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8.第348章 大明内阁制

大明洪武年间的官儿,比起大明中后期来说,那是真的不容易。

平日里当差办事提心吊胆就不说了。

关键是大明初立,很多政策都是朱元璋拍着脑袋想出来的。

或许这里边有朱元璋的考虑在,但不得不承认一点,那就是朱元璋的搞法“很不传统”!

儒家千百年的传承,实际上就是官员们的传承。

对于官场、对于科举、对于学问,任凭朝代怎么更迭皇权怎么争斗,那一套东西实际上都没怎么变过。

哪怕是元朝时候,外族入主中原了,最终也只能按照之前的规矩弄科举、弄官制。

‘哦,还有监督之权,那这事儿有说道了啊!’

汤和、徐达,这二人代表的是勋贵,必须进!

毕竟很多时候,内阁代表的就是皇帝的意志,光放文官是几个意思?

而后,章善稀里糊涂的进了内阁。

可以说,位极人臣这四个字,之前就是为丞相这个位子准备的。

而且,因为所有阁臣加在一起可能才原本丞相手中权力的一半。

既帮着六部迅速补充了一批堪用的人手,又让六部都参与了进去,从礼部手里分润了些许功劳。

虽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清贵官”了,可那品级、职位可不是假的!

能参政国事、监督六部三司,这妥妥的天子近臣啊。

之前朱元璋取消丞相制,多少人夜不能寐。

而职责居然是看奏折、写条陈、督促六部办差!

天哪!

‘那三司呢?该不会没人管吧?哦,对应地方的还兼管这三司啊!’

因此几乎这些话刚从他们耳朵里进去,他们就明白这事儿的关键了。

要知道,这三条以前可是丞相的权利!

而朱元璋则是拉着自家胖儿子朱标琢磨了好长时间,然后终于定了下来。

‘这岂不就是把丞相之权拆分成七份了?’

刚刚朱元璋也解释了,内阁直属于皇帝,上面没有专门的衙门管控。

‘哦,还得分责权啊,一人对应一个衙门不说,还有一人对应地方?’

这职房就在皇宫,为的是方便他们能第一时间跟朱元璋交流。

接到圣旨的七人,几乎第一时间就赶到了朱元璋为他们准备的职房内。

你看,就这么简单!

也正因为这样,所以整个大明朝堂慢慢的还真就习惯了朱元璋时不时弄出点事情来了。

之后再去翰林读书、修书,熬上几年以后才能放到六部去参政。

可如今,朱元璋直接把这事儿给改成了一年一次不说,关键是考试内容压根就不是以前他们所学的那些四书五经了啊。

他仅仅只是工部尚书而已,可偏生如今顶级朝臣凋零得厉害,然后他就捡漏了。

没二话可讲!

当然了,你也可以头铁不答应,甚至还可以暗戳戳的反对。

这固然是对他们职权的一种削弱,可反过来想,这何尝不是一种保护呢?

对于这次的考试,所有人都觉着不错。

他憎恨的是这个位子,而不是某个人。

甚至他们中间不少人还亲自参与到了其中,哪怕不是主要经手人那也是知道内里的情况的。

但这些都是建立在这事儿是一次性的基础上的。

这些人可能干别的不行,但绝对看得清形势。

那如今内阁至少明面上的责任就小了太多太多了。

那岂不是说,丞相制虽然取消了,可改头换面以后又重新冒出来了?

这想法一冒出来,无数人心头一阵火热啊。

这事儿他们刚刚经历过。

这事儿,但凡能参与进去,那就是妥妥的青史留名啊!

之后的几天时间里,围绕着内阁七人名单,整个朝堂都闹腾起来了。

‘咦,阁臣有七个?’

三年一届的科举还得一轮又一轮的参考,过谷关斩六将之后才能拿下进士功名。

好家伙,科举可是才三年一届呢。

可以说,大家都很满意这次的招考。

而且,这事儿说起来也好听啊。

可以说,这一套已经沿用了千年了。

一时间,不少官员的眼睛都亮了。

可章善接到这份圣旨的时候,好悬没当场笑出声。

看似限制极大,但实际上责任也小了不少啊。

所有人竖起耳朵认真的听着朱元璋对于内阁一事的说明。

而除了他们几个以外,还有四人都是朱元璋手里的老臣。

这些日子下来,实际上朝臣们都明白了,朱元璋之所以杀李善长,无非就是因为李善长坐上了丞相之位而已。

太特娘的爽了!

然后朱元璋就会送你上刑场,然后立马换一个愿意当官愿意听话的来接替伱的位置。

可这次宣布的两件事,影响太大了。

如今的他是兼任的内阁大臣,工部尚书的事儿他还得继续做。

可不曾想,到了大明,这个得国最正的汉家王朝,这开国皇帝不讲武德啊。

若是把这事儿变成一个长期的差事,那里边包含的事情可就太多了。

当然了,还有给他们配备的书吏。

如今还能站在朝堂之上躲过了李善长一案的,那就没一个傻的。

但凡当臣子的,谁还没个当宰作辅的梦想来着?

朱元璋可不管你儒家是怎么一代代传承的,反正他觉着好的他就用,他觉着不行的那就必须改。

如今居然分到了阁臣的手上?

说白了,这就是皇帝给自己找了一帮子助手。

看似多了一项工作,还仅仅只是个四品的职司。

这是协助他们干文字工作和跑腿的。

这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为自己的梦想被浇灭了啊。如今倒好,自己的梦想改头换面之后又回来了。

这里边牵扯的东西可就太多了!

而且,稍微想想就知道,如果每年都开考的话,那么拿出来的职位呢?

考试内容是不是还能调整?

这里边牵扯的事情简直不要太多!

而后,内阁是个什么鬼?

可偏生这样的考试,直接就能当官啊。

更何况,听刚刚朱元璋吩咐的情况,要做成一年一届。

其一、官员招录考试!

仅仅试运行了两天,朱元璋就差点激动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娘的,轻松太多了!

第47章 胡惟庸:看我来装个大的!327.第327章 终于要开考了435.第435章 逐渐暴露出来的家世240.第240章 考官和考生的较量开始了347.第347章 胡大老爷的口碑持续降低397.第397章 奇书金瓶梅386.第386章 命硬的好处太多了89.第89章 道衍都懵逼了!有你这么玩的吗?405.第405章 胡大老爷的小课堂开张了263.第263章 皇权相权的冲突381.第381章 沈万三的取死之道第21章 原来是胡大人出的题目啊!那没事了!285.第285章 胡仁彬再回应天府402.第402章 奇妙的缘分442.第442章 亲自登门的老朱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废丞相268.第268章 胡大老爷的新玩具299.第299章 胡大老爷的任命闹大了第57章 杨宪要搞事了!第51章 胡惟庸:看来这拯救大明学子思想的重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浓眉大眼的,也好这64.第64章 胡惟庸乃老朱家肱股309.第309章 胡维庸置身事外看热闹278.第278章 胡大老爷闪耀工部440.第440章 系统奖励363.第363章 难得的反派剧情117.第117章 突如其来的骚题愁断肠319.第319章 胡大老爷主考的威名125.第125章 胡惟庸:居然跟老子一个德行第46章 凭本事嘴臭的男人325.第325章 引发轰动的招考公示449.第449章 又暴露出了一项本事第9章 空印案爆发!老朱震怒!152.第152章 老朱家的大消息109.第109章 胡惟庸突如其来的拒绝394.第394章 金瓶梅引发的狂潮393.第393章 金瓶梅的魅力第26章 各方云动!刘伯温和李善长锐评胡丞相410.第410章 老朱搞出来的亡国之策119.第119章 院试的考题,朱元璋听了都说好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终于能享受官二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342.第342章 累得变形了的朱元璋196.第196章 报纸上市的轰动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惩罚212.第212章 吓得老朱改祖训了152.第152章 老朱家的大消息第25章 朱元璋:你胡惟庸浓眉大眼的,也好这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394.第394章 金瓶梅引发的狂潮224.第224章 胡馨月回门趾高气昂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117.第117章 突如其来的骚题愁断肠202.第202章 即将跑路的胡大老爷89.第89章 道衍都懵逼了!有你这么玩的吗?208.第208章 胡仁彬种地有成第55章 胡大人,您能不能干点人事啊!398.第398章 马皇后的醋味264.第264章 朱元璋动了杀心第5章 李善长升丞相之位158.第158章 莫名其妙成了主角409.第409章 刚建国就走向了亡国之路153.第153章 太子妃还得是胡馨月390.第390章 胡大老爷又想躺平了375.第375章 胡大老爷的高风亮节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373.第373章 锦衣卫指挥使的野望396.第396章 解缙的装逼之旅第30章 我胡某人平生不好女色,只爱种田!370.第370章 胡惟庸他不一样448.第448章 被吓了一跳的胡大老爷322.第322章 朱元璋:独断专行的感觉美滋滋219.第219章 快到隔壁请宛如过来450.第450章 老咸鱼都不肯翻身372.第372章 朱元璋的赏赐送来了227.第227章 朱元璋:这儿子怕是不能要了249.第249章 给老朱上上课258.第258章 真要打架争状元了啊195.第195章 创刊号定稿402.第402章 奇妙的缘分104.第104章 胡惟庸的惩罚230.第230章 胡大老爷的视察之旅93.第93章 朱棣也是个老色批?172.第172章 胡大老爷再出抽象考题第46章 凭本事嘴臭的男人437.第437章 胡少爷陪媳妇儿回娘家316.第316章 官员们私底下闹出事儿了87.第87章 道衍的来意339.第339章 忽如其来的系统提示284.第284章 老胡翘班!小胡回京243.第243章 解缙你是真该死啊第37章 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长慌了!第45章 栖霞寺求签154.第154章 朱元璋替儿子着急婚事了413.第413章 教坊司蒸蒸日上的业绩357.第357章 朱元璋的满意和皇子的苦第13章 你来我往忙争利第1章 我,胡惟庸!要辞官归隐!196.第196章 报纸上市的轰动313.第313章 还是你们会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