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8.第285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4k)

打砸店铺的那几个读书人,在众目睽睽之下,被上了枷锁,下了牢狱。

紧接着很快便有风言风语从牢狱里流传出来,说是这些人在牢里受到了酷刑折磨的对待。

口口相传下,然后整个京城读书人全都沸腾了。

甭管是有没有功名在身的读书人。

第二天全都悄然出现在知府衙门外,将知府衙门外跪得满满当当,就连外头供行人行走的路都给堵得水泄不通。

这些读书人的诉求很简单,那就是被抓的人无罪,他们说那些人只是做了每一个读书人该做的事情,那些有辱斯文店铺就该砸。

他们要求被关押的人无罪释放。

如果要抓,让知府衙门把他们也给一并抓了。

原本可以低调解决的事情,一下子闹成了群体性事件。

然后廖俊这时候走出来,假模假样,装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样子,劝说这些读书人。

说自己也是依律办事啊,自己也没有办法云云。

“我廖某人也是读书人出身,也是正儿八经科举考一步步考上来的,对于诸位的所作所为也感同身受,可国法难违啊!”廖俊痛呼道。

“难违的是国法,还是他杨宪的法!”

“堂而皇之,将女性亵衣当街叫卖,聚集成千上万妇女为他一人服务,杨宪所作所为伤风败俗,根本不配做读书人,也不配做一国之国公。”

就在这时,人群中不知是谁带头喊了一句,然后有人紧跟着朝着廖俊丢了一块石头,砸到了他的脑袋。

“走,咱们去国公府跪着!”

在有心人的带领下,这些读书人群情激奋,开始转移战场,往京城国公府的方向走去。

廖俊伸手捂着脑袋被砸的位置,殷红的鲜血顺着手指的缝隙流出,一边大声呼喊着,让大家不要冲动。

可心里却早已乐开花了。

这样一来,矛盾彻底转移。

事后就算是问责下来,他也只是按章办事而已,挑不出丝毫错处来。

李相那边再安排两个替他说情的官员上奏。

最差的情况下,也只是落得一个办事不利的地步,最多降级处理,这身官服是保住了。

接下来两天,示威人群越来越庞大。

他们的诉求,也从从开始的释放被金陵府衙关押的那几个读书人,变成要求朝廷处理杨宪。

带头闹事的方孝孺,看着身后黑鸦鸦的人群,心里油然生出一股自豪感。

吾道不孤。

这个二百五,还以为,这一切都是因为他的影响力。

殊不知他只是一个被人利用,推到台面上的可怜虫而已。

随着抗议队伍越来越庞大,其构成成分也越来越复杂。

最初时,确实只是方孝孺那一帮子读书人朋友,他们要反对的是江南梦服装专卖店沿街叫卖女子亵衣,以及江南纺织厂与服装厂组织女工工作的事情。

随着事情发酵,一些心里本就对杨宪心怀怨怼的读书人也跟着加入。

这些是之前科举改革浪潮中的失败者,这些家伙只会死读四书五经,因为杨宪的科举改革,让他们十数年寒窗苦读付之一炬。

对于他们而言,自幼苦读,所学之物莫过程朱之谈,杨宪当年提出的罢黜八股,与前元废黜科举而异?

他们早就恨得杨宪直咬牙。

只可惜杨宪这些年功勋实在是太过逆天,根本没人敢碰瓷。

这些人也试着参加过新式科举,认为那些所谓格物学这等小道,他们这些从小念圣贤书的还不是手到擒来。

经历过几次失败后,然后就开始无能狂怒了。

开始疯狂贬低新式科举。

这几年,这股势力已经有慢慢抬头的迹象了,只是这事一直有朱标压着,无人敢乱来而已。

这个时候趁着方孝孺带头闹事,这批人也加入了进来。

还有就是江南财团暗中支持的文官们,宋濂当日被杨宪气得吐血病倒在床上,他们可还记着这事。

最后便是李善长、胡惟庸他们这些巴不得杨宪倒台的家伙,在暗中煽风点火,坐山观虎斗。

太和殿。

朱元璋将手中的奏报狠狠砸在了地上。

“混账东西,混账东西!”

“这些家伙是要干什么啊,是要造反吗?!”

龙吟声响彻整个大殿。

李善长、胡惟庸这些被喊过来议事的大臣纷纷下跪,开口道:“陛下息怒。”

“金陵知府是白饭的吗,这些聚众闹事的家伙不抓,是等着我派出禁卫军吗?”

“毛骧!”

朱元璋话音刚落。

毛骧便在不远处悄然现身。

朱标见状连忙开口劝道:“父皇,此事切不可用强!若是您现在这个时候让禁卫动手,反而是会害了杨卿,让他坐实了那些骂名。如今最为关键的是,如何快速让这场风波给停下来。”

这时李善长也跟着开口道:“太子殿下所言甚是。”

盛怒之下的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这才冷静下来。

方才在听到消息时,他是真的气炸了,一群读书人竟然敢去包围国公府,而且还敢以此要挟他处理杨宪。

其他的都是次要的,这才是朱元璋最不能忍的。这天下是我老朱家的,当然要按照我的方法管,按照你儒家的方法管,那这天下到底是我的,还是你儒家的啊!

如果不是朱标拦着,朱元璋早就派人去把那些闹事的读书人给抓了下狱了。

见李善长似乎有话说,朱元璋看着他,开口道:“李先生认为此事该如何?”

李善长显然是有备而来,斟酌了一下言词后,开口回道:“那些闹事的读书人,虽然做法不对,不过也不能说他们全无道理。有关当街叫卖女性亵衣,以及江南纺织厂聚集女工这两件事,我也有所听闻,我自然是相信杨国公没有其他什么心思的。”

“只是这些做法确实有违儒家礼法了,我想能不能让杨国公撤掉纺织厂内的女工,让妇人们在家劳作也是一样的,以前江南各纺织不也一直是这种模式吗,纺织厂到时候上门收就行。又何必为此还专门聚在一起,影响实在是不好.”

“至于当街叫卖女性亵衣一事,实在是有些不像话了。这些读书人带头的人,叫方孝孺,我也认识,是宋学士的高徒。年轻人年轻气盛,见到这种有辱斯文的事情,受不了也情有可原。”

“我要是年轻三十岁,也有可能会加入其中。”

在杨宪推出内衣之前,任何成衣铺子里是没有这东西卖的。

在礼教森严的当下,所有女性自己的内衣都是用布给自己做的。

就是这样的一块布,别说是卖了,就算是平日的清洗,也要躲起来不能让人看见,并且晒干也要找一处不会被他人撞见的地方才行。

杨宪让江南梦衣服专卖店卖内衣内裤,这一举动,确实就是在挑战这个时代的礼教。

杨宪本就是冲着这件事去的。

李善长这一番话,讲得极其客观。

朱元璋细细品味,仔细斟酌,觉得确实在理。

本质上,朱元璋也是一个在封建礼教思想下生活的传统男人。

夫唱妇随,那是天地纲常,人伦纲纪。

在他看来,女人整天往外跑,抛头露面,也确实不太合适。

朱元璋想了想,转头看向朱标,开口道:“老大,你喊杨宪来一趟京城。”

“是。”朱标犹豫了一下,张了张口,最终开口应道。

动杨宪,朱元璋自然不会动的。

为了大明的未来,就算是把那些聚集在杨国公府前的读书人全部杀了,朱元璋也不可能伤害杨宪分毫。

只不过,按照李善长的建议,让杨宪遣散纺织厂与服装厂的女工,关闭那些贩卖女性内衣的店铺,朱元璋是做得出来。

这样一来,也能够解决眼前的这场风波。

杨宪自己有情报网,这些日子京城里发生的一切,他都一清二楚。

因此朱标一来,他便已经知晓了朱标的来意。

朱标将整件事的经过,以及李善长的建议,与朱元璋的想法,一并和杨宪说了之后。

杨宪微微点了点头,开口说了三个字,知道了。

朱标还以为杨宪不清楚此刻京城的情况对他来说是有多么危急,于是他又耐心地给杨宪分析了一遍杨宪眼下的处境。

杨宪看着朱标,脸上露出了笑容,开口道:“多谢太子殿下关心。”

“太子殿下放心,事情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糟糕。”

杨宪和朱标回京前。

王月悯早就在杨宪的安排下,先他们一步,来到了进城,进宫见了马皇后。

京城,皇宫。

坤宁宫。

关于这些天,京城的这场风波,马皇后自然也是有所耳闻。

她心里同样知道,王月悯此次进宫,正是为了此事。

一番简单的聊天寒暄后,二人终于聊起了这个话题。

王月悯开口道:“来我们纺织厂工作的很多家庭,都是急切需要女方在纺织厂这一份工作的经济来源。她们一些人家连饭都吃不饱,丈夫要不失去了劳动能力,要不就是家里有病号要养,都这个时候了,还守着那些古板礼法做什么,女人能顶半边天,该咱们女人站出来的时候,就该站出来,我们同样能够挣钱做事,月悯认为这样做没错。”

“当然,为了避免外人说三道四,或者搞的各家夫妻不和,我们无论纺织厂还是服装厂,都只收女人,算是一个女工厂吧,就连管理人员也全都是女人。”

“女人能顶半边天?”马皇后抬头看了王月悯一眼,露出赞赏的目光,开口笑道。“月悯,你这是哪听来的话,与那些男人整天知道叫嚷着三从四德,‘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相比,你这句话倒是更有道理。世上很多事情,光男人做事可不够。”

“是啊,这次正是因为有我们纺织厂,才让整个大明将棉布的价格降下去,让一般家庭也能够穿的上棉布衣,说句邀功的话,这些都是我手底下纺织厂这些女工的功劳。”王月悯连忙跟着开口道。

事实上,在古代女人要做的事情一点都不少,说是顶半边天一点都不为过。

这也是为什么王月悯那一番话能够引起马皇后心中强烈共鸣的原因。

在古代女人除了做家务带孩子,也是需要工作的。

农妇要下田耕种,要养鸡喂猪;

城里的做织布、裁衣、浆洗、绣花;

经商的,也要看店,算账.

一些文献中如果出现“女子也做点事情补贴家用”的字眼,就是指这户人家“妻子赚的比丈夫多”或“妻子工作丈夫吃软饭”。

因为古时候,尤其是在程朱理学盛行之后。

男人赚钱才叫“养家糊口”,女人赚钱就是“补贴家用”。

古代女人所谓的“我简单的贴补家用”其实是一种谦虚的说法,所谓贴补家用,其实就是说女人挣钱挺多,能养活家庭。在古代,女人是没资格使用养家糊口之类字眼的,哪怕她一个人挣钱养活全家老小,也没资格说她养家,只能说她贴补家用。

古代、县志、文章小说里一旦出现女人“贴补家用”这种说法,基本就是说这个家庭至少有一大半是女人养活的,但凡挣得少点都没资格使用“贴补家用”这个词。

这一切都是因为读书人要面子,就像是现在那些聚集在杨国公府邸前闹事的读书人一样,他们认为那些妇人出去工作抛头露面,有违儒家礼教,他们可没认为那些妇人在家纺织不对。

这样正是这些腐儒,这些程朱理学的徒子徒孙让人感到恶心的地方。

他们从没不让女性工作,只是单纯地不承认女性“做了工作”。

在古代,男人下地,家里谁做饭?谁打扫?谁管孩子?谁伺候公婆?

“女主内”不是说女人在家傻坐着,是指操持家门里的全部事物。如果空闲了还要织布绣花补贴家用。

即便是豪门大奶奶,也得“掌家”。看看红楼梦里的凤姐就知道了,她可比一群吃喝嫖赌的大老爷们累多了。

马皇后原本就是倾向杨宪这边的,经过和王月悯的一番沟通交流后,更是坚定不移的坚持这个观点。

谈男女礼教,没有人比马皇后更加合适了。

159.第159章 本宫就在这,听说你有话要说?181.第181章 微服私访(4k)151.第151章 天价代理费166.第166章 草原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第359章 你看过死亡的颜色吗?(4k)第1章 开局一只鸡158.第158章 我说是就是201.请病假一天第68章 你懂什么叫墨菲定律吗第333章 岛是宝岛,但需要清清藤壶(4k)209.第208章 莫名就被大儒记恨上了188.第188章 你老子食言了,成了吧(4k)242.第240章 失态的朱元璋第98章 赈灾的两道生命线第68章 你懂什么叫墨菲定律吗第48章 懵逼的李九江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丢了,我们还能去哪第102章 你是好人236.第234章 少女当家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丢了,我们还能去哪第59章 只要是有关百姓的事,没有小事258.第256章 究竟谁在为百姓做事第116章 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295.第291章 权责统一(4k)244.第242章 阳光 列车 少女(第三更,求订第101章 干得好啊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争朝夕!152.第152章 认命,却不服命第142章 大明的神剑222.第221章 从未听过如此无理的要求190.第190章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4k)第334章 裁撤老兵(4k)第312章 高丽新的王(4k)163.第163章 奇怪的男人249.第247章 超越谥文正的诱惑第77章 瑞雪未必兆丰年165.第165章 用距离换力第325章 这样的人,不该死!(4k)270.第268章 不够卖,根本不够卖第319章 你什么档次,跟我吃一样的菜肴?!第122章 被算计的李善长(第三更)293.身体不适,再请一天假277.第275章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第65章 你管这叫还成?第60章 君子如玉193.第193章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4k)第31章 杨卿,真是爱国的大忠臣啊第95章 老伯,咱们本家啊第353章 各自的新年礼物(4k)175.第175章 勋贵们的挣扎155.第155章 心中当有尺第4章 把这些稻苗给本府拔了第139章 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237.第235章 十八路“诸侯”第58章 杨宪的三五计划第30章 过冬前的准备第95章 老伯,咱们本家啊224.第223章 烧鹅247.第245章 白银帝国(第三更,求订阅,求282.第279章 日本求和(4k)196.第196章 征讨云南(4k)第337章 来,取朕甲胄来!(4k)211.第210章 两个失意的人第117章 大哥,我接下来要说的这件事,事关219.第218章 放下鱼叉,拿起了屠刀201.请病假一天第98章 赈灾的两道生命线第324章 真正的勇敢(4k)245.第243章 抗生素在古代就是爹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争朝夕!第363章 属于大明的环球航行(4k)第10章 骄兵悍将第356章 做医生能救大明(4k)第130章 一条鞭法第40章 京城纸贵第306章 莫贪天功为己功第112章 朕有降龙之力?!第322章 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4k)187.第187章 若是漠北也丢了,我们还能去哪第18章 还有比用银子换功绩点更便宜的事情?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35章 红楼问世第301章 雄主之治国,则为之计深远(4k)199.第199章 权与钱的初次合作(4k)224.第223章 烧鹅207.第206章 失败与失败的相遇264.第262章 让刘伯温父子回家养猪第322章 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4k)第24章 秋收277.第275章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第361章 天下之色,皆男胜女(4k)234.第232章 整个日本都为之疯狂!151.第151章 天价代理费第97章 我希望在那一天,别人也会把我当成是194.第194章 放眼看世界(4k)286.第283章 天才设计师(4k)第342章 他爷爷是皇帝,他父亲是太子,这是第143章 沈家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