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第183章 不想学赵匡胤,更不做刘邦(4k

第183章 不想学赵匡胤,更不做刘邦(4k)

漠北草原。

让王保保下定决心再次和明廷决战,自然不可能是因为海别公主的私仇。

这件事,海别的亲生父亲脱古思帖木儿,这个死了老婆的正主都不在意,王保保就更不可能为这件事出头了。

真正让王保保下定决心,是因为他的探子得到情报,草原上已经有小部落,开始和明廷接洽,想要投靠过去。

羊毛贸易这还没几年,要是再任由明廷这样疯狂扩张下,怕是距离出现上万人的部落整体投靠的日子也不会太远了。

到时候,先辈好不容易团结起来的草原。

将再度分崩离析。

这是王保保无论如何都不愿意看到的事情,而如今北元的皇帝脱古思帖木儿却只求偏安。

可脱古思帖木儿不知道的是,王业不偏安。

上一个只知道偏安一隅的宋朝,就是亡在他们蒙古人的铁蹄下。

“草原上的战士,宁可站着死。”王保保沉声道。

扩廓王帐下的军队已经开始集结,自从那年北平城外被那一声惊天龙吟,震得兵败如山倒之后,北元便再也没有组织过哪怕一次掠边行动。

最初时,是因为刚刚兵败,要休养生息。

后面则是开启了羊毛贸易。

都快忘记驰骋沙场的滋味了。

王保保抽出了随身的佩刀,刀刃反光,能够清晰看到自己的面容。

在马背上征战大半辈子。

不知不觉间,两鬓已满是华发。

京城。

皇宫,太和殿。

“父皇,北边军情。”朱标从殿外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份奏报。

朱元璋接过一看,原本有些慵懒的神情,立马变得凌厉起来。

“王保保,他还是来了。”

“父皇,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应对,要启用魏国公吗?”朱标开口问道。

朱元璋沉吟了片刻,开口道:“这次让你的天德叔好好休息,你让人喊老四过来。”

朱标愣了一下,刚转身,又停了下来。

“父皇,你是打算让老四领兵?”

“没错,准备让杨宪和老师一起。”朱元璋直接开口道,对于朱标他向来不藏话。

“父皇这次让老四领兵,是终于准备分封了吗?”朱标开口道。

朱标明白,朱元璋让身为皇子的朱棣领兵,可不仅仅只是表面上让他带兵打仗这么简单。

其中涉及到朱元璋一直想做的一件事情。

那就是分封皇子。

他之前也曾提过粗略的想法,可仅仅只是提起,当时无论是刘夫子、李先生这些文臣,抑或是汤帅这些老兄弟,虽然都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可同样没有人附和。

朱元璋自然能够看出他们的心思。

原本皇子分封一事,早两年就要做了。

这可两年由于杨宪的出现,让整个大明快速朝前发展,改革一件接着一件,根本停不下来,让朱元璋做这事。

如今终于是让朱元璋找到了一个好机会,先让朱棣有了领兵的经验,又是北伐这样的大功。回来后,便能够顺理成章,依托这个契机,开始分封亲王,掌军领兵。

朱元璋开口道:“这些年,朕的那些臣子们,都在想着法的,想知道朕在想什么。想知道朕会不会去做这件事。”

“甚至还有一些人还在背地里嚼舌头。”

“说朕让亲王领兵,是要削夺那些老弟兄手里的兵权。那帮人,朕让自己的儿子,替他们去戍边杀贼,有人不领情。”

说到这,朱元璋的脸色有些难看。

“父皇,如果到时候满朝文臣武将都反对怎么办?”朱标有些担忧道。

他的担忧不是没有道理的,从前次朱元璋的试探便能够看出群臣的心思。

朱元璋脸色肃然,冷声道:“放心,真有人敢跟朕别苗头,那就让毛骧先把你的几个叔伯给扔出来,这次掌握他们不法的证据,够他们死几回了。”

“是父皇,不过这样一来,那几位叔伯.”朱标开口道,他仍是不愿意将事情做到这个地步。

“朕给他们丹书铁劵,许他们犯律不死,本来就是等着这个时候用的。”朱元璋看了朱标一眼,开口道。“老大,这个人情,朕留给你了。”

“是,父皇。”朱标躬身回道。

朱元璋开口道:“他们是朕的臣子,却都是你的长辈。朕总得先给你留些地步,朕不想学赵匡胤,搞什么杯酒释兵权。”

“兵权是朕的,没有朕去求着臣子们,还给朕的道理。”说到这,朱元璋顿了顿,接着开口道。“可朕也不想学刘邦,几个老兄弟一起打天下,除了一个萧何,没几个落得好下场。”

“是,父皇。”

“父皇如果没其他事,我这就去通知老四过来。”

朱元璋点了点头,看着朱标转身离去的身影,脸上露出老父亲的神情。

对于其他的一些皇子来说,朱元璋一直是皇上,很少才是父亲。

而朱标不同。

朱元璋之于朱标,永远是那个担心他的老父亲,即便他的这个儿子如今已经足够优秀。

一日后,得到传召,从扬州赶回来的朱棣来到太和殿。

朱棣在听到,朱元璋这次让他领兵去漠北打仗后,脸上笑容就再也藏不住了。

朱棣从小就向往军旅生涯,这点从他刚陪完朱元璋微服私访后,没多久,立马就回到扬州神机营开始训练,就可以看出。

换其他哪个皇子,愿意遭这个罪啊,好好在京城享福不好吗。

因此这次终于可以得偿所愿了,朱棣又如何能够不开心。

“儿臣一定不负父皇和大哥的期盼!”朱棣躬身道。

朱元璋笑着点了点头,接着开口道:“老四,神机营那边训练的如何了?”

朱棣一脸自信道:“儿臣新创出一个枪阵,名为洪武枪阵,杨大人见了都夸赞不已。”

“哦,是吗?”朱元璋笑道。 要知道杨宪的军事能力是得到过大明军神徐达肯定的。

而朱棣的这个枪阵既然能够得到杨宪的肯定,那么定然有其不俗的地方。

听朱棣这么一说,朱元璋突然就来了兴趣,一旁的朱标同样如此。

“那就去看看吧。”朱元璋开口道。

也就如今有了轨道列车后,交通便利,这才让他们能够说走就走。

扬州。

等到朱元璋他们到了扬州,神机营。

朱棣这边让手底下神机营的这些兄弟们都准备好,正准备在朱元璋面前,好好演示一番时。

突然听到有手下前来报告,说是杨宪求见。

这次由于朱元璋他们主要是来看朱棣口中的洪武枪阵的,到了扬州后,直接就奔神机营来了,并没有提前通知杨宪。

因此等到杨宪在神机营里见到朱元璋和朱标后,也是愣了一下。

“见过陛下,见过太子殿下。”杨宪行礼道。

“免礼。”朱元璋摆了摆手道。

“陛下和太子殿下,怎么有空到这?”杨宪开口问道。

朱标开口笑道:“老四在父皇面前,说他创立的洪武枪阵有多么多么厉害,我们这不就过来开开眼了。”

“对了,老四说,这套枪阵杨卿你也看过,怎么样?”

杨宪脸上神情,忽然之间,就变得有些尴尬。

这来的不是时候啊。

见杨宪如此表情,朱标会错了意,还以为朱棣是在吹牛,开口笑道:“杨卿,你但说无妨。你的军事能力,可是得到徐叔叔的肯定的,你的眼力自然错不了。老四这枪阵真要是不行,你就直说。”

一旁朱元璋虽然没有开口,可看他那表情,就知道他与朱标想要表达的是一个意思。

朱棣看到这个情况,可就彻底急眼了,开口道:“杨大人,你这表情是什么意思啊。你当时不是说我创立的枪阵非常好,还夸我是军事天才吗。你快把当时的话,和父皇还有大哥他们再讲一遍啊。”

听了朱标几人的话,杨宪意识到他们误会了,他收敛表情,开口道:“四皇子殿下创立的洪武枪阵,确实非常好。能够在短时间内,想出如此设计严密的战争,确实也足以可见四皇子殿下在军事上的天赋。”

杨宪虽然这么说了,可看朱标和朱元璋的表情,仍旧不信的样子。

这误会有些深了。

杨宪只能是继续开口道:“我方才那个表情不是说四皇子殿下的枪阵不好。”

“四皇子的战阵很好,但是已经用不到了。”

????

战争很好,但是已经用不到了?

这话,直接把朱元璋他们给干懵逼了。

如果朱棣创立的洪武枪阵真的好的话,又怎么会用不到呢。

除非

朱标忽然想到了什么,开口笑道:“杨卿是想到了更好的枪阵了?”

杨宪点了点头。

然后他就迎上了朱棣怨妇一般的神情。

那眼神仿佛是在说,你有更好的战阵,不早一些说,偏偏要等到这个时候,我带父皇、大哥来了,你才说。

杨宪表示,我也不知道你今天会把朱元璋和朱标都给请来啊。

当然这一点,朱棣自己心中同样清楚。

他明白,杨宪这么做不是故意的,也没有刻意针对他。

可朱棣心中就是有些气。

杨宪尴尬地笑了笑,开口道:“准确的来说,不能说是更好的枪阵。因为在现有的基础条件下,四皇子殿下创立的洪武枪阵确实已经是最好的战阵了。”

“现有的基础条件?”朱标抓住了杨宪这句话的重点,开口问道。“杨卿难道在火器上又有了新的发明?!”

朱标的话,同样吸引了一旁朱元璋的注意。

要知道在朱元璋他们看来,杨宪发明研制的洪武步枪已经是当今世界第一神器了,如果继续改良,那新的火器该强到何等地步啊。

一想到这,朱元璋和朱标脸上都是不由自主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杨宪轻轻摇了摇头,开口道:“想要在火器上进一步迭代的话,如今的科技积累,还有些不够。我指的是弹药。”

虽然不是火器直接改良,可能够做到弹药改良也很不错。

另一边,朱棣在听了杨宪的话后,心情也好了很多。

要知道朱棣是火器狂热粉,此时他更加想知道,杨宪是如何改良弹药的。

“难道杨卿,你再次改良了火药配方?”朱标开口问道。

杨宪轻轻摇了摇头,也就不再卖关子了,他让手底下人直接抬上来一个箱子。

杨宪伸手打开眼前木箱。

朱元璋他们抬眼望去,只见箱子里装着的是一个个纸筒?

“这是?”朱标开口问道。

杨宪看着朱标他们,伸手从箱子里拿出一个纸筒,开口笑道:“这就是洪武步枪新的弹药,我将其称为纸壳子弹。”

在枪弹的发展史上,17世纪诞生的纸壳子弹虽不是那么有名,但在枪弹历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早期的前装枪,一般都是直接从枪口往内加火药,然后再装入弹头,操作缓慢而且每次的装药量不确定,因而射击效果也不稳定,而定量装药无非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方式,在那个时代,尚没有这么先进的加工技术。

但是为了使装弹速度加快,且药量一定,纸质弹壳就应运而生,最初的纸质弹壳只使用纸卷成的筒,里面装有火药,但弹头与之分别装入,装填速度仍较慢。后来人们把弹头和火药一同装入纸质弹壳内。后来当发明了底火后,人们把底火、发射药、弹头包装在一起,极大地提高了射击速度,在纸质弹壳技术逐步成熟之时,金属弹壳的枪弹才出现。

对于如今的洪武步枪初型来说,纸壳子弹就是最好的选择。

它能够进一步,提高洪武步枪的射速。

其关键所在就是在装填弹药上大大节省了时间。

如今杨宪研制的纸壳子弹,是一个纸制弹筒,外面覆有油脂。

里面则是装有定量的火药和一颗弹丸。

使用的时候,枪手只需要用牙把弹筒咬开,把里面的部分火药倒在发火池里,再把剩下的火药和弹丸,用通条直接一股脑儿塞入枪管里面就行。

比起之前操作流程,简化了一半不止。

速度同样能够提高一倍不止。

有了纸壳子弹后,洪武步枪装填速度将得到进一步的飞跃。

(本章完)

224.第223章 烧鹅218.第217章 光与暗207.第206章 失败与失败的相遇297.第292章 咱,今年也已经五十了(4k)第95章 老伯,咱们本家啊第38章 醉话成真,无烟灶第74章 大功德第83章 刀 刀柄 刀鞘第332章 义务兵与志愿兵(4k)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186.第186章 大捷!(4k)217.第216章 鸟和鸟语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第120章 未开封的考题第60章 君子如玉215.第214章 航海王第71章 绝望的王保保第351章 见雪是雪,是一种幸福(4k)第76章 下面没有了251.第249章 轻工业区的设想240.第238章 大明军神倒了第343章 一日为师(4k)第369章 讨万国檄文第17章 扬州工人现状第349章 完美的军粮(4k)第344章 求仁得仁 (4k)第111章 二皇子殿下,你再想想第136章 无垢琉璃珠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第139章 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第140章 穷病190.第190章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4k)283.第280章 徐达的震撼(4k)第73章 说话!第99章 仰望星空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胜女(4k)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胜女(4k)204.第203章 蒸汽机的原理第135章 一堆破烂第89章 吃糠拉稀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专利侵权案206.第205章 无鞘的刀(4k)183.第183章 不想学赵匡胤,更不做刘邦(4k258.第256章 究竟谁在为百姓做事279.第277章 黄桃罐头(4k)211.第210章 两个失意的人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139章 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第105章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第49章 古代识字率223.第222章 开海206.第205章 无鞘的刀(4k)162.第162章 报纸的威力第76章 下面没有了186.第186章 大捷!(4k)178.第178章 洪武步枪第329章 自古天家无亲情 新的酷刑(4k)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291.第288章 这天下到底是我的,还是你儒家233.第231章 挖山222.第221章 从未听过如此无理的要求第133章 意外惊喜160.第160章 破府抄家第78章 身心俱疲的朱标第338章 古今第一太子(4k)262.第260章 刘老伯,你的学生有大出息啊第370章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纺织厂301.第296章 选错了对手(4k)第92章 他杨宪能做,朕不能做?第36章 民风第29章 稻香粥198.第198章 父与子(4k)266.第264章 从吃的饱到吃的好(4k字)第327章 天子剑,月下斩驸马(4k)第126章 大明榜样第75章 有些相遇198.第198章 父与子(4k)255.第253章 相公,我想去明记纺织厂工作第364章 航海王(4k)234.第232章 整个日本都为之疯狂!第125章 看懂也得说看不懂,这才是懂(第三272.第270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103章 不战而胜而屈人之兵205.第204章 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4k)第31章 杨卿,真是爱国的大忠臣啊217.第216章 鸟和鸟语242.第240章 失态的朱元璋第319章 你什么档次,跟我吃一样的菜肴?!第10章 骄兵悍将第16章 要致富,先修路!第85章 扬州大开发235.第233章 尘封的恐惧被唤醒第86章 小区建设第138章 残次品第316章 给大明读书人的一封信(下)第302章 建立政务员体系(4k)258.第256章 究竟谁在为百姓做事第141章 现代科学实验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难问(4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