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一举多得

但是这事换到洛阳,就不一定能成了,毕竟云南还能说是边境地区,大家眼不见心不烦。

可洛阳要真的将成为大明的国都,那就会被所有大臣们盯着,再玩这套,恐怕议论就更多了。

想到这,朱元璋稍微有些踌躇,这样的决心并不好下。

但何秋又加了一把火说道。

“臣听闻,朝中有大臣议论,说西平侯的做法并非仁义之举,对那些死掉的土人充满同情。

但臣有一言,这样的人爱蛮夷胜过爱自己的国人,岂不是禽兽之行?”

“况且,大明自有大明的规矩,以战俘充当劳役的故举有很多,这些人难道就不是战俘了吗?”

朱元璋豁然开朗,是啊,他们都是云南抓到的‘战俘’,就是中原内战,作战失败的一方,也有很多战俘是要做苦役的,甚至朱元璋亲自下令将部分和他对抗的人贬成胥民。

区区苦役,那是他们应该的!

朱元璋的面色一下子缓和下来,捋着胡子说道。

“说得好,但是重建洛阳城,可不单单是城池,还有里面的宫殿,皇宫是有自己的定制的,需要很多巨木,洛阳好像没有吧?”

“洛阳是没有巨木,但东北、南洋都有,可以通过海运,而后转黄河,逆行至洛阳,相对来说也没有多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何秋之所以这么希望让大明定都洛阳,还有一个原因,河南广袤的平原可以养活的人口更多。

只要再将黄河治理好,整个河南、河北都有希望恢复大唐的旧况,虽然肯定还是比不过湖广等地,但肯定不至于让南方的势力太过强大。

朱元璋听的很高兴,洛阳本来就是他一直希望定都的地方,当年他起兵打下洛阳后,还专门亲自到洛阳城看过,想要定都在那,可惜洛阳当时实在太过残破。

只是,朱元璋又想起来一件事,笑吟吟的问道。

“你不是一直鼓吹开海禁吗?洛阳离海就太远了,恐怕不利于你的海贸政策吧?”

何秋之前也有所考虑了,很快就答道。

“洛阳虽然不临海,但如今的京城又何尝临海了?

即便是在洛阳,也并非不能发展海贸,海军。若是离了大陆,海军也不过是瘸腿的军队,它的所有补给都需要从大陆上获得。

即便都城离海边较远,也丝毫不影响国家管控海军。”

何秋这话也不算是瞎说,就是现代,出海也是一件极为让人压抑的事,回到陆地,多得是还海员跑去潇洒。

在船上的娱乐活动也是少得可怜,只能等到回了陆地,才能有所放松,补给淡水和食物。

可见海军是离不了陆地的,更别说在现在其他的各个国家和大明比起来,那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就算是在大明当兵,也比在海外当野人头领强太多了。

朱元璋不懂海军,但他手下曾今有一批强大的水师,对船上的生活条件心目中是有数的,知道何秋这点说的不算差。

这么算下来,洛阳好像真的挺适合当大明的都城了。

朱元璋的心里有些蠢蠢欲动,手里有了钱,做什么事胆子都要大一些。

要不是现在正在出巡,朱元璋都想直接在洛阳开始建城了。

把这些遗憾压在心底,朱元璋看着何秋说道。

“朕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等到何秋出去后,朱元璋来回在帐中踱步,洛阳、京城和北平,这三者哪个更适合呢?

首先排除的就是现在的都城应天,这个地方水汽太重,而且地势较低,住了不过一二十年,宫内就有些大殿的地面开始下陷了,朱元璋就是在这住,住的也不安心。

北平……到底是元朝旧都,朱元璋依旧喜欢不起来,看来就还是洛阳比较好了。

朱元璋把自己的想法写到纸上,找人快马送往京城,着朱棣亲手打开,一定要给出自己的意见。

朱元璋明白,自己活不了几年了,以后的大明是朱棣的,要是他俩达不成一致,万一他现在想要修洛阳,充当都城,朱棣看上了北平,后面再把都城迁往北平,那就太过劳民伤财了。

朱元璋的车架并没有在泗州停留太久,沿着运河沿线,直往山东而去。

朱元璋此次说是巡视天下,其实主要是想要北巡,江南一带就在眼皮子底下,整天翻来覆去的看,朱元璋也不愿再往那边去。

倒是北方,朱元璋一直都没有亲自来过,特别是北元被灭后,北平一带因为何秋的种种策略变得极为繁华,但朱元璋也只是通过奏折了解的,终极没有实感。

另外,朱元璋也有心到漠南一行,漠南如今几乎都在大明的掌握中,北平、大宁、宣府等连成一线,将鞑靼人和瓦剌都逼回了漠北,或是西迁。

特别是何秋把北平发展起来之后,往漠南修建的有水泥路,双方来往变得很是便捷,大量的汉民往漠南跑,也有很多牧民投到北平。

双方在北平和漠南混居成一片,近些时日,北平都司还上奏说,希望在漠南设城,朱元璋暂时还没有回复,他想要等到自己亲眼去漠南看一看再说。

这既是一种安抚,也是一种威慑,让近来有些蠢蠢欲动的蒙古人冷静下来,知道谁才是他们的主人!

朱元璋已经感受到在九边设立重镇,集结重兵对大明的伤害了,这么庞大的一股兵力,放在西北、东北等苦寒之地,使得朝廷想要做大一点的动作都很难。

每年消耗的粮草都不是个小数目,若不是近几年因为新政,着实缓了一口气,朱元璋也不敢修建金沙江水道,出巡天下,还想着治理淮河。

可若是接下来真的要在洛阳建城,定都,朝廷的银子恐怕就又有些不够用,要开动的工程太多了。

所以朱元璋想到何秋说的,利用蛮夷战俘,就有些蠢蠢欲动,这事实在太对他胃口了,能节省不知道多少民力。

同时还能消耗蛮夷的数量,若是北方的蒙古人、瓦剌人能少一半,死在为大明修建都城的工程中,朱元璋睡梦里都能笑出来。

可以说是一举多得,实在是个好办法。

第70章 煤炭第134章 离京第44章 朱元璋的渴望第357章 胆战心惊第274章 易储(上)第244章 激动的孔思朴第20章:杀鸡儆猴第14章:收购小麦制造泡面第7章:寻找麦芽酿造啤酒第196 章议迁都第270章 又是吕平第153章 考试第160章 剖析第334章 微服私访第186章 事情闹大了第83章 了解农事第198章 姚广孝的心思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67章 大明人爱吃鸡第35章 五千斤生铁第182章 处理方案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4章:mi汁烤野猪腿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136章 到北平第143章 知行书院第193章 北平城大建第207章 蓝玉到访第39章 确定人选第96章 有味道的女人第24章 红薯面世第355章 重返锦衣卫第35章 五千斤生铁第200章 一查到底第161章 蒙学字典第93章 不服来辩第113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24章 红薯面世第172章 有喜第119章 人间至味第208章 教导皇孙第29章 爽快人第298章 凤阳府第93章 不服来辩第284章 西平侯沐春第62章 多疑的病虎第311章 蒙汉矛盾第245章 狗咬狗第182章 处理方案第339章 霸道第270章 又是吕平第359章 线索第337章 海上威胁第280章 财帛动人心第141章 后续第158章 该来的总是会来的第172章 有喜第159章 地震余波第345章 打脸第99章 未知才是最可怕的第113章 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第135章 平乱第84章 管教熊孩子第112章 我说有就有第229章 太孙舅舅第252章 改组锦衣卫第206章 傅友德之死第75章 举鼎第64章 图穷匕见第362章 李景隆的打算第160章 剖析第57章 最坚硬的钢第294章 为难的朱棣第350章 引导第268章 蓝玉的教诲第354章 刺杀第262章 心凉的郁新第102章 上架销售第94章 限量售卖第22章 影响历史进程第156章 盐场已成第1章:管你是什么王都得干活第231章 祖孙之间第54章 杀字令第341章 西苑旧景第293章 百官俸禄第150章 大动作(下)第47章 成了第224章 朱允炆的黯淡表现第72章 整容药水第29章 爽快人第314章 那达慕大会第219章 行险一搏第293章 百官俸禄第76章 公子请进第273章 事态扩大第353章 辩解第21章 轰然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