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1.第579章 汉人太可恶了!

渤泥国有多小呢,实际上在大明推出新朝贡体系发展积极的对外政策之前,渤泥国其实一直都是满者伯夷属国,所以它实际上是小国的属国,直到大明接管了对周边诸国全部的宗主关系之后,渤泥国才真正直接对大明臣属。

谁也没有想到,最先跳出来的是这么一个小国,这真的有种蚂蚁挑衅大象的荒谬感。

大家都慑服于大明的权威,所以对于各自内部的风闻鼓动都选择忍耐下来,谁都知道这种种乱象背后站着的都是谁,纵然各国都清楚装傻也是等死,但他们确实没有直面大明的勇气。

反而是渤泥这么在诸国里没什么存在感的小国,或许是无知无畏,却是第一个对汉人展开了激烈手段。

其实在此前渤泥国与大明交往十分亲密,十年前华运会的时候,渤泥的老国王麻那惹加那还亲携王室及随臣一百多人亲自来到大明访问,他也是诸国国君里唯一一个亲自来到大明拜见大明天子的人,而朱标也对老国王十分优待。

也就是在十年前的时候,老国王就此病逝在大明之内,大明建业皇帝朱标遵照其“希望体魄托葬中华”的遗愿,以礼葬王侯的仪式埋葬,谥恭顺王,建祠祭祀,并以西南夷人身份入籍中国坟户,世代为之守墓。

这座渤泥国王墓正在应天府安德门外石子岗乌龟山南麓之处,是大明与渤泥国友好邦交的事实写照。

可惜这毕竟是十年前的往事了,渤泥新继任的国王却不似老国王那般仰慕大明了,反而因为南洋华人的逐渐迁入壮大,慢慢开始敌视起了汉人。

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原因是南洋土民眼见华人日渐富裕,并且慢慢掌控住了南洋诸岛的工商行业,从而开始眼红和嫉妒了起来。

虽然这些土民自己也不事生产,但他们还觉得是汉人抢占了自己的财富和资源,于是矛盾和敌意也就开始出现了,只不过他们知道这些汉人背后有强大的保障,这种保障不仅仅只是南洋上横行无阻的军舰,更多的是那个只停留在土民们耳闻的汉人强大帝国。

这些土民多半都是短视之辈,因为一些眼前的利益,就可以因为贪婪而无视巨大的风险,看起来富裕而又柔弱的汉人群体,就是他们眼中的肥羊。

而渤泥国的统治基础,实际上就是本土土民部落的大酋长贵族,基于和汉人的这种矛盾,他们不断的怂恿渤泥国对汉人下手,意图劫掠汉人的财富,抢夺汉人的女子,杀害汉人的孩子。

巨大的利益可以蒙蔽他们的双眼,甚至让他们忘记游弋在南洋的强大舰队,就算会招致那个强大帝国的怒火,也有国王顶在前头,至于他们自己大可以回到丛林里龟缩起来,然后等到下一波汉人兴旺起来再出来收割。

好在渤泥的新国王虽然称不上喜欢大明,但至少知道大明的强大,所以对于这种怂恿从来都是无视的。

可是随着琉球内附的风波来到了渤泥,本就不喜汉人的渤泥国王更加愤怒了,他觉得自己已经足够容忍汉人了,但是现在汉人在自己的治下鼓动人心,无疑让渤泥国王感到了威胁。其实大明这一套在渤泥效果并不好,南洋诸岛和安南李朝这些地方还不一样,他们本身并没有太多的华夏文化痕迹,再加上汉人与当地土民本身的矛盾,就算有大明留学生在下边鼓动也闹不起什么动静。

真正让渤泥王惊怒的是,他通过此事看出来大明背后的野心,于是双方就存在了不可调和的矛盾,毕竟渤泥王不像是老国王那样亲近大明,他并不愿意放弃自己的统治,所谓宁当鸡头不做凤尾,渤泥王的想法与琉球三个国君截然不同。

而他下面的那些臣子再看准机会一怂恿,感受到法统威胁的渤泥王终于是没有按捺住,点头允许了针对汉人的烧杀抢掠,却是已经打定主意要与大明撕破脸皮,甚至干脆直接下诏向大明宣战,扬言要三天踏平大明,横扫整个中州大陆。

对他而言,大明都已经把主意打到自己脸上了,自己退缩也没有用,一不做二不休掀桌子就是了,于是说起话来自然也是一句比一句嚣张。

但别说,这些话还真的刺激的下面的土民嗷嗷叫,于是一个个部落的土民都是红着眼睛开始对各处的汉人聚居点展开的劫掠残杀。

事情发生的太快,这里的汉人一时间遭受到了灭顶之灾,但他们总归是反应过来,很快就开始团结起来进行抵抗,并且第一时间向外界求援,然后很快就把局面控制住了,至少没有让土民们彻底再度扩大对汉人族群的伤害。

事实上他们最早遭受打击,那也是事发突然没有反应过来,不然的话真的摆开架势还不知道谁打谁。

纵然在南洋从来都是土民族群最为壮大,汉人显得有些势单力薄,但是架不住汉人有钱,再加上许良最早来过一趟南洋和当地汉人的联系就日渐深入。

后续一直有汉人往南洋开始移民,并且大明许多淘汰出去的旧武器也被运送到这里给汉人们进行武装,再经由大明委派的官员和人才进行组织训练,全民皆兵的南洋汉人们具备着很强的实力。

至少在当地土民的眼里,反应过来的汉人们突然就变成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民兵队伍,这战力和落后乱打的土民们根本就不在一个层级,越是打下去土民越是占不到什么便宜。

但不管怎么说,土民毕竟人多势众,随着时间推移汉人的防守也渐渐艰难,如今也只是强撑着一口气等待他们最后的希望,那就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南洋舰队!

而这个时候南洋舰队也确实是收到了汉人求援的消息,作为南洋舰队统帅的郑和一声令下,立即整合旧港的汉人筹备物资准备实施援助,而舰队更是一路往东浩浩荡荡行驶而去。

565.第563章 熬老太太第128章 许良真做到了!502.第500章 再斩许良!第53章 打几分?第269章 蹴鞠决赛第241章 大宗贸易商定第72章 没有什么是钱解决不了的(求追读!!696.第694章 你应该感谢领袖!461.第459章 心情愉悦644.第642章 平等第325章 别把太子不当太子656.第654章 分不清大小!632.第630章 上课第1章 朱标:我发现了社稷神器!第372章 朱标:我的时代532.第530章 我反对!477.第475章 陛下,该分饼了711.第709章 世界的未来第57章 老翁457.第455章 南洋华人第267章 住宅第81章 他来了,他来了705.第703章 不自量力467.第465章 偶像第346章 朱棣:什么新闻?537.第535章 科学神通第378章 夜长梦多第330章 骂死许贼第113章 诅咒第426章 长线投资第410章 什么叫高瞻远瞩第122章 毒打608.第606章 先进与落后第113章 诅咒第135章 行不行啊你?第92章 人多地少第317章 论火炮第398章 永别了,我的故乡第14章 钱是这么用的?第394章 建业元年707.第705章 功过第300章 安稳!604.第602章 东方贵客第52章 说出吾名第206章 这就是许良?562.第560章 大基建第128章 许良真做到了!第388章 历史该翻篇了第235章 初现峥嵘第40章 气候!第411章 操典662.第660章 必胜第302章 议定555.第553章 朱允熥的震撼第119章 青霉素447.第445章 爬山技巧第237章 纺织厂投产!660.第658章 知己知彼481.第479章 相信后人的智慧第297章 你们会输的719.第717章 大寿560.第558章 好好好635.第633章 变天了第24章 死道友不死贫道!693.第691章 守关594.第592章 太子在防谁?第69章 净整奇葩活儿(跪求追读!!!)第45章 赢,赢麻了!第274章 迎接450.第448章 科研院第139章 新年新气象第314章 关于倭寇第279章 蒸汽机床,金属加工第125章 工业化能行?第97章 诱惑天子!第144章 金刚钻第257章 不去后悔一辈子第394章 建业元年第174章 借势473.第471章 投降708.第706章 惊变721.第719章 仙逝561.第559章 公平很重要709.第707章 认命634.第632章 好事坏事?第296章 许良的聘礼第378章 夜长梦多第233章 珍妮机第188章 解剖第413章 大海591.第589章 大胆!697.第695章 后路第68章 事情闹大了呀!(跪求追读!!!)第43章 还得是你啊第286章 普通市民朱标625.第623章 告圣状第222章 高丽,李朝680.第678章 人心第60章 君臣奏对606.第604章 要不您来奥斯曼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