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亩产千斤

朱由检强忍着暴怒,问道:“那就算这样,大明的灭亡,与袁崇焕何干?”

“这话问的好。”

朱庆拍拍手,道:“前面说过,大明贪官污吏横行,但总有那么几个为官清廉的人,吴三桂和袁崇焕就是其中之一。”

“吴三桂还好,虽然作战勇猛,但心思细腻,懂得查颜观色,知道当朝皇帝疑心重,刚愎自用,所以在立下不少战功之后,就主动请缨远离京城。”

“而袁崇焕就不一样,他的家族就在京城,而且百姓中有很大的呼声,加上近些年抗战有功,呼声还在当朝皇帝之上,引起皇帝猜疑,被杀是迟早的事情。”

“到时,大明将再无能人将士,外有满清虎视眈眈,内有闯贼烽烟四起,就算洪武皇帝复活,也难挽救这将倾的大明王朝。”

朱庆有条有理的分析,让朱由检内心震动。

此子好可怕,居然将朕的所思所想,都分析的有条有理。

更甚至,他对朝堂的一切,比朕还了解。

朱由检强行按捺内心的震惊,问道:“就算如此,你有什么依仗,能将这大明取而代之?”

朱庆一听这话,顿时乐了。

老爹是打算跟自己干了?

想了想,朱庆继续道:“虽然咱们村子啥也没有,但距离大明灭亡的时间还有几年,我们有的是时间发展。!”

“而老爹,你也是我成大事的底气!”

“您在朝廷为官,到时候,你我内外串通一气,你将朝廷的情报告诉我,我们里应外合,推倒大明,建立属于自己的王朝。”

“到时候,我是皇帝,你就是太上皇了!”

“老爹,您觉得怎么样?我这里有开创盛世的基石,而你又有治国的才能,到时候,还干不成大事?”

“正所谓皇帝轮流坐,今年到我家,他朱家姓朱,我也姓朱,凭啥他们能做皇帝,我们就做不得?!”

朱庆声音很是坚定,似乎已经看到了自己坐上皇位的那天。

朱由检有很无语了。

自己才登上皇位十三年呢,你就让我做太上皇?

不过,让朱由检有些惊讶的是,朱庆居然也姓朱。

这就有些奇怪了。

难道,真不是巧合?

突然,朱由检想到什么,问道:“你说你有开创盛世的基石?在哪?我怎么没见到?!”

朱庆早就料到朱由检会这样问,于是笑道:“看到村子门口的水稻了吗?”

“看到了,怎么了?”

“这就是我的依仗!”

朱庆笑着,突然神秘兮兮道:“你们知道,这水稻亩产多少?”

“亩产多少?”

二人都有些好奇起来。

这水稻,居然能在盐碱地里生长,肯定不凡。

就是不知道,这产量如何。

“亩产千斤,而且一年两熟!”

朱庆的话,像一颗手雷般,在两人心里炸开。

“什么,亩产千斤?”

“还一年两熟?”

朱由检惊了,亩产千斤!

天啊!

这是什么水稻?

这是祥瑞吧。

大明的水稻亩产多少?

300斤!

他刚才还说什么?

一年两熟?

大明的水稻,也就一年一熟而已。

也就是说,差不多亩产两千斤。

“儿子,你没开玩笑吧?”

朱由检不信,王承恩更不信。

若真的有这种祥瑞,大明百姓还至于饿肚子?

“开玩笑?我开什么玩笑?”

朱庆斩钉截铁的说:“爹,你知道杂交水稻不?这可是儿子花了几年时间,将全国各种水稻进行杂交培育出来的新品种。”

“不仅抗寒抗冻,而且耐高盐,不然,你以为咱们村子为何没有像其它地方一样,人去楼空?”

“就是因为有这杂交水稻。”

朱庆的话,让朱由检开始相信,这是真的。

他进村的时候就观察过村里的百姓。

每个人都红光满面,精神抖擞。

完全不似其它地方的村民那样,面黄肌瘦。

这些,都是这些杂交水稻的功劳?

如果他拥有了这些水稻,那大明的百姓,是不是不用饿肚子了?

想到这里,朱由检激动的开始颤抖起来。

“走,跟我一起出去看看!”

王承恩也是激动的脸皮发抖。

亩产千斤。

这种祥瑞,简直是上天赐给大明的宝贝。

话说着,三人就急匆匆的来到天地里。

一眼望去,全是绿油油的水稻。

朱由检蹲下身子,像抚摸宝贝一样,抚摸着水稻秧苗。

这陶醉的表情,就像言情的东西不是水稻,而是绝色美人一般。

“这些是什么?”

突然,朱由检发现,在稻田的另一边,还有不少作物。

一群村民将一群土疙瘩从地上挖出来,然后放进篮子里。

“那是土豆啊。”

朱庆看到土豆,一脸嫌恶。

刚穿越过来的时候,什么吃的都没有。

于是,只能种土豆吃。

这一吃,就吃了大半年。

对于一个在现代吃惯东西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

他现在看到土豆就想吐。

“土豆?”

这玩意朱由检知道,前年还有色目人上供,据说亩产上千斤。

可惜,此物种植条件苛刻,对环境要求极高。

所以,这玩意一直没法种植,在皇宫都成了稀罕物,王公大臣想吃都吃不上。

没想到,此物居然在这里种植成功了。

也不知道产量如何。

“亩产多少?”

“也就5000斤吧。”朱庆淡淡道。

之所以刚才不谈土豆,主要是怕老爹心脏不好,承受不住震动。

要知道,他可还有不少好东西在后头呢。

不过,既然老爹问起,那就回答吧。

不然后面的东西,没法解释。

“什么?五千斤?”

砰!

朱由检和王承恩差点一屁股坐在地上。

之前蕃人进供之时候,也只说亩产千斤。

那时候,就激动的他手舞足蹈。

可如今,居然暴涨了5倍之多。

一千斤的水稻就让他们整个人失去理智了。

这土豆居然比水稻更高产。

完全吊打上供的色目人带来的土豆啊。

“怎么样,老爹,这些东西算是咱开创盛世的基石了吧?”

朱庆连忙将朱由检给扶起来,道:“只要咱们粮食产量够,到时候百姓一定会跟着咱们一起造反。”

朱庆的考虑很长远,这个时代缺的是什么?

不是枪炮,是粮食。

只要他愿意给大家一口饭吃,谁不愿意跟他造反?

朱由检从震惊中回过神来,看着村民挖出几十斤的土豆,不由疑惑道:“他们挖那么多土豆干什么?吃的完吗?”

“人当然吃不完,但可以喂猪啊。”

朱庆理所当然道。

“你...你胡闹!!!”

王承恩忍不住了,怒斥起来。

这可是亩产五千斤的神物啊!

现在大明的百姓还在忍饥挨饿,易子而食。

他竟然还拿着粮食去喂猪?

这不是糟蹋作践粮食吗?

第五十四章拉人下水第三十二章酒足饭饱第三十七章各显其能第五十三章泉水罐头第四十五章想啥来啥第三十五章食材第二十三章铁匠的新事业第五十五章修路拆迁第四十三章厨艺学校第四十九章弹无虚发第五十章异性兄弟第四十二章左右为难第二十七章献计献策第十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四十章水泥房子第十二章开业大吉第五十四章拉人下水第五十一章审时度势第五十五章修路拆迁第三十六章厨艺大赛第二十一章朝中议事第二章 这大明要完了第三十四章响鼓重槌第十七章外卖生意第十一章美色当前第三十六章厨艺大赛第四十五章想啥来啥第三十七章各显其能第二十四章劳动力第三十四章响鼓重槌第三十七章各显其能第五十四章拉人下水第三十二章酒足饭饱第三十六章厨艺大赛第四十七章数码相机第二十九章话不投机第四十一章意外决定第七章安排第十章珍馐美味第二十三章铁匠的新事业第二十二章宏图大展第二十七章献计献策第二十九章话不投机第五十二章开工在即第十二章开业大吉第三十四章响鼓重槌第五十一章审时度势第四十四章铁矿石山第十七章外卖生意第四十章水泥房子第二十八章两条出路第三十一章要当厨子第十五章互斗心机第二十一章朝中议事第二十五章三轮车的轱辘第四十一章意外决定第十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九章安身之所第四十二章左右为难第五十一章审时度势第十七章外卖生意第十五章互斗心机第二十三章铁匠的新事业第二十三章铁匠的新事业第五章朱庆的小心思第十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二章酒足饭饱第二十八章两条出路第九章安身之所第四十四章铁矿石山第五十四章拉人下水第五十三章泉水罐头第十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三十四章响鼓重槌第三十八章佛跳墙第五十一章审时度势第二十六章割胶是门技术活第四十八章假话连篇第十七章外卖生意第四十七章数码相机第三章亩产千斤第二十二章宏图大展第五十三章泉水罐头第三十章好酒好菜第十六章人算不如天算第五十章异性兄弟第二十七章献计献策第四十三章厨艺学校第五十一章审时度势第四十五章想啥来啥第四十五章想啥来啥第五十四章拉人下水第二十八章两条出路第六章上供第十四章仁者见智第四十七章数码相机第三十八章佛跳墙第二十六章割胶是门技术活第二十四章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