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么?

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么?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朱标一脸疑惑,这句话的每一个字他都知道,但连在一起就不是很明白了。

“苏师,技术我知道,但这科学又是什么?”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苏璟随意的回答道:“科学就是求真,发现事务现象和事实之间的关系,并将其建立联系。”

“就比如我们今天蒸馏法制酒,蒸馏法能做出更烈的酒是事实,过程中发生的酒水滚开升腾蒸汽凝聚成液体这是现象。”

“科学就是将这两者之间的关系理清,探寻其背后的联系。”

蒸馏法制酒。

求真。

现象和事实之间的联系。

朱标一点点的消化着苏璟所说的内容,但新的疑惑又再度出现:

“苏师,这和生产力又有什么关系呢?”

此刻的苏璟睁开了眼,瞧见了朱标十分认真求学的脸。

本想随口应付一下的他,也是稍稍顿了顿这才回答道:

“牛懿,之前说过,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器,你以为铁器是如何出现的?”

朱标愣了一下,回答道:“是因为那时候的匠人发明了铸铁的技术。”

“我明白了,苏师,您是说铸铁技术才是铁器牛耕的关键!”

苏璟点点头道:“没错,铸铁技术本身就是科学的应用,当时人们发现了铁矿烧融之后会重新凝固成形,并且相当的坚固,不断的探索尝试之后,最终发明了铸造铁器的技术。”

“而铁器与耕牛的组合,也是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运用而来。”

“在这整个耕地系统之中,管理人员,操作器具和管理方法以及土地都代表着生产力的一部分。”

“但他们的作用仅仅只是相加,科学技术却是相乘的作用!给生产力的提高带来了质的飞跃。”

“这就是为什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了!”

苏璟侃侃而谈,努力将自己学过的现代知识,融入到了明朝社会体系之中。

这么做,目的只有一个,让朱标理解。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没错,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

朱标的眼中露出了十分兴奋的神色。

他似乎找到了解决大明延续万代的办法了。

“苏师,如果大明发展科学技术,掌握了类似于下次的铁器农耕技术,将生产力大幅提升的生产力工具,岂不是说明大明依旧可以延续下去?”

朱标也顾不上那么多,直接朝着苏璟高兴的说道。

这话语里,其实已经有些别样的意思了。

只可惜,此刻的苏璟泡着澡,脑子并没有想那么多。

或者说,并没有往朱标身份这一层上去想。

“牛懿,你怎么又和大明联系到一起了。”

苏璟淡淡道:“我啥时候说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大明延续有关系了?”

这下就轮到朱标诧异了。

他立刻问道:“苏师,您不是几日前才和我说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么,那时候你说封建社会必将会消亡,这是历史的必然。”

“那岂不是说大明将会因为那新出现的生产力工具而消失吗?”

“嗯,是。”

苏璟点点头,然后又摇头道:“不不不,你怎么能这么理解呢?”

“封建社会的消亡,和大明的消亡,这是两码事!”

这下轮到朱标困惑了,难道自己担忧的事情,其实是杞人忧天?

只可惜,还没来得及高兴,苏璟下一句话直接击碎了他。

“大明的消亡,不过是封建王朝的历史规律而已,还够不上新的生产力工具出现。”

苏璟随口道。

蒸汽机的出现导致了工业革命,这可是初中历史的内容,苏璟还是记得很清楚的。

大明的灭亡,和蒸汽机没多大关系。

“苏师,您的意思是,大明还是会灭亡?”

朱标有些怔怔的说道。

苏璟在澡堂里换了个位置道:“当然,这种事何必如此在意,反正到时候都与你我无关了。”

苏璟奉行的理念只有一个,及时行乐。

他不相信来生,也没有什么鬼神之类的信仰。

人么,活在当下足以。

然而。

对于朱标来说,却不是这样的。

“苏师,您为什么能如此笃定?”

这一刻,朱标也展现了一丝他身为太子的威严。

只可惜,苏璟完全免疫。

“牛懿,我看你历史学的不错,那我问问你,各个朝代的寿命,你都算过吗?”

苏璟只是平静的反问道。

朱标一愣,随即开始回忆。

不得不说,宋濂的教导还是相当不错的,各个朝代的大概历史,朱标记得都很清楚。

再用上苏璟教过的数学四则运算法则,朱标很快就算出了结果。

“这这怎么可能?”

朱标有些不可置信道。

苏璟淡淡道:“是不是,自秦朝起,王朝寿命超过百年的都不超过一手之数。”

“最长的唐朝,也不过是区区290年。”

“那么你凭什么认为,大明就能超过他们呢?”

摆事实,讲道理。

甚至都不需要用未来的既定事实去说。

历史,便是最好的镜子。

封建王朝的寿命,三百年便已经是极限。

朱标依旧有些懵,但他还是反驳道:“可是苏师不是提出了大明之弊端了吗?也给出了解决的办法,要是改了呢?就不能超过那些王朝吗?”

苏璟摇了摇头道:“超过又能怎么样?延续三百年便超过了,但在历史的浩荡长河之中,三百年又能算什么?”

“王朝的更迭,亦是历史的必然规律。”

是啊!

超过又如何?

三百年以人的寿命而言,绝对是无法企及的时间。

但对于历史来说,只是一个片段罢了。

朱标瘫坐在澡堂之中,内心再度被冲击。

原来自己真是杞人忧天了!

而且连杞人忧天的方向都错了。

什么生产力工具,大明甚至连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都不好说。

“苏师,就真的没有其他办法了吗?”

朱标有些绝望的朝着苏璟问道。

苏璟看向朱标,想了想道:“非要说的话,也有。”

“真的?”

朱标的眼神放光,有些惊喜道:“是什么办法?”

此刻的他如同一个溺水者,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无比的迫切。

苏璟立马道:“牛懿,你先别急,我只是说有办法,但这个办法,仅限于理论,实际操作中几乎无法实现。”

朱标认真道:“还请苏师解惑。”

现在的他内心只有一个想法,从苏璟这里求得办法,然后努力实现!

苏璟笑笑道:“我就是随口说说,不需要那么正式,这也不是什么有用的知识,听听就好了。”

(本章完)

第231章 骑虎难下朱亮祖!第445章 我没开玩笑第398章 苏璟的相亲对象第74章 高薪养廉?第520章 孙兆祥是个办法第184章 老朱一句话,皇子扛大鼎第175章 士农工商,祖宗之法不可变第246章 与一代二代大明战神的会面第129章 苏璟的手段第472章 老刘,我真不能做!第317章 牢房拉扯,让步是不可能的第155章 老朱震怒群臣无言第245章 我成仁远伯了?第108章 苏璟的手工课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329章 出狱!第88章 闭门羹第227章 落后就要挨打,倭人的本性第368章 想法是好的,现实是不现实的第444章 不如我们交换如何?第294章 科举教育体系第207章 国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纸!第346章 欲言又止的孙平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306章 手劲很大马皇后第41章 苏师乃天人第405章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第357章 钱庄 银号和银行第82章 马尔萨斯陷阱第140章 老朱的小心思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台的第281章 尘埃落定,该倒霉的朱亮祖第372章 刘伯温的真心话第527章 回家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过第345章 人的影,树的名第216章 朱标的能量,被震住的苏璟第334章 货币的价值不仅仅来源于自身价值第516章 爬爬山岭,啃啃麦饼第263章 重农抑商,对立统一,稳定与不稳定第351章 言语无法改变事实第447章 你的理由,还不够第194章 倒霉催礼部侍郎世家宝第43章 改写历史?第489章 徐达教诲,苏璟保证第506章 以之为纲,外患无忧第6章 “劫富济贫”!第341章 天机不可泄露第430章 苏璟,出现了!第71章 谁最想让我死第490章 都是神医惹的祸第93章 真实的苏璟第33章 好你个苏璟!第505章 佛道儒在唐朝的发展第502章 开窍的朱亮祖第48章 天子治下,稳定第一第455章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第149章 前三往往有四个第333章 货币的四个发展阶段第234章 再回嘉祥县,人性之恶!第395章 苏氏布行的公关危机?第477章 皇帝难当第459章 先生真乃非常人也第231章 骑虎难下朱亮祖!第5章 看来你们还是不懂第197章 巧立名目不是统治者的拿手好戏么第237章 孩子气的老朱,李善长教诲胡惟庸第169章 寒冷期和温暖期,天子的问题!第500章 朱标的计划第39章 你是怎么知道的?第380章 晋王朱棡的觉悟!第319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457章 我永远是你的后盾第309章 杨宪出手,死亡倒计时第347章 等等还会来人的第207章 国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纸!第255章 圣人治不了国第425章 这是火药?第48章 天子治下,稳定第一第75章 大明反腐?不,这是企业反腐第260章 有钱人的特点是有钱第153章 税务审计第520章 孙兆祥是个办法第438章 入京前还是出事前第85章 科学育苗第354章 十三香第512章 人才也是需要平台的第29章 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第78章 您是仙宫来的吧第98章 为什么不能是真的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30章 急切的老朱第130章 朱标的决心第516章 爬爬山岭,啃啃麦饼第370章 大秦的银行,果真如此吗?第516章 爬爬山岭,啃啃麦饼第204章 出发!老朱也爱反转!第325章 目无君父,心无大明第467章 好话要说,狠话也要说第61章 父子相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