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

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天德,船只一旦出海,到时候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天灾人祸,没人能够预料得到。因此这次远征甚至有可能连尸身都无法返回故土,所以天德你要考虑清楚。”朱元璋肃然道。

任何事情,朱元璋都会在做事情将一切讲清楚。

徐达看着一脸严肃的朱元璋,笑了。

他并未直接正面回答朱元璋的话,而是看向一旁的朱樉,开口问道:“陛下,你方才说二皇子殿下接下来还会是我的兵,是指这次远征日本,二皇子殿下也参加吗?”

朱元璋点头道:“没错,我想让老二在你手下历练历练。”

“二皇子殿下都不怕,我又怎么可能会退缩,戎马半生,多大的风浪都走过来了,还会害怕区区倭寇吗。”徐达笑着坐了下来,伸手撕下一个烧鹅腿,狠狠咬了一口,满嘴流油。“皇后娘娘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的好。”

朱元璋看到这一幕,也跟着笑了。

还得是天德啊!

第二日大朝会上,朱元璋直接下旨,议定了大明出兵远征日本的事情。

由徐达挂帅,出兵五万,一应战船共计1000余艘。

毕竟这一次出兵,只是为了去占领出云国的银矿而已,而不是去打下整个日本岛。

这个规模已经完全足够。

大明这些新建的战船,不仅做工精良,而且全都配备上了扬州兵工厂生产出的最新火炮。

这可以说是大明水师开国以来,第一次远征。

朱元璋非常重视,朝廷也紧张运作起来。

各大部门紧锣密鼓,配合默契。

谁也不敢在这个时候去触老朱的眉头。

洪武七年八月初七,宁波港。

一艘艘战船在港口外的海域整齐排列着,最中央的一艘宝船上,竖着大明的旗帜,以及徐达本人的帅旗。

港口。

朱元璋带着百官,亲自过来送徐达出征。

“陛下,臣这就要去了。”

徐达身上穿着久违的铠甲,身后不远处站着一排身披甲胄,静候徐达上船的亲兵。

“天德啊,这一战不要有其他心思。”

朱元璋拉着老兄弟的手,笑着说道:“我知道这些年,伱憋得慌。到了那边,该怎么打,就怎么打,放心就给咱敞开了打!最好能够直接把日本岛给打下来!”

“陛下.”

听朱元璋这么说,徐达脸色有些复杂。

朱元璋最后一句话虽然带着玩笑的口吻,毕竟这五万人是打出云国的兵力,可他既然能够这样说出来,那么代表着如今他是真的不在乎这件事了。

徐达这次出征,注定是要为大明开疆拓土的。

如果大胜回来,等于是完成了前元元世祖都无法做到的事情。

这样的丰功伟绩,到时候他恐怕就要封王了。

这一点朱元璋清楚,徐达同样清楚。

之前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徐达这个大明军神才会远离一线战场,因为他已经到了封无可封的地步。

如果是杨宪进献世界地图前的朱元璋,或许会很在意这件事。

徐达下半辈子,或许真的就要被按在京城了。

可如今在看清楚眼前的星辰大海后,朱元璋无论是眼界还是格局,一下子都打开了。

朱元璋骨子里的豪情气概。 简直如火上浇油一般。

和这些日子,无数个夜晚,独自一人在养心殿研究世界地图,暗自制定的宏伟蓝图相比较。

封不封异姓王这点权谋龌龊又算得了什么。

更何况,这第一个异姓王爷还是给自己的兄弟,朱元璋就更加不会有意见了。

“老兄弟,不要想那些有的没的。”

“你徐天德这辈子打了多少恶战,陈友谅、张士诚,还有攻破元大都,多少敌人都栽在你手里,一个王爵当得起!”

朱元璋这话,等于是直接挑明了。

“你是咱大明的军神,屈身在朝堂上,是浪费了你的才能,以后还有数不完的战要你打,只要你到时候还能打得动。这次咱就在京城等着你得胜归来的消息,好给你个踏踏实实的王爵,让那些文官们闭嘴!”

徐达眼神一闪,他感觉到眼前的朱元璋好像有些变了。

朱皇帝不见了,好像当年的那个老大哥又回来了。

自从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徐达能够敏锐的察觉到,朱元璋的变化。

心思变得愈发深沉,让人无法捉摸。

当初给功臣大封爵位时。

二哥汤和,最后只落了一个侯爵。

谁也不知道朱元璋心里在想些什么,喜怒无常,即便是他、汤和这两个朱元璋的结义兄弟,同样如此,有时候,就连徐达也会感到害怕。

可此刻站在他面前的朱元璋,身上散发着那股雄心豪气。

仿佛让徐达回到了当年,朱元璋带着他们淮西二十四将离开孤身离开濠州打天下时的样子。

徐达脸上也露出了笑容。

“臣一定不辱使命!”

徐达说着朝着朱元璋行了一个礼,然后转身往港口的那艘宝船走去。

朱元璋站在港口岸边,看着那一艘艘战船驶向远方,最后彻底消失在视线之中。

在出海的第二天。

徐达便在海上看到了小股的倭寇。

他拿着手中杨宪特制的航海望远镜,隔了老远便已经看到了这几艘倭寇的船只。

倭寇的船只都是那种小船,一艘船上最多也就十几二十人。

而对面那些倭寇,因为距离相距实在是太远,他们还没意识到情况的不对劲。

距离稍微近一些,他们的视野中,才出一些黑点,这些黑点不断变多。

倭寇们揉了揉眼睛,脸上露出不可置信的神情。

有航海经验的人都知道,在海面上看到的这些黑点,便代表着船只。

可眼前这些黑点实在是太多了,一眼望去根本就数不清。

这到底是什么情况?

倭寇们无论怎样也想不明白,要知道他们前头的方向正是明朝的海岸。

而明朝实施海禁后,片板不得出海,又哪里来的船只?

不过很快,他们便知道了答案。

待到近了些,这些倭寇这才看到一艘艘威风凛凛的战船出现在他们视线中。

这些战船上,大明的旗帜正随风飘荡!

(本章完)

第26章 十三粒粮食193.第193章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4k)第28章 风靡京城197.第197章 救赎之道就在世界地图之中(4k第64章 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第26章 十三粒粮食第123章 会试结束181.第181章 微服私访(4k)第143章 沈家姐弟152.第152章 认命,却不服命221.第220章 望远镜的妙用第331章 弟子不必不如师,儿子也不必不如老第133章 意外惊喜第143章 沈家姐弟285.第282章 杨国公为国牺“身”(4k)第333章 岛是宝岛,但需要清清藤壶(4k)第27章 明记甜品铺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进了第329章 自古天家无亲情 新的酷刑(4k)第3章 把官府建在百姓的心上第85章 扬州大开发第144章 给大明首富的一点点震撼第11章 蓝玉,你出息了啊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与最后一任首富的初278.第276章 扬州烤鸭(4k)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儿子!(4k)264.第262章 让刘伯温父子回家养猪290.第287章 向儒家开炮(4k)244.第242章 阳光 列车 少女(第三更,求订226.第225章 干他娘的小日本!264.第262章 让刘伯温父子回家养猪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难问(4k)第29章 稻香粥第70章 且听龙吟162.第162章 报纸的威力第363章 属于大明的环球航行(4k)186.第186章 大捷!(4k)第321章 咱想念刘先生了(4k)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进了260.第258章 开始将手伸向制度279.第277章 黄桃罐头(4k)199.第199章 权与钱的初次合作(4k)第55章 四则运算170.第170章 舔一舔第96章 拉着当朝二品下工地做苦力第326章 兄弟们啊,上位呀,还是对咱们亲(179.第179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55.第253章 相公,我想去明记纺织厂工作168.第168章 大明军工厂第371章 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有这么一尊菩萨第69章 神算第65章 你管这叫还成?246.第244章 我一生别无所好第100章 这是什么神仙日子?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与最后一任首富的初292.第289章 百姓们会一时低头,但不可能永第332章 义务兵与志愿兵(4k)第337章 来,取朕甲胄来!(4k)204.第203章 蒸汽机的原理第83章 刀 刀柄 刀鞘第122章 被算计的李善长(第三更)第305章 聪明的胡惟庸(4k)第108章 科举改革第71章 绝望的王保保第138章 残次品300.第295章 一场不合时宜的大雨(4k)第324章 真正的勇敢(4k)255.第253章 相公,我想去明记纺织厂工作第72章 北伐第一功,大明神候!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62章 大明之幸第299章 以为我提不动刀了吗?(4k)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157.第157章 寿宴267.第265章 论情报的重要性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记恨上了第322章 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4k)第299章 以为我提不动刀了吗?(4k)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第40章 京城纸贵251.第249章 轻工业区的设想第135章 一堆破烂227.第226章 少女第一次仰望星空第38章 醉话成真,无烟灶第107章 反对的不是科举第1章 开局一只鸡第11章 蓝玉,你出息了啊第128章 税制改革!(第三更)第365章 红袖添香,为爱发电(4k)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事关第316章 给大明读书人的一封信(下)第107章 反对的不是科举第370章 天与弗取,反受其咎!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进了300.第295章 一场不合时宜的大雨(4k)205.第204章 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4k)第66章 新的可能174.第174章 加封太傅274.第272章 倭人治倭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