你就是能扬威于域外,弄出大明的威风来。

若是伱只会平日里说几句好话?

呵呵,那老朱可能一脚踩死你!

因为老朱最看不起官员这幅惺惺作态的模样。

反过来说,但凡能给大明带来好处和面子的,那就是他喜欢的。

他不仅得夸还得赏!

这不,眼下这帮子熙熙攘攘朝着大明应天府而来的使团们,不就是凑过来拍马屁的嘛。

眼前这也是一个小国而来的,论名字的话,胡惟庸哪怕看了那么多杂书,都有些弄不明白。

要不是提前翻了翻礼部准备的资料,他都弄不懂这国家在那儿。

后来一看才知道,娘的,西南边陲的小国啊。

而且还是那种加起来万把人不到两万人的小国……

胡惟庸知道,这才是真正过来打秋风的。

甚至对于这等后世压根连名字都没听过的小国来说,来大明爸爸这儿朝贡,可是大买卖。

说白了,他们不在乎怎么给大明皇帝磕头、称臣。

他们在乎的是每年能拿到的好处!

那些钱粮不仅能让他们那还胡大老爷富裕的“国王”过上一年好日子。

多余的东西,还能让那小国里的“皇亲国戚”“达官贵族”都能喝上一点汤汤水水。

至于说冲着大明龇牙、挑衅?

那是万万不会啊!

这种小国脑子最是清醒不过了,半点多余的想法都没有。

眼见着这帮子颇有些落魄的使臣,对自己实在是太过于恭敬,胡大老爷自然也不好太过冷着脸。

太热情没必要,一切便按照正常的标准走就是了。

而接下来的日子里,胡大老爷顶着寒风天天在城外晃悠。

这晃悠来晃悠去的,一不小心便接待了得有二十来个使团。

对于其他人,胡大老爷虽说不上多热情,多至少比起对高丽的态度,那要好上不少。

可转过头来,当胡大老爷发现东瀛的小矮子也派了使团而来的时候,胡大老爷简直离了大谱。

原本一众官员们,认为之前胡大老爷冷着脸对待高丽,那就应该是态度最恶劣的时候了。 不曾想,他们惊讶得太早了。

胡大老爷眼见着来人是东瀛使团,压根理都懒得理,直接扭头回了亭子自顾自的喝茶去了。

说白了,那就是真一点颜面都不给对方留啊。

对面那身型矮小跟个大马猴似的使团团长,眼见着胡大老爷这番作派当场气得脸涨通红。

可此情此景,他半句多话都不敢讲。

因为这里是应天府,是离着城门口只有三里地的善地。

更别说还有一旁虎视眈眈,感觉军功马上要到手的一众军士呢。

没错,胡大老爷早早的就安排礼部之人拉了一批军士出来。

还不是那些巡街的废物,而是京营之中调出来的彪悍战将。

当时胡惟庸就跟他们说明白了。

“调你们过来,一是显摆显摆咱大明的武德充沛、大国气度。”

“另一个嘛,你们来了以后,若是见着有使团炸刺甚至作乱的,直接下重手!”

“出了事儿本官担着,立的功劳本官不要,反正那杀的是外贼、蛮夷,立下的是军功,如何?”

这话一出,一应过来陪着吹冷风的将士们哪有不答应的。

毕竟谁不知道胡大老爷虽然不是宰相了,但历来信誉杠杠的不说,关键是如今哪怕不是宰相了也能扛事儿啊。

因此,一应军士们,此时看着这群咬牙切齿的小矮子,那可就是如同看到了行走的军功一般。

不怕你炸刺,你炸刺咱就收拾你!

打完你还要上报军功。

也不知道是这帮子军士的表情、神态太过骇人,还是东瀛来的小矮子自己想明白了。

他们还真就偃旗息鼓了,老老实实、一声不吭,压根没走完接待程序就灰溜溜的进城了。

而他们也成了众多使团当中,唯一一个连迎接程序都没走完的使团。

到这儿,使团迎接一事儿便干得差不多了。

而胡大老爷也因为这高丽、东瀛的两次操作,彻底在各国使团里扬名了。

对于胡惟庸的身份,他们稍稍一打听便能知道。

只是,他们现在都在惊奇。

为何这位天朝的重臣,对他们其中一些国家这么不太友好?

尤其是东瀛和高丽这两个国家的使臣,弄明白胡惟庸的身份,并且听完城里边流传的各路消息以后,无不战战兢兢的。

妈耶,这等大佬,怎么就跟咱们对上了呢。

但凡能来大明的,不管身份高低,那至少绝对是他们国家之中统治者的心腹。

并且,一定是个聪明人。

而聪明人有一个习惯,那便是喜欢多想。

尤其是面对眼下这等怪异的局面、胡惟庸的区别对待,他们想不多琢磨一二都不可能啊!

于是,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待在驿馆里老老实实的,生怕惹怒了大明。

朱元璋知道这个消息之后,整个人都楞了半晌。

不是,胡惟庸这接待工作,做得这么别具一格吗?

正巧朱标要去礼部,朱元璋便让朱标去问问!

他现在就想知道,胡惟庸胡大老爷究竟是怎么想的?

难不成真就不在乎邦交问题了?

这可是大明的颜面啊!

大明爸爸没啥理由也不好意思冲着这帮小崽儿下手啊!

(本章完)

185.第185章 蓦然回首敌在朝堂159.第159章 胡惟庸的高光时刻201.第201章 水浒传大热199.第199章 送上门的两本名著121.第121章 院试结果出炉86.第86章 道衍和尚?黑衣宰相是吧?172.第172章 胡大老爷再出抽象考题95.第95章 朱老四又有幺蛾子了第47章 胡惟庸:看我来装个大的!第46章 凭本事嘴臭的男人103.第103章 胡馨月的婚事定下了???175.第175章 乡试终于开始了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爷418.第418章 烦躁的帝后和奇招71.第71章 胡惟庸真是太不容易了184.第184章 李善长一党群攻杨宪296.第296章 诚意伯刘伯温离世208.第208章 胡仁彬种地有成221.第221章 胡馨月和朱标大婚408.第408章 阶级的划分241.第241章 考题下来考生傻了62.第62章 朱元璋激动了!你说的是真的吗?388.第388章 宫中不一样的风景343.第343章 大明公考现有的弊端315.第315章 没了念想的官员们406.第406章 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329.第329章 胡大老爷罪大恶极?185.第185章 蓦然回首敌在朝堂393.第393章 金瓶梅的魅力第53章 胡大老爷,您是真该死啊!301.第301章 新奇的日子开始了245.第245章 解缙已有取死之道352.第352章 忽如其来的人选285.第285章 胡仁彬再回应天府257.第257章 前两名打一架,谁赢了当状元?236.第236章 胡大老爷的浪荡生活开始了198.第198章 这破事儿不想干了第9章 空印案爆发!老朱震怒!63.第63章 自作自受的杨宪299.第299章 胡大老爷的任命闹大了第35章 胡惟庸:教训混账儿子也有奖励?135.第135章 加班的气息弥漫在礼部92.第92章 朱元璋分封敲打众皇子263.第263章 皇权相权的冲突第51章 胡惟庸:看来这拯救大明学子思想的重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门趾高气昂276.第276章 胡大老爷上任工部373.第373章 锦衣卫指挥使的野望第2章 朱元璋人麻了!390.第390章 胡大老爷又想躺平了325.第325章 引发轰动的招考公示411.第411章 亡国之策这么多?242.第242章 解缙居然捡便宜了?第33章 梁甫:胡公,这还是不是你亲儿子了?389.第389章 朱元璋的偏心428.第428章 一觉醒来公主睡在旁边怎么办?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215.第215章 赛华佗再传神功296.第296章 诚意伯刘伯温离世334.第334章 学子们的小聪明316.第316章 官员们私底下闹出事儿了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决!胡惟庸终于可以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乐,接着舞!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学问145.第145章 使臣觐见的新花样61.第61章 杨宪再弹劾!胡惟庸献宝!371.第371章 博学的胡大老爷331.第331章 考生们太难了啊380.第380章 用错了规则的沈万三341.第341章 原来又是胡惟庸的锅106.第106章 胡馨月被退婚还有内情?236.第236章 胡大老爷的浪荡生活开始了261.第261章 殿试彻底完结163.第163章 胡惟庸的叮嘱第2章 朱元璋人麻了!75.第75章 花魁如诗姑娘的规矩337.第337章 奇葩的考生135.第135章 加班的气息弥漫在礼部358.第358章 搞人心态的胡大老爷369.第369章 对于瓦剌 鞑靼的提防第57章 杨宪要搞事了!202.第202章 即将跑路的胡大老爷128.第128章 方孝孺和解缙跃跃欲试第3章 摆烂从钓鱼佬开始99.第99章 马皇后的关注398.第398章 马皇后的醋味230.第230章 胡大老爷的视察之旅200.第200章 神奇的话本勾人心157.第157章 东宫宴会初见面第50章 朱元璋:这个陈近南很不错啊!293.第293章 胡大老爷有点烦264.第264章 朱元璋动了杀心276.第276章 胡大老爷上任工部400.第400章 老朱家的惊喜144.第144章 万国来朝的盛景300.第300章 太子妃胡馨月为胡惟庸鸣不平了181.第181章 老胡家两代人的传承264.第264章 朱元璋动了杀心426.第426章 成亲当日的小意外225.第225章 令人惊讶的胡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