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

第203章 胡惟庸要撂挑子了

第二百零三章胡惟庸要撂挑子了

大明,应天府,坤宁宫中。

平日里杀气十足、一本正经的大明洪武皇帝朱元璋,此时却半点皇帝样子没有。

如同懒汉一般,就那么斜躺在床榻上,一张绒毯盖在胸腹间,可那一双大脚却翘得老高。

架着个二郎腿,一晃一晃的不说,嘴里还哼哼唧唧的不知名的小调。

脸上更是一脸兴致勃勃的笑容,手里则是拿着一份应天府如今鼎鼎有名的大明周报。

“啧啧,皇后,你瞧吧,这帮子人定会聚在一起造反。”

此时一身家居服,头上钗环全无,仅仅绑着一只木钗,端坐在床榻边上,正眯着眼睛绣着一块帕子。

对于朱元璋那吊儿郎当的模样,马皇后仅仅是抬起眼皮瞄了他一眼便不在意了。

“咋地?你看个话本故事还琢磨起人造反的事儿来了?”

“你之前不是跟我说,那不过是些草莽之间的故事嘛?”

“怎么就牵扯到造反去了?”

朱元璋被马皇后当面一通怼,可半点生气的意思,反而笑眯眯的答道。

“哈哈,没错,确实是草莽的故事,可这故事,他写得好啊!”

“尤其最好的地方是,他不跟那些老酸儒似的咬文嚼字,咱看起来不费劲儿不说,还贼有意思。”

“哈哈哈哈,至于说为啥咱能看出他这故事以后会造反,那是因为咱当年也是造反起家的啊!”

“这老手艺总不能忘了吧!”

“所以,咱一眼就看出来了,这故事必然会走向造反!”

“迟早的事儿罢了!”

马皇后听着自家这位惊艳绝伦的丈夫笃定的话语,没有半点怀疑,只是终于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转过头看向了朱元璋。

“那…这话本,重八伱不该禁了?”

“毕竟说的是造反的事儿,那到时候岂不是人心思动,反而坏事了?”

朱元璋笑着摇了摇头。

“皇后莫慌,此事其实早在之前惟庸就安排人知会过咱了。”

“这帮人纵使造反了,届时也会被招安,而后化作忠臣良将为国捐躯!”

“有这等结果在,自然不算禁书!”

说到这,朱元璋脸上的笑容一收,嗤笑了一声道。

“惟庸有句话说得特别好!”

“有的人啊,不用人教,他就是心善见不得坏事;”

“可有些人,哪怕没人去撩拨他、勾搭他,他照样能冒出来祸乱大明!”

“因此啊,只要绝大多数的人不乱,那大明就不会乱!”

马皇后听到这番话,微微颔首。

“这话倒是说得实在!”

“说白了,你啊,照顾得了大多数人就不错了,怎么可能面面俱到?”

“这十个指头还不一般长呢!”

朱元璋此时也颇为感慨。

“说到这,咱就愈发的佩服惟庸了。”

“皇后,你说他那脑子到底咋想的?”

“你看着报纸,看似不起眼吧,不仅把咱的政策传遍天下,还能有这等话本故事引人来看。”

“若是只有朝廷的消息,那百姓偶尔听人念一回,也就不听了!”

“毕竟,听起来枯燥没意思啊!”

“可有了这话本就不一样了啊,为了听这话本,他们都得注意注意着报纸上还有没有其他消息!”

“瞧!这么一弄,咱的政策不就传到老百姓耳朵里去了?”

“这样一来,若是某个地方的混账想要糊弄百姓的话,那百姓可就有话说了啊!”“毕竟,他们都已经从报纸上听到消息了,咱大明皇帝亲自题字,大明前任宰相弄出来的报纸,总不能骗人吧!”

“可若是咱的报纸没骗人,那骗人的是谁,不就一清二楚了嘛!”

马皇后惊讶的转过身子看着朱元璋。

“惟庸弄得这报纸背后还有这想法?”

“我还以为他就是想弄个小买卖呢,我听说这买卖如今还挺挣钱来着。”

朱元璋一听这话,表情瞬间一变,颇为扭捏的说道。

“这事儿,是咱疏忽了啊!”

“咱以前以为这事儿是个包袱,咱见惟庸拍着胸口说不用咱操心,就把事情甩给他了。”

“咱也没说别的,就说允许他用赚来的钱应付开支而已。”

“不曾想,这一不小心,就弄出了个大买卖啊!”

“咱听锦衣卫说,惟庸这买卖一年出去开支还能剩下几万两呢!”

马皇后哭笑不得的拍了拍朱元璋的手。

“你啊,就是个财迷,几万两怎么了?”

“几万两那也是惟庸自己有本事啊!”

“你就冲着惟庸能不用你掏钱,就弄出这么大一份产业,还能帮你这么多,你就得佩服人家。”

“再说了,惟庸不也说了嘛,这银钱就是应付开支而已!”

“那将来这银子还不是花出去了?”

“你着急个什么劲儿?”

朱元璋一听自家皇后这么一说,咂咂嘴琢磨了一下,似乎还真是啊。

“算逑,懒得管了,反正惟庸管的不错,任他弄去就是了。”

这夫妻二人正聊着呢,忽有内侍来报,胡惟庸求见。

朱元璋直接想都没想,便让宋利去把人接到坤宁宫来。

如果是别的大臣,那自然是去议政的宫殿。

可胡惟庸来了,那自然不一样了。

这可是他们夫妻两口子的老友不说,还是儿女亲家。

这等身份,自然就没那个必要弄那些个避讳了,坤宁宫也不是不行啊!

胡惟庸对于自己被带到坤宁宫,半点都不意外。

毕竟,朱元璋疼老婆是真的疼啊。

夫妻二人的感情那也是真的好。

因此,对于来到坤宁宫见到大明皇帝皇后穿着常服的模样,胡惟庸同样半点以为都没有。

毕竟,大明没有人比他更能把皇帝、皇后当普通人看了。

“臣胡惟庸见过陛下、皇后!”

规规矩矩跟朱元璋、马皇后见礼后,胡惟庸刚坐下一开口就把对面夫妻二人干懵了。

“陛下,臣今日来,只为一件事!”

“那便是请辞大明周报社一应职务,还望陛下恩准!”

“你说啥?”

老朱一听这话,蹭的一下就站起来了。

不是,你这干嘛啊?

你不干了?

你咋就不干了呢?

wωw_TTkan_¢ ○

你不干谁干啊?

 

96.第96章 朱棣,你想造反不成?450.第450章 老咸鱼都不肯翻身364.第364章 卧槽,有大佬出没!135.第135章 加班的气息弥漫在礼部225.第225章 令人惊讶的胡府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缙相约科举后再聚!228.第228章 胡大老爷要视察189.第189章 终于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333.第333章 即将到来的下一轮面试366.第366章 香满天的赔礼413.第413章 教坊司蒸蒸日上的业绩154.第154章 朱元璋替儿子着急婚事了第26章 各方云动!刘伯温和李善长锐评胡丞相363.第363章 难得的反派剧情141.第141章 胡大老爷以理服人431.第431章 真相大白后的尴尬329.第329章 胡大老爷罪大恶极?86.第86章 道衍和尚?黑衣宰相是吧?352.第352章 忽如其来的人选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407.第407章 钱去哪儿了?401.第401章 熟悉的节奏209.第209章 太子妃即将入主东宫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难了第5章 李善长升丞相之位314.第314章 大明再无丞相一职243.第243章 解缙你是真该死啊第17章 胡老爷继续回府摆烂437.第437章 胡少爷陪媳妇儿回娘家363.第363章 难得的反派剧情134.第134章 胡大老爷再添外室206.第206章 这大明没了胡大老爷得散353.第353章 胡惟庸的新差事85.第85章 胡大老爷回归日常392.第392章 送上门的好东西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门趾高气昂63.第63章 自作自受的杨宪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学问275.第275章 诚惶诚恐的工部318.第318章 不要脸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175.第175章 乡试终于开始了359.第359章 胡大老爷惹出的风风雨雨235.第235章 胡家父子的格局211.第211章 一文出天下惊183.第183章 杨宪李善长争锋333.第333章 即将到来的下一轮面试431.第431章 真相大白后的尴尬110.第110章 胡惟庸和如诗的新方式,荡秋千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爷279.第279章 胡大老爷带来的惊喜169.第169章 考生抱团出题第10章 朱元璋要大开杀戒了!175.第175章 乡试终于开始了第51章 胡惟庸:看来这拯救大明学子思想的重189.第189章 终于把丞相之位送出去了318.第318章 不要脸更不要工作的胡某人第52章 府试将近,考生们都麻了!178.第178章 乡试结束,士林爆炸第34章 朱元璋都给整不会了249.第249章 给老朱上上课330.第330章 朱元璋的惊喜和认可386.第386章 命硬的好处太多了390.第390章 胡大老爷又想躺平了321.第321章 胡大老爷是个正经人197.第197章 牛人写牛书446.第446章 惊动了整个应天府第23章 老朱继续懵逼!这题还能这么解?第45章 栖霞寺求签281.第281章 惟庸是老朱家福将198.第198章 这破事儿不想干了380.第380章 用错了规则的沈万三427.第427章 婚礼完成和闹剧388.第388章 宫中不一样的风景196.第196章 报纸上市的轰动第51章 胡惟庸:看来这拯救大明学子思想的重374.第374章 锦衣卫的出路和希望192.第192章 胡大老爷给自己找长工了326.第326章 万事俱备的大明公考95.第95章 朱老四又有幺蛾子了321.第321章 胡大老爷是个正经人第58章 早朝上的弹劾闹剧第21章 原来是胡大人出的题目啊!那没事了!300.第300章 太子妃胡馨月为胡惟庸鸣不平了68.第68章 朱元璋的疑心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门趾高气昂404.第404章 突如其来的姻缘134.第134章 胡大老爷再添外室368.第368章 朱元璋的嘴角压不住了263.第263章 皇权相权的冲突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346.第346章 朱元璋:我太难了148.第148章 朱元璋抠门性子发作了第2章 朱元璋人麻了!383.第383章 给朱标补补身体115.第115章 不正经的考题212.第212章 吓得老朱改祖训了181.第181章 老胡家两代人的传承第49章 和方孝孺 解缙相约科举后再聚!360.第360章 胡大老爷重出江湖192.第192章 胡大老爷给自己找长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