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三年时光翻天覆地的变化(求订阅)

一顿美美的晚餐,马皇后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家常饭菜,吃的朱标异常满足,虽然他不能天天过来吃,但是偶尔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顿饭,朱标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饭后,朱标逗弄了会小宁国后,朱标就起身告退了,返回东宫休息去了。

偶尔蹭顿饭还行,若是自己晚上再在坤宁宫长留,耽误老朱与马皇后独处的时光,那老朱可不管你是不是太子,抽出靴子就得揍朱标一顿。

所以朱标吃完饭后,识趣地先返回东宫了。

时光如水,转眼三年时间匆匆而过。

三年时间,大明简直就是踏入了飞速发展的道路,可以说是一天一个样,许多大臣们有时候都感慨,有生之年不但赶走鞑虏,还能见证大明走上王朝巅峰的模样,实在是死而无憾了。

第二年的大明就已经不要再为粮食而担心了,还有明末世界的百姓也在同样种植高产粮食,两年时间,大明彻底解决了粮食问题,虽然不能让所有的百姓都吃上肉,但是最起码只要认真耕种,就饿不死,甚至在努力努力,轻松养活一家人。

要知道,大明的税收。老朱早就已经调整过来了,所以农税真的不高,不农忙的时候,朝廷有徭役各家各户都派人去参与,自从解决的粮食问题,现在的徭役都不需要自己带吃的了,朝廷不但给工钱,甚至还管饭,虽然不怎么好吃,但是管饱啊!

同时这几年,大明的迁移人口计划也是异常顺利,当然该有的手段还是有的,将所有迁移过来的百姓全部打乱混编,同乡同族者绝对不可能分到一起。

迁移过来的百姓与大明原住民混住,由大明退役将士作为乡长又或者基层官员管理,若是退役士兵不够,乡长与小吏也是由大明原居民出任。

最重要的就是家中有人参军的,优先迁移,分配土地、房屋。

所以八大军团招兵也是异常顺利。

青龙军全部步兵,清一色明劲实力由徐达率领镇守明末世界。

白虎军主杀戮,正是由常遇春率领的大明铁骑,全员明劲之上,大明最强的铁骑军团,也是大明的机动军团,时常活跃在两个世界之间,到处征战杀伐,也是大明杀气最重的军团。

玄武军,由汤和率领,负责镇守应天府,保卫皇城完全,唯一一个混编兵种军团。

朱雀军也就是之前的火器营,炮营以及燧发枪队全部并入了朱雀军中,朱雀军中只有火器,而且现在的火器发展也在三年的时间内,大明不吝啬投入金银的情况的,武器装备与三年前更早已经不是一个层次了,连发步枪,后装火炮,甚至机枪都已经顺利的制造了出来,可谓是八大军团中威力最为强悍的军团了。

而且因为大明将士们实力越发强悍,各种枪也被班铸率领的科技局进行了魔改,口径极大,若非四大神兽军团全部都是大明最为精锐的士兵,恐怕还真难以掌控。

好在这三年,科技有了极大的进步,生产线最起码已经被班铸给搞了出来,能源现在也由之前的水利或者人力,改成蒸汽机,制造枪械的效率再次提高了不少。

至于剩下的四大军团就较为普通了,没办法,所有的资源优先供用四大神兽军团,同时这四大神兽军团也是未来大明的门面,所以必须要是最强的。

剩下的第五到第八军团,虽然实力可能比不上四大神兽军团,但是他们人数多啊,每一个军团都达到了二十万士兵的模样。

同时这四大军团也是四大神兽军团的后备力量,随时都会被抽调人手填补四大神兽军团编制。

而四大神兽军团中,到现在除了优先将白虎军凑了出来,其他的直到现在都还没有满十万人,实在是培养这些人消耗的太大了,为了保证全员明劲之上的实力,四大神兽军团宁愿保持自家军团一直不满十万编制也不允许有人滥竽充数。

若非青龙军一直被散养在明末世界,除了丹药方面需要朝廷供养,肉食之类的都是自己解决的,并且还能给明初世界反哺不少肉食,大明根本弄不出三十多万的明劲将士。

同时感谢戴思恭率领的丹药司,没日没夜的炼制丹药,供给大明军队,好在低级丹药炼制起来较为简单,一次可以炼制大量,这几环,环环相扣,才培养出大明的这三十万明劲之上的战士,一旦其中有一环出现问题,也不可能培养出如此多实力强大的士兵。

再来说说水军,经过三年时间,水军建制是最早满编的,水军更是早在第二年就从内陆湖泊中转移到了近海,开始在海中训练将士们,沐英这三年除了第一年招募士兵以及海船修建的时候,还能在陆地上,剩下的两年时间基本都跟海军的将士们在船上同住同吃在船。

而朱标经过这三年时间更是直接成为了十六岁的翩翩少年郎,脸庞再也不像之前,看起来有些稚嫩了。

若是论这三年朱标最大的变化,除了颜值越来越接近观众老爷们,实力更是一步突破丹劲,直接迈入内罡层次,甚至在内罡层次上也走出一段不小的距离。

当然距离罡气外放还是有一段距离,但是实力也在向这非人的道路上前进着。

时间从洪武年初来到了洪武四年,对于朱标来说,在历史上今年也发生了一件对于自己来说异常重要的大事,那就是历史上洪武四年,正是常遇春刚死没多久,朱标迎娶常遇春之女的日子。

至于常遇春之女常玲儿,小时朱标还能经常见,毕竟那时候这些人跟随老朱南征北战,家属什么都是马皇后一手管理照应的,但是随着二人年龄越来越大,尤其是老朱称皇之后,双方见面次数就越来越少。

直到大明跟满清一战之后,常遇春重伤陷入昏迷之后,马皇后便时常让常玲儿入宫,朱标才算又可以经常见到自己这位未来的太子妃了。

对于常玲儿朱标内心还是满意的,长相不说倾国倾城,却是异常耐看,甚至有种越看越好看的感觉,十分符合朱标的审美观。

而且整个人看起来也是温温柔柔的,朱标表示自己就喜欢温柔,说话声音也还是跟小时候一样好听,至于三观,朱标觉得三观跟着五官走,自己跟玲儿的三观绝对没有问题。

每次见常玲儿,朱标都会想,常遇春长得黑不溜秋、五大三粗的,闺女怎么能长的如此标志呢?

再看常家那两个小子,那可真是随了常遇春的模样,长的异常狂放,一看就是亲儿子。

不过看蓝氏跟蓝玉的模样就知道了,蓝家的基因好啊,而常玲儿有可能完全就继承了蓝家的优点,所以整个人才会长在了朱标的心间上。

这三年时间,老朱也接受了朱标的建议,在大本堂中开设了讲武堂,由军中大将以及元帅们,轮番授课,教授皇子们以及各位大臣家中子嗣带兵之法,以及带兵的经验。

而军中时常也有授课讲述战例的学习,而且大明现在想要当兵,第一个要求就是要识字,不识字的大明五军都督府都不收,要知道,随着不缺吃喝之后,大明军中的待遇更是一提再提。

很多大明百姓,不分明初原住民还是从明末迁移过来的百姓,都是打破头的想要让自己的孩子去当兵,为大明建功立业,光宗耀祖。

甚至最疯狂的时候一度演变到,谁家门口不挂参军光荣的牌子,都不好意思在村口说话了,就知道大明的参军之风有多么狂热了。

同时朝廷也不再独尊儒家一道,但是华夏经过了几千年的王朝时光,到大明时期百家学说早已消失不见,就算有心增设其他学习经文,现在也没有。

但是由科技局班铸整理的一部天工造物,以及戴思恭整理丹药炼制手册,都已经被提上了名单,科举也不会再如之前那般考核,反而之后的科举会分项目进行考核。

同时老朱圣旨也跟着下来了,由朝廷开学堂,授课天工造物与丹药炼制手册,至于儒家虽然还需要,但是已经没有之前那么重要了,朝廷现在不缺高层,之前缺的是基层,现在由大量退役将士们填补了空缺,老朱也不着急开科举了。

就算科举要开也要等一等天工造物与丹药炼制手册发酵几年。

毕竟班铸率领的科技局给朱雀军提供的武器装备,那威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现在就算骑兵冲锋都不好用了,新式火炮以及连发步枪还有新式机枪,每次老朱都会邀请满朝文武一同参观。

在一个丹药学,这满朝文武更加不会反对了,这些年谁没吃过由戴思恭新组建的丹药司的产出的丹药。

朝廷上下恨不得,使劲给戴思恭塞人,让他们每天停不下来的炼制丹药,这样朝廷的四大神兽军团也能更快的满编制。

他们这些大臣们也是享受最好丹药的利益群体,所以这两门学科就顺理成章的加入了未来科举的项目之中。

再说说应天城,三年期间一扩再扩,之前的外城,现在都可以说是内城了。

而皇宫的规模自然随着应天城的扩张也扩张了一些,当然没有应天城那么夸张就是了。

而皇宫之后到紫金山包括玄武湖这一块都已经被圈了起来,科技局在其中,丹药司也在其中,这都是在核心位置。

至于皇宫到紫金山这一块的最外围就是汤和率领的玄武军,紫金山后就是气运祭坛安防之处,玄武军除了护卫皇城安危外,同时肩负着镇守气运祭坛,保护科技局与丹药司的责任。

虽然玄武军同样没有满编,但是同等人数论起来战斗力,玄武军的将士们个体实力可能是最强的,毕竟玄武军的责任重大,同时玄武军也是一个混编兵种的军团,冷兵器、热兵器、骑兵样样不缺。

大明经过三年时间,可谓是兵强马壮,就这明末世界的人口还没有迁移完毕,至于何时能够彻底吸收完明末世界的资源将之彻底化为大明的底蕴,估计最少五到八年时间才能勉强完成,甚至可能时间会更久。

而三年的时间,大明的气运也已经浓郁到了极点,甚至已经不再增长,虽然气运与日俱增,若非有气运祭坛镇压气运,现在大明增长的气运,只会自然散去,朱标跟老朱在一起研究了很长时间,得出来的结论就是,大明若是不晋升气运王朝,现在的气运就已经是大明的极限。

若是老朱跟朱标选择放弃晋升气运王朝,现在的大明最起码有八百年王朝气运。也就是说,若是二人放弃晋升,大明最少能够存在八百年。

所以经过三年时间,进行休养生息的大明,现在摆在老朱与朱标面前最为着急的就是选择是否晋升气运王朝。

选择晋升气运王朝彻底激活大明气运种种神异,大明从一个普通世界一步踏入玄幻世界之中。

又或者放弃此前的种种,选择安逸的八百年王朝寿命。

老朱跟朱标二人第一时间就做出了选择,那就是让大明晋升气运王朝,搏一搏那万世无疆的王朝盛景。

所以这几年时间,老朱父子两人可谓是放开手的武装大明的军队,同时也没有放松自身实力的提升,毕竟不管大明晋升气运王朝会发生什么,但是只要手中实力足够,那就一路横推过去好了。

所以在四大神兽军团的培养上,老朱根本没有吝啬心疼,甚至为了让科技局研究出更加先进的武器,老朱对于科技局的支持早已经远超北方一府之地的资源,一府之地的资源集中在科技局中,就知道老朱对科技局的重视了。

丹药司倒是要差一些,毕竟草药本就不好找,戴思恭之前也提出过人工培养,老朱大手一挥,直接同意了,丹药司的大部分花费都花费在了草药收集以及草药人工培养上了。

虽然可能时间要长一些,但是人工培植毕竟胜在量大,许多名贵药草也能够慢慢培养,省的以后的大明满天下的派人去找了。

第131章 朱家父子欢乐多第85章 最后的希望(求订阅)第131章 朱家父子欢乐多第117章 大明与大清的宿命之战第131章 朱家父子欢乐多第50章 醒悟的汤和(求收藏)第23章 人间惨剧莫过于此(求收藏)第79章 上架感言第50章 醒悟的汤和(求收藏)第34章 拱卫司整改(求收藏)第2章 气运祭坛第122章 为父者,当担父责第104章 一战定乾坤第96章 入关(求订阅!)第3章 坤宁宫中夜话第127章 心思万千第22章 白骨露于野(求收藏)第116章 功法传播第113章 死战第98章 最后的挣扎(求订阅)第37章 兄爱如山啊!第112章第102章 战前劝降第37章 兄爱如山啊!第126章 达摩克里斯之剑第32章 江南的马(求收藏)第15章 科技局的第一批人马(求收藏)第94章 忠臣?那就为国尽忠吧!(求订阅!)第10章 狼灭狠人宋老头第76章 顺天应势 (求收藏)第39章 动一动江南的奶酪(求收藏)第67章 常大将军赶羊(求收藏)第119章 胜利需要牺牲第86章 惊喜后的绝望(求订阅)第85章 最后的希望(求订阅)第80章 巧合还是被针对?(求首订)第78章 威压(求收藏)第111章 水师变水军第73章 占据地利人和(求收藏)第20章 淡泊名利‘刘伯温’(求收藏)第124章 朱老父亲的心里话第4章 开局就摊牌第51章 大军即将到达战场(求收藏)第62章 洪武大明对李闯大顺(求收藏)第112章第64章 抄家(求收藏)第32章 江南的马(求收藏)第106章 郭英出战第114章 我常十万来了第90章 待价而沽的三桂(求订阅)第42章 一万两白银买个宝库的门票(求收藏)第111章 水师变水军第66章 刘宗敏部大溃败(求收藏)第129章 大明八大军团第121章 一战葬送满清几代人第39章 动一动江南的奶酪(求收藏)第123章 心里阶层转换第35章 大明纺织机第30章 即将改变的战场形势(求收藏)第102章 战前劝降第75章 世界意志波动(求收藏)第134章 气运金龙第59章 急了他急了(求收藏)第75章 世界意志波动(求收藏)第89章 咱不想花银子~~第65章 大明第一炮的受害者(求收藏)第60章 藏书阁(求收藏)第61章 变化(求收藏)第62章 洪武大明对李闯大顺(求收藏)第26章 即将崛起的胡惟庸(求收藏)第40章 江南士绅的作用(求收藏)第97章 愤怒的多尔衮(求订阅)第81章 法旨(求订阅)第83章 带他们回家(求订阅)第94章 忠臣?那就为国尽忠吧!(求订阅!)第8章 土法兴国第130章 我若不死,谁敢造反?第29章 天生就懂朱元璋(求收藏)第32章 江南的马(求收藏)第79章 上架感言第95章 卸甲归田?不,继续为大明发光发热吧第73章 占据地利人和(求收藏)第74章 天发杀机(求收藏)第100章 骑兵下马(求订阅)第56章 咱的大明亡了?(求收藏)第108章 和平缔造者与连发步枪生产计划第61章 变化(求收藏)第45章 神威无敌大将军炮(求收藏)第39章 动一动江南的奶酪(求收藏)第72章 ‘出国,务农’(求收藏)第43章 长剑‘无锋’(求收藏)第1章 应天登基第57章 夺门(求收藏)第92章 定计(求订阅)第136章 新的世界,新的征途(求订阅!!)第1章 应天登基第108章 和平缔造者与连发步枪生产计划第20章 淡泊名利‘刘伯温’(求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