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三大产业

第92章 三大产业

老朱被马皇后一句话透了底子,顿时脸上就挂不住了。

但这是自己的糟糠之妻,那可是骂不得的。

“妹子,你刚才也看了,这些个望远镜虽然能用,但稍微看会眼睛就疲累不已。”

朱元璋叹了口气道:“我也是心疼前线的将士,既然有望远镜这等神器了, 那就要用好的,你说是不是?”

对于自己手下的士兵,朱元璋还是爱护的。

马皇后点点头道:“重八你说的不错,不过总不能让苏先生去工部教导吧。”

一时间朱元璋也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马皇后却是突然道:“若是让标儿学呢?待标儿学会,再来教导工部。”

此话一出,朱元璋立刻摇头道:“妹子,标儿可是太子,怎么能做这种事?不妥。”

朱元璋还是爱自己的儿子的, 他甚至规定朱家皇室子弟不能从事任何职业。

既然是皇家子弟了,那只要接受供养就行了。

不然他这大明的天下打下来又有什么意思呢?

马皇后当即道:“重八,标儿都跟着苏先生那么久了,什么没干过,学个手工又如何?”

“等到标儿学成,将他做的望远镜发放给前线将士,你觉得将士们对标儿会怎么想?”

马皇后这一番话,立马就让朱元璋的眼神亮了起来。

把朱标亲手做的望远镜发放给前线的将士, 这简直太好了!

“好!妹子,你说可太好了!”

朱元璋兴奋的说道:“我马上传书,让标儿立刻学习, 尽快做出来!”

一想到可以借此让朱标在前线诸多将士心中的地位拔高许多, 朱元璋就兴奋不已。

联姻常遇春之女, 那是给朱标找了个好丈人。

但对于那些寻常的普通士兵,显然还是这望远镜的威力更大些。

到时候军队之中, 无论是常遇春这样的将军,还是普通的士兵, 全都归心朱标。

有了军队,政权的过渡还能不稳健吗?

马皇后点点头, 她也是知道朱元璋的想法,才会如此提议的。

溧水县内。

一觉睡到天黑的朱标,总算是醒了过来。

他起床想要找杯水喝,却发现桌上已经倒好了一杯水,水杯下还有一封书信。

一口喝完,朱标打开了书信。

这正是朱元璋传给朱标的信件,内容不少,先是简单的讲了一下光禄寺一案的处理情况,然后又告诉朱标,他上次提的反腐政令已经在被推行了。

最后,就是让朱标多学习一下那个望远镜的制作工艺,工部做出来的太差了。

朱标简单的扫完,又将信件放回了信封之中。

刚出房门,就看见了苏璟。

“休息好了?”

苏璟问道。

朱标点点头道:“嗯,多谢苏师关心,学生已经好了。”

苏璟又问道:“家里来信看了吧,没啥事吧。”

朱标回答道:“没什么事, 只是嘱咐我和苏师好好学习。”

对于信件被偷看的事, 朱标并没有担心过。

在苏璟身边学习也有些日子, 他知道苏璟是个原则性很强的人。

这种事,是不可能发生的。

“那就行,走吧,带你去好好吃顿饭,睡了一天了,也该吃点东西了。”

苏璟点点头,起身就带着朱标出发了。

夜色下。

金陵饭店包厢内,苏璟和朱标相对而坐。

明亮的月光从窗口洒入,皎洁无比。

抬头看去,能看到一轮硕大的明月高悬,十分的美丽。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啊!”

苏璟看着了一眼月亮,略有些感慨道。

嗯?

听到苏璟的感慨,朱标当即放下了筷子,朝着苏璟问道:

“苏师这是想念故乡了吗?不知道苏师的故乡在哪里,如今大明也算安定,或许可以回去看看。”

苏璟回头看向朱标道:“我的故乡就是这。”

没错,苏璟前世今生的故乡,都是这里。

这.

朱标有些不理解了,刚才苏璟念的,那不是《静夜思》么,一首借月思乡的名诗。

但苏璟明明就在家乡,这还有什么好思念的?

“好了,为师只是看到月亮随便念了句有关月亮的诗,没那么多想法。”

苏璟随口糊弄了一下朱标,继续吃饭。

总不能告诉朱标,自己的故乡在七百年后吧。

自己也只是稍微小感慨一下而已。

朱标睡得太久,也真的很饿,吃饭的样子都放开了不少。

没多久,他就把面前的餐食全部消灭。

“苏师,学生吃饱了。”

朱标说道。

苏璟点点头道:“吃饱了就好,带你出去走走,顺便消消食。”

两人很快来到了溧水县的街道之上,如今天气刚刚入秋,夜晚已经有了一丝凉意。

但溧水县的夜晚依旧十分的热闹。

还是百姓手里有钱!

“苏师,每次看到这溧水县内百姓安居乐业之景象,学生就无比的敬重老师啊!”

朱标朝着苏璟认真的说道。

他不是没去过其他的地方,但晚上还能这么热闹的,真不多。

尤其是溧水县还不算是什么特大的都城,竟然还能有这般繁华的景象。

“只是一点很浅显的道理,有钱才能有闲。”

苏璟淡淡道:“如果百姓整日都只是为了糊口,那注定只有第一产业发达。”

“第二第三产业也就是无根之水,无从说起了。”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朱标被突如其来的一句话给听的有些懵了。

产业一词,他大概还能理解,但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又是什么?

“苏师,您方才所说的第一二三产业,是什么意思?”

朱标朝着苏璟问道。

苏璟眉头一蹙,愣道:“我刚才说了吗?”

他还真就是随口一说,并没有意识到。

但看着朱标那认真求教的表情,苏璟还是道:“算了,反正饭后消食,说说也无妨。”

说话间,苏璟和朱标已经走到了一条石桥之上。

“学生愿闻其详。”

朱标无比认真的听着。

苏璟则是随意道:“不用太认真,这些就是概念性的东西,听过就行了,用处不大的。”

“所谓第一二三产业,其实就是对各行各业的一个综合分类。”

“按照层级和职能的不同,将其分成了三大产业。”

“这第一产业,主要指生产食材以及其它一些生物材料的产业,或者笼统的理解为农业也没什么问题,解决的是吃的问题。”

“第二产业呢,主要指加工制造产业,利用自然界和第一产业提供的基本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像是琉璃,造纸,还有丝绸这些的,都算是第二产业,主要解决用的问题。”

“至于第三产业,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之外的,就是第三产业了。其中服务性的行业比较多,酒馆茶楼这类的多算是第三产业。”

“这么说你明白吗,牛懿?”

苏璟对三大产业的记忆也不算多,只能讲个大概,对错什么的他也无法去求证了,反正也就是个概念,大差不差就行了。

朱标却是听的相当的认真,这种产业分类的方式,他从听过。

但听完之后,只觉得相当的有道理。

怎么说也是后人智慧的总结,有点道理也算正常。

“三大产业我大概理解了,但苏师方才说如果百姓只是为了糊口,那就只有第一产业发达,此话何解?”

朱标又朝着苏璟询问道。

倒不是听不懂这句话,而是怕自己理解的不完全对。

苏璟回答道:“这有什么好解释的,不就是字面意思么,只是为了糊口,那不就是解决吃的问题么,只解决吃的问题,第一产业就足够了。”

朱标恍然,又看了看这街道上繁华的景象,说道:“苏师,但这溧水县,肯定不只是第一产业吧。”

苏璟笑道:“不错,你说的很对,溧水县当前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比重虽然不是很多,但已经初具规模。”

“这是一个良性的发展现象,因为三大产业之间是相互依赖和相互制约的关系。”

“只有三大产业都均衡发展了,百姓才能更加的富足,才会生活的更舒适。”

作为整个溧水县现状的缔造者,说到这个,苏璟还是相当自豪的。

他一个商人,能在明朝的一个县城,完成如此成就,也算是达成了一个人生追求。

朱标默默的记下苏璟所说的所有内容,又问道:

“苏师,这三大产业之间的关系,具体是怎么样的呢?如何相互依赖,又如何相互制约?”

此刻的朱标宛如看到了一个新奇的世界。

苏璟曾经说过,他能将溧水县变得更好,但仅限于溧水县。

再大的地方,阻力就会出现,苏璟本人也会有危险。

当时朱标便没有继续深入的聊下去了,但他一直都想知道,到底该如何实现?

现在谈到的这个三大产业,就让朱标看到了一丝的希望。

真正的道,就在眼前了!

苏璟继续向前,并没有因为朱标的追问而有任何的不耐烦。

作为一个老师,学生好问,那高兴还来不及。

苏璟此刻,只是在脑海中回忆自己曾经看过的有关三大产业的内容。

这学生都如此细致的问了,总得尽量保证自己说的正确,不然不成了误人子弟了。

朱标也是相当的耐心,这样的场景他不是第一次经历了。

也有半炷香左右的功夫,苏璟开口道:

“三大产业的之间的关系,我总结了三点。”

“一,第一产业为第二三产业奠定基础。”

“二,第二产业是三大产业的核心,对第一产业有带动作用。”

“三,第一二产业为第三产业创造条件,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第一二产业的进步。”

苏璟说完,也是稍稍松了口气,没露怯就好。

朱标非常认真的记忆着,是半个字都不想漏掉。

在他看来,这就是大明的振兴之道。

(本章完)

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507章 人定胜天,尽力足以第197章 巧立名目不是统治者的拿手好戏么第380章 晋王朱棡的觉悟!第241章 论功行赏,够不够!第372章 刘伯温的真心话第299章 苏璟的办法第113章 小庙容不下大佛第442章 算还是不算!第105章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第195章 陛下说有毒,那就是有毒!第58章 朱标建言,震惊老朱第290章 修身治国与升官发财第513章 愚蠢的孟松第414章 科普可不是说个小故事就行了第446章 我已经饶你一命了第302章 谁合适咱不知道,但谁不合适咱知道第125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第12章 与我何干第339章 经济发展的上中下三策第358章 准备金制度第63章 记仇的老朱第260章 有钱人的特点是有钱第187章 想要金丹?再来一炉可否第154章 智猪博弈第476章 现在不能说第92章 三大产业第216章 朱标的能量,被震住的苏璟第410章 算命和未来?三千世界和平行世界第69章 都是生意人第7章 好奇的老朱第313章 既来之则安之第170章 天子的局限性,老刘的近视眼第530章 宋大人真的以为事情就这样了吗第424章 苏璟出事了!第177章 刘基宋濂同觐见,老朱的真正想法第370章 大秦的银行,果真如此吗?第130章 朱标的决心第491章 你就是牛老板?第13章 人要向前看第253章 马致远的自白第245章 我成仁远伯了?第402章 尘埃落定,冷暖自知第159章 硬刚的宋濂第369章 一惊一乍成何体统!第477章 皇帝难当第319章 姜还是老的辣第458章 徐达生病了?第59章 还是不够全面第448章 啥都知道的老朱第444章 不如我们交换如何?第148章 书同文车同轨第361章 经济独立方能国家独立!第442章 算还是不算!第24章 老朱的杀念!第139章 卡奥斯的数学题第337章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第127章 梭哈!第55章 烂在肚子里第209章 朱橚论道卡奥斯,老朱的心情有点怪第318章 他不给我面子第329章 出狱!第502章 开窍的朱亮祖第262章 朱樉奏对,老朱的怨念第137章 真是白学了第58章 朱标建言,震惊老朱第495章 收服北方的一点可能性第150章 博弈论的用处第15章 算题中的天机第89章 急躁的高大人第157章 宋濂的感慨第50章 刘伯温请辞,老朱的态度第56章 天圆地方?地圆说!第430章 苏璟,出现了!第108章 苏璟的手工课第47章 农民起义?市民抗议!第207章 国家的大事,百姓的草纸!第273章 皇子们的兄弟情,恍惚的苏璟第314章 诸王行动!第94章 五皇子朱橚第107章 朱橚拜师第449章 迟来的赏赐第243章 还是伯爵!仁远伯苏璟!第22章 大明,终将消亡?第363章 韩国的阳谋,秦国的阳谋第183章 高祖斩蛇,平帝还命第341章 天机不可泄露第51章 老朱与徐达第133章 生产力,还是生产力!第179章 炼丹?苏璟的任务第75章 大明反腐?不,这是企业反腐第90章 这就是少年第59章 还是不够全面第190章 鸳鸯阵惊沐英,皇子齐力共撼鼎!第302章 谁合适咱不知道,但谁不合适咱知道第62章 民生于三,事之如一第171章 封建社会的本质,剥削!第292章 大明户籍制度?职业认证!第365章 大世界,大震撼!第167章 老朱问科举,苏璟的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