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入京奏对(上)

赶路到晚上,何秋神神秘秘的让马和出去到百姓家买了两只鸡。

朱棣看在眼里,还没反应过来。

何秋漫不经心的和他说,“这不是答应过了一线天,给你做一顿叫花鸡吗?总不能言而无信。”

朱棣大发感慨:“孔子说,言必信,行必果。可如今时尚能真正做到这些的又有几个呢?”

何秋斜觑了他一眼:“想不想吃,想吃就少说点话,过来帮忙!”

朱棣屁颠屁颠的就跑去给何秋打下手了。

等尝到何秋做的简版叫花鸡,又开始疯狂哔哔:“我感觉这鸡没有先生所言那么好吃啊,也就一般。”

“倒是取材简单,很费香料。”

“……”

忍无可忍的何秋没好气的说,“你不想吃就自己做,别蹭我的饭。”

终于让这个问题儿童安静了下来。

一行人收拾好东西,就又往京城出发,走了几日,总算到了南京。却不知蓝玉在家左等右等等不来消息是如何着急,偷偷又往一线天派来的人汇报过后,是如何的恼羞成怒。

“这就是京城?”何秋满满是嫌弃的看着眼前的城墙,还不如前世象山影视城那的水平,虽然已经在北京呆过一段了,但对大明的南京还是有些期待的。

结果连北京都不如!

马和在一旁招呼着侍卫避着些百姓,朱棣却是看着这南京城怀念起了青春。

“想当初父皇还是吴王的时候,我就在南京城,我是亲眼看着父皇从吴王平定天下,登临大宝的,后面又在这南京城过了两年,才去了北京的。”

何秋坏坏的笑道:“不止王爷在此处可还有红颜。”

朱棣不屑的看了他一眼,轻飘飘的丢下一句:“我看上的红颜自然都被我收入王府,留在北京了。”

何秋一下就被噎住了,这就是时代价值观的不同啊。

到了王府,收拾了一下就先住了一晚,朱棣还叮嘱了何秋,明日要跟着他进宫面圣,且做好准备。

何秋心里也有些好奇,这位中国历史上起点最低的开国皇帝,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长相如何,哦,这个到不用多想,肯定不会是鞑清专门抹黑画的那种月牙铲般的脸,看朱棣这样相貌堂堂的就知道了。

而且古代那么注重相貌,要真长这样,哪来那么多人投奔他。

安然一觉,睡到天亮。

跟着朱棣往皇城走去,

走到宫里,很快一个太监过来把何秋引走了,说是陛下有令,先见何秋,让朱棣先去东宫找太子去。

这下就剩了何秋一人见朱元璋了,一路上何秋东瞧西看的,像是一个好奇宝宝。惹得路上的太监宫女们纷纷侧目不已。

心想这又是哪个傻大胆,敢在宫里这么嚣张。

在奉天殿的朱元璋听到太监们的汇报,对何秋的评价狠狠的压了压,目无君父!

等何秋到了奉天殿,一阵陛见的礼仪之后,何秋忍不住抬头瞧了几眼朱元璋,啧啧啧,也是个大帅哥,虽然有了不少白发,但英武之气十足,不愧是马上打天下的。

朱元璋也在打量着何秋,这个人锦衣卫已经给他汇报过很多次了,不管是红薯还是土豆,都被他偷了一点,试着吃过了。

而且根据汇报,亩产确实奇高,若是当年在元末之时能有此物,自己的家人可能就不会死那么多了。

每每想起这茬,朱元璋心中就有些伤感,但也有庆幸,若是真的在元末这两种作物就大为流行,天下还能不能乱起来又是两说,可能这皇位就轮不到他老朱坐了。

而现在他当皇帝,有此等“祥瑞”作物,不正是他朱元璋是天命之子的最好佐证吗?

朱元璋看着何秋有些出了神,在下面的何秋跪的腿软,眼看老朱还不发话,把心一横,偷偷把姿势变成盘坐,终于舒服了。

等朱元璋回过神来,看到的就是何秋盘坐在地,不停捶腰。

“哼。”朱元璋满肚子的不高兴,也懒得和他计较了,又不是他的大臣,开口问道:“何秋,你是何方人士,如何得来的红薯和土豆的种苗?”

何秋满嘴跑火车:“草民本是方外之人,自幼跟随老师云游四方,于万里之外的殷地,得了这些种苗。”

“后来家师仙逝,我就在燕山附近隐居了下来,直到前次燕王入山,草民才出来的。”

“万里之外的殷地?”

“对,家师有经世之才,自制大船远渡重洋,环游世界,得知世界乃是一个球,西方是白夷,东方有我华夏后裔,据我师所言应为我华夏殷商先民迁移而去,如今亦有千万人。”

随后从怀中掏出一张世界地图,修改过的版本,就要呈给朱元璋。他这个动作把朱元璋身边的太监吓了一跳,忙不迭走过来接住,看向朱元璋。

朱元璋挥了挥手,示意把地图呈上来。

何秋也趁此机会,偷偷站了起来,活动了下筋骨。

朱元璋细细的打量这张地图,看了半天,才从角落上看到那小小的,熟悉的几字形黄河。

大吃一惊,“我大明如此之小吗?”

何秋回到:“天下极大,非我华夏所言天下,反而与邹子的大九州有些相似。”

随后忍不住说道:“要不由我来给陛下讲解下地图?”

朱元璋点了点头道:“可。”

何秋走到朱元璋身边,手指点着中原,“陛下这片就是我大明,北元在北,此处为汉唐之西域,早已不复归我汉家所有,且沙漠颇多,没有汉唐时的繁华。”

手指下移,“此处即为安南,山高林密,瘴气丛生,陛下想来也是知道的。”

“这是身毒,此处稻米可一年三熟,气候极为适合耕种,可谓是王兴之地,可惜国家贫弱,民众愚昧无知,有种姓制度,制度森严深入人心。”

言语间颇有不屑。

“这是日本,此时正值乱世,这边有银矿,储量极大,年产可达万斤。”

“这边是西夷,小国众多,但商业发达,已有小国乘船经商至我大明广东,且在火器上有不少可取之处。”

“这里是非洲,上面全部都是昆仑奴,野兽众多,矿产丰富。”

……

这一通说下来,何秋讲的口干舌燥,朱元璋听的野心大动,只恨自己已经老了,还不知道能活多少年。

“唉,天不假年啊。”朱元璋意犹未尽的说了句。

何秋不以为意,心想你可能活了,太子死了你都还干了六七年说这还早呢。

朱元璋听完何秋介绍大明以外的局势,忍不住又问道:“那以你看来,我大明在这天下能算第一吗?”

何秋沉吟了一会,摇了摇头,“以国力看,国家刚刚从乱世恢复,不算最强盛的时候;以科技看,已经有些落后了;商业更是如此,文化上确是第一。”

朱元璋极为不服气,商业厉害算什么,能打吗?科技,科技又是什么?

第107章 杀人第133章 编写教材第294章 为难的朱棣第120章 来个小电扇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揽第102章 上架销售第38章 三五斩邪雌雄剑第200章 一查到底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313章 钝刀子割肉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揽第304章 一举多得第191章 震惊蒙古人的高炉(下)第45章 生铁到位第338章 新文章第129章 无双国士第79章 拆琉璃窗第37章 一香五两第249章 琐事第315章 辽西苦寒第64章 图穷匕见第34章 钢铁侠战甲的威力第118章 烹制美味第118章 烹制美味第324章 永乐第304章 一举多得第104章 加工厂被围困第81章 跟朱棣结盟第23章 天子守国门第141章 后续第302章 朱元璋的信重第5章:碳素鱼竿第54章 杀字令第99章 未知才是最可怕的第215章 状告晋王(下)第175章 后勤事(上)第340章 大航海第186章 事情闹大了第304章 一举多得第10章:杀朱棣赏千金封千户第242章 放火烧庙第143章 知行书院第346章 案情第167章 大军北伐第122章 酷刑第98章 背水一战第255章 朱棣的夺嫡之心第132章 筹备书院(下)第93章 不服来辩第127章 太子朱标第7章:寻找麦芽酿造啤酒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226章 背后的大鱼第183章 有心机的蓝玉第307章 山中老卒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211章 整理资料第12章:大明未来的状元解缙第116章 一万只神鸡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72章 整容药水第238章 孔府拿人第110章 软刀子杀人第298章 凤阳府第111章 萝莉养成第8章:营救还是暗杀第276章 朱棣进京第163章 良乡候府第274章 易储(上)第159章 地震余波第336章 于少保之父?第247章 南方孔族崛起第93章 不服来辩第225章 可怕的猜测第166章 治家第235章 嚣张的孔家第283章 鼓动第132章 筹备书院(下)第314章 那达慕大会第198章 姚广孝的心思第45章 生铁到位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231章 祖孙之间第213章 悄然露面的常茂第97章攻占丰台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151章 修路第287章 劲爆的消息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179章 再出征第52章 土豆饭第207章 蓝玉到访第43章 批命第360章 贪赃枉法的御史第95章《新贵妃醉酒》第356章 重回锦衣卫2第197章 风雨将至第315章 辽西苦寒第81章 跟朱棣结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