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着急的朱允炆

何秋偷偷看着朱允炆,心中啧啧称奇,若不是知道朱允炆私底下在针对朱棣,对他也看着很不顺眼,眼下朱允炆的这幅乖小孩的作态,恐怕真的能把他蒙过去。

喜怒不形于色,这才多久,朱允炆已经进步到这个程度了,该说他天资聪颖吗?

朱元璋咳嗽了两声开口道。

“这一就是变法或者说新政势在必行,你就是当上皇帝也不能违背这个策略!”

“二来,若是朝中收到的岁入多了,你就一定要把它花到兴修水利、平整道路等等这些民生的用途上,切不可用来给自己享受。”

“朕还打算把这些写进《皇明祖训》,自你开始,所有后世的君主都应该认真学习这些东西。”

朱允炆满口答应。

“皇祖父所言甚是,孙儿以为这些东西一定要写到皇明祖训里,终我大明一朝,所有君王都应该谨记。”

何秋连忙站出来说道。

“太孙之言稍有不妥,正所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事,陛下希望把这些东西写进皇明祖训,不是就会一成不变的。”

“更重要的是领会其中精神,若是刻舟求剑,岂不是违背了陛下的本意?就像最开始的皇明祖训里,还写着对于犯法的皇亲国戚,除了谋反的大罪不加赦免,其他的都由皇室商议着从轻处理。”

“可是眼下来看,这条就有些不合适了,可是太孙需要领会陛下在其中爱护亲族的精神,而不是一味的守着祖训不动。”

说到皇明祖训,何秋也是有些意见的,朱元璋这本书里,定下的很多东西到了后世都已经不合时宜了,可大明的君臣还是有很多就抱着这本祖训不放,嘴里说着‘祖制不可废’。

特别是在开海关的事上,表现的分外明显,大臣们一边对皇帝说‘祖制不可废’,不能开关,另一边自己的家族和地方的亲眷们不停的参与海贸走私活动。

不过,大明的祖制到后面被歪曲成这个样子,也和朱棣脱不开关系,当初他靖难起家,最忌讳的就是他原来藩王的身份。

为了自己统治的合法性,朱棣是第一个把《皇明祖训》吹上天,并且死抓着不放的人,而他之后的两代皇帝有样学样,这种祖制就真的成了轻易动不得的一件牌位了。

好在如今情况已经和历史上不同,就算是最后朱棣真的还是靖难起家,何秋也有自信,让他不再守着这点不放。

朱元璋听到何秋指出皇明祖训中的问题,倒也不以为忤,温和的说道。

“何秋说的很对,天下的事哪是朕一人就能看的清的,何况朕就算能看到几十年后,难道还能看到百年之后吗?”

“祖训里未来肯定会有很多不合时宜的东西,他刚才说的藩王问题,就是其中之一,而且这才不过十几年,这条就应该改动了。但也有些东西是不能改的,你一定要分得清。”

朱允炆心中暗喜,没想到何秋居然会在朱元璋面前主动提起藩王问题,这是代表朱棣服软了吗?还是真的就这么支持削藩政策,不惜和朱棣决裂?

虽然朱允炆心中有些不少疑惑,但面上还是不动声色,装作迟疑的问道。

“可是……哪些能改,哪些不能改,这个标准究竟该怎么判定呢?孙儿有些糊涂。”

朱元璋轻捋着胡子,眯着眼说到。

“除了刚才提到的藩王宗亲的问题,还有当初我说的不征之国的问题。”

“当初他这小子就跟我说过,日本有很多金银矿产,绝对不能纳入不征之国,朝鲜也一样,朕也私下有过考量。”

“特别是如今单单跟这两国进行贸易,就能挣到这么多钱,朕也在想会不会把他们直接纳入大明的体系中好些。”

“所以,这不征之国就可以作废了,至于海禁,虽然朕没有把它放入皇明祖训,但眼下何秋在北平一带弄出来的开关政策,带来了这么多收益,可以看出来当初朕的决定确实有些失误,也需要进行改正。”

朱元璋有零零散散的说了好几项,最后开口说道。

“最重要的是,朕打算把变法之事写进祖训,成为万世不移的政策!”

“唯有不停的变法,大明才能千秋万代,子孙才能过上好日子啊!”

朱允炆立马脸色都变了,惶恐的跪在地上说道。

“皇祖父不可啊!变法之事似有些不妥,请皇祖父收回成命!”

朱允炆本以为朱元璋只打算折腾他在位剩下的这段时间,没想到朱元璋还起了这样的心思。

若是真的让朱元璋把这一条写到皇明祖训里,那不是逼着他也去变法吗?甚至连反对变法的理由都找不到,他到时候如果想要停止变法,恐怕有说不清的朝臣会拿出来皇明祖训,说他违背太祖旨意的。

朱元璋皱着眉头,看向朱允炆说道。

“你现在还有什么意见?”

朱允炆这下把吕氏交代他的,千万不要惹怒朱元璋的教导抛之脑后,他绝对不能忍受后面他也需要变法的情况。

朱允炆咬咬牙说道。

“皇祖父明鉴,所谓变法,这个词本来就不好听,何况若是在祖训中规定后世子孙每代都要变法,那何谈孝道?父辈的政策到了儿孙这就被推翻了。”

“更何况,皇祖父身为开国太祖,若是变法,第一个变得不就是皇祖父的法,这样一来,这本皇明祖训又有什么意义呢?”

朱元璋不置可否,看着何秋说道。

“你也算是他的半个老师,你来给他解释下?”

何秋点点头,朝着朱允炆说道。

“太孙殿下,你可知前汉每代皇帝有何不同?”

朱允炆茫然的摇了摇头,他没能想明白何秋打算说什么。

何秋随即说道。

“每任前汉皇帝,总要提出些自己的政策,改革前任皇帝的部分政策,文帝废山林池泽之禁,景帝削藩,武帝推恩令兼而盐铁官营,故而前汉强横一时,美名流传后世。”

“换到如今,难道太孙殿下没有自信能比陛下做得更好,更改陛下的政策吗?”

朱允炆支支吾吾的答不上话,他当然有打算改变朱元璋的政策,但说到避朱元璋做得更好,他确实没有这个底气。

可是想让他站出来支持何秋的这个说法,他也做不到,朱允炆本心里就是不赞成变法的,他更希望朝中无大事。

第134章 离京第160章 剖析第37章 一香五两第315章 辽西苦寒第102章 上架销售第21章 轰然开枪第11章:连夜赶往顺天府第27章 吃红薯的坏处第326章 著书立说第29章 爽快人第149章 大动作(上)第314章 那达慕大会第178章 治疗第276章 朱棣进京第48章 雷gong(汞)第271章 镇定的吕氏第197章 风雨将至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65章 士农工商第315章 辽西苦寒第296章 正式出巡第229章 太孙舅舅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343章 狩猎第65章 士农工商第23章 天子守国门第33章 阿拉伯数字第75章 举鼎第162章 军队训练第122章 酷刑第245章 狗咬狗第200章 一查到底第120章 来个小电扇第239章 拆毁雕像第327章 国富论(上)第175章 后勤事(上)第232章 孔家的问题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18章:泡面啤酒卖疯了第148章 知行学派(下)第142章 婚事第116章 一万只神鸡第324章 永乐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211章 整理资料第229章 太孙舅舅第99章 未知才是最可怕的第285章 侯府夜宴第234章 锦衣卫指挥使第345章 打脸第138章 书局第3章:签到提取shou雷第288章 争抢美差第9章:热武器和冷兵器的对决第329章 百官热议第48章 雷gong(汞)第215章 状告晋王(下)第316章 漠北行军第361章 北孔闹事第196 章议迁都第112章 我说有就有第130章 父子谈心第175章 后勤事(上)第231章 祖孙之间第348章 怒斥众将第293章 百官俸禄第74章 见花魁105章 蓝玉的杀心第128章 改革之策第157章 地震前兆第9章:热武器和冷兵器的对决第200章 一查到底第277章 昏暗的东宫第58章 二十万斤生铁第63章 意想不到的招揽第155章 演练之后第14章:收购小麦制造泡面第47章 成了第31章 学习管理学第58章 二十万斤生铁第328章 国富论(下)第313章 钝刀子割肉第179章 再出征第53章 真香第67章 大明人爱吃鸡第117章 老脸一红第339章 霸道第29章 爽快人第8章:营救还是暗杀第314章 那达慕大会第135章 平乱第172章 有喜第356章 重回锦衣卫2第85章 学生朱高煦拜见老师第331章 旧城改造第254章 太孙的小手段第159章 地震余波第204章 推不掉的职责第253章 朱权上门第256章 变法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