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攻击京都

第531章 攻击京都

根据朱肃与后龟山倭王的条约,此战之中,但凡大明所攻陷的北朝土地,尽可算作大明的租界。故而蓝玉击退了幕府将军足利义满之后,并没有选择直扑幕府的大本营平安京,而是开始扫荡四周,在倭国最为繁华的中部地区,大肆为大明瀛洲宣慰司“圈地”。

也因为足利义满听信了道衍“首战即决战”的策略,倭国中部大部分的大名兵力,早已经被足利义满给抽调一空。这倭国最为精华的腹地,竟如同毫无防备一般。蓝玉遣军四下攻占,如虎入羊群,压根没有遇到什么像样的抵抗。

明军四下抓捕倭人武士,但凡倭人武士愿意自承祖先为华夏者,可免受刑罚,但需要举家迁出原藉。而不愿纳入瀛洲宣慰司的,则全部打包发配佐渡岛上,交给张赫当苦力挖矿。蓝玉打着的旗号正是“助倭王肃清叛逆”。毕竟北朝这些人可都是幕府将军麾下,大明拿着倭国南朝的大义说他们是叛逆,也算名正言顺。

这样看来,南朝的武士与大名们,倒是比北朝要幸运的多了。至少他们还能够选择是投靠后龟山朝廷继续苟延残喘,还是投靠大明当大明的狗。而北朝的这些人,就只有乖乖丢下地位投降并接受迁徙,或者被大明押去挖矿这两条路。

不论是哪条,都能让这些大名难受不已。

但大明天威正盛,幕府将军都无法抵抗,他们亦毫无办法。有些脑袋灵活的大名就想到了第三条路:既然蓝玉这边不接受投靠,那就干脆投靠藤原的这支瀛洲宣慰司的军队好了。

蓝玉那边实在是打不过,藤原这边又打着大明的名头不敢打,那干脆就加入其中,这十分合理。

于是,本来出奈良时只有区区一万人的藤原军,一路上竟然如滚雪球一般,极速的滚到了六万人。每到一处驻扎下来的时候,随军监军的高启都要亲自主持新来的大名,进行“认祖归宗”的仪式。

明明是一支正在执行进攻任务的军队,一路上却始终香雾缭绕,法事不绝。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个寺庙的和尚集体团建呢。

倒也是一大奇景。

不过无论如何,最终,这一支由归化倭人所组成的瀛洲宣慰司军队,终究还是到达了平安京城下。作为倭国的京都与幕府的大本营,平安京墙高池深,十分难以攻克。但对于这一战藤原等归化倭人却是信心满满,全军上下战意高昂,就连那些从北朝归化来的大名们亦不例外。

大名们奋勇请战,个个争先。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但凡变节者,总希望自己的旧主能死的透彻,这样才能彰显自己如今的忠诚,掩盖昔日的不堪。大明末年那些投降鞑清的汉军,也多是如此心态:为大明征战时有气无力,一投靠鞑清之后却个个悍不畏死,唯恐为鞑子所疑。如今这些倭国大名亦是如此,两军在平安京下屡次交锋,幕府一方的守军节节败退,终于,平安京被这一支倭人军队给围困的水泄不通,眼看就要陷落了。

六月十一日,大明瀛洲宣慰司宣慰使、吴王朱肃协同倭奴国国王,后龟山天皇亲自来到平安京城下督战。朱肃骑在高头大马之上,以鞭直指平安京城头,笑着对倭王道:“倭王勿忧,你国既请托我大明平乱,我大明自然说到做到,不日便送倭王你还于旧都。”

“城中那些反逆之贼,我大明亦会帮你倭国料理清楚。破城之后,幕府所立的所谓‘后小松天皇’一族,以及幕府将军足利一族,奉倭王之意,定然教其一个不留!”

“这……”后龟山倭王闻言惊愕,自己何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战战兢兢的开言道:“吴王殿下明鉴,那后小松天皇一家,亦是小王的骨肉苗裔。”

“足利一族倒也罢了,怎么连后小松天皇也……”

“倭王说笑了!”谁料朱肃把脸一板,义正严辞道:“此贼诈称天皇,已属叛逆。若不将逆贼一族正法,日后如何警示倭国后人?”

“倭王心性仁慈,此时却不可有妇人之仁。否则倭国祸乱,明日将复发矣!” 开玩笑,自己好不容易拿捏住了这倭国南朝一支的国王,怎么会放任倭国的北朝一支继续活在这个世上?要知道,北朝的天皇一脉可比南朝的丁口要多得多。要是不一次性斩草除根,日后难免就要成为大明的阻碍。

天皇万世一系,在倭国威望非同凡响。要不是还需要后龟山这个门面来羁縻倭国反动势力,朱肃都打算给天皇一系直接制造一个断子绝孙。

留一个“后龟山倭王”都嫌太多,又怎么可能再留下一个“后小松倭王”?

后龟山倭王心中凄苦,还明日将复发矣……如今瀛洲宣慰司日益壮大,倭国岂还会有明日?不过他本是贪生怕死的懦弱性子,要不也不会被怀良选作傀儡候补。虽心底不忿,却也不敢明言。

见这位大明皇子脸上已现不快,赶紧惶恐改口:“殿下说的是,说的是。”

“小王多谢殿下教诲。倭国诸事,日后就多赖大明绸缪……”

他手下连一个可用之人也无,不依靠大明,又能如何?

朱肃点点头,不再去理会这位傀儡倭王。用倭国南朝倭王的名义攻杀北朝,日后即使这事传扬了出去,周边诸国也只会认为是倭国内乱。大明还想继续鲸吞高丽、安南,就必须保持自己超然物外的外交形象。

至于明军加入战局,那也是倭国人请我们来的,可不是我们主动要上前参和!

大明吴王与后龟山倭王的旗帜同时飘扬,见有这位皇子殿下督阵,那些刚归化的倭人大名很明显比平日更卖力了许多。坚固的平安京城门在他们的猛攻之下,似已摇摇欲坠。藤原靠过来禀奏道:“殿下一来,这座平安京就要陷落了。”

“殿下果然文成武德,臣钦佩万分!”

“不用拍本王的马屁。你已经是大明官员,非番邦之人了。当有我大国的自傲之气,不可如此阿谀他人。”朱肃拍了拍藤原的肩膀。“这是你和那些归化大名用命之故,不用把功劳安在本王的头上。”

“等本王回朝,便向父皇为你等请功。我瀛洲宣慰司,还需靠你等襄助经营。”

藤原腰背一直,动容道:“臣必不负殿下所望。”

朱肃点点头,目光转向即将被攻破的平安京城门,心里想的却是如今城破已经是板上钉钉,怎么也没见那幕府将军出面想办法拼死一搏。

咸鱼被抓上岸的时候,都知道先蹦跶蹦跶呢。大名鼎鼎的足利幕府就这么认命了?按倭人那一向的疯狂劲儿,竟没有想着挣扎一拨?

攻城用的都是归化倭人,自己带来的这五千将士,还没见过血呢。

就在这么想的时候,却发现摇摇欲坠的平安京城门竟突然自行打开,一支精锐武士组成的队伍,一面高声吼叫着,一面用自杀式冲锋的气势,从城里冲了出来。

(本章完)

第881章 暗潮汹涌第322章 烽火辽东(上)第1102章 刘三吾悟道第1016章 黎氏要摇身一变了第552章 高丽反了!第108章 老朱你个浓眉大眼的也偷诗词?第264章 何谓禽兽第376章 元庭地雷:瓦剌第271章 深夜夺权第947章 人才济济战俘营第385章 说服山阳万户第177章 情词第982章 火星第543章 高丽,贰臣贼子!第625章 朱棣西征第220章 商人重利轻大义第976章第1053章 武曲守城战第123章 拜师第431章 重组国子监第650章 亲王相迎第996章 宋濂的规劝第1059章 请君归西第472章 拉拢铁钟第205章 历史中没有的匪祸第374章 张赫归来第553章 昏国昏君第130章 找你借一样东西第27章 礼不可废第673章 首战失利第651章 登天子堂第1050章 “范淮”之死第108章 老朱你个浓眉大眼的也偷诗词?第910章 我们成了仁义之师?第779章 冥顽不灵第780章 天威浩荡第525章 倭国全面战争,爆发!第88章 父慈子孝第392章 纳哈出的身价第606章 奇货可居第795章 黄雀在后第583章 帖木儿帝国第629章 乌格齐哈什哈之死第723章 牵制第804章 缓兵之计第183章 颠倒黑白第28章 三百年!第254章 难缠的陈惠第555章 各怀心思第874章 霭翠献土第23章 三国演义第296章 凌乱的tengyuan第1042章 戳破窗户纸第4章 马皇后第622章 华夏神与土著神(下)第778章 时代变了第567章 欲封徐达第1025章 海疆生波第190章 抱歉了恩相,我是卧底第847章 养寇自重第349章 元军攻城第261章 各怀鬼胎第912章 何为功业第1108章 迁都顺天第28章 三百年!第699章 新种姓:须弥第271章 深夜夺权第632章 哈密围城第187章 风雨欲来第503章 济州岛攻略第975章 明军来了第244章 被忽略的茹太素第881章 暗潮汹涌第994章 黎氏野心第602章 顺藤摸瓜第741章 伟大的传统第1070章 黎利之死第93章 犁庭已毕第324章 烽火辽东(下)第1135章 城墙血战第429章 李善长:臣有良法,可解国库之困第509章 倭王,汝欲反乎?第124章 不吝封王!第777章 放手一搏第61章 休养生息,亦或是开拓进取?第1096章 开民智第1100章 绊脚石第310章 畜生!唯恨不能尽数杀之!第672章 西征亦力把里第754章 天一教第471章 百姓自会选择第954章 恶意第583章 帖木儿帝国第481章 空印案!爆发!第618章 金山堡第295章 天皇近臣第390章 徐达真的来了?第83章 上架感言第810章 海贼王陈祖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