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长线投资

第426章 长线投资

海外封国是大明的国策,大明给与了诸国足够的自主权力,这是主动也是无奈的一种选择,因为大明就算有心也没那个能力管的那么远。

但诸国的这种自主也是有条件的自主,大明不直接干涉其内部治理,在经济文化上的联系却要求死死绑定,那么秦晋两国的经济政策自然也需要受到大明的指导。

这种指导并非霸道和强硬的,而是通过磋商使其符合国际分工体系的整体利益,同时也能让政策国本身有足够利益,只要国际体系整体健康,那么就算在单个政策或者事情上大明吃亏这都完全可以接受,毕竟大明攫取利益靠的是整个体系,而非细分的具体事物。

如果代入体系内单个国家的视角,实际上会觉得这个体系是有利于本身的,这样他们就有意愿维护这个体系。

作为制度的设计者,许良和朱标不知道这套体系能运转多久,但他们肯定迟早有一天肯定会有玩不转的时候,从来没有一种体系或者制度能永远长存下去,大明给了海外封国自由,而这种自由终有一天会让它们不由自主想要挣脱大明的框架。

许良和朱标只能通过合理的设计让这个体系拥有尽可能长的生命力,至于究竟是维持一百年还是三百年,那就不是他们能够控制的了。

秦晋两国的发展方向无疑是朱标或者说大明所愿意看到的,在他们的想法里,诸国最好就是作为大明工业原材料或者初级加工原材料的产地,另外再成为大明的商品市场,虽然这么做有些不太道德,但是发展是不讲道德的,要想实现全面工业化没有资本积累太过困难,朱标最多也只能说不做的太过分,最起码让大家都能吃上饭过上日子。

当然诸国现在才刚刚起步,属于是创业的第一步都没有完全迈出去,大明要想等到这个体系运转并且带来利益那还是很早的事情,很长一段时间内大明都会处于长线投资的状态。

当然此次使者们回京,不光光是递交国书,他们还带来的秦州特有的祥瑞献给大明皇帝,这所谓的祥瑞倒也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玩意儿,只不过是秦州特有的一些稀奇动物罢了。

好奇心之下,朱标带着群臣走出了大殿,然后他们就看到了秦国使臣口中的祥瑞。

一些士兵驱赶着一些模样极为古怪的动物,他们状似老鼠,但是却站立行走,肚子上是一个口袋样的东西,一下子所有人都看得稀奇,这可是他们闻所未闻的稀奇玩意儿。

听秦国使臣在一边提醒之后,众人这才想起曾经在许良《天下地理志》提过一嘴这个,是一种叫做袋鼠的动物,只是这种无法考证的信息真实性存疑,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没怎么当回事的,现在回头一看,许良这家伙还真的一点没骗人,那秦州居然真的有这种东西。

一时间不少人都向着许良那边瞄了瞄,这可是实实在在的铁证,他们很难想象这万里之外的事情许良究竟是怎么得知的,难道那个走遍世界的域外游商真的存在过?

这是真是假他们都没办法证实,他们只是在想如果以后《天下地理志》上的东西越来越多得到印证,那这本书的价值就更要高了无数档次了,不少人都嘀咕着回头要好好研究研究才行,说不定以后这书还真成世人开眼看世界的唯一权威书籍了。

其实藩王船队能回来本身就足够说明很多问题了,既然秦州真实存在且符合许良的书籍内容,那么所谓美洲大概也假不了。 不过官员们的思考并没有持续太久,那袋鼠似乎生性暴躁,不一会儿竟是一边蹦蹦跳跳,一边挥动着上肢开始攻击起身边的士兵,而士兵打也不是杀也不是,只能狼狈的被袋鼠追着跑,那模样要多滑稽有多滑稽,却是惹得上面的君臣都是哈哈大笑起来。

随后一众大臣都是齐齐称贺祥瑞临朝,天佑大明云云。

只不过朱标倒是不以为意,作为一个相对务实的皇帝什么祥瑞他只觉得可笑,而且眼前这袋鼠怎么看也不像是祥瑞的样子,他可不想史书上记这么一笔让自己丢人。

这些前戏都结束了之后,使臣自然就和大明皇帝发出了正式的请求,要想在海外建国那可不是丢个一万多人过去就完事了的,这是一个需要大明持续性进行援助的长期项目,而使臣回来的很大一个任务就是向大明寻求援助。

如今的秦国晋国需要什么?答案是什么都需要,哪怕是大明的一捧土拿过去那都是稀罕玩意儿,好歹能让大家看看感受一下家乡的味道不是。

而要说什么是他们最缺的,那就是人了,不管什么事儿那都是要人来干的,就诸王手里的这点军队,既要承担军事任务又要进行一些开荒活动,人力实在是捉襟见肘啊。

当然秦国晋国也把目光放在土著身上过,也尝试过用武力强行镇压然后驱使他们干活,只不过这些土著既无法沟通,又没有任何生产技能,而且一个不好他们就要造反闹事儿实在是搞得两国头大,倒也不是不能用,就是太不好用了。

相比较之下大明的人才是最好最适合的劳动力,绝对的优质人口,秦国晋国可以什么都不要,但对大明的移民那绝对是望眼欲穿。

而移民的请求即便使者不说大明也一样会去做,这是海外封国大明需要做的刚性付出,而且这种付出将会持续很长时间,诸国以后要保证汉人的主体结构,大明就必须可劲给他们送人过去。

这种事情大明当然是提前就计划好了,朱标召集群臣简短的商议之后,各项工作就慢慢落实下去了。

一时间,大明各地风云突变,以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官府全都忙碌了起来,捕快衙役全都行动起来开展了清街行动,不知道多少青皮乞丐全都被抓了起来,力度之大就差没把耗子也一起逮了,突然间大明各地的治安和风貌都为之一清。

(本章完)

第331章 担忧第102章 心证,实证639.第637章 凝视第71章 建设第一步(求追读!!!)第320章 美好的标价544.第542章 没有机会就创造机会501.第499章 臣请斩许良!第123章 你想变法?617.第615章 还是亲人靠得住第310章 见微知著659.第657章 来日方长第127章 《细菌病理说》476.第474章 圣君534.第532章 告一段落第164章 长途跋涉629.第627章 陛下太委屈649.第647章 艰难564.第562章 天才少女第16章 给太子一点小震撼687.第685章 任命713.第711章 专访543.第541章 本官做主!第142章 许老爷?640.第638章 思潮涌动第301章 看看这个582.第580章 绝境588.第586章 太师说得对541.第539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第154章 新店开业518.第516章 能给什么第279章 蒸汽机床,金属加工515.第513章 差距第260章 初体验第163章 进京赶考581.第579章 汉人太可恶了!第362章 新的使命第104章 上架感言第247章 君臣奏对,工农之辩第394章 建业元年第193章 真是大宝贝!第241章 大宗贸易商定445.第443章 南洋霸主?第183章 神药啊!第381章 为长远计第183章 神药啊!第320章 美好的标价677.第675章 进退两难第340章 武器轻重第74章 热度哪儿来的?第268章 生活457.第455章 南洋华人第279章 蒸汽机床,金属加工第408章 水平556.第554章 许良:这是我?第440章 北伐!661.第659章 枪怎么玩591.第589章 大胆!第310章 见微知著700.第698章 朕知道错了第66章 迁都诸事(跪求追读!!!)621.第619章 儿不如孙693.第691章 守关548.第546章 帝国预算第314章 关于倭寇第123章 你想变法?558.第556章 贫僧乃燕国大祭司第211章 官府有大病?522.第520章 谁在骂他604.第602章 东方贵客第264章 变革的酝酿第382章 未曾谋面的故乡第254章 西安的脚步572.第570章 小师弟第369章 最后的安排第251章 挖老朱墙角第78章 还愣着干什么?第371章 烈日陨落640.第638章 思潮涌动703.第701章 风景第95章 吸人大法537.第535章 科学神通第328章 好好看球第343章 恐怖第292章 朱元璋:我滴,我滴,都是我滴第45章 赢,赢麻了!第432章 这个年糟透了第362章 新的使命第406章 殿试第186章 关注592.第590章 石破天惊第192章 父皇,给你看大宝贝第362章 新的使命第156章 细菌?什么鬼东西!第214章 来了就是西安人!第346章 朱棣:什么新闻?第80章 论战会场609.第607章 膨胀的野心第212章 服役的悲惨生活第60章 君臣奏对654.第652章 请诛许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