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章 韩国的阳谋,秦国的阳谋

第363章 韩国的阳谋,秦国的阳谋

在苏璟的话语下,朱樉抬起了头。

他看着苏璟的眼睛,发现其中并没有任何的责备或是轻视。

“学生明白了,下次,下次再见苏先生,学生一定不会像现在这样。”

朱樉无比坚定的说道。

苏璟点点头,继续道:“五国伐齐,这就是导致齐国衰落的一个重要事件,这个事情的根源核心其实是一个人,苏秦。”

“作为燕国武安君,苏秦自荐前往齐国离间齐国和其他诸侯国之间的关系,苏秦做的很成功,而秦国也没有放过这个机会。”

“当时各国之中,秦国崛起,齐国资源丰富,兵强马壮,而赵国也在胡服骑射中一举崛起,本应是三足鼎立的状态。”

“然后五国伐齐之后,齐国经济瞬间被打崩,尽管后面艰难复国,但崩塌的经济想要重新建立起来,难如登天。”

“至于赵国有着先天缺陷,秦国并不着急,楚国才是秦国唯一在经济上需要击败的对手了。”

“对付楚国,秦国的办法直接而果断,因为现在的秦国已经相当的强大了,主动开战,抢夺楚国的盐铁矿,让楚国的盐铁资源变成稀缺资源,之后十多年时间里,秦国一直在攻打这样的资源点,一步步壮大自己的经济优势。”

“秦国的资源抢夺方针也不是突然实施的,而是早有计划,秦昭襄王在位的时候,秦国就打了韩国,抢到了铁矿产地的宜阳,又从魏国手里抢到了安邑,安邑的解池产盐丰富,这样韩国从铁矿优势变成缺铁,魏国从盐矿优势开始缺盐,直接将他国的优势资源变成了劣势资源,将自身的经济优势地位更加的巩固。”

“楚国这边,鄢郢之战白起消灭楚国数十万人,此战之后,楚国人口损失众多,还有相当多的盐铁产地都被秦国占领,甚至连首都郢都丢了,楚国被迁都,经济方面更是不用说了,已经再也无法和秦国相比了。”

“而秦国在对外战争削弱他国经济优势的同时,对内也没忘记提升自己的经济优势,比如四川地区的都江堰,便是秦昭襄王时期派遣李冰担任蜀郡太守修建的,直接把巴蜀不毛之地变成了天府之国,粮食产量大大增加。”

“至此,秦国在粮食、马匹和盐铁等资源方面,已经占据了绝对的优势。现在的秦国,已经可以随意的对他国实施贸易经济战,无论是经济封锁,还是贸易价格战控制市场,一切都掌握在秦国的手中。”

“此刻,还能与秦国有抗衡之力的,唯有赵国了,马匹这个优势资源还是很顶的,只不过,一场长平之战,赵国四十万主力军队被消灭,也彻底偃旗息鼓了。”

“虽然此时其他六国都认识到了秦国的强大,开始有意识的联合抗秦,但秦国已经不那么惧怕了。”

“粮食、马匹和盐铁资源秦国有了绝对优势之后,秦国便开始靠着这些经济优势,开始抢夺另一个重要的资源,那便是人口。”

“人口意味着劳动力,也意味着人才。强大的经济优势,意味着秦国可以给外来人口相当不错的经济条件,吸引外来人口移民关中,无论是劳动力还是人才,都被秦国大量的吸纳。”

“此消彼长之下,六国的灭亡,便成了一个必然的事件。”

“从经济的角度来说,秦国靠着这一系列的操作,彻底的打垮了其他国家的经济,为秦一扫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秦国的例子里可以看出,经济战在国家战略之中的重要性!”

总算是说完了秦国的例子,苏璟轻吐了一口气,喝了口水。

朱樉意犹未尽道:“苏先生,没想到经济的作用如此之大,着实让学生震撼不已,秦国的经济战真是太精彩了!”

现在的朱樉,内心更加坚定了学习经济的想法。

秦国可以靠着经济战统一六国,这足以说明经济乃是国之重器了。

苏璟放下茶杯,淡淡道:“秦王,经济是很重要,但秦国统一天下,乃是多方面的正确方针,而不是仅仅只靠经济一样,经济固然重要,但也不可以以偏概全。”

“我今天不过是因为要和你讲国家间的经济战,所以着重的讲述的经济在国家战争间的作用,但这并不意味只需要有经济便足够了。”

对于朱樉这个年纪的人来说,苏璟很清楚,他们太容易变成二极管了。

可不能因为自己的一堂课,让朱樉产生极端的认知才好。

“苏先生教诲的是,学生明白。”

朱樉诚恳的回答道。

这就是苏璟作为‘绝对权威’的好处了,苏璟说的就是对的,哪怕是现在觉得有问题,肯定也是自己的问题。

朱樉压根就没怀疑苏璟,只觉得是自己想的太简单。

苏璟继续道:“秦国主导的经济战,我刚才所说的是一个大方向,具体的操作方式我也可以和秦王你简单的聊聊,不知道秦王可想听了?”

这虽然是一堂课,但时间显然已经不早。

按理来说,应该是休息的时间了,不过苏璟讲的有点兴奋,情绪还在,所以便多嘴问了这一句。

朱樉立刻道:“学生想听,还请苏先生继续!”

这么精彩的讲解,那是让朱樉无比的兴奋,能多听一点,自然是高兴不已的。

苏璟笑笑,随即开口道:“当时秦国已经强大无比,但内部动荡,三年换了四个国君,内部不稳定,这个时候,各国趁着这个机会休养生息,恢复本国的经济,同时准备联合起来,对抗秦国。”

“不过想要对付秦国,最需要是时间,各国的经济被秦国打击的太狠了,所以他们需要更多的时间。在这个关键时刻,韩国率先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输送一个叫郑国的水利人才进入秦国,帮助秦国修建一条数百里长的人工河,这是一个阳谋。”

“为什么说是阳谋呢,因为这条人工河修成之后,对于秦国农业来说那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不过修人工河,还是一条数百里长的人工河,那可不是个小工程,无论是人力还是武力,秦国的消耗都是巨大的,这边消耗了人力物力,那么秦国对付六国的脚步就会被拖慢,同时韩国可以趁机恢复经济,其他的国家也会趁着秦国内乱又消耗人力物力的时候反攻。”

“可以说,韩国的这个阳谋是秦国无法拒绝的,秦国也确实如同韩国所设想的那样,修建了这条人工河。”

“只是,秦国的决心更加的坚定,人工河要修,内部的情况也要稳住,市场的掌控更要坚挺。直到这条人工河,也就是郑国渠修成,秦国都平稳的度过了,郑国渠让秦国一下子多了许多肥沃的土地,人口的承载量也大大提升,可以说是切实的提升了秦国的国力。”

“之后,已经成年的秦始皇先是对赵国开战,然后利用秦国的铜铁资源的优势地位,和当时也有着优势铜铁资源的齐国联手,抬高铜铁的价格。”

“虽然秦国和齐国的关系不咋样,但为了利益,齐国还是选择了联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就这样,在这个两个铜铁最大输出国的控制下,当时的铜铁价格猛涨。”

“注意,这个时候有趣的事情来了,铜铁价格的高升,直接导致了韩赵魏三国的百姓为了能多赚钱,开始大规模的炼铁炼铜,就连土地都荒废了不少,对于百姓来说,什么赚钱干什么,粮食减产了,他们也可以去买。” “韩赵魏三国的高层自然也看出了土地荒废的弊端,但现在的铜铁价格很高,秦国和齐国又限制市场,前线的战场是很需要铜铁这种战争资源的,面对这种情况,他们也只能是饮鸩止渴,先把眼前的难关度过了再说。”

“等到这个三国都错过了耕种的农时之后,秦国又开始主导铜铁市场,加大供货量,让铜铁的价格猛跌,之前韩赵魏三国内炼铜炼铁的百姓就亏的血本无归了。更可怕的是,因为错过了农时,土地已经荒废,想要再补种已经来不及了,粮食也没了。”

“在秦国这一波对铜铁价格的控制下,韩赵魏三国的百姓生活就变得凄惨无比,没钱还没粮,秦国这波经济战取得了良好的成果。”

“这个时候,秦国又开始散播消息,只要这些百姓能来秦国,可以白送土地和生产资料,生活立马就能变好,这对于韩赵魏三国的百姓来说,那就是天上的馅饼,毕竟之前在秦国的操作下,他们大部分都快饿死了,所以无论韩赵魏三国高层如何阻止人口流出,只要解决不了经济问题,那这人口流出就止不住。”

“人口是一个国家实力最核心的因素,韩赵魏三国的人口大量迁出,导致十室九空,国力自然暴跌,完全没有了抵抗秦国的有生力量。”

“这一波秦国的操作,就是直接对韩赵魏三国釜底抽薪,让他们再没有任何翻盘的可能,人都没了,哪怕是钱再多又能怎么样呢?”

“可以说,秦国依靠着自己的经济优势地位,对各国采取了各种经济战的方针,将人和物全都收归秦国之下,秦国统一天下,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

“秦国的几代君王,经济的眼光都是卓越的!”

苏璟自己说的都是感慨万分,更不要说听着的朱樉了。

铜铁资源的垄断,竟然可以辐射到粮食上。

这让朱樉大为震撼。

这样的战争方式和手段,也让他更加坚定的走在经济学的道路上。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朱樉喃喃自语,趁着苏璟说完的功夫,手里的毛笔那是唰唰写个不停。

“好了,记完了就休息吧,我也要睡了。”

苏璟起身,看了一眼天色,群星闪耀,夜空甚是美丽。

“是,苏先生。”

朱樉点点头,先是起身恭送苏璟回房,然后端坐下来,仔细的记录着。

一边记录还在一边回味着苏璟刚才讲述的内容。

“秦一统六国竟然还有这等缘由在其中……粮食和盐铁,真是太重要了……价格战可以这么玩……”

朱樉一直不断地自言自语,内容全都是苏璟之前的说过的。

小院外,朱樉一直没睡觉,油灯自然也一直都亮着,负责保护他的护卫们很是诧异。

“没想到这苏先生竟然这么晚了还要授课,秦王殿下也不知道能不能吃得了这个苦。”

一名年轻的护卫说道。

另一名护卫道:“秦王殿下早就和之前不一样了,我看这是秦王殿下主动要求的,毕竟明天殿下就要回京了。”

“老大,这位苏先生真有这么厉害吗?”

年轻的护卫依旧有些纳闷。

护卫长瞪了他一眼道:“平时叫你多看书,多了解一些大事,你就是不听,连苏先生这般人物都能怀疑,以后还怎么混!”

“听好了,苏先生不是厉害的问题,而是神人,别看苏先生封爵是伯爵,但就连国公那样的大人物都得以礼相待,就算苏先生不是太子殿下的老师,他一样是陛下无比重视的人才!”

护卫长的这一番话,直接让几个年轻的护卫都是心神震动。

身为护卫,虽然没有信息壁垒,但大多数时候都是保护重要人物,并没有那么多的私人时间。

如果不是自己主动去了解,知道的也不会太多。

他们是真没想到,苏璟竟然会如此厉害。

“以后若是有机会和苏先生见面,记得恭敬些,要是苏先生能记住咱们,那咱们就算是飞黄腾达了。”

护卫长又嘱咐了一句。

“是,老大!”

几人立刻点头。

而此刻的京城皇宫之中,老朱正和马皇后聊着夫妻夜话。

“老二这小子,咱说最多三天,他还真是一点不少。”

朱元璋吐槽了一句。

马皇后笑道:“樉儿现在可是开窍了,重八你要是还和之前一样看他,怕是走眼了。”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有什么走眼不走眼,再怎么样咱也是他老子!”

(本章完)

第141章 罗马人的智慧第411章 奇谋非正道第318章 他不给我面子第485章 创造需求和创造市场第111章 “雷厉风行”的朱棣第109章 正式教学第403章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第134章 何为科举第261章 以德报怨,从朱樉开始第264章 质量互变,螺旋前进!第367章 让子弹飞一会第387章 自信满满周掌柜第149章 前三往往有四个第257章 以诚待人就是这么待的吗第408章 军粮的变化与经济重心的关系第418章 人类从历史中学不到教训第442章 算还是不算!第101章 朱标的彩虹屁第500章 朱标的计划第352章 苏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67章 父子夜谈第63章 记仇的老朱第369章 一惊一乍成何体统!第455章 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第171章 封建社会的本质,剥削!第392章 仓库失守,该来的终究会来第302章 谁合适咱不知道,但谁不合适咱知道第77章 有何不可第238章 回京倒计时第464章 十年前的女孩第235章 简单,所以才有效第487章 谁道女子不如男?第384章 朱棡的自我思考第148章 书同文车同轨第391章 日子都不好过第242章 封伯爵?国公可好?第173章 朱标授课,刘伯温的感慨第147章 苏璟论嬴政,大一统的根基第4章 那必须是丰功伟绩,天降伟人!第67章 父子夜谈第472章 老刘,我真不能做!第372章 刘伯温的真心话第40章 鄂国公必有一劫第53章 想不到还是不敢想第468章 离开前的准备第502章 开窍的朱亮祖第176章 资产主义社会,大明的未来?第327章 我苏璟一诺,亦可抵千金第338章 也许几十年,也许百年都不够第101章 朱标的彩虹屁第173章 朱标授课,刘伯温的感慨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185章 信息的传播,朱标明悟!第255章 圣人治不了国第77章 有何不可第363章 韩国的阳谋,秦国的阳谋第26章 三百年又算什么?第63章 记仇的老朱第269章 老朱问对刘伯温,宰相之位落谁家第305章 混乱的朝局,苏璟的点拨第374章 好像真干不了第454章 晕乎的刘半仙第237章 孩子气的老朱,李善长教诲胡惟庸第416章 百姓和朱家第357章 钱庄 银号和银行第226章 忙碌老朱,背后坏话第135章 八股取仕,天下大害!第29章 皇帝就是最大的地主第24章 老朱的杀念!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说个小故事就行了第70章 这不是亏了吗第43章 改写历史?第428章 机敏老周,多嘴的刘半仙第205章 软广教学!春秋笔法!第71章 谁最想让我死第38章 百姓多愚昧第293章 百姓强,则大明强!百姓富,则大明第250章 老朱置气,朱橚求学第5章 看来你们还是不懂第482章 想那么多干什么,享受当下!第236章 身在局中不得脱,致命暗杀!第75章 大明反腐?不,这是企业反腐第515章 光明磊落赵荣臻第166章 臣不如苏先生第412章 无形脑补,最为致命第272章 想要什么,就得隐藏什么第261章 以德报怨,从朱樉开始第326章 皇位还是皇帝第319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429章 时来运转的刘半仙第126章 自信的对手第471章 第一次相遇第352章 苏璟的生意,三天的期限第222章 没有一个心眼子是多余的!第193章 一硫二硝三木炭,嘭!第327章 我苏璟一诺,亦可抵千金第139章 卡奥斯的数学题第183章 高祖斩蛇,平帝还命第446章 我已经饶你一命了第92章 三大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