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红楼问世

又等了片刻,何能就从书局里出来了,带着书局老板给的定金,以后的分成也都会让何能来拿。

据何能说,那位负责看稿的管事,得了这本《红楼梦》,那叫一个赞不绝口,直说还从没看过这么精彩的才子佳人小说。

里面的各种吃穿用度的描写,极为奢靡,却又颇合现实,不愧是王府的人写的。

何秋听到这,心里叨叨,燕王府风评被害,我可不能背锅,往后要低调行事,低调行事。

又说起这位管事看入了迷,要不是何能催促,怕是要等天黑才放他出来,走之前还给了承诺,一定把这本书放在首位刊印。

这红楼的效果,还真是拔群,刚一面世就收获了这么一个死忠粉。

弄完这些,何秋就不关心了,让何能领着跑回燕王府安逸去了。

这在北平搞出版的都不是一般的人家,把书坊做到北平第一的,就更不可小觑了。

这家书坊的东家就是原来的朝廷官员,如今致仕在家,经营书坊,手里多一个裁员,也算是为本地士子做做好事。

这本红楼很快就被书坊管事献了上来,这位刘老爷,熬夜读完,大感惊喜。

此书一改时下流行的体裁,用上了章回体,文笔优雅凝练,草蛇灰线,伏脉千里,作者文采之高,真乃世之罕见。

一看作者名,曹雪芹。

心里暗自纳罕,这位曹大家又是哪个?文坛上也没听说过他的名字,不过后面听到是燕王府上的人送来的,他就恍然大悟,看来是府里的哪位,不予被别人知道是自己写的,化名而作吧。

不过这样一来,书里的一些情节就有待商榷了,书里的甄家如此豪富,是不是意味着这位燕王想要对江南的盐商动手?

刘老爷不明所以,不过对于文坛上出来这么一部佳作,他还是极为开心的,在他的书坊出版,那更是好事,他能从这里面赚上不少银子呢。

连夜安排匠人排版,争取三日后把这书上市刊行。

书坊的管事接到东家的严令,既然不敢有所耽搁,开足了马力,找人捡字,凑活版。

这管事也是个精明的,他觉得这书必定能火遍整个大明,于是自作主张,分两批印制。

一批用上上等的纸墨,印来卖给城里的达官贵人,一本书要价一两银子,爱买不买,想来这群贵人们是不在乎这点小钱的。

另外一批,用最差的纸墨,印出来卖给平头百姓,和一些囊中羞涩的士子,一句话,不能让盗版书商占了便宜。

几日后,何秋这还算安静。

但整个北平都变得沸沸扬扬,深闺大院里,各家大户的小姐们捧着一本红楼梦,痴痴地唱着葬花吟。

茶楼、酒馆里也有不少说书人开始讲这本书,一些读书人甚至为了钗黛之争大打出手。

而另一边,地下书坊里,一本名为《金瓶梅》的小说,也广为流传。

老赵写的稿子,何秋早就看过了,笔力着实老道,再搭上几幅半遮半掩的插画,啧啧啧,真真是让人欲罢不能!

于是痛快的把后面的大纲全部给了老赵,可能老赵也是灵感爆棚,状态极佳,这才几天功夫,《金瓶梅》的第一卷也已经刊行上市了。

不少读书人一边在私底下偷偷地看,一边在那暗骂那潘金莲无耻,骂作者有辱斯文。

但也正是这种只能偷偷看的刺激感,叫不少人欲罢不能,恨不得把这位兰陵笑笑生抓起来,关到小黑屋里,让他接着往下写。

谁让这出书的人太懂大家的心思了,刚好把剧情断在潘金莲想要毒杀武大郎的地方。

这水浒,大家都有所听闻,虽然也都大概知道后面的剧情,不外乎武松杀嫂。

但这是金瓶梅,和水浒又不是一个东西,重点全在潘金莲和西门大官人身上。

不少人发现,市面上现在很火的红楼梦,和这本金瓶梅不约而同的都采用了章回体的体裁,让人耳目一新。

红楼梦写出了高门大户的风光,金瓶梅写出了不少市井的风俗人情,两者的人物都写的是活灵活现,这不就是一种新的流派吗?

想要挣钱的士子,不约而同的开始研究起这两本书,不少人开始披着马甲偷偷搞起了创作,一时间市面上又多了不少章回体小说。

一时之间,北平的小说市场称得上风起云涌。

直到朱玉颖找到何秋,还在他面前谈起了贾宝玉,何秋才清楚他的书在世面上掀起了多大的风浪。

何秋饶有兴趣的问她:“那这钗黛,你更欣赏哪一个呢?”

朱玉颖毫不犹豫的说,宝钗。

何秋颔首,果然不出他所料,朱玉颖是喜欢经商的,自家的香水生意也一直交由她来做的,他自然更欣赏更大气的宝钗。

朱玉颖还说:“近些时日,城中来买香水的姐妹们,提到这本书,一个个都哭哭啼啼的,都说这书写到她们心里去了。”

何秋有些好奇,还有些意外,“怎么就写到你们女子的心里了?”

朱玉颖只是感慨,“这世上的女子纵然聪慧如钗黛,婚嫁也做不了主,说不好就嫁给了贾蓉那等腌臜人,好一点的也就是贾宝玉这种富贵闲人,一等一的废物,最后还都给贾家陪葬,岂不是可怜?”

何秋哑然,“这是你自己的想法吧,说不得你不少姐妹们还很喜欢宝玉呢。”

“哼。”朱玉颖鼻头一皱,样子可爱极了,一脸的不服气,看来是被何秋说中了。

想来也是,就连在后世,那样男女平等的时代,也依然又不少女子喜欢贾宝玉这种人物,更何况礼教森严的大明呢?

就连女子们平日里爱看的《西厢》说白了不就是一个穷酸书生骗婚的故事,只是故事结局还算不错罢了。

里面的那股子底层文人意淫的味道重的何秋都不想看,崔莺莺好好一个宰相家的女儿就该被张生骗得真情?

每年像张生这般参加科举的不知有多少人,又有几人能考上进士呢?

第124章 入京奏对(上)第271章 镇定的吕氏第10章:杀朱棣赏千金封千户第273章 事态扩大第298章 凤阳府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第267章 蓝玉进京第85章 学生朱高煦拜见老师第276章 朱棣进京第82章 一点微不足道的本事第268章 蓝玉的教诲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252章 改组锦衣卫第263章 朱元璋的失望第331章 旧城改造第282章 称兄道弟第32章 复式记账法第115章 肉鸡长蛇阵第168章 回到书院第257章 未来可期第140章 影响第166章 治家第240章 老实的孟家第75章 举鼎第321章 黄河第312章 大宁第56章 欧冶子后人105章 蓝玉的杀心第359章 线索第151章 修路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6章:征虏左副将军蓝玉第280章 财帛动人心第1章:管你是什么王都得干活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250章 画虎不成反类犬第171章 教子第87章 炮弹的威力第269章 查案第141章 后续第33章 阿拉伯数字第278章 郢国公第239章 拆毁雕像第224章 朱允炆的黯淡表现第327章 国富论(上)第194章 吾家有儿初长成第217章 御史出京第113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188章 让方孝孺长长见识第133章 编写教材第26章 亩产五千斤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255章 朱棣的夺嫡之心第1章:管你是什么王都得干活第28章 一株千金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311章 蒙汉矛盾第221章 全身而退的蓝玉第268章 蓝玉的教诲第359章 线索第358章 下手整顿第173章 宴请何秋第160章 剖析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59章 蓝玉来访第31章 学习管理学第360章 贪赃枉法的御史第103章 生擒咬朱第325章 一肚子邪火的朱棣第278章 郢国公第149章 大动作(上)第281章 运输问题第117章 老脸一红第82章 一点微不足道的本事第350章 引导第173章 宴请何秋第204章 推不掉的职责第360章 贪赃枉法的御史第45章 生铁到位第70章 煤炭第327章 国富论(上)第45章 生铁到位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88章 秋闱将至第348章 怒斥众将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揽第71章 学会仁义第114章 一炷香足矣第256章 变法的好处第136章 到北平第274章 易储(上)第240章 老实的孟家第113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101章 香皂推广第177章 倒霉的蓝玉第85章 学生朱高煦拜见老师第251章 朱允炆的眼界第231章 祖孙之间第189章 胡萝卜加大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