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殿试

第406章 殿试

这一次的科举确实是人数非常多的一届,参加会试的考生共有四千六百二十三名,是洪武十八年以来参考人数最多的一届了,其中约六成都是往届的举人,可见各地士子对于新科的踊跃重视。

洪武十八年那一届之所以人数比现在更多,那是因为那是洪武四年之后相隔十四年才开的一科,无数的士子翘首以盼,多少人从少年熬成了中年才等来这么一次,所以参考的人数相当之多。

这新皇帝的新科取士也就是比那一次要人少点了,不过很大原因也是去年乡试太过惨烈导致很多士生没有取得举人功名,不然的话这人数还要更多一截。

如今考试已经正式开始了,三天考原本的传统考试内容,然后算学和格物各考两天,算上中途休考的时间整个过程会持续半个月之久。

虽然参选的人有四千六百多人,但是朱标定下的取士名额却只有三百个而已,本届竞争之激烈可见一斑。

而本届会试考题的难度,也让考生们哀声哉道,传统内容倒是还好,但是算学和格物明显比乡试时候的题目更加难了几个级别,除非真的是学习能极其出众,不然的话光是靠看书自学很难掌握相关的知识。

比如算学题目里那些复杂的公式运算,不经过关中大学的具体学习,真的是看多一眼就头晕。

为什么这么难,是许良和朱标故意的吗,其实是的。

不这么难怎么能逼着他们去关中大学深造,现在建校都六七年了生源还是严重不足的状态,不用点手段只怕天下士生们都不会有自觉去就读。

朱标和许良这态度就是明摆着说了,要么就滚去大学深造,要么就别想科举的事儿了,因为越往后面考试只会越难,而且考试科目也只会慢慢增加,现在还能靠着学习天赋自学硬考,到以后基本都不可能实现了。

而且天下士生面临的压力会越来越大,他们的竞争对手可不仅仅只是儒家士生,还有大量从关中小中学一路升学进入大学的学生,这些才是真正的新时代学生,完完全全接受新式教育出来的人才,他们当中最早的一批现在已经开始慢慢进入大学了。

朱标和许良甚至都已经做好了提前的规划,以后科举继续改革的方向那就是侧重新增科目,弱化传统科目,从而让新式人才越来越具备科举优势,通过这种宏观调控手段一点一点的改变大明总体的人才结构。

可以说现在是儒家士子为数不多的红利阶段了,如果这个机会他们抓不住,那么未来他们就会慢慢被社会边缘化了。

时代大势就是如此,当它开始浩浩荡荡发生变化的时候,并不会对某一个人或者一个群体心存温柔,只有顺着风口的人才能飞上青天。

王艮、周是修、胡广几人就是这样抓住红利尾巴的人,本科科举他们顺利取中为当科贡士,只不过成绩公布出来之后让他们很是担心,因为他们的成绩排名并不算高,甚至说在中等偏下。

虽然贡士排名并不怎么重要,因为只有殿试之后才会得到皇帝的钦赐功名,那之后他们才算是真正的进士,而进士的排名才是真正决定前途命运的东西,但是贡士排名也能很大程度上的水平高低,很少出现贡士名次低殿试却取得好名次的事情,那么王、周、胡三人自然就感觉到了不妙。 他们名次低是他们不行吗,当然不是,他们能得到众多考生的认可说明他们的学识能让大家服气,实际上是此次会试外地的士子几乎全军覆没,他们三人能突围已经相当不容易了,三百名取中的贡士几乎大半都是关中大学毕业的士子。

在传统科目上外地士子纵然比关中士子好不少,但也不会拉开太大的差距,但是在算学和格物科目上,这些从大学毕业的关中士子对外地士子几乎就是碾压优势了,即便是王、周、胡三人这样的精英士子也根本讨不到什么便宜,名次落后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唯一让南方士子脸上有点颜面的,那就是本期科举贡士第一,也就是“会元”反而是他们南方人。

虽然如此,这个南方士子也是从关中大学毕业的,也只有这样他才能实现这也的逆转,他正是许良的第二任师爷杨荣,他也成了南方士子仅剩的底裤,若是没有杨荣在头名挂着,那么此科就真的是关中士子独霸会试了。

当然,最终如何还是要看殿试的成绩,三百名贡士,无不对此忐忑和兴奋,这是他们难得近距离接触皇帝的机会。

月末之时,才刚到卯时,太阳还没有从地平线出现,只有微弱的霞光让天空略微亮了一些,而三百名士子早早的就在本次科举副考官许良的带领下穿过千步廊,齐聚承天门。

他们按照名次,依次经过了禁卫军的例行搜查,这才继续往里边走去。

这是他们所有人第一次踏入皇宫当中,不管他们名次高低,这里就是他们人生高光的起点了。

皇宫之内的路线很长,不少人左顾右盼,这里是大明运转的中心,也是世界上最为威严的地方,而他们将在这里接受皇帝的考校,各自确定自己的前途命运,不少人已经开始幻想起殿试之后的唱名了,那时候才是真正的人生得意时。

同时更多的人都不自觉的在后面偷偷打量起前面带路的许良,如果说当下的大明谁最让天下士子觉得好奇,那一定就是许良。

或许有人会不喜欢许良,甚至是厌恶许良,但是绝对没有一个士子会小看许良,甚至于他们几乎所有人都会承认,许良是当下年轻目前一代最为优秀的那一个,太祖当年那句当代青年之表率,他们是没什么意见的。

能让他们这么服气,那都是许良实实在在的学术成就,还有摆在脸上的政事功绩,他们不服也不行。

当然此时站在这里的人大部分都是关中大学出来的,他们也是许良的学生,所以更多的人对许良那是打心眼里崇拜和羡慕,以现在许良在关中的声望,如果谁敢说一句许良的不好,这些学生绝对要拉着对方吵个天昏地暗。

(本章完)

456.第454章 保郑和466.第464章 《对马岛条约》第27章 这世界那么大第341章 实验甲型子母炮479.第477章 两广第137章 许良该杀啊!522.第520章 谁在骂他第289章 科学与工业,教育与资源第128章 许良真做到了!第362章 新的使命第327章 是谁这么阴险!第57章 老翁628.第626章 皇帝是这么当的第180章 小子,好好干645.第643章 人心不复696.第694章 你应该感谢领袖!第405章 还得是上大学啊第200章 了结第115章第356章 人才送上门第29章 真的吗,我不信!508.第506章 许公第382章 未曾谋面的故乡第327章 是谁这么阴险!655.第653章 他是贼!第329章 双簧第303章 你退稿了我怎么追更?700.第698章 朕知道错了第380章 大华夏史第396章 最后的享受第83章 古人胜今人?第368章 试卷第63章 我有上将第384章 示敌以弱第245章 元素周期表587.第585章 当狗无门第70章 观音奴(求追读!!!)第316章 海师第25章 大明什么最贵?人才啊!第402章 遥遥领先!506.第504章 变化第141章 好气象571.第569章 默契656.第654章 分不清大小!第252章 财帛动人心600.第598章 国殇第257章 不去后悔一辈子492.第490章 钱真好赚第344章 时代变了486.第484章 送信706.第704章 撞沉它!第16章 给太子一点小震撼725.第723章 梦662.第660章 必胜509.第507章 准备离任第430章 朕亲自表功!第95章 吸人大法662.第660章 必胜第123章 你想变法?698.第696章 变天了第384章 示敌以弱第71章 建设第一步(求追读!!!)第118章689.第687章 绕道第407章 殿试题目581.第579章 汉人太可恶了!512.第510章 守业艰难第267章 住宅第369章 最后的安排536.第534章 江湖671.第669章 这怎么打?第388章 历史该翻篇了第164章 长途跋涉第399章 朱棣的磨难第196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112章 凭什么!第431章 楚王好细腰537.第535章 科学神通第329章 双簧571.第569章 默契第185章 什么都学只会害了你啊!第138章 朱标:我信!第397章 叔侄情深第348章 钱这么好赚?第282章 论功行赏第280章 自行车第145章 信徒第89章 你的对手是?第53章 打几分?第375章 震慑第30章 我儿有进士之姿!第26章 诚聘英才!506.第504章 变化589.第587章 学到了第217章 实验室成果第169章 能救!574.第572章 时代的速度第212章 服役的悲惨生活468.第466章 举国追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