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第702章 共和

制宪内阁初定人员基本都是一些熟悉的名字,除了许良这个领袖之外,就是解缙、杨溥、金幼孜、杨士奇、杨荣这几个人了。

这第一届的内阁班子,也只是一个过渡罢了,再往下就基本没有这些大明旧臣,而是从起义中诞生的新一代人才。

出现这样的情况,一来是确保朝政的顺利过渡,二来则是制宪党新一代还是年轻的过份了一些,这也得怪整个制宪起义推进的实在太快,还来不及让他们都成长成熟起来。

新内阁组建之后立刻展开了会议,推出了许多内阁条陈,其一是宣布成立新大明国,确立了制宪朝廷的基本结构。

其二,则是内阁代表全体百姓,宣布任命朱允炆嫡长子朱文圭为大明新任皇帝。

其三,废除年号制度,全国开始施行黄帝历,而黄帝历4129年,也就成为新大明成立的第一年。

其四,新大明宣布继承大明帝国一切旧有外事关系,依然承认《新朝贡条约》《万国条约》的一切内容,依然保持对海外及周边诸国的宗主地位。

这一切内容,当然并不是单方面的宣布,不然的话海外诸国都不承认,那就尴尬了。

早在制宪党入主京城的第一时间,他们已经派出使臣出走各国宣示宗主国地位了,而诸国不管心里愿不愿意,他们在事实上都平静的接受了这一点。

对诸国们来说,至少上头还有个朱姓天子,事情还没有完全做绝。

这实际上是一种无奈的选择,大明那边已经是既成事实了,除非以后他们不想要大明的援助和贸易了,并且打算成为新大明的敌国,不然就只能承认了。

朱允炆也同意了新大明的册封,如今新大明皇帝朱文圭已经在前往大明的蒸汽游轮上了。

一切事情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百姓们越来越多习惯新大明的一切。

市面上的日历全都换上了黄帝历纪年,官府衙门一天一个变样,各种建设计划不断地推出,钱庄也悄无声息的出现在越来越多的城市。

但也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水,周边的一些小国并不那么安分。

早在制宪党还在和大明朝廷对峙的时候,安南以及东瀛都露出了獠牙,他们打着尊奉大明天子的旗号,发起了对大明南方的攻击。

当然他们并非是真的忠心于大明天子,只不过是看着大明难得陷入内战之中,妄图趁乱撕下几口肉而已,这也只不过是他们这些小国常有的做法。

只不过他们的獠牙,并没有对彼时的制宪党施加太大的影响。

两广后方,杨溥早早就打探到了安南的动向,提早就布置了防线,这让安南从作乱到现在,也始终未能往北突破过一步。

若是以前,安南作乱或许会让中原王朝头疼一阵,但时代已经变了。

当安南国主胡汉苍率军袭扰大明边关的时候,他原本幻想着的是劫掠大明的财富,抢夺大明的女子,杀掉大明的百姓。他并不担心会遭到报复,且不说大明深陷内战无法自拔,就算他们回过神,要想报复安南本土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历代中原王朝就算能征伐这片土地,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更无法长久的治理。

基于这种历史认知的自信,胡汉苍毫无顾虑的发动了这场战争,他知道自己再不打的话,迟早也要被大明的文化侵蚀温水煮青蛙。

可是,事情的发展却和他想象的完全不同,当大军推进到边关之时,明军的枪械火炮防线,直接把他给打懵了。

虽然制宪党没有太多精力放在边关上,但依靠着武器的代差,他们的防御依然可以让安南不能逾越半步,一年多下来,安南来来回回骚扰了不知道多少遍,也还是在边关打转。

直到制宪党终于取得起义胜利之后,胡汉苍才在第一时间撤军,然后立即派遣使者表示臣服。

只不过这种反复无常的做法,新大明内阁表示完全无法容忍。

“领袖,当初您制定的文化融合策略已经三十多年了,我想现在已经到了时机成熟的时候,如今安南这般上蹿下跳,正好可以作为我们第一个尝试的对象。”

内阁的会议圆桌上,摆放着安南递交的国书,其上内容无疑是对曾经的过失作为深表惶恐,如今已经幡然醒悟,愿意继续与新大明维系《新朝贡条约》的内容,遵从新大明为宗主国云云。

这份国书当然写的漂亮,但是在场的人都不是傻子,杨士奇首先就忍不了,立刻就表示自己的态度。

而他的提议,让同在会议当中的其他阁臣也都点起头来,显然他们都很中意这个提议。

大明对诸国之情况有着充足的了解,三十多年前的文化侵蚀到了今天,已经显现出卓越的成效,事实上周边诸国的士人阶层对大华夏史的叙述越来越认同,对大明这个华夏中央王朝的态度,更是越来越亲近。

只有诸国的君主王室一直在尝试抵抗这种影响,但是摄于大明的强大,他们的抵抗就显得有些无力。

安南的做法显然让这些阁臣们都不满了,真以为我大明是软柿子好脾气随便拿捏吗,没腾出手也就算了,现在有时间有精力,可不得秋后算账,正好也顺水推舟落实一下发展这么多年的政策。

“士奇所言甚是,既然如此,那我们就发国书申斥胡氏作乱、德不配位,并且一同于报纸发表,看看安南内部会作何反应。

另外运作一下双方留学生及亲明官员,让他们配合声势,若是情况合适的话,那就直接出手吞并安南!”

许良并没有犹豫,今天的大明完全有实力做任何决策,这样的尝试无论能不能成功,都不会对自身有什么影响。

而其他阁臣也都是出声附和,然后气氛就轻松愉快起来了。

真正瓦解皇权之后,他们这些臣子才感觉到其中的好处,没有一个皇帝骑在头上,做事是真的舒服啊。

“那么接下来,我们就该讨论一下东瀛的事务了。”许良的眼睛眯起,闪过一丝冷漠。

第396章 最后的享受第3章 许良发家史第153章 基因?第288章 驸马是什么样的人?509.第507章 准备离任第319章 文化桥梁582.第580章 绝境第184章 这就叫专业!521.第519章 回京593.第591章 以后再说474.第472章 能再抽一鞭子吗?592.第590章 石破天惊第330章 骂死许贼第369章 最后的安排570.第568章 归附697.第695章 后路609.第607章 膨胀的野心第81章 他来了,他来了694.第692章 陛下,准备守家了第363章 我还得看他脸色?第54章 这也行?(求跟读支持!!)547.第545章 许良的成绩单707.第705章 功过第179章 契约551.第549章 天朝真好啊665.第663章 反击!564.第562章 天才少女第412章 草包?490.第488章 盟誓第439章 海盗和倭寇607.第605章 东方的就是高级!689.第687章 绕道第234章 机器生产第122章 毒打第194章 事成502.第500章 再斩许良!第41章 你是故意的第397章 叔侄情深第175章 名声第17章 理553.第551章 嘿嘿,肉包子真好吃第257章 不去后悔一辈子第130章 许良误我啊!第255章 朱标:我成校长了?第365章 不对劲第85章 世有妖孽第310章 见微知著第164章 长途跋涉692.第690章 要命了684.第682章 出征!551.第549章 天朝真好啊第45章 赢,赢麻了!第348章 钱这么好赚?第204章 鸡汤来咯第16章 给太子一点小震撼第115章第354章 逛街第98章 圣人还是妖孽?706.第704章 撞沉它!第172章 真的不懂?477.第475章 陛下,该分饼了第305章 新婚大吉652.第650章 棋手588.第586章 太师说得对580.第578章 抉择457.第455章 南洋华人第127章 《细菌病理说》第333章 内定?第424章 天下局势613.第611章 启示少女第157章 奇才啊!第248章 第247 孤给科学站个台第174章 借势477.第475章 陛下,该分饼了572.第570章 小师弟第385章 看不起我?第365章 不对劲第46章 要变天了?第118章第287章 讨价还价第46章 要变天了?第107章 孤很欣慰696.第694章 你应该感谢领袖!第105章 《自然》第162章 是时候了655.第653章 他是贼!第331章 担忧688.第686章 必胜550.第548章 天朝好吗642.第640章 进京杀贼460.第458章 搜查士兵479.第477章 两广第245章 元素周期表第265章 俺会看三国水浒550.第548章 天朝好吗第139章 新年新气象507.第505章 马六甲之内尽是大明!第441章 机会得自己创造第124章 听许良的话第150章 交代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