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缩影

第137章 缩影

凤阳府,定远县。

李进这次是带着任务下来的,他并没有急着去当地官府报道,而是穿着一身布衣,准备先深入民间探查情况。

这一日。

天色实在是太晚了。

赶到县城显然来不及了,好在山脚下有一个农户收留了他。

只是李进有些好奇,为什么这里会有农家,他来凤阳时做过大量事先功课,这座山应该是没有可以用作耕作的田亩才是。

这农户是一对父女,姓胡。

父亲叫做胡彬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女儿叫做胡叶,年轻虽小却意外的懂事。

“吃饭了。”胡叶端了两碗稀粥走了出来,放在了桌上。

然后又从兜里拿出两块土豆摆在了桌上,许是有些烫手,少女吹了吹有些发红的小手,然后用手抓着自己的耳垂。

“胡伯伯呢?”李进抬头看了一眼,开口问道。“怎么不喊他来一起吃饭啊。”

少女没有抬头,一边剥着手中的土豆皮,一边开口回道:“他干活呢,锅里我给他留了,吃完我换他。”

“啊?都这个时间点了,还在地里干活?”李进脸上露出吃惊的神情。

少女却是神色平静,道:“我们庄户人家就像麻雀,数着粮食过日子的,偷懒一天都可能饿死。”

“这么严重啊。”李进下意识开口道。

李进虽然以前日子也不算富裕,可好歹马三刀也是实打实的侯爵在身,衣食无忧还是能够保证的。日子过得紧巴,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马三刀把官职与爵位的薪禄都拿去救济那些死去老战友的遗孀与遗孤去了。

“我发现你们读书人,真的什么都不懂。”少女看着手中已经完全剥干净的土豆,开口道。“李书生,你既然是读书人,那么一定听过扬州知府杨大人吧。”

“听过,杨大人是一个好官。”李进开口道。

“是啊,杨大人是天底下最好的好官。要不是有扬州杨大人给咱们老百姓带来了土豆这种作物,怕是日子还要来得艰难。只可惜,土豆并不能交税。”

少女咬了一口手中的土豆,抬起头看着李进,接着开口道:“我和你讲啊,读书人。”

“我们家以前有五亩地的时候,我爹、我叔叔,还有我一个表哥,三个壮丁。日子虽然紧巴,但还算能过。”

“这不挺好的吗?”李进开口道。

对于这个时代的老百姓来说,能有口饭吃,有衣穿,确实已经很好了。

少女无奈叹息道:“但官府的税重啊,除了一年两次的正税外,还有一些乱七八糟的杂税。还有服徭役,人一年忙到头,什么都没有剩下。”

“结果,就在前年,我叔叔和表哥去服徭役。一个病死在工地,一个落下了病根。我们家的壮丁减了大半,连种田的人手都不够了。”

李进沉默了。

同时默默记下了这件事,大明初建,有太多要用到人力的地方,因此徭役也格外的重。

征用徭役,就会占用老百姓的青壮劳动力,在服役的过程中,还极有可能发生胡叶的表哥和叔叔这种情况。 失去青壮劳动力,对于一个家庭的打击是毁灭性的。

李进默默地听着。

少女接着开口说道:“交了官府的税,明年连买种子的钱都没有。伱说这个怎么办啊?”

“借。”李进开口回道。

这是他能够想到的唯一法子。

少女点了点头,开口道:“但是像我们这样,身边朋友亲戚也都一样困难。对于我们来说,唯一能够借到的就只剩下印子钱了。”

所谓的印子钱,就是高利贷。

由于每次归还都要在折子上盖一印记,所以人们就把它叫做“印子钱”。印子钱每日本利计息,指数函数,翻倍会越来越快。

俗语云:印子钱,一还三;利滚利,年年翻;一年借,十年还;几辈子,还不完!

红楼梦里,王熙凤就有干这个勾当。

李进沉默了。

他知道一个农户,尤其是失去了两个青壮劳动力的农户,每年能够靠着交完税剩下的粮食活下去,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是绝对还不上印子钱的。

果然只听胡叶接着开口说道:“我们借的是蓝大官人家的印子钱,别说还清欠款了,后来连利息钱都还不上。最后只能被逼着卖田。一开始我们卖的是二等坡地。”

“可这也只能解一时之急,利息实在是太高,滚来滚去,到最后根本还不上。卖光了坡地,卖水浇田,到最后卖光了所有田地,这才勉勉强强把印子钱还上。”

“要不是迫不得已,我们也不会来这座山来开荒。”

听了胡叶的这番话,李进也终于解开了那个最初的疑惑,怪不得这里还会有农户,原来是被逼无奈,来开荒的。

李进脑海里这时也终于明白,为什么杨宪会说大明税制一定要改,不然就将积重难返。如今只是在苏、松、嘉、湖少数几个地方做了新税改革试点,朱元璋派他们这些士子下去全国各地,其中也藏着一份心思,就是让他们下去看看,新的税制是否真的有必要马上推广全国。

科考的时候,他虽然用了大量杨宪说的话。

可那时候的李进感触还并不深,只有像现在这般深入基层,实实在在见到这些发生在身边,甚至就发生在自己眼前的事情,才能够真正明白杨宪所说那一番话的重量。

像眼前胡氏父女他们这样失去了土地之后,他们所能够做的,要么是去给富户当佃户,要不就是逃到外地去当流民。

或者就像他们父女一样,来这荒山之中开荒。

“.定远县像胡姑娘你们家这种情况多不多?”李进沉默了片刻后,开口问道。

“多的是。”

“那这样,岂不是有钱人的土地越来越多,老百姓手中的土地越来越少。”李进开口道。

少女抬头看了一眼李进,这些读书人就是爱少见多怪。

“那不可就是呗,你到定远县看看,哪几个乡绅富商的土地不是接连成片的,我们老百姓呢?我们老百姓的地,只能见缝插针。”

(本章完)

第106章 一切为了江山永固第357章 等会儿会有点疼,忍着点(4k)234.第232章 整个日本都为之疯狂!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第68章 你懂什么叫墨菲定律吗第1章 开局一只鸡第37章 徐达买衣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第349章 完美的军粮(4k)第315章 给大明读书人的一封信(上)第343章 一日为师(4k)第312章 高丽新的王(4k)166.第166章 草原266.第264章 从吃的饱到吃的好(4k字)第57章 洪武三年冬240.第238章 大明军神倒了242.第240章 失态的朱元璋223.第222章 开海第113章 好好干,未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168.第168章 大明军工厂260.第258章 开始将手伸向制度第142章 大明的神剑第107章 反对的不是科举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40章 京城纸贵第46章 上京,卖菜!第91章 臣举荐一人,可解灾情第99章 仰望星空186.第186章 大捷!(4k)第328章 你有免死铁券,好,那我就杀你两次第93章 仿范公法第363章 属于大明的环球航行(4k)167.第167章 军器局第一任局长第47章 心里苦的人第302章 建立政务员体系(4k)222.第221章 从未听过如此无理的要求235.第233章 尘封的恐惧被唤醒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胜女(4k)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阳第100章 这是什么神仙日子?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200.第200章 偷天换日(4k)第129章 官民一则 均田均粮252.第250章 贵宾服务第101章 干得好啊第11章 蓝玉,你出息了啊第149章 怀疑人生沈万三第90章 算计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200.第200章 偷天换日(4k)258.第256章 究竟谁在为百姓做事191.第191章 圣人耶?(4k)第147章 真买楼第95章 老伯,咱们本家啊第103章 不战而胜而屈人之兵260.第258章 开始将手伸向制度第322章 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4k)第68章 你懂什么叫墨菲定律吗第95章 老伯,咱们本家啊第28章 风靡京城235.第233章 尘封的恐惧被唤醒第125章 看懂也得说看不懂,这才是懂(第三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137章 缩影第140章 穷病第7章 神秘小瓶249.第247章 超越谥文正的诱惑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371章 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有这么一尊菩萨244.第242章 阳光 列车 少女(第三更,求订第306章 莫贪天功为己功262.第260章 刘老伯,你的学生有大出息啊第90章 算计第311章 东瀛与高丽(4k)284.第281章 所谓成长,就是让人变得越来越第368章 做这个时代的太阳第319章 你什么档次,跟我吃一样的菜肴?!第68章 你懂什么叫墨菲定律吗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儿子!(4k)第354章 女真灭族(4k)260.第258章 开始将手伸向制度第371章 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有这么一尊菩萨第39章 种菜第52章 韭菜第358章 大明的卫生改革(4k)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27章 明记甜品铺234.第232章 整个日本都为之疯狂!153.第153章 会淹死人的167.第167章 军器局第一任局长第333章 岛是宝岛,但需要清清藤壶(4k)299.第294章 外表温文儒雅,内里其实是个疯第96章 拉着当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第85章 扬州大开发166.第166章 草原第323章 等船来,等花开(4k)224.第223章 烧鹅第39章 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