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航海王(4k)

理论上徐达的远航大舰队昼夜不停航行,到达美洲只需要一个月时间。

可理论,终究是理论。

现实中肯定不可能有这么快的速度。

一来是船员不是机器人,肯定需要休息;二来海上的风浪天气会发生诸多变化,会严重影响船只航行的速度。

而在茫茫的大海上,什么样的突发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最严重甚至都有可能发生船毁人亡的情况。

当然以大明如今的航海技术水平,这种情况基本上不可能发生。

这次远洋航行,通过报纸宣传酦酵后。

不过罗贯中并未将两人看成是同一个人。

“给我看看。”罗贯中听到这,再也忍不住,伸手从对方手中拿过报纸。

因为杨宪的缘故,当时明记书社第一时间联系到了罗贯中。

等于是开宗立派,开创了一个全新的小说类型,不仅故事更加紧凑、跌宕起伏,而且行文方式也更加干练通俗,让百姓们更容易看懂。

他从未想过小说还能这样写。

这本小说对于这个时代的小说家而言,完全就是一种降维打击。

而如今终于有人,对于这个学说发起了挑战。

好像故意避着他们一样。

杨宪跟着徐妙云走进书房,随便找了张椅子坐下。

“.”

当时明记竟然开口就是一千两白银!

再加上如今大明建国也已经十多年了,罗贯中也不再像一开始那么不安,厌倦了颠沛流离生活的他,甚至在杭州这边安了家,与邻里的关系相处得也很融洽。

徐妙云冰雪聪明,一听这话,就已经明白了。

在他看来事出反常必有妖,还是保命要紧。

京城。

徐妙云眼珠子一转,忽然想到了什么,开口道:“什么事情都可以吗?”

“多半是重名吧,杨国公如此伟大的一个人,又怎么可能会去钻营小说这种小道呢。”

“你们在讨论什么啊?”罗贯中脸上露出好奇的神情,开口问道。

到处都是有关它的讨论,《江南日报》直接给卖脱销了,罗贯中一连跑了好几个地方,这才买到手,颇有些洛阳纸贵的架势。

可最后他想了想,还是决定和徐达这一次出海这件事联系在一起,写一篇小说,脑海里第一个蹦出来的念头就是海贼王。

这一日,罗贯中如往常一样带着小说去书社较高,发现书社里的员工们都聚在一起在热烈讨论着什么。

其次徐达是将军,是大元帅,大明的军神,为国出征,就算死了也是一种荣耀。

当然了,对于杨宪的关心,徐妙云心里还是为之一暖。

徐妙云眼中闪过欣喜的神色,可很快恢复冷静,开口道:“我就是个建议,这是我个人比较期待的,我知道创造需要灵感,因此不着急。杨先生这段时间,医学院那边的事情也忙,可以慢慢来。”

片刻后,罗贯中放下报纸,这篇小说带给他的震撼却是久久难以平息。

“冒险小说?”

随着中午时间到来,徐妙云也不打扰杨宪,亲自去了厨房后面切菜做饭,一点也不像个身居高位的郡主,倒像个标准的小媳妇。

这件事最后就不了了之。

“杨先生,既然来了,进来坐坐吧。”

帮助?

“小姐,杨国公来了。”下人将杨宪带到徐妙云的书房前,躬身行礼道。

由于曾与朱元璋为敌,做过张士诚的幕僚,罗贯中不得不放弃了读书人步入官场的机会。

数日前。

要知道,《航海王》才在报纸上连载第一话啊!

徐妙云开口笑道:“没那么多讲究,妙锦他们都不在,有个人过来陪我吃饭,我还能多吃两口呢,来,先尝尝。”

虽然下决定的是朱元璋,可毕竟是因为杨宪的提议,才最终导致徐达的这次远洋出海这一结果。。

“《江南日报》啊,今天《江南日报》上连载的新小说真的太好看了。”书社的一个工作人员开口赞叹道。

“等一等,我还没看完。”

“是的。”工作人员神情激动,开口道。“就是一种以探险为主题的小说类型,这本小说内容讲的是航海家王路飞出海航行的故事。里头各种角色鲜明的个性、强烈的悬念、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描写,仿佛让读者跟着主角一起经历一场场经历刺激和惊险的探险旅程。”

如果因为出海远航这件事有风险,就担惊受怕,那么徐妙云他们这些做徐达子女的,这么些年还活不活了。

先前开口那人是这个书社的审稿人,罗贯中的小说也是一直与他对接的,鉴赏水平很高,也正是因为如此,对于一本能够得到自己审稿人如此高评价的小说,罗贯中才会如此好奇。

远洋航行一时间,成了大明的全民热点,同时也顺带又带动了一波航海热。

罗贯中因为自己有前科的关系,在看了明记书行王月悯的信后,第一反应就是对方要害他!

他之前也曾写过一些话本小说,自然知道自己的小说值多少钱,能卖个几十两银子就烧香拜佛了。

杨宪?

男人永远不能说不行。

这些年一直东躲西藏,靠着写小说稿件为生,日子过得很拮据。

而且还要他直接进京面堂,这很难不让罗贯中产生怀疑。

罗贯中看向了小说作者署名,直接写着杨宪二字。

这几年,陆陆续续也写了十几个话本小说。

从书社出来后,罗贯中到报刊亭准备买一份《江南日报》,这才明白《航海王》有多受欢迎。

对于看惯了传统神话传记、历史演义小说的大明读者而言,这种从未见过的冒险小说简直代入感爆棚,不知不觉就将主角幻想成自己,像是被猫挠了心一样期待下一章的情节发展。当然这其中也有最近全民讨论热度最高的那个话题,徐达率领的大舰队远洋航行有关。

前几年,他本来有一个暴富的机会,当时他和往常一样,将写好的最新小说书稿投给了一家新书社,后来才知道那个书社是属于如今大明第一商行明记集团。

前面话都说出口了,自然不能收回。

江南,杭州。

徐妙云惊了,她这才刚提议写小说,杨宪就有创意和思路了?

杨宪当然有,只要他想,根本就不用构思和琢磨,脑子里有着数不尽的小说等着他署名。

杨宪开口道:“你也可以这么理解,接下来这段日子徐大哥都不在,你们要是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可以直接来找我。”

杨宪拿起筷子,不太好意思道:“你这也太客气了,怎么还劳烦你一个堂堂郡主亲自下厨给我做饭呢。”

大家都想知道,徐达这支船队,这一路远航,最终会发现什么。

不仅仅是京城,如今整个大明王朝,对于徐达带领的这支船队的返航,都充满了期待。

杨宪开口回道:“好,我写小说。”

所有人都在等着看这最后的结果。

杨宪伸手接过茶杯,抿了一口,沉默了片刻,这才开口道:“有关中山王这次出海远航的事情,想着还是亲自过来和你们解释一下。”

杨宪写起来就忘了时间,直到闻到了饭菜的香味,抬起头,这才看到徐妙云直接端着烧好的饭菜过来了。

可想要联系到罗贯中实在是太难了,寄了几次书信,对方都没有回复。

杨宪决定写一本属于大明的航海王。

徐妙云则是起身去给杨宪沏了壶茶,倒了一杯放在杨宪面前,开口道:“杨先生今天怎么会有空来徐府?”

可对于徐妙云而言,能够看到杨宪写的新小说就已经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了,至于时间,她完全可以等。

而在明记这边看来,则是认为这人怕不是写小说写傻了吧,有钱不赚,我们是来给他送钱来的,又不是来害他。

在徐妙云看来,等到真正看到杨宪小说,恐怕得等上一段时间。

此时在一般人眼中,徐达的这次远洋航行是一件十分凶险的事情,很有可能会一去不复还。

最后王月悯干脆让手下人去杭州,按照寄付银钱的地址去寻他,可等到明记商行的人到时,发现早已是人去楼空。

徐妙云将方才摆在桌上,微笑道:“我做的,杨先生尝尝。”

因此杨宪心中多少还是有些过意不去,准备登门向徐妙云他们解释一下。

“杨先生今天来,是来关心我的吗?”徐妙云抬起头看着杨宪,开口道。

杨宪点了点头,开口道:“都可以。”

之后罗贯中继续过上了东躲西藏的生活,只是如今随着印刷业的革新,以及报业的崛起,他如今的生活倒是比以前要过得好上一些。

徐妙云开口道:“眼下就有一个,看过杨先生你写的《红楼梦》后,便一直没见到你有其他新作品,一直挺期待你写的新小说的。”

航海王这部小说的诞生就很戏剧。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人遐想连篇。

“刚才看你太过专注,不忍打扰你。”

如果大地真的有尽头,尽头是怎样的一幅景象,是否真的如有些人所说,是无尽的深渊。

杨宪这边说干就干,拿起纸和笔就开始动手写。

“你下去忙吧。”徐妙云微微点了点头,开口道。

罗贯中一开始只想着赚一些稿费,用来生活。

因此在接到王月悯信件的第二天,便是直接从住的地方搬走了。

毕竟小说家在古代是不入流的行当。

而目前市面上最流行的小说类型就是罗贯中上面讲的那两种。

杨宪也认出了眼前这人,去年除夕的时候,自己给徐府的新年礼物就是经他手。

到了中山王府门口,守门那个下人一眼便是认出了杨宪,让人进去通报的同时将其迎了进去。

徐妙云守在一旁看,心中那个震惊无以复加。

而这一本航海王则更加白,更加接地气。

“是什么类型的小说,是神话传记,还是历史演义?”罗贯中跟着开口问道。

甚至有人直接在江南日报的小说版块上,开始连载海上冒险的小说,小说的名称就叫做航海王,讲述的是一个叫做王路飞的航海家为追寻传说中的海上大秘宝而开始航行,然后在航行的途中,不断结识到新的伙伴,探索一个个神奇的岛屿,解决一个个敌人,最后成功找寻到宝藏的故事。

与当朝杨国公重名。

只不过邻里都不知道他小说家的身份而已,因为罗贯中总是习惯深居简出。

就算抵达不到尽头,那么这一路上又会发生什么精彩的故事。

要知道明朝通俗小说,已经足够白了,不然也不能够叫做通俗二字。

向周边的邻居打听,也都是不知其去向。

首先做决定的人是朱元璋。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看到杨宪这个名字时,并不会将其认为是那个大明第一国公的原因。

在这个时间点,这篇小说一经连载刊登就取得了大成功。

要不然写出《红楼梦》这种宏伟巨著的曹雪芹也不至于穷困潦倒到死,而后世考据明代小说家大多生平不详,因为当时的小说家基本等同于早年街头卖艺相声家,社会地位很低。很多作家没有别的营生,一生穷困潦倒身无分文,写出来的东西在当年怕是也没有什么人认可,所以现在他们基本都生平不详。

王月悯按照杨宪的提议,原本想着花重金直接让他来京城的。

其实这件事她是不在意的,并不是说徐妙云不关心徐达的安危,而是她不会把这件事和杨宪连在一起,迁怒于人。

菜做好,开饭了。

从早上一直写到了中午。

工作人员摇了摇头,开口道:“都不是,是一种全新的小说题材,我将其称为冒险小说。”

要知道天圆地方,这个学说,千百年来已经深入老百姓们内心。

“就这么定了,现在就写!不用以后了,你今天就能看见。”杨宪直接拍板道。

事实上杨宪家里另外一个郡主天天干这事。

中山王府。

“嗯,好吃好吃!”

“那你多吃点。”

“那我不客气了。”

283.第280章 徐达的震撼(4k)290.第287章 向儒家开炮(4k)267.第265章 论情报的重要性第313章 不愧是咱的儿子!(4k)第55章 四则运算170.第170章 舔一舔233.第231章 挖山164.第164章 神迹258.第256章 究竟谁在为百姓做事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301章 雄主之治国,则为之计深远(4k)218.第217章 光与暗第143章 沈家姐弟第4章 把这些稻苗给本府拔了212.第211章 真的?做出来了?第314章 像你这样的人才,扬州大学有多少?206.第205章 无鞘的刀(4k)295.第291章 权责统一(4k)225.第224章 皇后娘娘的手艺,还是一如既往第369章 讨万国檄文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阳第21章 生意265.第263章 乡村振兴计划第146章 首富进扬州280.第278章 洪武海战!(4k)第110章 蝴蝶的翅膀278.第276章 扬州烤鸭(4k)第44章 腹黑第50章 鬼才蓝玉200.第200章 偷天换日(4k)第369章 讨万国檄文第55章 四则运算第109章 畜力轨道公共运输系统第125章 看懂也得说看不懂,这才是懂(第三第317章 洪武十年即将过去(4k)第138章 残次品169.第169章 洪武五年 夏288.第285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4k)206.第205章 无鞘的刀(4k)第367章 这个时代第一点光亮第54章 只要能前行一步,那也是前进了176.第176章 朱棣的远见第307章 人老成精(4k)199.第199章 权与钱的初次合作(4k)第58章 杨宪的三五计划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118章 不愧是我的好大儿第114章 饮鸩止渴第115章 这可是免死铁劵啊!第55章 四则运算235.第233章 尘封的恐惧被唤醒第76章 下面没有了192.第192章 斩草除根(4k)第40章 京城纸贵第13章 奇货可居第89章 吃糠拉稀第148章 大明第一任首富与最后一任首富的初229.第228章 大明军队进村啦!266.第264章 从吃的饱到吃的好(4k字)223.第222章 开海第13章 奇货可居162.第162章 报纸的威力第337章 来,取朕甲胄来!(4k)287.第284章 真是妙啊!李相!(4k)第35章 红楼问世172.第172章 我还不能享受享受了?190.第190章 坐井观天,只有一孔之见(4k)第45章 田园之乐第1章 开局一只鸡162.第162章 报纸的威力第13章 奇货可居294.第290章 自古得位之正,莫过于大明!(第27章 明记甜品铺239.第237章 末路英雄第335章 胡惟庸借刀(4k)第345章 小善如大恶,大善似无情(4k)第24章 秋收第95章 老伯,咱们本家啊278.第276章 扬州烤鸭(4k)288.第285章 女人能顶半边天(4k)219.第218章 放下鱼叉,拿起了屠刀第142章 大明的神剑268.第266章 铅笔与战船第339章 护短的朱标(4k)第99章 仰望星空第139章 免费的东西往往是最贵的285.第282章 杨国公为国牺“身”(4k)第52章 韭菜第57章 洪武三年冬第324章 真正的勇敢(4k)第310章 西部大基建(4k)第5章 高高在上的人,无法注意到低到土里的256.第254章 全球第一纺织厂第47章 心里苦的人221.第220章 望远镜的妙用第85章 扬州大开发259.第257章 耀眼的太阳第73章 说话!233.第231章 挖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