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第176章 考生的崩溃开始

第176章 考生的崩溃开始

第一百七十六章考生的崩溃开始

无论是紧张得哆哆嗦嗦的普通考生,还是如解缙一般,主打一个参与看热闹的大大咧咧的。

不管带着何等的情绪,到了如今这地步,都得老老实实地呆在号房里。

看着逼仄的号房,闻着贡院里那难闻的味道,慢慢的,原本不怎么紧张的考生,此时也开始紧张了起来。

而甭管考生的情绪如何,时辰一到,随着一声梆子响,整个贡院便关上了大门,彻底成了封闭的所在。

自这时候开始,除非圣旨降临,否则任何人、片纸不得进出贡院。

不多时,再一声梆子响,考试正式开始。

监考的考官们,将早就送到了贡院之中妥善保管的考卷拆开,准备发放到考生手里。

对于这时候的考官来说,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其实也不知道考题是什么。

之前不看,那是因为不准看。

谁看谁死的那种!

可眼下这时候,那就不用管了啊。

都开封了,试卷不用保密了,那还不赶紧看看。

众人虽然都是官场中人,但他们当年也是一步步考过来的。

对于胡大老爷那被人深恶痛绝的“最后一道题”怎么可能不感兴趣?

于是,想都没想,众人直接翻到了试卷的最后面。

然后,仅仅是一眼,所有人都傻了。

“不是!?这啥啊!?”

“呵呵,这难道不是印错了?”

“胡大人再受陛下信重,也不能如此胡来吧?”

“这是考题?这不是胡闹?”

“……”

听着一应小官小吏搁那儿逼逼赖赖,坐在上首的几位考官,直接敲了敲桌子。

“行了,少在那儿多嘴多舌了!”

“试卷就在尔等手里,多说无益!”

“既然这试卷能印出来,那责任便不在尔等身上了,你们又何必置喙?”

“与其在这儿多嘴,还不如赶紧把卷子发下去!”

“若是耽误了时辰,小心头上乌纱不保!”

一众刚刚经历了一场噩梦的官吏们,这才恍然大悟的赶紧抱着卷子出了门。

这里是贡院内部,专门供一应考官休憩、办公的地方,自然不是号房那破地方能比的。

固然条件没有礼部衙门里好,但多少还是过得去的。

反正又不是一辈子呆在这儿,没什么好抱怨的。

更何况,当年他们都是坐在隔壁号房里考试的考生,如今却成了坐在这官衙里的考官。

内里的感慨,又岂是一时半会能琢磨清楚的?

但说那些走入考场之中分发试卷的底层考官们,每次把手里的试卷递出去时,看着那一个个眼神里透露出清澈和愚蠢的考生,他们心中满满的都是怜悯和庆幸。

还好,还好!

当初他们考科举的时候,胡大人可能是事务繁忙,没来得及插手科举之事。

否则,他们今天能不能穿着这身官服都不知道呢。

而眼前这些孩子,太惨了!

随着一张张考卷顺利发放,基本上考生们都拿到试卷了。

作为一路考过来的“老人”,他们清楚的知道,真正决定他们生死的,其实就看最后一题就行了。

这题若是押中了或者答对了,那无形之中就能超过无数人。

可若是这道题解决不了,那十有八九就与上榜无缘了。

毕竟,相比于胡大老爷那些怪题,其他的考题相比之下,简直比小白花还要纯洁。

主打的就是一个淳朴、天真!

而后面胡大老爷的那道题,那就是高不可攀还心神莫测的高岭之花了啊。 一众考生们,不约而同的深吸了口气,而后直接翻到了最后一题。

然后一眼之下,彻底惊呆了。

真就是瞠目结舌、不知言语的那种的惊呆了!

“这啥啊?”

无数考生在瞬间发出了同样的灵魂质问。

有人惊骇、有人瑟瑟发抖、有人勃然大怒、有人痛哭流涕、有人……

可以说,各色的脸上各色的妆,但唯独就没看到一个平静的。

实在是胡大老爷这次,真就整了个大活。

他这次出的题是这样的。

“孔子和老子吵架,你帮谁?为何?写一篇策论。”

无数考生,此时真的想死的心都有了!

孔子?

老子?

二人吵架?

还帮谁?

无数人考生这一刻在心中怒吼。

“我帮尼玛啊!”

“这什么破题?”

可骂完、哭完、怒完以后,该干嘛还是得干嘛。

除非压根就不想着乡试过关了,那可以不管了,彻底摆烂就是了。

但凡对本科科举还有一点想法的,此时就得绞尽脑汁,琢磨出这道题的答案来。

否则的话,不用旁人提醒,他们自己也清楚,做不出来的话,本届科举基本上就到此结束了。

只是,哪怕已经看过一遍了,再看这道题,一众考生仍旧觉着无处下手。

实在是太抽象了。

老子是谁?

那是儒门圣人孔子的恩师!

而按照儒家核心之中天地君亲师的排行,这事儿要怎么破解?

关键是,孔子是儒门圣人、万世之师啊。

这两位都是传说之中高高在上的大佬,他们之间先不说会不会吵架。

如果真吵架了,是他们这些小垃圾能掺和的?

关键是,就算他们掺和了,他们说啥啊?

最特么要命的是,你还得给出理由来。

这理由,他们能说?

策论啊!

谁家策论是劝架的啊!

一众学子越是想越觉着头皮发麻。

而且一应学子再细细一琢磨,发现这里面还有一个坑呢。

这题目里问的是,帮谁!

也就是说,伱必须在老子、孔子两个人里面选一个帮不说,还得说明理由。

呵呵,毁灭吧!

不少考生,此时已经装若疯狂了。

他们这时候才发现,原来童子试时,胡大老爷对他们还真挺仁慈的。

不然,他们怕是连童子试都过不了啊。

只是,眼下是不是就可以直接说自己乡试失败了?

毕竟,这题,他们是真不会啊!

没错,不仅仅是一般考生,哪怕那些早已盛名在外的天才考生,有如解缙这种的,此时同样一脸懵逼。

解缙是有才不错,但他何曾见过这种题啊。

他死活想不出,这题到底跟四书五经有啥关系啊!

(本章完)

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299.第299章 胡大老爷的任命闹大了279.第279章 胡大老爷带来的惊喜167.第167章 整个应天府乱成了一锅粥271.第271章 朱标和胡馨月都迷上了280.第280章 胡大老爷摆烂也能立功275.第275章 诚惶诚恐的工部211.第211章 一文出天下惊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198.第198章 这破事儿不想干了409.第409章 刚建国就走向了亡国之路308.第308章 官不聊生的大明289.第289章 苦逼的工部尚书63.第63章 自作自受的杨宪325.第325章 引发轰动的招考公示383.第383章 给朱标补补身体317.第317章 胡大老爷痛心疾首278.第278章 胡大老爷闪耀工部154.第154章 朱元璋替儿子着急婚事了第50章 朱元璋:这个陈近南很不错啊!149.第149章 吝啬的大明!诸国惊呆了!145.第145章 使臣觐见的新花样164.第164章 如诗姑娘属性全开了241.第241章 考题下来考生傻了182.第182章 解缙再过乡试86.第86章 道衍和尚?黑衣宰相是吧?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来的拒绝93.第93章 朱棣也是个老色批?262.第262章 胡大老爷坦诚身份322.第322章 朱元璋:独断专行的感觉美滋滋164.第164章 如诗姑娘属性全开了305.第305章 李善长要栽了?364.第364章 卧槽,有大佬出没!第26章 各方云动!刘伯温和李善长锐评胡丞相74.第74章 哥,别摸了,喝口酒吧第13章 你来我往忙争利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门趾高气昂355.第355章 这位老师有点猛第11章 李善长:这丞相不好当啊!149.第149章 吝啬的大明!诸国惊呆了!第36章 胡惟庸的日常,钓鱼,赏舞,陪美人,68.第68章 朱元璋的疑心230.第230章 胡大老爷的视察之旅314.第314章 大明再无丞相一职311.第311章 李善长最终的结局206.第206章 这大明没了胡大老爷得散383.第383章 给朱标补补身体255.第255章 考题一出,众人发麻199.第199章 送上门的两本名著68.第68章 朱元璋的疑心415.第415章 同样为儿女之事发愁的老朱292.第292章 始终在锦衣卫监视范围内的人385.第385章 再次上课的胡大老爷第43章 胡大老爷又准备忽悠人了273.第273章 染上牌瘾的朱元璋上头了287.第287章 上元县令的试探和讨好85.第85章 胡大老爷回归日常159.第159章 胡惟庸的高光时刻339.第339章 忽如其来的系统提示347.第347章 胡大老爷的口碑持续降低95.第95章 朱老四又有幺蛾子了254.第254章 殿试开始,众人迷茫258.第258章 真要打架争状元了啊180.第180章 形势莫名其妙的反转233.第233章 太子和太子妃的兴奋432.第432章 婚后的礼物和安排186.第186章 真要回丞相位了297.第297章 让胡大老爷自己选个职位59.第59章 胡惟庸:坐等杨宪被噶153.第153章 太子妃还得是胡馨月356.第356章 狠辣到底的下马威第23章 老朱继续懵逼!这题还能这么解?267.第267章 无事一身轻的胡大老爷123.第123章 系统的新奖励!红薯!77.第77章 在下应天府韦小宝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231.第231章 胡惟庸身份曝光了364.第364章 卧槽,有大佬出没!188.第188章 有请下一位受害者308.第308章 官不聊生的大明第21章 原来是胡大人出的题目啊!那没事了!142.第142章 朱元璋:咱也该抖抖大明的天威412.第412章 帝王欲拜师86.第86章 道衍和尚?黑衣宰相是吧?89.第89章 道衍都懵逼了!有你这么玩的吗?359.第359章 胡大老爷惹出的风风雨雨225.第225章 令人惊讶的胡府411.第411章 亡国之策这么多?83.第83章 金屋藏娇的胡惟庸第26章 各方云动!刘伯温和李善长锐评胡丞相385.第385章 再次上课的胡大老爷141.第141章 胡大老爷以理服人271.第271章 朱标和胡馨月都迷上了260.第260章 对解缙的顺手安排第14章 胡惟庸的损招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惊喜和认可228.第228章 胡大老爷要视察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学问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来的拒绝第50章 朱元璋:这个陈近南很不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