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提督京营戎政

万历、泰昌两帝先后驾崩,给朱由校留下一堆的烂摊子,仅受萨尔浒之战惨败影响,就导致大明对辽态度改变,增派辽饷,人事大调整,征派客军援辽等等,然在中枢朝堂也形成借机发难的势头。

党争内耗竟成了主旋律。

倘若只是面对建虏以下犯上的叛乱,其实对幅员辽阔的大明来说不算什么,一年不行,那就三年,再或五年,拼着国库空虚,军队死伤惨重,耗也能把建虏八旗耗死,坛坛罐罐打碎了,大不了日后再重建嘛。

但事实却是残酷的。

当努尔哈赤统领建虏八旗,围绕辽地形成极强的军事威胁,大明就像是重病缠身的中年,无法凝聚自身全部力量,给予建虏八旗致命一击。

党争内耗、贪污腐败、吏治崩坏、文贵武贱、武备松弛、北疆边患、灾害频发、土地兼并、权力失控、阶级矛盾、内部叛乱、财政危机……

上述存在的种种现状,导致大明于战略决策方面,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继而做出很多错误决策,致使大明在错误路线越走越远,被消耗着宝贵的战争潜力,统治天下的公信力,直至轰然倒塌。

当雪崩降临之际,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

翌日。

干清宫。

昨夜御览奏疏的朱由校,将涉及午门廷杖的奏疏留中,其余奏疏皆再发回内阁,多数没有做任何批示,唯独有封奏疏朱由校做了批示,即重修皇极殿诸事一疏。

朱由校批示如下:三大殿乃国朝社稷之象征,仅是涉及皇极殿重修,尚不足以彰显出皇明之威,工部应选派能臣干吏,就三大殿重修着手准备,今早明确三大殿规模、图样诸事,呈递御前再议。

表面来看,朱由校是想要将皇极殿重修,直扩至三大殿重修,实则却是想有效拖延重修一事。

在朱由校的眼里,朱常洛就是蠢材!

在御极登基之初,面对辽事初崩、财政乏力、拖欠军饷等复杂局面,不想着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居然同意外朝有司呈递重修皇极殿的奏疏。

朱由校不明白这是什么骚操作。

内帑是大明天子的钱袋子,是面临棘手问题时,敢向大明文官群体说不的底气,一旦内帑被彻底掏空,就丧失了直面群臣的底气,一次没底气,两次没底气,往后就真成傀儡皇帝了。

是。

允准重修皇极殿奏请,不无增强天子威仪的考虑,但是浮于表象的天子威仪,哪有实实在在的天子威仪好啊!!

将重修皇极殿耗费的粮饷,用来整饬京营,抓住眼前的军权,不比去修一座建筑群,要实际的多吗?

朱由校是很务实的,让他去用宝贵的内帑银,去修一座只具象征性的建筑,这等蠢事他才不会做。

问题的关键,是朱由校还必须修皇极殿,那封颁布天下的即位诏,一句‘不得以‘时宜’为名任意更改祖宗旧制’,就给朱由校套上了枷锁,朱由校要敢不修皇极殿,那就等着被群起攻之吧。

拖字诀,就是朱由校要去做的。

即便是要重修三大殿,朱由校也要等到国朝财政有所好转,辽地局势实现逆转,内部矛盾初步化解,再去分阶段的进行重修,期间还要兼顾到交通运输因素,从朝鲜、南洋等地采购特定木料等,尽力去压缩该项工程的成本预算。

恰恰是这件事情,让朱由校深刻领悟到一点,大明皇帝必须一手紧抓钱袋子,一手紧抓枪杆子,

不然想去跟文官群体掰腕子,玩手段,那是何其可笑的事情。

“臣张维贤拜见陛下。”

东暖阁响起的声音,让思绪万千的朱由校回归现实。

从他睡醒进行完锻炼,就命王安传召张维贤进宫。

打量着眼前的老者,这位历经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四朝的大明勋贵,论眼界和城府绝对属于顶流。

别看史料中对张维贤着墨不多,不过在泰昌、天启、崇祯三朝皇权更迭时,皆有此人的身影,且都发挥出相应的作用。

可以说,张维贤是在京的大明勋贵中实力很强的存在!

“大规矩就免了。”

朱由校收敛心神,开口道:“给英国公赐座斟茶。”

“老臣叩谢天恩。”

张维贤忙作揖再拜道。

对新君的此次传召进宫,张维贤是有疑惑的,特别是受哕鸾宫走水,而出现的午门廷杖之事,开始在外朝掀起风波,这使得张维贤赶来干清宫时,心底是有着警惕的。

张维贤猜不透新君召他进宫所谓何事。

‘到底是老牌勋贵啊,定力真够稳的。’

看着张维贤坐在锦凳上, 没有流露出丝毫表情,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朱由校心里暗暗感慨,‘大明勋贵这一群体中,还是有一批勋贵是能倚重的,不过此事要徐徐图之,能者重用,平者靠边,庸者夺爵,特别是那批二五仔,必须要悉数干掉!’

在御前服侍的王安,余光观察着新君,不时瞥向沉默的张维贤,他不清楚新君为何传召张维贤。

“英国公,你对于辽事是如何看的?”

在王安思索之际,朱由校撩了撩袍袖,眼神平静的看向张维贤,“朕昨夜御览几封奏疏,别的还好,唯独对这个辽事有些疑虑,所以召英国公进宫奏对。”

辽事?

奏对?

张维贤心里一紧,警惕立时生出。

作为大明勋贵之一,张维贤对辽事是了解的,不过受身份的影响,却从没有发表过任何言论。

从土木堡之变发生后,大明勋贵群体就渐渐退出权力中枢,此前把持着的军权,也渐渐从五军都督府过渡到兵部手里,换言之,大明现有的文贵武贱之风,文官具有对军权的指导意见,就是从这一时期逐步形成的。

太祖高皇帝朱元璋,制定的那套相互制约、相互制衡的统治体制,被败家子叫门皇帝撬了根基,自此大明后继之君,为了能制衡住文官群体,开始逐步重用内廷太监班底,这也让明初定下的基调被逐步破坏。

“英国公是有何顾虑吗?”

见张维贤不言,朱由校继续道:“那要是这样的话,朕打算让英国公提督京营戎政,卿家岂不更加顾虑了?”

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131章 钱公高见第190章 愿天下大同第135章 午门叩阙第124章 天启(4)第43章 态(3)第269章 剑指内阁第308章 东风与西风第180章 廉政院第273章 盐法侍郎第105章 变数第298章 集约发展(3)第76章 福王进京第366章 联合缉私第348章 新世界(3)第343章 大破大立第240章 八仙过海第266章 滔天恨意第62章 魏忠贤红眼了第317章 直隶之乱(3)第171章 锦衣之动第127章 天启(7)第92章 二个极端第224章 路,是走出来的第223章 剑指鸦鹘关第275章 放权第222章 浑河血战(2)第347章 新世界(2)第131章 钱公高见第232章 书生之见第318章 直隶之乱(4)第326章 风波之后第29章 大朝会(3)第165章 魑魅魍魉第11章 提督京营戎政第102章 重整陵卫第17章 权力洗牌!天子怎能孤行第146章 黑!真黑!!第92章 二个极端第216章 杀!杀!杀!第144章 新朝新气象第306章 这招够狠第243章 惊满朝第236章 康庄大道第13章 仆欺主,杖毙!第291章 朱由校的教育第285章 茶馆议政第89章 敢为天下先第227章 大明之耻第156章 传教士第158章 户部没钱?朕就有了!?第115章 选秀?那就选吧第329章 论功行赏第72章 尊儒,不代表崇儒!第347章 新世界(2)第25章 母族外戚第286章 少府举债第147章 西苑聚将第327章 大明军魂第90章 杀一儆第164章 给朕查!第102章 重整陵卫第287章 兴工第286章 少府举债第331章 军务院第211章 魏忠贤怕了第26章 来而不往非礼也第340章 暴君当道第287章 兴工第307章 盐改第83章 文与武(2)第34章 谏臣杨涟第125章 天启(5)第70章 丰台与西山第332章 重大变革第13章 仆欺主,杖毙!第169章 关门!放崔呈秀第3章 且听龙吟第114章 造个阉党第148章 议辽会晤第295章 差事第311章 津门变局(2)第262章 敕爵厚赏第143章 陛下何故造反第195章 东林决断第145章 传奉官!官场大震第19章 召川浙兵进京第122章 天启(2)第59章 蓄势第75章 京营(2)第71章 书生意气第1章 帝国的黎明第347章 新世界(2)第159章 清查亏空第151章 天子尚武第312章 津门变局(3)第111章 蓟辽总督第112章 君臣奏对第114章 造个阉党第237章 偷得浮生半日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