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第638章 思潮涌动

皇城讲学是许良对皇权发起的第一次冲锋,这一次冲锋让世人真正看到皇权背后的虚弱,当那原本世人眼里不可直视的紫禁城,也对许良的声音保持沉默的时候,皇权就不再是他们眼里绝对不可冒犯的存在了。

就仿佛顷刻之间他们思想中的禁锢瞬间被打开,他们陡然发现一个更加美好而公平的世界。

他们在许良的声音之下,真正开始思考起民赋皇权的可行性,真正开始思考人格平等的社会基础是否能够实现。

这一刻,在场之人无不是许良的学生,挨得近听得到许良声音的人,都是屏气凝神不敢松懈,他们要把许良说的每个字都尽量记得清楚,在朝廷禁绝言论的当下,只有口口相传这个方式,才能把思想启蒙的火种宣扬出去。

即便是大部分遥远的群众听不到许良的声音,他们只看着许良的身影,也能感受到那深沉的力量。

许良的论述十分细致,他的内容从最初的原始社会组成,一直演化到今天这样权力高度集中的社会都有详细的分析,人类组织起来最初的需求只是利用集体的力量保障生存,而个体也为集体做出贡献,本质上这个群体组织就不该是为了满足个人权力欲望而形成。

随着社会演变,人类族群组织越发复杂庞大,于是就有了集中权力的需求,这样才能更高效的使组织运转起来。

只是演化到了今天,当权力完全集中于一个人身上,皇帝这种存在就诞生了,而这种存在反而背离了人类组成集体最初的目的,集体存在的意义完全被曲解成为皇帝一人而存在。

同样基于此,许良又论证了人为什么必然人格平等,人为什么拥有财产权、监督权、选举权、人身自由等等权利,皇帝的权力为什么来自于百姓,朝廷又为什么有义务提供公共服务。

这所有的一切都不是贪得无厌的索取,而是还原社会本该有的样貌,它天然正确。

这天在场聆听圣人讲义的所有人,对这所有的一切都无比信服,不仅仅这些思想本身就是圣人背书,更多的是因为它符合身为人类最朴素的价值追求。

除了既得利益者,谁会讨厌公平和正义呢,可既得利益者毕竟只是世间极少的那一撮人。

而聆听讲学的人,也远远不止在场的人群,有一些人悄悄记录下许良的讲学内容,然后各自去往不同地方交给不同的人看。

当京城茶楼里杨士奇和解缙看到今日许良讲义内容时,他们久久无声。

今日许良于京城下公开讲学这个事情,足以记载进入史书,这种大事件往往在历史中有不同寻常的意义,因为往往这种事能对历史进程产生巨大作用,至于这作用是好的作用还是坏的作用,那就没人可以预知了。

今日必定是载入史册的一天,这一点看到讲义内容的杨士奇和解缙都无比确信。

宫里的那位对这种事情保持了沉默,那也就意味着皇权选择了退让,可退让的皇权还能维持住不可冒犯的威严吗?

许久之后,杨士奇才悠悠的感叹了一句:“我们这一代可真是精彩啊,见证了农业向工业跨越的社会演变,见证了地理大发现的广阔世界,以后甚至还有机会见到皇权被关进笼子,生于这样的历史变革节点,也不知是我们的幸运还是不幸。”

“自然是幸运的。”解缙往楼下看了一眼,远处是包围了整个皇城的密集人群:“我只恨自己生命有限,见识不到以后百年几百年的世界面貌,以民为主的未来如果真的实现了,我想象不到那是什么样的美好。”事实上京城多数官员,都是如同解缙杨士奇这样在关注着事态发展。

谁都能感受到,今天的大明已经变得不太对劲了,各种事件的出现无不是酝酿变局,让他们心惊的事情是,皇帝面对这种情况居然无能为力。

按理来说,大明前两任皇帝一个是开国雄主,一个是千古圣皇,怎么也不至于今天这个地步的。

大明今日社会经过改革变法,已经到了迫切需求思想革新的地步,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大明的强盛最多只能是延缓这个进程。

奈何大明现在有许良这么个特殊的存在,大明太祖和圣皇再有威望,那也是已经不在人世了。

许良这么个声望地位并不低于他们的存在,一旦选择加速这个进程,一下子就点起了星星之火,即便大明仍处于上升的强盛阶段,也在这种风暴前显得有些无力。

如今连天子都显现颓势了,看出一些苗头的官员们,当然也要判断一下未来的方向,琢磨一下万一未来变天了,自己该处于个什么位置。

那么探知清楚许良的主张和诉求那就很有必要了,打仗也要讲究个知己知彼嘛。

这个道理不仅仅是对官员们而言,天下士绅显贵豪商世家,无不是对许良的动态紧紧关注,无论未来大明会变成怎么样,那个主导者必定就是许良,盯住许良有助于帮助他们判断未来的走向。

每一次社会变革,都必定会带来一次大洗牌,原本的世家贵族可能衰落,原本的底层也可能爬起来,想要抓住历史机遇或者保存原本的财富,就必须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至于许良民赋皇权以民为主的思想,他们是认同还是反对,最终他们也只能接受,连皇帝都没辙的事情,别人更不用说了。

许良和朱允熥和朝廷的拉扯,最终还是以许良略胜一筹而告终,思想的启蒙随着许良的讲学走上了大明的台面之上。

从京师开始,许良踏上了漫长的巡回讲学之路途,这对他也是一种形式的攻城略地。

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引起当地巨大的轰动,无论走在哪里都是万人簇拥,而他的声音也在为一个个人打开新世界的大门。

新的思潮已经在大明暗暗涌动,只是什么时候才会爆发出来,这是连许良也无法预知的事情。

第245章 元素周期表第184章 这就叫专业!第307章 掀骰盅第28章 开眼看世界!第160章 还得是许良446.第444章 什么是代差第51章 太粗俗了!578.第576章 天朝不仗义第268章 生活529.第527章 宏愿第366章 千秋功业后人评说497.第495章 很大很大的官第306章 洞房506.第504章 变化第73章 哪儿来这么多碰瓷的?(求追读!!!531.第529章 惊雷第81章 他来了,他来了480.第478章 不谈公事第139章 新年新气象第119章 青霉素第362章 新的使命539.第537章 新时代儒生的责任582.第580章 绝境619.第617章 太闹腾了471.第469章 家事难断634.第632章 好事坏事?第225章 小朋友要听话第263章 连环画《水浒三国》第172章 真的不懂?第401章 皇帝找你约579.第577章 铺路第109章 冷第283章 什么叫艺术啊451.第449章 未来683.第681章 北伐!446.第444章 什么是代差690.第688章 孤军深入第75章 燕王,道衍第199章 朱标:许良我罩的655.第653章 他是贼!第380章 大华夏史第138章 朱标:我信!第161章 我也交代后事541.第539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请假一天,明天补上第209章 老杨啊,来当我秘书吧第31章 狂!609.第607章 膨胀的野心第31章 狂!656.第654章 分不清大小!541.第539章 改革春风吹满地第381章 为长远计595.第593章 朱标再危493.第491章 黄老爷是个大善人第396章 最后的享受496.第494章 黄老爷是个心善的461.第459章 心情愉悦第415章 土著703.第701章 风景533.第531章 天下没有犯错的皇帝!第398章 永别了,我的故乡第308章 新婚燕尔568.第566章 大世开幕695.第693章 我的任务完成了第365章 不对劲第306章 洞房第435章 郑和下西洋525.第523章 马可波罗骗我!第175章 名声第255章 朱标:我成校长了?578.第576章 天朝不仗义595.第593章 朱标再危574.第572章 时代的速度533.第531章 天下没有犯错的皇帝!637.第635章 谁急了?第303章 你退稿了我怎么追更?524.第522章 危险的思想第287章 讨价还价第367章 是哪里除了差错?549.第547章 富贵还乡609.第607章 膨胀的野心第241章 大宗贸易商定597.第595章 体面657.第655章 上路第177章 眉目462.第460章 大将军设宴602.第600章 西方第228章 构建商业生态第196章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第375章 震慑第21章 中午的月亮挺圆的哈第30章 我儿有进士之姿!第255章 朱标:我成校长了?532.第530章 我反对!第106章 你不能背叛师门啊!720.第718章 危机468.第466章 举国追捧462.第460章 大将军设宴第400章 天文580.第578章 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