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你除了能弄我一身唾沫还能干啥?

第143章 你除了能弄我一身唾沫还能干啥?

“孔山一天能有多少产钢量?”朱棣迫不及待的问道。

朱高燨竖起了一根手指,笑而不语。

朱棣有些怀疑的问道:“一千斤?”

一千斤这个数字,已经很高了。毕竟孔山产出来的钢料质量属于上上乘,越上乘的钢料,铸造花费的时间和成本就越高。

朱高燨平静的说道:“不,是一万斤!”

皇帝陛下倒抽了一口凉气,真想把祁王的脑袋撬开看看里面装了什么!

一万斤!

朱高燨还真没吹牛逼,孔山炼钢厂五个炼钢炉,一炉日产两千斤,如果炼钢厂继续扩建下去,这个产量还会更高!

当然,想要扩建炼钢厂,相应的是要在采掘煤矿、洗煤炼焦,以及采购铁矿上都要扩建,这是流水线的工程,如果哪个环节出现不均衡的情况,剩下的几个环节都会被殃及鱼池。

朱棣又追问道:“孔山的炼钢技术,可以在其他的炼钢厂落实吗?”

老爷子在乎的不是孔山的产钢量,他在乎的是孔山的炼钢方式,能不能普及。

从洪武二十八年的诏令:“诏罢各处铁冶,令民得自采炼,而岁输课程,每三十分取其二”开始,官营铁矿减少,民营铁矿增加,民营铁矿的课税率为十五分之一。

开放民营采炼铁矿,虽然把钢铁的年产量数倍暴增了上去,而国库的收入也丰裕了许多,但这也就意味着官营的衰弱,朝堂已经逐渐失去了对炼钢的控制。朱棣是个有远见的皇帝,他很清楚这一点。

事实上也正是如此,永乐元年时,民营铁矿的课税量为8万斤,到宣德九年,民营铁矿的课税量为56万斤。根据铁的课税率推算,永乐元年民营铁矿产量为120万斤,宣德九年则为833万斤。

到明朝中期,官营铁矿已经全面落后,民营铁矿快速发展,贡献生产钢铁的主力,山西阳城县的民营铁矿的课税量就有50至60万斤,反推产量为800万斤,还只是一个县的产铁量,相当于宣宗时期全国民营铁矿的总产量。

到嘉靖年间,民营铁矿的课税已经可以用白银抵交,换算下来,全国的生铁课税量为500万斤,相当于产量7500万斤。

而如果孔山的炼钢方式能够普及,只需要先一步普及到官营体系,让官营与民营达到均衡的程度,便可遏制住民营体系带来的影响。官营体系不需要完全覆盖全国,只要能成为民营体系的领头羊,朝廷拥有炼钢的垄断就足够了。

这才是朱棣看重孔山炼钢厂的原因!

在老爷子期待的眼神中,朱高燨缓缓开口:“可以!孔山炼钢厂可以普及!”

孔山炼钢厂的炼钢技术,其实也没有太高的难度,无论是洗煤、炼焦,亦或者是炼钢,最难的技术环节,大明朝都已经有了很好的基础,这也是为何明朝炼钢技术能遥遥领先欧洲三四百年的原因!

只可惜如此丰厚的底蕴,到了满清完全被遗弃,清朝不思进取,完全靠着明朝留下来的技术吃老本,甚至还在倒退!

嘉靖年间的钢铁产量为9000万市斤。但是到了清朝,铁矿进一步民营化,很多铁矿被废弃掉,清朝铁的产量为4000万市斤,比起明朝减少了5000万市斤!

与此同时十九世纪的英国已经进行完工业革命,历经几百年的时间,终于追上了明朝的钢铁产量,开着钢铁战舰用火炮轰开了清朝的国门。

这特么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朱棣一想到未来大明炼钢的前景,不由兴奋的深呼吸。

但他很快就冷静了下来:孔山炼钢技术不是他的,是祁王的。

这也让朱棣对祁王又爱又恨,爱祁王的才华横溢一肚子的神仙主意,连孔山这片废土都能变废为宝,创造出无限的利益。

可让朱棣心里刺挠的是,祁王不听话,很不听话!

朱棣差点就没忍住爆发出骨子里的土匪本性,直接下旨去把孔山抢过来,他最擅长干这种无本生意。若问天底下谁是最大的土匪,那肯定是朱棣了,抢了亲弟弟的朵颜三卫,抢了亲侄子的大明江山。

不过朱棣最后还是压制住了内心的土匪想法,他的理智告诉自己:如果他敢去抢祁王的孔山,以后就甭想着能让祁王给他做事了!

祁王和孔山,孰轻孰重,朱棣心里还是有点数的。

他心里多想能驯服祁王,让这小子给他老老实实的当儿子,可显然这是不可能的事,祁王犹如高峰山崖上的一朵雪白莲花,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如果朱棣想要用权力让祁王强行屈服也不是不可以,但那就意味着父子之间最后的一点亲情彻底断裂。

祁王:“你可以得到我的身子,但是你得不到我的心,你除了能弄我一身唾沫还能干啥?”

朱棣需要的是祁王脑子里那些天马行空的智慧,而非是一具行尸走肉的躯壳,他不可能对祁王使用过于粗暴的手段,只能细水长流,慢慢的去忽悠。 于是就出现了这种情况:皇帝想忽悠祁王,祁王也想忽悠皇帝,伱忽悠我我忽悠你……忽悠着忽悠,汉王没了。

“说吧,你想要什么?”朱棣对声音有些沙哑,正在努力压制自己心中的兴奋。

朱高燨义正言辞的说道:“父皇此言何意,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皇想要孔山,儿臣又怎么能去索求回报呢?”

朱棣心里骂着小畜生,表面上却欣慰的说道:“你有这份孝心,朕心甚慰。可天底下哪有亲爹抢儿子东西的道理,你若是不说想要什么奖赏,那朕就只能强行赐给你了。”

朱高燨叹息了一声,露出了狐狸尾巴:“儿臣想向父皇索要一地,不知父皇可否准允?”

“嗯?你要哪里?”朱棣有些好奇,“你说吧,只要不是京城,朕都可以给你。”

朱高燨笑眯眯的说道:“倭国。”

朱棣迟疑了一下:“你要不要听一听,自己在说什么?”

你管这叫索要一地?!

朱高燨也坦白了:“只要父皇允诺,将倭国的治理权交于儿臣,儿臣便将孔山的五成股交于父皇!”

五成股!

这五成股,当然是从朱高燨所持有的孔山股份里扣除的,如此一来,孔山的股份将变成皇帝持有五成,英国公府、成国公府各持有两成,祁王府持有一成。

孔山的建立者祁王府,到最后反而成了持股最少的。

但朱高燨觉得很划算,他就算持有孔山的十成股,把这座炼钢体系死死的捏在手里,又能获得什么利益?

无非便是些许金银罢了,没有朝廷的支持,孔山的上限也被锁死了,撑死了也就是每年能为朱高燨带来十几万两的收益,祁王府差这点银子吗?

可如果把这五成股交易给皇帝,所能得到的利益又岂止是这十几万两!!

等皇帝控制了孔山之后,在朝廷的支持下,孔山将迎来飞腾般的提升,光着一成的分红,每年就能给朱高燨带来至少几十万两的收益!

从一开始,孔山便是朱高燨打算推出来和朱棣谈判的资本罢了。

“这倭国,不是朕不愿意给你,只是……”朱棣犹豫了一下,说道,“你又不是不知道,虽说倭国对我大明俯首称臣,可倭国并不在大明的统治范围之内。”

大明与倭国,早期是被朝贡国与朝贡国的关系。

明朝与倭国的贸易关系,由于倭寇的骚扰,显得异常复杂。明初几位皇帝曾寄希望于通过外交途径来抑制倭寇的侵扰,故对倭国实行羁縻政策,颁赐给勘合,准许他们入明朝贡。

但是,因双方对“朝贡“的理解不一样,大明想要以此作为“羁縻“手段,以消除“衅隙“;而倭国却将其看作是营利之机,甚至把某些资金的筹集都寄托在朝贡之上。因此,倭国各大名、寺社往往因争取入大明朝贡而激烈地竞争着,终于在宁波酿成了拼杀事件——“争贡之役“。

此后,明朝则改变对倭国贸易的政策,罢市舶,中断与倭国的贸易关系,结果在东南沿海一带全面遭到倭寇骚扰,也就是所谓的“嘉靖倭患“。当倭患基本被平定后,明朝虽然在漳州月港宣布开海贸易,但对倭国仍实行严禁政策,且终明之世,两国未再恢复过正常的贸易关系。

说白了,朱棣对于倭国其实没有任何的好感,这就是一头养不熟的狼崽子,他早就想派兵攻打把这个蝼蚁小国给灭了。但是发动战争,是要看收益的,如果战争所取得的收益低于发动战争的消耗,这还打个屁啊?

而朱棣在倭国身上,看不到有任何值得自己发兵的利益。

(本章完)

第410章 朱高燨:我先看看怎么个事!第554章 群臣请罪第134章 他日我若为青帝,报得一处桃花开第81章 前有祁王挽天倾,后有弘治续国祚请假一天第414章 一炮轰死瓦剌大汗!第474章 世家:我们要快刀斩乱麻!第292章 于谦:我为何要跪?第337章 建文帝现世!第204章 大明财神爷,祁王!第317章 朱棣:儿啊,你啥时候造反?第474章 世家:我们要快刀斩乱麻!第456章 他孔家算什么东西?第149章 大明首位两部尚书!第552章 我的锅第380章 姓岳名飞,字鹏举!第222章 一个长公主,一个太子爷第403章 硬碰硬!一万挡十万!第482章 孔家的覆灭..........第372章 鞑靼不灭,孤心中一日不安!第518章 娄大人到第397章 杀你者,大明太子朱高燨也!第349章 明皇可废,明朝不可亡!第283章 恒景九年第220章 祁王无愧于任何人!第17章 斥候第16章 朱四郎第382章 朱高燨:孤观鞑靼瓦剌,不过土鸡瓦第471章 百足之虫 死而不僵!第551章 这就是官场第57章 夺门之变第186章 朱元璋留下的布局!第536章 陛下要改变主意了第444章 朱高燨:死士?我等着你们!第35章 锦衣卫第363章 太子殿下到!谁敢造次?第71章 永乐一朝最擅用兵者第3章 白起:这秦臣不当也罢!第528章 就你叫李有田第165章 祁王你是牲口吧!第460章 朕要杀他,不过如杀一鸡尔!第376章 引狼入室,汉王孤注一掷第285章 恒景帝:于卿知朕第488章 峰回路转。第535章 棋中天下第190章 崇祯:国君死社稷,义之正也!第581章 不怕被敌人发现,就扎好营寨,生好第227章 祁王:听话,让我康康!第434章 东宫一怒,血流漂杵!请假一天第535章 棋中天下第518章 娄大人到第306章 朱棣:别逼朕跪下来求你第517章 封侯拜相第434章 东宫一怒,血流漂杵!第311章 祁王:大侄子,你四叔来找你算账了第46章 宁可战死失社稷,绝不拱手让江山!第1章 朱棣的正确打开方式第56章 拔剑舞中庭,浩歌振林峦!丈夫意如此第191章 开局一个碗,结局一根绳第70章 副作用也是作用啊第3章 白起:这秦臣不当也罢!第54章 一石稻米,不如三石麸糠第342章 朱高燨: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第382章 朱高燨:孤观鞑靼瓦剌,不过土鸡瓦紧急事件第7章 汉王登基,全家遭殃第572章 无生之路第224章 祁王:这夏原吉是真抠啊!第152章 太子失势!第274章 朱高燨:无所谓,我会出手第579章 劫富济“贫”第98章 草原靓仔马哈木,卒第26章 镇守中官第546章 温室大棚第345章 朱高燨:你怎么也成莽夫了?第236章 沈青玉:你也想学胡惟庸被痒死吗?第102章 正德皇帝,朱厚照第244章 朱棣:打得好啊祁王!第524章 班师回朝第23章 马甲曝了第566章 全是老滑头..........第199章 对倭国开战!第576章 天下无敌第538章 天助我也第79章 赵王爷最大的优点就是听劝,最大的缺第497章 叛军不过是一场闹剧罢了!第518章 娄大人到第489章 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第233章 现在是祁王的时代!第491章 技高一筹!第341章 永乐十五年冬,建文帝崩第536章 陛下要改变主意了第81章 前有祁王挽天倾,后有弘治续国祚第242章 朱高燨:我给汉王上一课!第307章 朱高燨:炎炎之火,灭期近矣第125章 未央宫斩韩信,遮天!第285章 恒景帝:于卿知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