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第69章 胡惟庸主动冒头打脸

第69章 胡惟庸主动冒头打脸

第六十九章胡惟庸主动冒头打脸

胡惟庸美滋滋的扛着一袋子金银珠宝、古董字画回到了自家府上。

对于他而言,今日里既然把土豆献上去了,那自然这事儿暂时就跟他无关了。

没动手之前,他可以提建议、说想法。

可真正开始以后,他最好什么都不知道,把嘴闭上。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可不仅仅是某些人的推脱之言。

这话,乃实打实的老成之言。

莫伸手,伸手会被砍。

这对于经年老吏来说,简直是必须牢记在心中的法则。

不做不错,多做多措,这才是官场上最正常的生态。

因此,胡惟庸把土豆往朱元璋面前一放以后,压根就没打算管了。

反正功劳只是多少的问题,那还有什么想的?

与其为了这些事儿东想西想,还不如琢磨琢磨怎么把小日子过得更加舒服一点呢。

比方说,娜娜、春妮儿她们是不是又要开发什么新花样了呀。

厨子是不是琢磨出什么新的菜式了呀。

这些事,可比外边那些风风雨雨有意思太多了。

不过,胡惟庸是关上门过自己的小日子去了,可外边一应学子可谓是掀起了轩然大波。

而引发这些事情的,则是朱元璋颁下的那道圣旨。

“杨宪身为右丞相德行有亏,操行不够,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弄虚作假、污蔑上官的一应士子,革除功名、永不录用!”

这道圣旨一经公开,顿时就让朝臣、学子们沸腾了。

对于绝大多数学子来说,他们压根不知道这里边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儿。

怎么就有学子“弄虚作假、污蔑上官”了?

这事儿到底是怎么闹到陛下面前的?

好些个消息没那么灵通的学子,到现在都没弄明白,这里间到底出了什么事儿。

要知道,在学子们看来,“革除功名、永不录用”可谓是比杀头还要重的罪名。

不说别的,杀头也就是一个人上刑场走一趟罢了。

可若是被革除了功名以后,看似只有自己一个人。

可实际上,他的儿子、孙子都别想着科举了。

这条没写到大明律里面,但却是官场的潜规则。

你父辈、祖辈有了这个惩罚之后,那么按照“官场潜规则”,你就过不了“政审”一关。

甭管你多有才,伱连参考的资格都没有。

所以,每次闹出这等大事来的时候,一众学子、士子总会感同身受的赶紧问一问,这又是出了什么幺蛾子惹到了陛下头上。

毕竟一般情况下,压根不会弄出这么“折磨”的惩罚来着。

而有些消息,只要打听,还真就挺容易打听到的。

尤其是压根不需要保密的情况下。

同样还是那个连牌匾都没有的破旧酒楼里,几个之前聚过多次的学子们,一脸惊慌的看向了那位年纪最长、消息最灵通的段兄。

可此时的段兄,哪里还有半点平日里的潇洒模样,此时的他,面如死灰、形容枯槁。

“段兄,你真在那上面签字画押了?”

段兄闻言立马眼眶就红了,再次给自己狠狠灌了一杯廉价水酒后,不甘的吼道。

“我怎能知道,堂堂右相,会连这点事儿都办不好?” “我不就是发了发牢骚吗?”

“难道我说错了?”

“这次府试的题难道你们不觉着难?”

шшш •тtκan •c○

“可结果呢,那位右相说得好好的,只不过让陛下看到我等学子的真知灼见而已。”

“结果……我就成了这等模样!”

“去特娘的!”

“老子本就连个秀才功名都没有,如今不仅自己上进之路没了,连子孙的科举之路都断了。”

“我怕是死了都进不了宗祠啊!”

“呜呜呜,我被人害了啊!”

一众学子看着之前还智珠在握的段兄忽然失态的嚎啕大哭,心中也是一片凄凉。

他们之前就知道了段兄附名上书的事儿。

他们也想过,这里间是不是有啥风险。

可依据他们所知的情况来看,段兄那些话按理来说,固然会被陛下骂上几句,可无论如何也不应该遭此大难啊。

众人对视一眼后,明白了。

归根结底,目标选错了啊。

无论是他们还是杨宪这个右相,都错误的估计了胡惟庸这位看似有些混不吝、有些胡闹的主考官在陛下那里的看重。

得出这个结论以后,不仅仅是这酒楼里的学子,整个大明的学子的抱怨声,似乎都被这封“蛮不讲理”的圣旨给吓到了。

所有人此时都一个想法。

‘算了,算了,惹不起咱还躲不起嘛,老老实实读书吧,院试也没多远了!’

不过,他们偃旗息鼓了,可胡惟庸却不乐意了。

咋地?

一群小卡拉米居然就这么怂了?

你们不怨咱胡大老爷的话,那老子还怎么自污?

想到这儿,胡惟庸计上心头,挥毫泼墨的在礼部写出一封《告学子书》,直接让礼部官员刊印了好大一沓,到处张贴了出去。

不得不说,胡惟庸写的可谓是直白而又嚣张。

“《论语·礼记》一则内,有二字十三处,其中唯有‘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这一句为单句。”

“本官忝为本届恩科主考,岂容不学无术之人浑水摸鱼?”

“连《论语·礼记》之中的内容都做不到背诵、分析,尔等有何颜面自称读书人?”

“但凡只要找出本官所设置的题眼,此题挥笔可破!”

“本官不怕告诉你们,在本官看来,与其考完之后忿忿不平埋怨本官的题太难,不如反思反思为何连《论语》之中的名篇都记不住!”

“于本官来说,身为恩科主考,让一应碌碌无为、浑水摸鱼之辈筛选出本届恩科,便是本官的天职!”

好嘛,这番半点不客气的大白话一贴出去,大明上上下下的学子都不说话了。

显然,没有哪个学子愿意承认自己是个连《论语》都背不下来的蠢货。

而且,顺着胡惟庸的思路一想,似乎……还真不能说这题有问题。

只不过这题绕了个弯子,考的还是学子记忆力和分析能力罢了。

那么……啥也不说了,埋头苦读吧!

(本章完)

283.第283章 朱元璋人麻了!317.第317章 胡大老爷痛心疾首423.第423章 被抓回家的胡家少爷362.第362章 不出意外的来意外了106.第106章 胡馨月被退婚还有内情?434.第434章 急转直下的局势267.第267章 无事一身轻的胡大老爷448.第448章 被吓了一跳的胡大老爷168.第168章 即将到来的乡试第35章 胡惟庸:教训混账儿子也有奖励?第3章 摆烂从钓鱼佬开始132.第132章 上醉风楼寻宝的胡大老爷74.第74章 哥,别摸了,喝口酒吧66.第66章 胡惟庸:马皇后为何害我232.第232章 红薯成熟了105.第105章 论自我修养394.第394章 金瓶梅引发的狂潮385.第385章 再次上课的胡大老爷347.第347章 胡大老爷的口碑持续降低414.第414章 被忽略的胡家大少422.第422章 迅速敲定的婚事85.第85章 胡大老爷回归日常199.第199章 送上门的两本名著77.第77章 在下应天府韦小宝83.第83章 金屋藏娇的胡惟庸148.第148章 朱元璋抠门性子发作了176.第176章 考生的崩溃开始378.第378章 沈万三撞枪口上了216.第216章 画风诡异的大明449.第449章 又暴露出了一项本事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废丞相411.第411章 亡国之策这么多?201.第201章 水浒传大热339.第339章 忽如其来的系统提示329.第329章 胡大老爷罪大恶极?100.第100章 胡馨月的风采!宴会一言惊众人349.第349章 朱元璋:舒服了223.第223章 胡馨月掌权东宫239.第239章 将计就计的胡大老爷再坑人265.第265章 父子相商废丞相第33章 梁甫:胡公,这还是不是你亲儿子了?362.第362章 不出意外的来意外了124.第124章 胡仁彬哭了:我终于能享受官二238.第238章 解缙的神奇理论428.第428章 一觉醒来公主睡在旁边怎么办?116.第116章 胡惟庸,这考题是认真的吗?358.第358章 搞人心态的胡大老爷第31章 坑爹的儿子!胡惟庸人傻了!61.第61章 杨宪再弹劾!胡惟庸献宝!68.第68章 朱元璋的疑心316.第316章 官员们私底下闹出事儿了425.第425章 老朱要亲自出马148.第148章 朱元璋抠门性子发作了129.第129章 胡大老爷抱美看戏288.第288章 江南水患解决!胡惟庸终于可以209.第209章 太子妃即将入主东宫434.第434章 急转直下的局势第7章 胡惟庸:接着奏乐,接着舞!第10章 朱元璋要大开杀戒了!277.第277章 工部救灾应急会议341.第341章 原来又是胡惟庸的锅299.第299章 胡大老爷的任命闹大了387.第387章 热身八段锦和长跑413.第413章 教坊司蒸蒸日上的业绩160.第160章 图穷匕见的朱元璋148.第148章 朱元璋抠门性子发作了191.第191章 胡大老爷又要装逼了413.第413章 教坊司蒸蒸日上的业绩第54章 学渣和学霸的区别95.第95章 朱老四又有幺蛾子了297.第297章 让胡大老爷自己选个职位202.第202章 即将跑路的胡大老爷340.第340章 到底谁是傻子374.第374章 锦衣卫的出路和希望156.第156章 这年头就没个老实人了206.第206章 这大明没了胡大老爷得散443.第443章 朱元璋的胡府之旅358.第358章 搞人心态的胡大老爷173.第173章 礼部的官员们忍不了了438.第438章 胡大老爷又辞官了133.第133章 醉风楼老鸨哭了!334.第334章 学子们的小聪明243.第243章 解缙你是真该死啊213.第213章 宋濂的良苦用心208.第208章 胡仁彬种地有成第31章 坑爹的儿子!胡惟庸人傻了!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学问302.第302章 教坊司初体验222.第222章 婚礼上的热闹第15章 一件衣服的学问145.第145章 使臣觐见的新花样275.第275章 诚惶诚恐的工部400.第400章 老朱家的惊喜69.第69章 胡惟庸主动冒头打脸195.第195章 创刊号定稿93.第93章 朱棣也是个老色批?373.第373章 锦衣卫指挥使的野望220.第220章 胡馨月要过门了340.第340章 到底谁是傻子309.第309章 胡维庸置身事外看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