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5.第214章 航海王

第214章 航海王

海禁几乎贯穿整个明朝。

《大明律》里,对海外贸易有着很严厉的规定。

“榜谕沿海军民,有犯者许诸人首告,得实者给犯人家资之半。知而不告,及军卫有司之弗禁者,一体治罪。”

意思就是说,站出来告发他人出海属实者,可获得被告发者一半的家产。如果有人知情不报,或军队卫所等部门不能严厉执行海禁政策,须与出海者同罪。

向海外贩卖人口与军器,甚至要被处绞刑。

可如此严刑峻法之下,还是会有人铤而走险出海从事对外贸易。

因为很多沿海的民众这么做,真的只是为了活下去而已。

要知道对于沿海地区,对于一些百姓来说“田不供食,以海为生”。

海禁不仅禁止贸易,就连出海捕鱼,也给一并禁绝了。

朝廷的政策是“片板不许下海”。

禁海,等于是断了他们的生路。

这些年海禁,可以说是越禁,走私得越严重。

比如福建的海商每年会聚集“大舶数百艘,乘风挂帆,蔽大洋而下”;广东民众也“多挟峨舸入海与夷市”。这些海商来自各行各业,既有地主、官绅,也有逃犯、僧侣、书生等。

好在如今才是洪武七年。

这些海商们还都是各自为政,并未联合起来,形成武装化的海商集团。

等到那时候,事情就有些难搞了。

这些武装化的海商集团说得好听些是海商,说得难听些就是海盗。

明朝历史上比较出名的有汪直、徐海、叶宗满

不过这种情况要到明朝中后期了。

这些情况,杨宪自然都清楚。

可毕竟是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的营生,沈家完全没有必要参到这种事情里头去。

面对杨宪的疑惑。

沈万三脸上满是苦涩,他开口道:“在前元时候,沈家是有从事海外贸易的,当时甚至有一支船队。沈家也通过海外贸易,赚取了不少钱。可大明成立,发布了禁海令后,我便已经下令解散了船队,商船也全都卖了。只留下了一艘,我最初发家的船,就当是留个念想。”

“前些日子皇上找我借钱的事情,杨国公想必也听说了,三千万两白银这笔数目实在是太大了。我变卖了沈家大半的产业后,这才将钱如数交上。可经过这件事后,沈家元气大伤,我家老三便偷偷瞒着我,动用了这艘商船,进行海外贸易。”

“这件事我不怪他,可没想到,这次商贸却是遇到了倭寇劫掠钱财货物不打紧,可我沈家伙计,还有我的一个孙儿,都是被他们绑去了。”

如果是其他事情,凭着之前借钱的情谊,沈万三找朝廷,朝廷方面肯定也会帮他,而且多半都能办成。

可沈万三知道眼下这件事,无法报官找朝廷。

他想到能够帮到自己的人,全天下也就只有杨宪。

“只要杨国公能够出手帮忙,无论结果如何,我沈家以后以国公大人马首是瞻。”沈万三放下手中的木杖,说着就要向杨宪下跪行礼。

一辈子就这么风风雨雨的过来,到了老人这年岁,死亡召唤已是不远,最关心的也就只有子孙延续了。

沈万三最喜欢沈霞、沈成不假,可不代表对于其他孙儿就不关心。

杨宪伸手扶住了眼前这个老人。 沈家到了如今这个地步,说起来,与他也有一些关系。

杨宪相信以沈万三的能力,应该已经发现了收购他们沈家产业,幕后所在是明记商行。即便在这件事上,杨宪做得很隐蔽。

而明记商行与杨宪的关系,也不难查到。

在这种情况下,沈万三还愿意说出方才那一番话,等于是把他自己和沈家卖给杨宪了。

因此这个忙,杨宪准备帮。

杨宪看着沈万三,开口道:“查清楚劫持你们沈家商船的倭寇是什么人了吗?”

杨宪之所以这么问,是因为此时沿海地区干着劫掠勾当的人,不仅仅只是日本人。

讲到这个,就不得不提一个人。

张士诚,男,1321年生人,职业是贩私盐,泰州人。

作为元末,揭竿而起,白手起家,最终成为反抗元朝的天下诸侯之一。

张士诚雄踞江苏、浙江一带,也是个枭雄人物,只可惜运气不大好,因为跟他一起争夺天下的人是朱元璋。

张士诚兵败后,其本人也被诛杀。

可他的一些残余势力,当时却并没有被全部剿灭。

张士诚的好多部下都是江苏、浙江沿海一带的人民,非常熟悉海上的情况,所以张士诚势力被消灭后,他们都不愿意归附朱元璋,而是逃到海上继续与朱元璋为敌,经常袭扰明朝沿海边疆和过往商船。

因此沈万三的商船也有可能是落在了张士诚残余部下手里。

沈万三明白杨宪话里的意思,他开口道:“我已经让老大他们去和船老李联系了,船老李曾经是张士诚旧部,我沈家对其有恩。如果真是落在张士诚那些旧部手里,船老李一定能够打听到消息。”

杨宪点了点头,忘记这茬了。

像沈万三这些江南富商,当年都曾资助过张士诚,因此与张士诚旧部相识,也很正常。能把这件事如此坦白说出来,也代表沈万三对杨宪的绝对信任。

如今海上华人势力,也就只有张士诚旧部最为强大,如果是其他华人海盗势力,他们去讨人,面子应该也够。

原本还有方国珍,方国珍早已降明,洪武七年,也就是今年年初时,也已经去世。

就葬在南京城东20里玉山之源。

“我离开前特意交代过,只要苏州那边一有消息,就会立马送到扬州来。”沈万三开口说道。

如今事情情况全都明了。

如果最后探查到的结果,沈家商船是被张士诚旧部袭击的,那么就皆大欢喜。

沈瑞南人只要还在,沈家无非就是多出些银钱而已。

目前最担心的就是另一种情况。

如果是落到倭寇手里的话,怕是就只能诉诸武力了。

这时候,以什么样的名义出兵又是个大问题。

感谢琉璃丷西木野真姬童鞋的打赏,谢谢,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支持,鞠躬致谢。

(本章完)

164.第164章 神迹第301章 雄主之治国,则为之计深远(4k)167.第167章 军器局第一任局长252.第250章 贵宾服务244.第242章 阳光 列车 少女(第三更,求订第305章 聪明的胡惟庸(4k)278.第276章 扬州烤鸭(4k)165.第165章 用距离换力219.第218章 放下鱼叉,拿起了屠刀第352章273.第271章 局中局第20章 第一次见面251.第249章 轻工业区的设想248.第246章 原来钱,还能这样玩第74章 大功德275.第273章 礼物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报纸!第307章 人老成精(4k)第84章 奶香炊饼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儿186.第186章 大捷!(4k)199.第199章 权与钱的初次合作(4k)151.第151章 天价代理费223.第222章 开海第131章 洪武五年春第84章 奶香炊饼第339章 护短的朱标(4k)213.第212章 机器一转,人心不古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357章 等会儿会有点疼,忍着点(4k)第65章 你管这叫还成?255.第253章 相公,我想去明记纺织厂工作第121章 沉默,沉默,还是沉默第333章 岛是宝岛,但需要清清藤壶(4k)第139章 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266.第264章 从吃的饱到吃的好(4k字)175.第175章 勋贵们的挣扎第362章 科学萌芽,杨帆远航(4k)286.第283章 天才设计师(4k)第322章 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4k)218.第217章 光与暗第113章 好好干,未来是你们这些年轻人的226.第225章 干他娘的小日本!第112章 朕有降龙之力?!206.第205章 无鞘的刀(4k)第359章 你看过死亡的颜色吗?(4k)192.第192章 斩草除根(4k)第129章 官民一则 均田均粮150.第150章 有兴趣做我们的代理商吗176.第176章 朱棣的远见第1章 开局一只鸡第26章 十三粒粮食第106章 一切为了江山永固第28章 风靡京城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87章 这个人究竟是谁?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309章 狗链(4k)第15章 背锅的老刘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83章 刀 刀柄 刀鞘270.第268章 不够卖,根本不够卖第58章 杨宪的三五计划第307章 人老成精(4k)247.第245章 白银帝国(第三更,求订阅,求第43章 应对盗版的三俩计249.第247章 超越谥文正的诱惑第341章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4k)第135章 一堆破烂155.第155章 心中当有尺第82章 不敢贪 不能贪 不愿贪第32章 羊毛加工作坊第354章 女真灭族(4k)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第24章 秋收270.第268章 不够卖,根本不够卖第86章 小区建设第303章 不仅要撕下你这张老脸,还要放在地第114章 饮鸩止渴第63章 失利!第33章 各自满意299.第294章 外表温文儒雅,内里其实是个疯286.第283章 天才设计师(4k)第102章 你是好人257.第255章 只不过是一颗转动的齿轮而已第71章 绝望的王保保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211.第210章 两个失意的人第302章 建立政务员体系(4k)244.第242章 阳光 列车 少女(第三更,求订第92章 他杨宪能做,朕不能做?第302章 建立政务员体系(4k)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第119章 大明第一届恩科263.第261章 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学生第127章 下民易虐,上天难欺!第12章 成天平地210.第209章 儒子不可教!284.第281章 所谓成长,就是让人变得越来越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