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招张斌回京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张斌此时的能力有限,还无法改变其进程,天启终究还是喝下了霍维华进献的仙药灵露饮,浑身膨胀,暴毙而亡!

兄终及弟,年仅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继承大统,登基为帝。

不过,他继位并不是很顺利,因为天启暴毙后,魏忠贤竟然命人封锁消息,秘不发丧!

还好,皇后张嫣机灵,偷偷派人去通知了英国公张维贤,请他出手帮忙,扶信王登基。

张维贤平时是不干政,管你东林斗阉党也好,管你阉党杀东林也好,皇上不发话,他看都不会去看一眼。

但是,这会儿皇上都驾崩了,你魏忠贤还秘不发丧,他就不得不管了。

国不可一日无君,不管怎么样,你得把遗诏交出来,让信王继位啊。

魏忠贤收拾起东林党和那些文臣来那的确是手到擒来,轻轻松松,但是,对英国公这位大明第一勋贵,他还真不敢炸毛,因为他干不过人家啊!

他手下锦衣卫、东厂番子加起来才多少,三万撑死了,英国公那可是掌管着京营,京营可有七十二个卫所,缺员再严重,十来万人还是能拉出来的,跟英国公刚,那是找死。

于是乎,魏忠贤乖乖的交出了遗诏,信王朱由检终于在英国公张维贤的拥簇下继位登基,成为大明朝的第十六位皇帝。

崇祯继位之初,那叫一个心惊胆战啊,满朝文武皆阉党,皇宫里的太监更是阉党,他甚至不敢吃皇宫里的东西,晚上英国公的人撤走之后,他甚至觉都不敢睡,生怕自己一睡过去,脑袋就没了。

这个可不是开玩笑的,他哥哥天启死的不明不白,他三个侄子同样死的不明不白,他可不想跟着不明不白的去了。

传闻,魏忠贤曾戏言:“皇上若是想杀我,派一个狱卒来就够了。”

崇祯如果相信他这话,那他就傻bi了。

可能狱卒刚派出去,宫里就会传出什么崇祯皇帝病重的消息,紧接着,一颗仙药下去,他就升天了。

这也不是开玩笑的,要知道,他的父皇明光宗朱常洛和他的皇兄明熹宗朱由校可都是死在仙药手里。

而下泻药拉的光宗生活不能自理的崔文升和进献仙药吃的熹宗浑身膨胀,暴毙而亡的霍维华这会儿可都是魏忠贤的得力手下。

惹毛了魏公公,先让崔文升给他下一剂泻药,拉的他奄奄一息,再让霍维华进献一瓶仙药,吃的他暴毙而亡,这种事,魏公公都干过一次了,还怕第二次吗,反正满朝文武皆阉党,怕个屁啊!

所以,崇祯继位以后,并没有傻bi一样的对魏忠贤喊打喊杀,而是给他和他的亲信加官进爵,并对他们赞赏有佳,夸他们是大明的中流砥柱!

魏忠贤这会儿的想法是什么,同样是个千古之谜。

传闻,他准备谋反了,自己当皇上,立亲侄子魏良卿为太子!

这个传闻并不是没有依据的,因为天启的三个皇子都莫名其妙的死了,天启也莫名其妙的死了,甚至皇后怀了太子都被他和客氏给整堕胎了!

而他,自封九千九百岁,又将他的侄子魏良卿加封宁国公,并让魏良卿代替天启去祭天。

这意思已经很明显了,天启一死,他九千九百岁加一百岁,当个万岁不行吗?

他侄子魏良卿从宁国公进为太子,不行吗?

或许,他认为行,只是他算漏了信王朱由检,更算漏了英国公张维贤。

又或许,他压根没有想过造反,天启和三个皇子真的都是意外。

不管怎么说,这个时候,他的确是权倾朝野,崇祯要收拾他,几乎是不可能,所以,崇祯选择了安抚和麻痹他。

安抚和麻痹貌似很成功,魏忠贤并没有什么异动,双方都很有默契的维持着微妙的平衡,不去打破。

这会儿,崇祯对魏忠贤什么都好,就是有一点,奏折不再由魏忠贤批阅了,而是他自己亲自批阅。

用他的话说,是怕魏公公累着了。

魏公公当然不怕累,但是,皇上坚持要自己批阅,他也不好当面顶撞,只能玩点阴招了。

比如,给崇祯上的很多都是难以批复的奏折,你批啊,反正奏折是我递上来的,我叫他们专门给你挑解决不了的,看你还批不批了!

这天,崇祯正在御书房皱眉看着一份份奏折,脸上满是阴云。

这些奏折里,有的压根就没法批啊!

比如,土司安邦彦谋反,云南、贵州各都司卫所请朝廷调集大军,组织围剿。

这都一年多了,还没解决,魏忠贤的意思,没钱,也没人!

比如,辽东十三营将士请求拨付饷银,因为他们已经三个月没发饷银了。

这个怎么批复,魏公公早就说了,这会儿,国库没钱。

比如,陕西巡抚乔应甲奏报,白水农民王二、种光道等,聚众谋反,请朝廷派大军征讨。

还没没钱,没人。

又比如,福建都司都指挥使洪先春奏报,海盗郑芝龙占据中左所,海盗刘香威逼万安所,海盗李魁奇威逼崇武所,请朝廷组织大军围剿。

还是没钱,没人!

大明各地烽烟四起,朝堂上下阉党横行,怎么办?

崇祯揉了揉太阳穴,无奈叹息道:“伴伴,你来看看,有什么办法没?”

陪侍在一侧的,正是曹化淳,崇祯刚继位,就派人快马加鞭把他和王承恩从金陵招回来了,这会儿正是他们照顾着崇祯的饮食起居,有着两人给他试毒把门,他才敢吃宫里的东西,在宫里睡觉!

曹化淳闻言,恭敬的走上前,拿起奏折一份份的看起来。

云贵这山高路远,朝廷又没钱又没人,有什么办法!

辽东十三营这,还是没钱啊!

陕西白水农民造反,还是没钱没人啊!

福建海盗郑芝龙占据中左所!

看到这份奏折,曹化淳眼前一亮。

他回京城之前,张斌正好跟他提及过,家乡福建这会儿海盗闹的很凶,他很想去统兵剿灭海盗,保家乡安宁!

曹化淳毫不犹豫的道:“皇上,微臣在金陵认识一个人,他或许能解决福建的问题。”

崇祯闻言,略带激动道:“噢,是谁?”

曹化淳恭恭敬敬的将张斌的情况介绍了一遍,特别说起了张斌当知县的时候就亲自率领乡勇击退过海盗。

崇祯闻言,并没有立即下旨,他犹豫了一下,随即道:”速派人传朕口谕,招南都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张斌回京,朕有话要问他。“

第一八九章 张斌掌权第二三五章 国公力压亲王第七章 装病拖延第八十五章 毛文龙偷人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六十章 血仍未冷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张斌复出第二十三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第十三章 至交第三十章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十三章 半个下马威第二章 京城告急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二十三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第四十一章 门牙给你敲掉第十七章 吃了个瘪第六十章 猜忌第五十一章 拼命第二三六章 皇室宗亲终屈服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国的援军第六章 京察闹剧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门口第五十章 拼爹第三十五章 责任第十章 我们也有海盗第三十八章 闭门羹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六章 贪腐之道第一章 疯狂的阁部第二十四章 人情味第二十章 绝世猛将李定国第一三九章 封锁消息第十五章 举荐孙传庭第六十一章 见鬼了第三十五章 还治其人之身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气吹牛逼第四十三章 见面礼第三〇〇章 论太子的重要性第八十九章 两督师见面第二十二章 王徵进京第二十九章 击鼓鸣冤第四十三章 撤职查办第十九章 一堆好苗子第九十六章 温体仁下台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当皇帝第一七三章 崇祯无德第一一二章 皇太极的无奈(感谢可口不可乐i大大的打赏)第一章 招张斌回京第一七四章 造势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计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一四三章 亡国之兆第五十八章 上将都被轰懵了第二〇八章 绝后第八章 下金陵第二三七章 来一场大迁移第七章 奇葩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三〇四章 内阁主政第一二二章 欲夺辽东兵权第一七七章 开干第十四章 说服英国公第八十三章 接连落马第六十四章 列强吓到了第二三二章 这个恶人我来做第十二章 瓦岗寨告破第五十七章 齐心协力第五十五章 妙计对奇谋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二十九章 击鼓鸣冤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八十六章 自以为是第一七二章 惟有德者居之第一八二章 急流勇退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二十九章 击鼓鸣冤第二五九章 同盟协议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门第三〇六章 以武制文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一六四章 敲响警钟第三十九章 孙元化来投第三十一章 真好吃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六十一章 坚船利炮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五十一章 穷的叮当响第五十三章 万斤巨炮第五十一章 穷的叮当响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一八五章 闹剧第二六〇章 亲赴欧陆第二八七章 封地和联姻第二五八章 开放所有殖民地第八章 暗夜偷袭第一一八章 蒙元叛离第十四章 说服英国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