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7.第575章 解释解释

当新一期的《大明官报》发行之后,一个巨大的消息引起了大明士绅百姓的关注,那就是琉球三国的内附。

说来有些好笑,大多数大明百姓第一次了解琉球上边的三个袖珍小国,却是他们一同请求内附的时候了,内附以后他们也就变成大明的几个县了。

出于迎合华夏融合大计的考虑,琉球虽然并不大在诸国里也没什么存在感,但朝廷还是对此十分重视,《大明官报》对琉球的介绍也相当详细。

报纸上不仅附上了区域地图给世人介绍了琉球所在的地方,同时还详细介绍了琉球的历史和现状,当然其中大篇幅都是琉球与华夏同气连枝的渊源。

甚至还附上了琉球三国国君接连三次请求内附的表书内容,从而让世人知晓了三国对于内附这个事情是多么殷切真诚,真恨不得直接把琉球从地图上抠下来送到大明天子的手里。

官报对于内附一事对三国国君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称他们是舍身为民,弃小利而见大义。

虽然官报并没有直接说明这是谁给的评价,但世人都知道有这个资格的只有两个人,一个是天子朱标,一个是圣人许良。

除此之外,官报还发布出来朝廷接受内附后,对琉球的一系列政策,首先就是琉球三国皆受封侯,接着就是原三国官员就地连升三级,直接纳入大明官员体系。

当然这些并不是重点,重点是针对百姓的政策,自此以后所有琉球百姓尽数入大明黄册,琉球法令尽数更换为大明法令,当然这也就意味着琉球百姓皆受新法之保障。

除此之外,朝廷还在工商产业给出鼓励政策,商人前去建厂生产提供就业,可以得到税收减免的政策,如此商人们只要愿意去琉球考察找到合适的产业方向,以朝廷的鼓励政策怎么都是能赚到钱的。

为了更加拉拢人心,朱标更是大手一挥给了琉球百姓免征赋税五年的惠民政策,可谓是天恩浩荡。

这一条条的实惠政策落地,别说诸国臣民看了要流口水,就是大明百姓们都有些眼馋,光是减免五年赋税就能让他们多出不少收入了!

这当中自然也夹杂着一些人阴阳怪气的声音,说些什么拿自家东西哄外人的话,但总体而言大家都能理解对琉球的惠民政策,毕竟是新加入大明这个大家庭的,总归要先给点照顾。

百姓们大多还是对琉球内附这个事情感到好奇。

如今大明的市井百姓物质生活慢慢好起来,也学着开始看报了,纵然自己不识字,也会捡别人看完的,回家让自家读书的娃娃念给自己听。

再不济去茶馆食肆也有识字的说与众人听,而他们也都会聚在一起对家国大事指点江山,时常还彼此争得脸红脖子粗。

现在这琉球内附之事,自然就是他们讨论的热点。

“俺寻思外面的国家即便不跟大明比,再小也小不到哪儿去吧,但现在看来这什么琉球三国,有没有俺们县大都不知道哦!”

“那小国寡民的日子过得也不咋好,现在做了我大明人,那也算是好事,至少能和咱们一样做个体面人吧。”

“那可不,要不他们能放着国王不当,来咱们大明做公侯?”

“俺们天子开始还不答应来着呢,那都是他们硬求着要当大明人,这说明咱们一个公侯都能过的比他们国王舒坦了,要不咋说是天朝上国呢!”……

事实证明,朝廷的宣传引导还是很有效果,内附这事经过报道,在百姓眼里就成了大明捏着鼻子不情不愿接受的了,是大明眼见琉球子民生活苦困,才接受内附解救他们去了。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大明在帮助琉球子民,根本没人会认为这是大明在眼馋琉球的国土。

这无疑是极为符合他们道德观念的正义之举,他们在心里也为自家天子和朝廷自豪,只有真正的天朝上国,才具备普济天下的仁义之心。

大明百姓在这个事情上那也是与有荣焉,就好像帮助琉球小民的人是自己一样,这让他们得到极大的道德满足感。

自此以后,再有内附之事,大明都会先入为主的站在道德制高点上,若是诸国国君无视自家臣民的愿望,那么就算大明出师镇压,那也是拯救小民诛除恶君的义战。

而这恰恰也是大明朝廷如此大张旗鼓宣扬此事的目的,内部声音的稳定统一是外部行动的支撑之一。

与此同时,内附经由朝廷筹备也慢慢开始推进,大明已经派有高官前往琉球诸岛接收治权,同时三国国君皆受大明天子圣旨,收封侯爵世受世禄,并前往京城朝圣。

关于内附之事,其实琉球百姓初时都非常迷茫慌乱,他们对天朝了解有限,突然从琉球子民摇身一变他们也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悲伤,他们更关心自己以后的日子有没有影响。

只要天朝不打扰自己的小日子,不给自己找罪受,那他们对接受天朝的治理也没什么意见。

但是当天朝天官来岛上宣讲朝廷政策的时候,他们虽然听不太懂那一个个政说的都是什么意思,但至少明白往后的日子似乎会有变故。

别的不说,光是他们唯一能听懂的那句免除五年赋税,这足够让他们心甘情愿喊一句皇上万岁了。

三国国君就这样欢天喜地奔赴他们心里的花花世界去了,在这破岛上年复一年脸都被海风吹麻了,如今终于可以不用守着这破家业。

至于琉球的这些臣民,天朝给的政策那么好,以后百姓日子自然能够好过起来,自己也算是对他们有了交代。

至此,琉球内附一事算是落下帷幕,但是其引起的后续影响却才刚刚开始发酵而已,当这个消息传至诸国以后,诸国朝廷无不是为之震动。

李朝王宫,躺在病榻上的李芳远召来了李朝重臣李元,当看到李元身影的那一刻,李元芳病怏怏的眼里冒出一抹寒光。

“李卿,最近我朝臣民多在议论琉球归附事,他们似乎对琉球国君十分赞扬,你给孤解释解释,他们想做什么?”

第216章 工业之始595.第593章 朱标再危727.第725章 圣人的一生第196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505.第503章 乌合之众第271章 开学致辞第421章 朱高炽第229章 专利533.第531章 天下没有犯错的皇帝!第210章 开始干活儿682.第680章 准备好了500.第498章 收尾610.第608章 奥斯曼疯了514.第512章 普度众生第260章 初体验第82章 我来了507.第505章 马六甲之内尽是大明!第327章 是谁这么阴险!第310章 见微知著601.第599章 归隐591.第589章 大胆!607.第605章 东方的就是高级!675.第673章 解放后方573.第571章 幸运儿第169章 能救!599.第597章 朱兄走好541.第539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第268章 生活第33章 逮到大鱼了第303章 你退稿了我怎么追更?第182章 怎么赏?637.第635章 谁急了?523.第521章 谁老了711.第709章 世界的未来第285章 朱元璋认证第291章 陛下,十倍的利益可以上绞刑架了601.第599章 归隐563.第561章 许委员长第30章 我儿有进士之姿!681.第679章 选择第17章 理554.第552章 游学455.第453章 试探639.第637章 凝视517.第515章 友谊603.第601章 圣人的含金量第346章 朱棣:什么新闻?445.第443章 南洋霸主?第230章 代师提问第74章 热度哪儿来的?506.第504章 变化第61章 我竟然败了!第407章 殿试题目第398章 永别了,我的故乡第416章 逃命要紧第125章 工业化能行?第51章 太粗俗了!568.第566章 大世开幕703.第701章 风景第161章 我也交代后事467.第465章 偶像511.第509章 钱庄?第287章 讨价还价第116章605.第603章 命题第289章 科学与工业,教育与资源第62章 宣战,应战!第326章 拉偏架第95章 吸人大法第324章 科举改制551.第549章 天朝真好啊第97章 诱惑天子!第103章 用科学定义儒学第48章 二十四年太久第4章 糟了,我成冤大头了第128章 许良真做到了!501.第499章 臣请斩许良!第326章 拉偏架第346章 朱棣:什么新闻?第123章 你想变法?第239章 工业伟力的洪水猛兽第208章 确定粮产研究方向第282章 论功行赏483.第481章 许抚台的小手段第354章 逛街第116章633.第631章 受命于天?607.第605章 东方的就是高级!465.第463章 丧权辱国第266章 吃饭第324章 科举改制第221章 真香第419章 朱棣:我苦啊!477.第475章 陛下,该分饼了第116章第64章 仕途啊!(求追读!!!)第319章 文化桥梁第76章 论战将至!613.第611章 启示少女666.第664章 屠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