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4k)

杨宪的话振聋发聩,宋濂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可最后一句话也说不出,只是涨红了脸。

而杨宪这边发言还没有结束。

杨宪看向徐达、汤和等一众武将,开口道:“蒸汽机应用到战船上的成果,诸位将军想必已经见识过了,如今技术纯熟,我们大明完全可以打造只属于我们自己的无敌舰队。”

“除此之外还有冶炼、矿业,蒸气机制造的抽水泵等机器可以用于矿井的抽水、挖掘,极大提高矿山生产力的同时,还能降低工人们的危险。蒸汽机驱动的各类机床,如镗床、铣床等,则是能够使得工业生产越来越精细化、标准化。到时候我们大明将能生产出更多更先进的火器,武装我们的战士。”

“军工强国,蒸汽机将使得我们大明国力日渐昌盛,绝不会重蹈宋朝复辙,令神州大地落入异族他邦之手。”

“宋大学士,你知道因为军工的发展,会让我们战士少多少死伤吗?”

“而带来这一切的正是你口中罪无可恕、将会将大明带往万劫不复境地的蒸汽机!”

杨宪还只是举了其中几个例子,事实上,随着技术不断演变,蒸气机衍生出的用途远远不止杨宪举的这些例子。

实际上蒸汽机就像普罗米修斯的火种一样,随着最后火种不断洒向人间,让人间大地遍生希望之火,重燃光明。

诚然,工业革命确实会发生宋濂所说的那种情形。

可只要是改革,就会有阵痛。

工业革命带来的阵痛,可远不止宋濂看得这么浅显,到时候随着资本主义萌芽,势必会有压榨剩余价值的黑心资本家涌现。这些问题,远比结构性失业要严重得多。

这世上,哪会有不痛不痒的蝶变。

可不能因为小小的阵痛,而放弃美好的未来,止步不前。

在杨宪看来,任何时候,都不能恐惧科技,而应主动拥抱科技。

因为科技最大的价值,实际上成为“人的延伸”,帮助人类进化成拥有“三头六臂”的能力。

这里的“三头六臂”并非指人要长出很多条手臂,去完成工作,而是因为这些机器成为了我们的“手臂”,减轻了我们的工作量,同时做到很多我们原本做不到的事情。

人类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就只有一点,那就是始终作为主导的那一方。

ωωω¸тт κan¸C 〇 听了杨宪这一番话后。

洪武大帝朱元璋,眼神坚毅,沉声道:“来人啊,将宋大人给我拉开!”

对于朱元璋这种帝王而言,小慈是大慈之贼。

只要杨宪所讲的是真的,那么无论是宋濂说什么都不再重要了。

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

宋濂还在试图劝阻朱元璋,也不知道他哪来的力气,竟然直接挣脱了两名内侍官,跑到朱元璋脚边,死死抱住了他的大腿,拖住了朱元璋上车的步伐。

“陛下,老臣方才讲的都是肺腑之言啊!”

“再任由这些铁怪兽发展下去,大明将有倾覆之危啊!”

“你放手。”朱元璋站住身形,低头看着跪在地上抱着自己的宋濂,沉声道。

“陛下!”宋濂继续大声哭喊着。

“你放手!”

宋濂非但没有丝毫要松手的意思,反而越抱越紧,一副朱元璋要是不答应,他就誓死不放手的架势。

宋濂一而再,再而三的逆鳞举动,终于是把朱元璋给惹怒了。

朱元璋抬起右脚,一脚踹宋濂身上,将其踹倒在地,然后头也不回地登上了大明神龙号火车。

一旁的方孝孺,见到自己的老师摔倒在地上,连忙跑过去将其扶起。

太子朱标则是连忙吩咐内侍官送宋濂去看御医,然后上前,看着捂着胸口痛苦不已的宋濂,亲自和方孝孺交代几句后,这才转身登上火车。

其余一众皇子、大臣紧随其后。

火车上。

因为方才发生的不愉快插曲,令得朱标原本喜悦的心情也淡了一些。

朱标来到杨宪身旁,只见杨宪正对着车窗外呼啸而过的景色发呆。

“杨卿。”

听到朱标的声音,杨宪转过脑袋,方才确实是有些走神了。

与以前的马力列车不同,如今火力列车的速度,已经接近后世那些绿皮火车。

因此,杨宪一时间有些恍惚。

有一种时隔经年的时空错愕感。

朱标看着杨宪,在他身旁的空位上坐了下来,沉默了片刻,开口道:“.宋师方才失态了,杨卿你不要往心里去。他本质上,也是为了百姓好。”

杨宪微微摇了摇头,开口道:“宋学士担忧的事情,未来确实会发生,而且远远不止他看的这么浅显,只是有些历史阶段,我们是不可能跳过去的。”

杨宪开始给朱标打预防针。

他将未来工业革命后,可能发生的种种困难,一一掰开揉碎了和朱标讲清楚。

朱标越听越是心惊,仿佛是被人当头泼了一盆冷水,立马就清醒过来了。

他看着杨宪,嘴皮子动了动,却久久说不出话来。

杨宪知道,他所要讲的这些事情,对于朱标这样的仁义君子来说,是非常残酷的。

即便朱标心中也清楚,这么做是为了子孙后代,为了大明,可朱标内心还是有些不舒服。

道理谁都可以接受,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想要快速发展,总有一部分人是要被“牺牲”的。

这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但是人们往往接受不了的是,自己是被牺牲的那一批人之中的一个。

杨宪看出了朱标心里的想法,开口道:“开弓没有回头箭,现在还只是开始,当日后改革行至更复杂、更难蹚的深水区时,你和陛下,还有咱们大明,更要不惧涅槃之痛,才能迎来浴火重生!”

“杨卿,我明白的。”

朱标目光坚毅,用力点了点头。

善良而有原则和锋芒,就这一点他那儿子朱允炆就一辈子也学不会。

杨宪伸手拍了拍朱标手背,开口笑道:“当然了,殿下也不用如此过分担忧与紧张。”

“到时候即便大明会冒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可这也是建立在大明国力昌盛,百姓丰衣足食的基础上。起码在那个时候,天灾来临之时,村里的人,不会因为少那么一口口粮而饿死,也不会因为得了一点小小的风寒感冒而病死。”“咱们大明这场工业革命之后,生产力将会极大富足,与之而来的便是各种物产资源迎来爆发。当然即便是在那个时候,终究也还是有穷人,有苦命人。只不过苦命人的定义,也早已随着世界的变化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物质世界来看,起码人们不会因为一口饭而饿死。

就拿后世相比,即便是再穷的人,一日三餐白米饭无论如何少不了的,肉也不贵,智能手机也便宜。

而换做改革开放以前,能吃上白米饭的家庭就已经了不得了,一个大家庭十几个人,也就年关到头才能有口肉吃。

到了八九十年代,大哥大手机更是财富的象征。

后世即便是老人家用的老人机其功能也完爆大哥大。

前后也就短短三十四年,整个中国就走往了西方四五百年的发展历程。

与这些实实在在给人们带来的福祉相比,一些些阵痛又算得了什么。

当然朝廷也要制定出一系列的制度和计划,去尽可能帮到像宋濂口中所提到的老车夫那种人。

时代的一粒灰尘,落到这些具体的人头上时,往往就成了一座大山。

朝廷能够做的就是尽可能做好托底工作,给予这些人最基本的保障,当然了能够彻底解决因为改革带来的结构性失业问题是最好的了,不过这又是另一个非常大的课题。

朱标在听了杨宪的话后,从方才开始一直紧皱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是啊。

就算有再大的问题,只要有杨卿在,那就不会有问题。

朱标心中如此想道。

此时的朱标并没有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杨宪不可能永远都能在他身旁。

在朱标的笑容中,火车汽笛声再次响起。

呜呜呜——

黑色的火车,就像是一头降世的黑龙,一直从凤阳驶向来西安。

就此中西部交通彻底被打通。

无论人力还是物资,都能够快速运转。

杨宪之前提到的振兴中西部计划,终于得以实施。

其中两个最重要的手段,一是搞大基建,修铁路,修水泥路,拆迁老旧小院,重新设计盖现代小区高楼。第二就是招商引资,在中西部办各类工厂,白糖厂、水泥工厂、玻璃厂

为了加大商人们投资西部的热情,杨宪给朱标出了一个主意,那就是西部办厂有税收减免的优惠政策。

要知道如今大明税法在杨宪的不断修订下,已经十分完善,突出的就是一个严谨。在这个大框架下,想要偷税漏税,几乎是不可能做到的。

而对于商人来说,尤其是产业规模达到一定程度的商人,每年上交给朝廷的税款都是一笔不菲的开销。往常他们如果想要获得减税、免税的,只能走捐赠这一条路,比如捐赠学校、修桥铺路,给地方政府捐款等等。

从这就能看出,西部给的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这些商人来说多么有吸引力了。

再加上西部人力成本便宜,如今交通运输又给打通了,但凡有点见识的商人们都不会错过这个机会。

一时间,无数资本如浪潮般涌入中西部各省。

十年后,大明第一辆火车开往西安的这一天,被一些人称作是,黑龙降世,拯救西部。

大明这艘无敌战舰前行的时候,有的人终究还是被甩下了。

不,准确的来说。

是他主动跳的船。

因为他认为,新世界已经没有能够载他的船了,旧时代的残党——浙东四夫子之一,一代大儒宋濂。

宋濂最后选择了卧轨自杀。

要知道卧轨自杀的整个过程会让人感到非常痛苦,远不是一些想当然的一瞬间就死这么简单。火车驶过时会产生极大的压力和冲击力,那种痛苦根本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得住的。同时,在等待火车到来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感到极度的煎熬和恐惧,即使只等待五分钟也可能感到无比漫长。

宋濂以这种一种极其痛苦、惨烈的方式,告别了这个世界。

他同样想用这种方式,来给朱元璋做最后的劝谏。

奔腾的火车,从他身体上呼啸而过的瞬间,不知道宋濂是否也会想起从前。

那个因为博闻强识,被称作为神童的自己。

那个当朱元璋问他天象征兆时,说出那句身为皇帝受命于人不于天,做事不必受天象的影响的自己。

那个面对东瀛使臣高价求文,断然拒绝的自己。

那个坐着马车,如丧家之犬一般从扬州离开的自己。

那一天,好像也听到了列车呼啸而过的声音。

只是没有今天听得这么清楚。

呼啸的风声戛然而止。

殷红的鲜血染红了铁路两旁不远处的小黄花。

宋濂的葬礼,朝廷上的文臣们基本上都去了。

然后就是以方孝孺为首的那些读书人。

场面很大。

由此可见,宋濂在这些读书人心中的地位。

要知道这还是在杨宪新学推行的今天,如果是发生在原时空,绝对会发生满城读书人默哀的场景。

唯一可惜的就是,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并未亲至,如果是宋濂是正常情况下走的话,朱元璋肯定是会来的。

毕竟宋濂不仅是朱标的老师,而且对于大明也曾做出过不小的贡献,前朝的《元史》就是在宋濂的主持下修订的,除此之外《大明日历》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可他最后选择卧轨自杀这种方式,等于是公然当着全天下人的面挑战朱元璋即将推行的工业改革,这无疑是彻底触怒了朱元璋。

正在气头上的朱元璋,又怎么可能会来参加他的葬礼。

不过好在,太子朱标来送他这个老师最后一程。

见到朱标,在场众人纷纷行礼。

朱标默默走到了灵堂,对着宋濂的灵位,

敛身,然后行以大礼。

第71章 绝望的王保保第25章 亩产1500斤!第314章 像你这样的人才,扬州大学有多少?267.第265章 论情报的重要性172.第172章 我还不能享受享受了?269.第267章 乍一想,再想,再再想第1章 开局一只鸡第37章 徐达买衣267.第265章 论情报的重要性159.第159章 本宫就在这,听说你有话要说?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儿子!(4k)193.第193章 子子孙孙无穷尽也(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4k)第64章 本来打算以普通人的身份跟你们相处第367章 这个时代第一点光亮第98章 赈灾的两道生命线290.第287章 向儒家开炮(4k)第322章 贪官奸,清官要比贪官更奸!(4k)234.第232章 整个日本都为之疯狂!第85章 扬州大开发第69章 神算276.第274章 大明第一期专利侵权案第312章 高丽新的王(4k)第145章 通往扬州的天字号车厢第8章 制盐大业177.第177章 真177章 军火展示(章回数老打第22章 雪花酥248.第246章 原来钱,还能这样玩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129章 官民一则 均田均粮279.第277章 黄桃罐头(4k)228.第227章 星辰大海第304章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不曾见过第365章 红袖添香,为爱发电(4k)第326章 兄弟们啊,上位呀,还是对咱们亲(第11章 蓝玉,你出息了啊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与最后一任首富的初第135章 一堆破烂257.第255章 只不过是一颗转动的齿轮而已270.第268章 不够卖,根本不够卖第132章 一路向南第42章 父与女第369章 讨万国檄文272.第270章 要多少,有多少第89章 吃糠拉稀第33章 各自满意第41章 大丫头啊第73章 说话!238.第236章 狭路相逢!第50章 鬼才蓝玉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341章 旗正飘飘,马正萧萧(4k)第68章 你懂什么叫墨菲定律吗270.第268章 不够卖,根本不够卖216.第215章 老兵不死178.第178章 洪武步枪159.第159章 本宫就在这,听说你有话要说?251.第249章 轻工业区的设想302.第297章 洪武大帝,只争朝夕!第2章 文明科技系统300.第295章 一场不合时宜的大雨(4k)第12章 成天平地250.第248章 压抑的吕氏(第三更,求月票,第356章 做医生能救大明(4k)285.第282章 杨国公为国牺“身”(4k)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10章 骄兵悍将180.第180章 神机营第299章 以为我提不动刀了吗?(4k)第92章 他杨宪能做,朕不能做?第102章 你是好人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阳250.第248章 压抑的吕氏(第三更,求月票,第63章 失利!237.第235章 十八路“诸侯”178.第178章 洪武步枪第340章 天意自古高难问(4k)第371章 我怎么从来没有听过有这么一尊菩萨第129章 官民一则 均田均粮203.第202章 中书省的阴谋第102章 你是好人第354章 女真灭族(4k)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77章 瑞雪未必兆丰年202.第201章 扬州大学 蒸汽启蒙(4k)第17章 扬州工人现状第100章 这是什么神仙日子?191.第191章 圣人耶?(4k)第364章 航海王(4k)第44章 腹黑277.第275章 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第299章 以为我提不动刀了吗?(4k)286.第283章 天才设计师(4k)第66章 新的可能263.第261章 介绍一下,这是我的学生第120章 未开封的考题161.第161章 大明第一份报纸!257.第255章 只不过是一颗转动的齿轮而已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无法注意到低到土里的第35章 红楼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