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千秋功业后人评说

第366章 千秋功业后人评说

京城之外的一处湖泊边缘地方,正有一个华衣中年男子和一个黑衣僧侣结伴垂钓,这里环境空旷安静清幽,不论是商谈事情还是专心垂钓都不必担心有人打扰。

这两人自然就是朱棣及姚广孝了,昨日海外封国的决议一出,朱棣第二天就拉着姚广孝来钓鱼了。

姚广孝出家人不杀生,即便钓上鱼来也尽数放生,似乎只是体验钓鱼的乐趣。

原本还算是闲情逸致,但是随着朱棣把昨日的事情娓娓道来之后,姚广孝瞬间觉得手里的钓竿不香了,他直接被这巨大的消息给弄懵了。

分封制还能这么个分法儿?

他跟着朱棣来到京城的时候,两人都觉得这一次入京一定不会平静,他们来的路上就已经想过很多种可能性了,其中他们最担心的一种可能性就是朝廷削藩。

这并非是不可能的事情,朱元璋是开国皇帝又是诸王的父亲,自然不担心藩王的威胁。

但是除了他之外,换做任何一个人皇帝面对如狼似虎的诸王,那都一定会寝食难安,如果朱标有心削藩的话,那么朱元璋为了避免动乱提前替太子扫清局势也不是不可能的。

当然这只是其中一种可能性,更大的可能性是这次就是单纯的来见最后一面,毕竟封藩政策是朱元璋自己定下的,而朱元璋又是一个相对固执的人,如果没有特别的理由他不会对自己的设计大作更改。

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当然就没有特别值得关心的事情了,只需要老老实实送走老父亲,然后各回各家做好自己的藩王就行。

至于朱标这个大哥以后会不会自己削藩,那就是以后再去考虑的事情了。

但如果这一次面临的情况是前者的话,姚广孝和朱棣也做过了推演,他们的结论是如果朱元璋决意削藩,他们唯一的选择就是配合。

这是一个让朱棣无奈的结果,他只能祈祷着这个事情不会发生。

而现在削藩确实没有发生,但来个比削藩更狠的了,海外封国那是说的好听,实际上这跟流放没有太大的区别。

即便是姚广孝这样聪明的人,也完全没有料到朝廷会来这么一出。

一直到朱棣给他完整叙述的昨天的整个过程,他这才弄清楚了这个政策的内在逻辑,说到底海外封国其实是大明开海战略的一个部分而已,而且还顺带达到了削藩的目的。

“主持以为,这海外封国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朱棣表情阴郁,不痛快都写在脸上了。

姚广孝还能说什么呢,你现在的脸色难道还不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吗,不过想了想他还是尽可能给了朱棣一些安慰。

“从殿下的角度而言这当然不能说是好事,但是站在大明的立场而言,这一定不是坏事,千秋功业不是一时得失所能比较的,如果开海之策真的成功了,那么千百年后的后人评说,一定会对殿下眼下做出的努力给与极高的评价!”

这种事儿发生在自己头上肯定是很难受的,姚广孝也只能从更大的角度上尽可能给朱棣找补一下,好歹能让他心里头舒服一点。

虽然这句话是对朱棣的一种宽慰,但是不得不说其判断还是精准的。

其实就连朱棣也明白这件事的意义,若是海外真有这样巨大的无主之地,那么大明能够获得其土地与资源,这就是真正的千秋功业。 朱棣的脸色也确实稍微好了那么一点点,但是依然还是很难看的。

这事儿确实很有意义,将来也会得到后人的赞誉,但是做这个人的事儿是自己那就很难顶了,好处是大明的,是华夏文明的,但吃亏的是现在的自己啊!

但不管怎么说这事儿现在没法儿更改了,朱棣也只能这么想想来安慰自己。

而姚广孝也放下了鱼竿,拿过来朱棣身边的《万国条约》看了起来,凭心而论他觉得朝廷这个借藩王开海的策略是有效且省力的,只是对藩王们自己来说比较难受而已。

而这个条约更是引起了他的兴趣,从朱棣的叙述当中,他明确的感受到朝廷对这个条约的重视程度,甚至大明与诸国所有事务都要基于这个条约而进行。

那姚广孝肯定是要看看这个条约里边的内容的,或许从里面能窥见大明开海之政策方向。

这一看就是好一会儿,朱棣自然也不至于这个时候打扰他,便在一旁专心的钓鱼。

其实这个条约朱棣还没怎么看过,他的心绪依然还在海外封国的决策中脱离不出来,根本没有心情关心这个条约具体说的什么。

反正不管是什么内容,他都是一定要签的,看不看的并没有那么重要。

朱棣觉得无所谓,但是正在看的姚广孝,越看却越是神色凝重,到最后都已经到了震惊的地步了。

这条约好吗,当然是好的,但也不至于到经天纬地的地步,说到底他也只不过是条约而已,能说的东西无非就是规则和利益。

真正让姚广孝所震惊的,是此条约之全面和详细,国际体系这个概念可是许良新提出来的,此前华夏文明对望交往也不过就是一个朝贡体系而已,并不存在明确的国际框架。

硬要说的话反而是先秦春秋战国更像是有个国际体系,只不过那个国际体系是基于周天子存在的,所谓的礼乐制度某种程度上就是这种体系的体现,规定了天子与诸侯公卿的身份等级,什么等级遵从什么样的礼制,能做什么样的事情。

但是礼乐制度更多只是从等级制度上进行规范约束,并没有从经济文化上形成一套共同的体系。

而眼前所见的万国条约就做的更加全面和深入了,几乎把方方面面的每个角落,都归纳进入到了一个国际体系当中。

法律上它细致到了罪犯的引渡制度,经济上它规定了各国关税税率制定范围,产业上它制定了各国贸易份额分配规则,政事上它考虑到了移民的种种政策,文化上它更是提出各种学术交往和相互留学的不同措施。

姚广孝看到最后简直难以相信,你跟我说这是针对新兴概念做出来的产物,而不是一套已经行之已久的成熟体系方案?

(本章完)

第168章 能救?第330章 骂死许贼第131章 思潮第72章 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求追读!!第343章 恐怖第96章 儒家不足用685.第683章 三路夹攻541.第539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615.第613章 这届皇帝不行啊第306章 洞房第60章 君臣奏对第283章 什么叫艺术啊第218章 变化第352章 变第78章 还愣着干什么?第77章 静待452.第450章 偿还苦难第419章 朱棣:我苦啊!452.第450章 偿还苦难第182章 怎么赏?第355章 我全都要!第27章 这世界那么大第98章 圣人还是妖孽?628.第626章 皇帝是这么当的第120章 显微镜第329章 双簧第198章 百官公敌?第203章 跟我混能吃几百年红利第434章 定海号战舰!第227章 视察工厂694.第692章 陛下,准备守家了第121章 回京445.第443章 南洋霸主?481.第479章 相信后人的智慧第140章 危第298章 许良的大宝贝!621.第619章 儿不如孙第321章 文化武器第96章 儒家不足用706.第704章 撞沉它!第125章 工业化能行?487.第485章 选择665.第663章 反击!第194章 事成第319章 文化桥梁717.第715章 时代499.第497章 把账算完514.第512章 普度众生第365章 不对劲第136章 许良整的好活儿啊!第14章 钱是这么用的?第150章 交代后事第390章 一拳打开!724.第722章 课堂第106章 你不能背叛师门啊!第79章 谁敢拦我!第89章 你的对手是?第227章 视察工厂457.第455章 南洋华人第107章 孤很欣慰633.第631章 受命于天?550.第548章 天朝好吗513.第511章 总有人愁眉苦脸532.第530章 我反对!第326章 拉偏架第434章 定海号战舰!464.第462章 割地,赔款531.第529章 惊雷第111章 世子殿下506.第504章 变化第170章 信心445.第443章 南洋霸主?第148章 朱标,危!556.第554章 许良:这是我?521.第519章 回京第152章 动物实验第19章 黄口小儿也敢妄想成圣!667.第665章 斗地主708.第706章 惊变第408章 水平第119章 青霉素611.第609章 欧陆的未来第84章 再复诸子!670.第668章 冲锋!第432章 这个年糟透了第34章 各领风骚第224章 贸易体系472.第470章 捷报第333章 内定?第370章 大限第194章 事成458.第456章 大明永远是你们的后盾452.第450章 偿还苦难第69章 净整奇葩活儿(跪求追读!!!)第193章 真是大宝贝!第81章 他来了,他来了第421章 朱高炽第253章 重头戏开始第191章 项目招标书第414章 朱棣:爷不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