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第168章 大明军工厂

第168章 大明军工厂

由于火铳在元末战争中显示了较大的优越性,朱元璋就是火铳的受益者。

因此朱元璋对于火铳同样十分重视。

耳濡目染下,朱标同样如此。

因此在听了杨宪的想法后,朱标开口道:“杨卿,是准备改进火铳吗?”

建国之后,朱元璋最想做的其中一件事,就是把元代创制的初级火铳加以改良。在原时空,这件事不仅他在做,他的继位者朱老四也在做,甚至比他做的还要好。

困扰朱元璋、朱棣他们的问题,对于杨宪来说,却是很简单。

在他看来,火铳可以改进的地方也很多。

首先便是外形的改进,前膛由直筒改为由筒口到药室逐渐增大的形状,即药室壁加厚,使设计更加合理,也更加科学。

其二是增加了火门盖,使其更加安全、可靠,利于作战。

其三是增配了装药匙,使药量有了一个统一的标准,避免了药多或少带来的危险。

最后是增加了“木马子”,用以压实火药,增加爆发力,增大射程。

总之,就是在火铳的制造和使用上,更加规范、合理和科学。

这一切的前提都是建立在没有系统的情况下,如果没有系统,杨宪会这么做。

可如今有了系统加持,杨宪要做的不是火器改良,而是打算直接掀起一场热武器的变革。

火铳再怎么改良,还是火铳。

杨宪要做的是跳出火门枪,直接打造属于大明的精英级别燧发枪。

其中难题之一的火药问题,早在两年前,便已经解决。如今城外的,扬州火药厂到现在都还在正常运作。

需要做的只是生产火药颗粒而已。

这一次,正好趁着这个机会,杨宪准备直接打造一个军工基地。

他手中别的不多,就是地多。

当时接手扬州时,就是一座荒城,很多无主之地,自然被顺理成章收归国有。

杨宪在原本火药厂的山头附近,直接又是圈了两座山。

将这一整块区域,划为军工重地,四周拉起警戒线,12个时辰轮流派人值守。

除了火药外,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枪械部分。

杨宪为此,直接成立了一个机械工厂。

最难的问题,枪械设计图,已经由系统帮忙解决了。

虽然燧发枪的设计图属于超越这个时代的设计,可毕竟不算太离谱,属于火门枪的演变,因此所需功绩点还在可接受范围内。

对于如今的杨宪来说,这点功绩点,洒洒水而已。

杨宪剩下要做的就是制定标准化生产规范,为了以后,必须打造出一条标准的流水生产线来。 因此手工车床、镗床、磨床、钻床等工业母机必不可少。

整件事做起来还是有难度在的。

等到最后结果出来。

在外面那些不知情的人看来,杨宪只是创造发明了新型的枪支。

在朱标这些知道内情的人眼中,杨宪是在进行火器改革。

只有杨宪自己知道,他现在在做的事情,等于是为不久将来将要到来的工业革命的一次预演。

杨宪看着朱标,开口道:“新型的步枪研发究竟什么时候才能研发成功,我这边一时间也无法给出具体时间。”

朱标点了点头,表示理解。

杨宪接着开口道:“因此为了应对,草原方面随时有可能再次发生的掠边行为。殿下,我建议重新修建,加固北方边地城墙。”

“重新修建城墙?”朱标开口疑惑道。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道:“修建城墙。”

城墙,尤其是边防重地的城墙,自然是修得越高越好。

可在古代,城墙最高不过修建到10米左右,其中很大程度是因为受限于古代科技与营建技术水平限制。

我国古代的城墙,大多为砖木结构,因材料上的局限性,决定了城墙修建不会特别高。夯土城墙的两面再包上一层大城砖,城墙砖用白灰浆砌筑。

古城墙墙面很少有直上直下的,都是斜面,城墙上部窄,上部墙面向内收起成为“侧脚”,下部宽,就是为了达到稳定性。

比如已知历史上最高的南京古城墙,底宽8-27米、顶宽3-18米。城墙基础建造时,深挖地基到原生土层,再铺上石条。然后再修建上部城墙。城墙能够屹立至今,与牢固的基础密不可分。

如今杨宪既然敢提出重新修建城墙,自然是因为有了底气。

其中最关键的两项技术,便是水泥,以及滑轮组。

水泥在加固城墙的作用远不是这个时代其他东西可以比拟的,扬州大开发这两年时间,杨宪已经培养了一大批有丰富基建经验的人才。

另一个能在城墙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就是滑轮组,它那四两拨千斤的功能,简直就是专门为这个定制的。

杨宪一时兴起,直接给朱标画起了城墙设计。

站在一旁的朱标,看着杨宪的城墙设计图,伸手指着城墙上一个个小口,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情,开口道:“杨卿,你画的城墙上这一个个类似窗户的小口是做什么用的。”

杨宪一边继续画着,一边开口解释道:“这些孔洞是预留给守城的士兵攻击用的窗口,方便士兵们进行枪械射击,投掷石块、木头、火药等等。”

“将城墙高度,拉高到20米之后,敌人就算想用投石车之类的攻城器械,也不那么容易。毕竟,大部分攻城器械,都是按照10米的城墙高度,最多15米高度设计的,它们投掷出去的石头甚至飞跃不了城墙。”

“而且按照我这个设计,城墙不但加高了,而且还加宽了,如此厚重高耸的城墙,别说攻城战本就不是草原人擅长的,我敢保证这世上任何一支军队过来,也没办法轻易攻破。”杨宪自信道。

“草原那边如果真的会有异动的话,我觉得他们会选在冬天动手,因此对于我们来说,所剩的时间很紧迫了,如果决定要修建加固城墙的话,必须马上落实。”

杨宪画完最后一笔,将手中的城墙设计图交到了朱标手中,开口道。

(本章完)

第123章 会试结束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126章 大明榜样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第106章 一切为了江山永固226.第225章 干他娘的小日本!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专利侵权案第302章 建立政务员体系(4k)第132章 一路向南第299章 以为我提不动刀了吗?(4k)第89章 吃糠拉稀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将过去(4k)第20章 第一次见面第333章 岛是宝岛,但需要清清藤壶(4k)229.第228章 大明军队进村啦!第373章 等水开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第51章 你这新鲜韭菜味不对啊213.第212章 机器一转,人心不古第319章 你什么档次,跟我吃一样的菜肴?!第29章 稻香粥262.第260章 刘老伯,你的学生有大出息啊201.请病假一天第347章 朱棣的野望(4k)第356章 做医生能救大明(4k)246.第244章 我一生别无所好第141章 现代科学实验第115章 这可是免死铁劵啊!247.第245章 白银帝国(第三更,求订阅,求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第4章 把这些稻苗给本府拔了第364章 航海王(4k)第309章 狗链(4k)第355章 各自的战场(4k)190.第190章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4k)第314章 像你这样的人才,扬州大学有多少?第82章 不敢贪 不能贪 不愿贪第142章 大明的神剑第84章 奶香炊饼第105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343章 一日为师(4k)152.第152章 认命,却不服命248.第246章 原来钱,还能这样玩第303章 不仅要撕下你这张老脸,还要放在地第100章 这是什么神仙日子?284.第281章 所谓成长,就是让人变得越来越第93章 仿范公法214.第213章 倭寇作妖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事关第360章 并非“仁君”(4k)第87章 这个人究竟是谁?第356章 做医生能救大明(4k)第369章 讨万国檄文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丢了,我们还能去哪第90章 算计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第351章 见雪是雪,是一种幸福(4k)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334章 裁撤老兵(4k)298.第293章 高丽王,别光喝酒,吃菜啊!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第79章 我对钱没什么兴趣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来了?第103章 不战而胜而屈人之兵第77章 瑞雪未必兆丰年第366章 暗流涌动第10章 骄兵悍将第319章 你什么档次,跟我吃一样的菜肴?!201.请病假一天第320章 你了不起,你清高!(4k)第91章 臣举荐一人,可解灾情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难问(4k)第71章 绝望的王保保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第71章 绝望的王保保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37章 徐达买衣第316章 给大明读书人的一封信(下)第315章 给大明读书人的一封信(上)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儿子也不必不如老193.第193章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4k)第108章 科举改革第87章 这个人究竟是谁?第300章 贱籍胥吏,与倡优同籍(4k)248.第246章 原来钱,还能这样玩第21章 生意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第339章 护短的朱标(4k)第65章 你管这叫还成?第352章第373章 等水开254.第252章 羊群效应第51章 你这新鲜韭菜味不对啊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166.第166章 草原252.第250章 贵宾服务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316章 给大明读书人的一封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