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第144章 万国来朝的盛景

第144章 万国来朝的盛景

第一百四十四章万国来朝的盛景

三日时间一过,早就传得沸沸扬扬的番邦觐见大典,终于要在今日于奉天殿举行了。

而胡惟庸,显然也是必须得参加的。

无论是因为朝廷本身对于官员的要求,还是胡惟庸作为一个乐子人本身的好奇,都导致了他今天的到场。

胡惟庸今天穿得很正式。

他没有穿那身压根没穿过几次的五品官服。

那玩意儿体现不出胡大老爷尊贵的身份。

他穿的乃是御赐的斗牛服。

作为赐服,这身衣服一穿,那别人都不用看脸认出是谁,都知道,这是大佬了。

当然了,这些小意思都没被胡大老爷放在心里。

他真正在意的是,穿着这身衣服,他就不用在今天这个规矩最为严苛的场合,不断的行礼了。

毕竟,这可是斗牛服!

满朝堂翻来覆去的找,家里有这身衣服的,不超过十个。

藏青色的斗牛服在玉带的缠绕下,贴合着胡大老爷挺拔的身姿。

让他哪怕站在奉天门前的寒风中,也显得格外的突出。

此时,是在列队。

当然了,大明绝对不会干什么一应官员列队欢迎番邦小国使团的事情来。

能在大明皇宫里让一众大明官员们这么等的,有且只有一人。

那便是大明皇帝陛下——朱元璋。

等到一位太监站在那儿高声喊道:“陛下驾到,诸位臣工入殿觐见!”后。

排在文臣首位的李善长,深深的看了一眼排在自己身后,位于文臣队伍第二位的胡大老爷一眼。

他若有所思的冲着胡大老爷点点头,然后没等到胡惟庸的回复,便当先迈步走了进去。

胡惟庸同样若有所思的笑了笑,却压根没把李善长刚刚举动放在心里。

毕竟,无论李善长怎么蹦跶。

嚣张也好、低调也罢,甚至哪怕是认怂也所谓。

反正,李善长的结局,是注定的。

老朱在把李善长抬上这个位子的时候,其实就已经举起屠刀了。

只不过屠刀究竟哪个时候落下来,还需要他琢磨琢磨。

或者说,还需要李善长多拉上一点人,方便老朱为自家的胖儿子铺路呢。

一路跟着李善长的脚步,规规矩矩的走进空旷、高大、肃穆的奉天殿。

抬头就看见了端坐在龙椅之上,隔着御案注视着众人的朱元璋。

今日的朱元璋,身着一件火红的九龙衮袍,头带象征着帝王身份的帝冕,仿若一位亘古长存的神明注视着他的子民一般。

淡漠、审视还有丝丝得意和不屑!

“臣等见过陛下,恭请圣安!”

包含胡惟庸在内,一应朝臣整整齐齐的行礼,冲着朱元璋问好。

朱元璋淡淡答道:“朕安!”

至此,君臣之间的见礼就算是结束了。

而之后,分文武站在两侧以后,就等着今日里最重要的主题了。

使臣上殿、献宝!

随着奉天殿门口那位太监一声高喊:“宣,高丽国使臣,上殿!”

而刚刚在一众朝臣们进殿的时候,就被太监们带到一旁等候了。

此时,听到这声明明嗓子尖利,却喊出了一股子堂堂正正之气的话语,高丽使团正使李默修正了正自己的衣装,抬腿当先朝着奉天殿走去。 此时奉天殿里,官员背后的空间里,正端端正正的坐着一大批乐师。

而操持着一应乐器的他们,在一名内侍的指挥下,正整齐的演奏着独属于大明的宫廷乐曲。

此曲,堂皇而宏大,听着这曲子,行走在这巍峨的宫殿之中,本能的要缩缩头。

实在是这气氛,太过于端庄了。

逐级走上奉天殿的台阶,临进门时,太监再喊。

“高丽使节,觐见!”

李默修早就对这些规矩熟悉得不行了,规规矩矩的举起他手中加盖了高丽王王印的国书,高声喊道。

“下国高丽使节李默修,觐见大明皇帝陛下!”

说完,当先跨过高高的奉天殿门槛,低着头规规矩矩的在两旁大明文武百官的注视下,一路走到宫殿正中。

“下国高丽使节李默修,代我王恭请上国皇帝陛下圣安!”

朱元璋扫了对方一眼,略有些淡漠的答道:“朕安!”

李默修举起手中的国书,躬身道:“下国高丽使节李默修,代我王献上国书,以表两国源远流长。”

“内附礼单,为我王为上国皇帝陛下贺!”

这话一出,自有大太监宋利赶紧走过去,接过李默修手里的国书。

规规矩矩的递给朱元璋,朱元璋仅仅是瞟了一眼,便甩给宋利道:“念!”

шшш ●T Tκan ●℃o

宋利躬身双手接过国书,站到一旁御陛之上,高声道。

“高丽使节代高丽王,献宝!”

“珍珠五十斛……”

话音刚落,早在外间等着的高丽使节团成员,便高举着手里的珍珠,步履稳健的走了进来。

这一盘,自然不是所有的。

但至少要把宝贝的卖相让大明爸爸的皇帝陛下和一应官员们知道啊。

不然,这礼不是白送了嘛?

紧接着,人参、皮草、高丽美女、宝石…等一系列略有些稀奇,但又不是特别稀奇的东西轮番的送进了奉天殿中。

等到这边高丽的国书念完,听完献宝的数量并见证了高丽王是怎么声情并茂的舔大明的以后。

轮到其他国家上场了。

新罗、东瀛、琉球、扶余……

但凡周边听过名字的国家,一个个的轮番走了进来。

规规矩矩的给大明上国书、献宝。

宝石、雕塑、珍禽异兽、刺绣、海鱼、黄金、花卉……

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你见不到的。

胡惟庸今儿可真算是开眼了。

他万万没想到,这在大明初期的时候,对于周边小国威慑力居然强到这个地步。

要知道,这可是一应使团玩了小心思之后的结果啊。

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光明正大的糊弄大明!

没有一个国家敢于光明正大的叫板大明!

这……就是武德充沛、威振四海的大明此时此刻的地位。

这种万国来朝、小国敬仰的盛景,看得胡惟庸如痴如醉。

好啊!

太好了!

这场景,怎么看都不够啊!

(本章完)

第6章 胡惟庸:终于不用当丞相了!110.第110章 胡惟庸和如诗的新方式,荡秋千354.第354章 大本堂的初见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爷69.第69章 胡惟庸主动冒头打脸424.第424章 女儿奴老父亲不乐意了211.第211章 一文出天下惊253.第253章 陈近南怎会在此?396.第396章 解缙的装逼之旅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难了388.第388章 宫中不一样的风景第56章 胡惟庸的名声臭大街了421.第421章 老朱家彻底看上小胡了160.第160章 图穷匕见的朱元璋387.第387章 热身八段锦和长跑159.第159章 胡惟庸的高光时刻389.第389章 朱元璋的偏心277.第277章 工部救灾应急会议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266.第266章 即将踏入陷阱的李善长184.第184章 李善长一党群攻杨宪177.第177章 乡试考场上的各种怪象179.第179章 摆在明面上的解题思路212.第212章 吓得老朱改祖训了230.第230章 胡大老爷的视察之旅165.第165章 不断提高技艺的如诗122.第122章 院试张榜众生相!方孝孺落榜了318.第318章 不要脸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第57章 杨宪要搞事了!187.第187章 朱元璋:老胡是懂咱的第6章 胡惟庸:终于不用当丞相了!第1章 我,胡惟庸!要辞官归隐!348.第348章 大明内阁制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缙相约科举后再聚!146.第146章 大明火铳队威震诸国391.第391章 系统鸡肋的奖励414.第414章 被忽略的胡家大少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141.第141章 胡大老爷以理服人113.第113章 院试前最后的疯狂第6章 胡惟庸:终于不用当丞相了!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为你!112.第112章 胡大老爷威名远扬286.第286章 前倨后恭的户部373.第373章 锦衣卫指挥使的野望268.第268章 胡大老爷的新玩具292.第292章 始终在锦衣卫监视范围内的人381.第381章 沈万三的取死之道149.第149章 吝啬的大明!诸国惊呆了!277.第277章 工部救灾应急会议363.第363章 难得的反派剧情285.第285章 胡仁彬再回应天府424.第424章 女儿奴老父亲不乐意了183.第183章 杨宪李善长争锋278.第278章 胡大老爷闪耀工部356.第356章 狠辣到底的下马威107.第107章 八卦的威力315.第315章 没了念想的官员们157.第157章 东宫宴会初见面97.第97章 彻底被撅回去的朱棣295.第295章 朱元璋心态崩了236.第236章 胡大老爷的浪荡生活开始了70.第70章 胡仁彬:我有一个梦想392.第392章 送上门的好东西193.第193章 胡大老爷也干活了?192.第192章 胡大老爷给自己找长工了151.第151章 争宠带来的好处103.第103章 胡馨月的婚事定下了???80.第80章 方孝孺和解缙酸了!233.第233章 太子和太子妃的兴奋332.第332章 胡大老爷再次摆烂322.第322章 朱元璋:独断专行的感觉美滋滋276.第276章 胡大老爷上任工部第34章 朱元璋都给整不会了316.第316章 官员们私底下闹出事儿了90.第90章 胡大老爷的谋划第21章 原来是胡大人出的题目啊!那没事了!143.第143章 被胡惟庸唬住了,使臣们吓傻了第40章 胡惟庸:逆子,都是因为你!408.第408章 阶级的划分309.第309章 胡维庸置身事外看热闹254.第254章 殿试开始,众人迷茫322.第322章 朱元璋:独断专行的感觉美滋滋130.第130章 洗浴城怎能不去二楼?72.第72章 今日无事,不如青楼听曲?391.第391章 系统鸡肋的奖励159.第159章 胡惟庸的高光时刻367.第367章 胡大老爷再开课堂301.第301章 新奇的日子开始了415.第415章 同样为儿女之事发愁的老朱388.第388章 宫中不一样的风景245.第245章 解缙已有取死之道70.第70章 胡仁彬:我有一个梦想341.第341章 原来又是胡惟庸的锅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缙相约科举后再聚!380.第380章 用错了规则的沈万三415.第415章 同样为儿女之事发愁的老朱320.第320章 方孝儒改主意了!146.第146章 大明火铳队威震诸国345.第345章 马皇后问策胡惟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