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老朱问科举,苏璟的课后作业

第167章 老朱问科举,苏璟的课后作业

刘伯温说的那是心甘情愿,心服口服。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并没有把第三道题拿出来,而是问道:

“伯温啊,你以为科学一道,于大明到底有何意义?”

科学!

这是朱标上次回来之后,在朱元璋耳边念叨最多的。

只有科学,才能提高大明的生产力,提高了生产力,才能承载更多的人口。

而人口,便是一个封建王朝国力的印证。

“科学?”

刘伯温微微一愣,问道:“陛下所言,是科举之学吗?”

在明朝,科学这个词虽然已经有了,但与现代的科学是完全不同的两种含义。

科举之学?

朱元璋也是被刘伯温这一反问搞的有些懵。

朱标是和他解释过科学的内涵的,但此刻老朱并没有和刘伯温解释,而是将错就错道:“算是吧,伯温,明年朕就要重开科举了,伯温你有什么看法吗?”

科举的事情,也是朱元璋烦忧的一件事。

刘伯温顿了顿,说道:“陛下大善,科举重开,遴选大明人才入朝堂,自然是大大的好事。”

漂亮话刘伯温还是会说的,况且科举之事,本身也是有着诸多好处。

刘伯温自己是读书人,这事肯定是支持的。

朱元璋却是微微一叹道:“可惜啊伯温,苏璟那小子却说这一次的科举,举办完就得停。”

在刘伯温面前,老朱并没有隐瞒苏璟的事情。

毕竟刘伯温已经知道了很多苏璟的大不敬之言论,不在乎多这一点了。

“陛下,苏先生真这么说了?”

刘伯温脸色微变,朝着朱元璋确认道。

朱元璋点头道:“自然,只不过他没说到底是什么原因,朕也颇为苦恼啊。”

好好的科举,本来是大好的事情,心情也相当的不错。

就因为苏璟的这一句话,直接让老朱的好心情没了。

难受!

相当的难受!

刘伯温得到肯定的答复之后,便沉默了。

赋闲在家的日子,他深刻的研究了苏璟所言的王朝覆灭论,无论是封建制度,还是天象气候等。

遍寻古籍之后,他对于苏璟所言那是五体投地。

这会苏璟在刘伯温的心里,那和天上的仙人没什么两样。

所以,苏璟说科举会停,刘伯温没有丝毫的怀疑。

他现在想的是,为什么科举会停?

“陛下,臣可否了解下明年科举的全部章程?”

刘伯温朝着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回答道:“自然是可以,因为是大明朝的首次科举,所以此次科举由朕主持.”

老朱侃侃而谈,把科举的详细内容说的很清楚。

毕竟是大明朝的第一次科举,朱元璋的重视程度可想而知。

全部的细节,他都知道。

“大概就是这些了。”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朱元璋总算是说完了。

刘伯温听完全部,脑海中不断的思考着其中的问题。

苏璟说会停,那肯定有理由,这理由到底是什么?

科举的章程,其实历朝历代都大同小异。

朱元璋初次定下的科举章程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属于省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

参加考试的是一些通过州县考试的“秀才“或生员,他们考中后就成为“举人“,其中第一名叫“解元“。

乡试的第二年举行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第一名为“会元“。

会试中式者再参加由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也就是金銮殿上朱元璋亲自出考题现场作答。

考中者分三甲,其中一甲只包括三名,第一名叫“状元“,第二名叫“榜眼“,第三名叫“探花“,统称“赐进士及第“。

二甲若干人,统称“赐进士出身“。

三甲若干人,统称“赐同进士出身“。

通过参加殿试中进士后,统统被授予官职。

一般地,状元授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二甲、三甲考选庶吉士者可为翰林官。

其他则被授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太常、国子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

考试内容上,以四书五经为命题范围,八股文为答题规范。

刘伯温整体上停下来,并没有觉得有任何的问题。

元统元年,刘伯温便参加了元朝的科举,还中了进士。

他是亲身经历过科举的,朱元璋这次的科举制度,他一时间是真没看出啥毛病来。

“怎么样,伯温,你看出什么来了吗?”

朱元璋朝着刘伯温问道。

他本来倒没有想问科举的事情,只是刘伯温误会了科学一词的含义,便聊到了。

既然聊到了,老朱也是很想知道刘伯温到底是何看法。

刘伯温回答道:“陛下,臣愚钝,尚未看出有什么错漏,或许苏先生所言并一定代表的是科举制度的问题。”

若是苏璟在这,肯定要扣一波666了。

刘伯温的脑子转的还是快的,这科举叫停,也不一定是科举本身的问题,可以是其他的原因是不是。

“说的好,伯温!”

朱元璋一拍大腿,脸上露出了兴奋之色。

刘伯温的话让他醍醐灌顶,十分的受用。

刘伯温当即道:“臣也是只是猜测而已,若是想知道为什么,还是得问苏先生。”

刘伯温现在也有些好奇,苏璟所言科举会停的原因是什么?

“这倒是。”

朱元璋点点头,看向刘伯温道:“伯温,伱可想再见见苏璟?”

再见苏璟!

刘伯温一听到这话,神色顿时变得不自然起来。

苏璟!

他以为自己这辈子是没机会再见到了。

毕竟现在的自己已经被朱元璋猜忌,而苏璟的那些理论知识,无一不是君王忌惮的。

他看向朱元璋,但从朱元璋的脸上看不出任何的表情。

这是试探吗?

刘伯温的心里在犹豫,他不傻,知道自己现在回答什么最好。

但苏璟的那些理论,越是研究便越是沉迷。

“陛下,臣想见。”

刘伯温终究还是遵循了内心的想法。

明哲保身固然是明智的选择,但苏璟所言大道,是刘伯温毕生之追求。

那可是比屠龙术还要高深的至理。

即便真的是试探,刘伯温也认了,他不想错过这次机会。

“哈哈。”

朱元璋笑了起来,第一时间却是没有说什么。

这让刘伯温的心底有些发毛,朱元璋的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

然而话已出口,此时不管朱元璋的想法是什么,都没有更改的可能性了。

刘伯温只能硬着头皮耐心的等待着。

“伯温,你太紧张了,想见苏璟而已,朕又不是什么不通情理的人。”

朱元璋笑着说道:“说起来上次朕去苏璟家中过中秋的时候,他还提了几句你呢。”

看起来朱元璋并不是有意试探自己的样子,刘伯温心底里稍稍松了一口气。

“苏先生提到臣了,不知道他说臣什么了?”

刘伯温朝着朱元璋问道。

朱元璋看了看桌上的数学题道:“就是这算学之道,苏璟说伯温你的算学之道,相当的高。”

也正是因为这句话,才有了朱元璋今日过来一事。

“苏先生真是太高看臣了。”

刘伯温立刻说道,这才刚解过两道题,刘伯温对于苏璟的算学水平,那是相当的钦佩。

朱元璋说道:“伯温,你可太谦虚了,这两道题,那可是难倒了大本堂内的诸多学官。”

想到这事,老朱这心里对大本堂内的一众学官都有些不满。

堂堂大明的精英,连几道算学题都解不开,真是丢人。

还好有苏璟,不然卡奥斯心里不知道该如何看待大明了。

当然,现在还有刘伯温。

或许,让刘伯温在家赋闲,真是有些太浪费了。

朱元璋看着刘伯温,心底里也在考虑着对于刘伯温的处置,是不是不太妥当。

“臣不敢。”

刘伯温立刻说道。

朱元璋一旦开始捧人,那准没好事。

和老朱打天下过来的刘伯温,又岂能不知道老朱腹黑的本质。

“对了,差点跑偏了,还是说说这个苏璟的事情吧。”

朱元璋继续道:“既然伯温你有意再见苏璟,那朕就满足你这个愿望,就这几天吧,你看看什么时候合适,朕派人送你去溧水县。”

老朱办事,雷厉风行。

“谢陛下!”

刘伯温当即朝着朱元璋跪下,那是无比的感激。

曾经刘伯温以为自己这辈子都没机会再见苏璟,或者再见苏璟那也是朝堂上的会面。

点头式的见面,想要深刻的探讨什么,那是没有可能了。

没想到,现在朱元璋竟然就放他见苏璟了。

这简直是意外中的意外。

“好了好了。”

朱元璋摆摆手道:“小事而已,伯温你何须挂怀,还是先想想,什么时候去才是真的。”

“自然是越快越好。”

刘伯温已经迫不及待,他有太多的问题想要和苏璟探讨了。

但转眼间,他便想到了什么,朝着朱元璋恭敬道:“陛下,此次前去,需要臣做什么?”

显然,朱元璋能放刘伯温去见苏璟,肯定不可能只是好心。

必然有事!

朱元璋嘴角微微扬起,露出了满意之色。

他缓缓道:“此去溧水县,伯温你随意就好,只不过,朕有点事想要问”

朱元璋朝着刘伯温嘱咐了几句,刘伯温听的很是认真仔细。

“就这些,伯温你都记住了吧。”

朱元璋朝着刘伯温说道。

刘伯温拱手道:“臣已记牢,请陛下放心。”

对于朱元璋想问的那些事,刘伯温并没有太过意外。

苏璟掌握的知识,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或者说,对于帝王来说,太过重要了。

即便是朱元璋,也不能免俗。

“好。”

朱元璋点点头道:“伯温,你在家中稍候吧,到时候会有马车过来的。”

这刘伯温见苏璟,朱元璋那是肯定得安排好全部事项。

将所有的事情都掌握在自己手里,这就是朱元璋的风格。

“是,臣明白。”

刘伯温点头躬身,无比尊敬道。

事了,朱元璋也是直接离开了刘伯温的府邸,他是真的忙,没那么多时间在这一直呆着。

刘伯温维持着躬身的姿势,直到下人回报朱元璋已经走远,这才直起身子。

“我去书房有事,陛下的马车来了再叫我,否则不要打扰我。”

刘伯温朝着下人嘱咐了一句,然后直接进了书房。

随着书房的门被关上,刘伯温的神色也再没有了之前的淡然。

那都是要装给朱元璋看的。

站在书桌前愣神了一会,刘伯温便转身从书架上拿出了几本书。

他仔细的翻看记忆着,大多数都是一些史料,平日里刘伯温早就翻熟了,但现在还是要再加强巩固一下记忆。

和苏璟再见面,求教的时候,可不能一直翻书。

此时的刘伯温简直就像是一个忐忑的学生,马上就要接受大牛老师的教导。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无法自已。

此时的溧水县,苏璟的别院内。

苏璟正带着朱标在做木工,斧子锯子刻刀砂纸一应俱全。

“苏师,学生做好了。”

朱标拿着一个做好的滑轮递到了苏璟的面前。

苏璟接过,看了一眼,点头道:“做的不错。”

说完,他便用这个滑轮加上绳子和木架,做成了一个简单的动滑轮架。

“定滑轮之前已经学过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那么现在,牛懿你来看看,这动滑轮是怎么一回事。”

苏璟将一袋重物挂在了动滑轮的钩子下,往上拉起了绳子。

随着滑轮的移动,重物被提了起来。

朱标认真的观察着整个过程,并在在一旁用纸笔画出了草图。

苏璟又说道:“来,牛懿,你过来试一下,用动滑轮提东西,和直接提的区别在哪里?”

“是,苏师”

朱标立刻点头,来到了苏璟的旁边,接过了绳子。

先是拉着绳子感受了一下,然后再从挂钩上取下绳子试了下。

只是刚试了一下,朱标的眼睛便亮了起来:“苏师,用上动滑轮好像更省力!明明多了一个滑轮的重量,为什么会如此?”

要说滑轮,其实古代早已有之。

最多的就是井口打水的那个汲水轮,其实用的就是定滑轮的原理。

不过动滑轮,出现的时间就有点晚了。

至少,此时的朱标是第一次接触到。

苏璟淡淡道:“这就是你今天的课后作业,将用动滑轮提重物这个过程的受力分析画出来。”

(本章完)

第503章 李世民与魏征,君臣相合还是君臣相第128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497章 西番与大明之优劣对比第34章 再世神农第74章 高薪养廉?第163章 贫穷陷阱第362章 从经济弱势到经济优势第370章 大秦的银行,果真如此吗?第526章 异地为官,轮换期限第385章 剥削与被剥削第348章 忘恩负义王家富第386章 带着朱棡去查账第25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第352章 苏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397章 北京也有烤鸭?第222章 没有一个心眼子是多余的!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么?第424章 苏璟出事了!第330章 真正的理由第39章 你是怎么知道的?第284章 父子相争,似曾相似!第276章 李善长请辞,老朱的水平第394章 咱有这么小气吗第469章 不怕麻烦刘半仙第224章 瑞雪兆丰年,融化和导热!第36章 看不见的手第200章 区区民报?羡慕的宋濂!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来一炉可否第394章 咱有这么小气吗第176章 资产主义社会,大明的未来?第251章 约谈朱标,徐达的困惑第212章 谨慎无大错,嚣张有道理第467章 好话要说,狠话也要说第528章 再见芝依,袒露心迹第284章 父子相争,似曾相似!第342章 串门串出个大动静第428章 机敏老周,多嘴的刘半仙第9章 他们的钱,苏氏布行不赚第158章 老朱的心思真难猜第261章 以德报怨,从朱樉开始第477章 皇帝难当第208章 丞相与尚书,路途中的偶遇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么?第64章 震惊的李善长第329章 出狱!第10章 不想当贪官,也不想做穷人第169章 寒冷期和温暖期,天子的问题!第169章 寒冷期和温暖期,天子的问题!第458章 徐达生病了?第386章 带着朱棡去查账第24章 老朱的杀念!第124章 有一点手段但不多第259章 穷则精确打击,达则火力覆盖第481章 刘半仙的伙食费第382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31章 土豆?不,是金豆!第27章 王朝六期论第323章 再见杨宪,身份互换第394章 咱有这么小气吗第387章 自信满满周掌柜第376章 你父皇他啊,嫉妒苏先生第136章 老朱就这样第135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第245章 我成仁远伯了?第223章 两点论和重点论,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第396章 情真意切李明友,虚与委蛇苏东家第320章 结个善缘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为事情就这样了吗第119章 概率论第90章 这就是少年第408章 军粮的变化与经济重心的关系第452章 分店小聚,心念贵妇刘半仙第51章 老朱与徐达第428章 机敏老周,多嘴的刘半仙第249章 牛府再见,不欢而散第436章 刘半仙?杜老夫子?第217章 传染病防治,古法肥皂!第446章 我已经饶你一命了第182章 朱标妙计挪丹炉,舆论传播吓死人第339章 经济发展的上中下三策第10章 不想当贪官,也不想做穷人第33章 好你个苏璟!第308章 天相易算,人心难测第248章 苏璟论北伐,双管齐下的阳谋第451章 苏璟的歉意第137章 真是白学了第37章 开海?暴怒的老朱!第468章 离开前的准备第17章 想拜师,看看诚意先第399章 空城计?第81章 常遇春的恳求第141章 罗马人的智慧第513章 愚蠢的孟松第33章 好你个苏璟!第21章 太子师宋濂第75章 大明反腐?不,这是企业反腐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28章 因为人太多了第265章 胡惟庸的计划,朱亮祖再出手第260章 有钱人的特点是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