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与皇太极博弈

这一连串的称号并不是别人送给他的,而是他通过自己的努力博取的。

皇太极生来眉清目秀,行动稳健,举止端庄。

他聪明伶俐,耳目所经,一听不忘,一见即识,他很爱看书学习,在努尔哈赤的诸将中惟有他识字。

他七岁就开始主持家政,把家里日常事务、钱财收支等管理得井井有条,努尔哈赤对其视若珍宝。

这履历,给人感觉,他好像跟张斌一样是个穿越者,只是张斌二十来岁才穿越,他好像两三岁就穿越了!

不管他是不是穿越者,他的大汗之路注定十分艰辛,因为他只是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上面还有七个哥哥,而且他的母亲孟古哲哲并不是大妃,努尔哈赤的大妃一开始是莽古尔泰之母富察氏衮代,富察氏衮代死后,继承大妃之位的是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的母亲阿巴亥。

更为不幸的是,皇太极十二岁那年,他的母亲孟古哲哲就去世了。

没有母亲的支持,自己又不是长子,怎么办呢?

皇太极的掌权之路,十分神奇。

努尔哈赤一开始想立长子褚英为储,皇太极也不知道怎么告了褚英一状,努尔哈赤立马就把褚英软禁了,而且,过了两年努尔哈赤就把褚英处死了!

这个时候还轮不到他,按道理,努尔哈赤死后,权力最大的会是大妃阿巴亥,阿巴亥的三个儿子阿济格、多尔衮和多铎都有可能继承汗位,怎么办呢?

皇太极又是一顿神奇的操作,大妃阿巴亥被众人逼的殉葬了!

但是,这个时候,还是轮不到他,呼声最高的是第一位大妃富察氏衮代之子莽古尔泰,怎么办呢?

皇太极又是一顿神奇的操作,大贝勒代善和其长子岳托、三子萨哈廉竟然拼命推举他继承汗位。

就这样,他成为后金第二位大汗!

这个时候,大明对这位后金大汗并不熟悉,大多数人都只知道他叫皇太极,并不知道他有这么神奇。

但是,张斌知道,皇太极这个对手就是这么神奇,简直就跟一个穿越者一样,妖孽般的神奇。

面对这样一个妖孽般的对手,该怎么对付?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张斌开始分析敌我双方的形势。

首先,要知己,崇祯元年到崇祯二年大明在干什么呢?

崇祯皇帝在忙着清理阉党,没办法,这个时候,满朝文武几乎都是阉党,他不清理人家,人家很有可能会学魏公公,把他给架空了。

崇祯这会儿是指望不上了,他很忙,真的很忙。

再看看辽东,辽东将士又在忙什么呢?

辽东将士在忙着兵变,或者说讨薪,没办法,没饭吃,没力气打仗,没钱赚,家人就没饭吃。

宁远兵变,蓟州兵变,催饷的奏折雪片般的递上去,逼的崇祯赶紧加征辽饷,这粮饷总算是有着落了,不过还没到,得等辽饷发下来,大家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

辽东将士这会儿貌似也指望不上了,饭都吃不饱,你让他们怎么去跟皇太极打。

至于袁崇焕,这会儿他貌似也很忙,忙着治疗各种不服,谁不服就是一刀,不过不是手术刀,而是鬼头刀!

或许他想学孙承宗,让大家众志成城,堡垒推进,一年推他个四百里,五年就是两千里,辽东貌似还不到两千里宽,五年平辽好像也不是神话。

不过,这会儿指望他好像也不是现实,因为各种不服还没治疗完,他还没有推的想法。

分析了半天,大明这边,从上到下貌似都指望不上,张斌感觉,这会儿,只能靠自己!

再分析一下对手,皇太极这会儿又在干什么呢?

皇太极这个妖孽还是很厉害的,他刚一继位,立马派大军横扫朝鲜北部,将毛文龙在岸上的屯田一扫而光,十万东江军民被他赶到了孤岛上,哀鸿遍野,饿殍满地,暂时对他的后方失去威胁。

紧接着,他便亲率大军去关宁锦防线试探了一波,结果,他发现,在坚城利炮下,后金铁骑完全没有用武之地,他父亲努尔哈赤啃不动关宁锦防线,他同样啃不动。

关宁锦防线都打不下来,就更不用说后面的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了,看样子,此路不通,要干掉大明,还得另想办法。

从崇祯元年开始,皇太极没再去关宁锦防线吃瘪,他将视线投往蒙古草原,要进攻大明,不光有打穿关宁锦防线,拿下山海关这一条路,从蒙古草原绕过去也是一样的。

蒙元三大部落,察哈尔部,土默特部,科尔沁部,土默特部离太远,他够不着,他开始征讨察哈尔部和科尔沁部。

两大部落被他打的屁滚尿流,尤其察哈尔部,都被他打怕了,几次大战,俘虏人口几万,抢走牛羊马匹无数,最终,察哈尔部终于屈服了,接受皇太极的统治,分成察哈尔八旗,听候皇太极的差遣。

另外,科尔沁部还有喀喇沁、敖汉、奈曼及喀尔喀诸部都被皇太极打服了,同意跟随后金征战,所部兵马,听候皇太极调遣。

这个时候,大明对后金还有一个错误的认知,认为后金兵马不到十万。

因为后金八旗的结构和清晰,就是牛录、甲喇、固山三级,五个牛录上面设一个甲喇、五个甲喇上面设一个固山,固山其实跟旗主是一个等级的,只是固山只管打仗,旗主统领一切。

一个牛录才三百常备兵,也就是说,后金八旗总共才六万人马!

其实,后金这会儿打仗,不光是八旗军队,什么蒙八旗、汉八旗、蒙元诸部、甚至还有他们的奴隶和仆从,数量远远超过了八旗军队,所以,他们每次大战一上就是十多万甚至二十多万,大明很多大臣甚至将领却认为他们总共才六万!

这会儿皇太极的策略很明显,就是要绕道察哈尔,打穿蓟州镇,直扑大明京城。

但是,张斌却不能跑去和崇祯说,皇太极要从蓟州镇打过来,因为他不确定皇太极什么时候开打。

崇祯可是个急性子,如果他听了你的,把大军调集到蓟州镇,结果,等了几个月皇太极还没来,又或者,皇太极看到蓟州镇大军云集,又跑去其他地方打注意了,那自己就完蛋了。

调集大军不要钱的吗,这会儿崇祯缺的就是钱,如果敢让他浪费几十万两,甚至是几百万两调集大军在蓟州镇白忙活一场,估计,袁崇焕就是自己的榜样!

张斌思来想去,只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皇太极你去偷袭京城,我就偷袭辽东,不把你留守的人干光,也要把辽东的平民全抢光,到时候看谁得便宜谁吃亏!

定下战略,张斌就开始制定具体战术了。

一分析敌我双方实力,很尴尬,他发现自己手里竟然无兵可调。

现在,张斌手下能上阵的就一万戚家军精锐,东番九卫这会儿才接收了十万辽东平民,这十万平民中选拔出来的战兵还不到两万,而且他们还在操练,武器装备也没有配其,根本就不能拉去打仗。

这一万戚家军精锐也不能拉去辽东,如果自己把主力拉去辽东而不去京城,就算大胜一场,崇祯估计也不会高兴。

人家都打到京城来了,你跑去辽东,什么意思,想朕死吗,在辽东再怎么折腾又有什么用,人家皇太极主力在京城!

所以,自己必须率领戚家军去京城勤王,至于辽东,完全靠毛文龙吗?

张斌很快就否决了这个想法,毛文龙是厉害,但他手下大部分人都是难民,严重缺乏训练,有很多,甚至连自己手下的新兵蛋子都不如,完全靠他肯定不行,自己还必须挑选一些精锐去协助。

这个时候,张斌想起了曹文诏和曹变蛟叔侄,这两位可是猛的不能再猛的猛将,如果让他们率领精锐去辽东偷袭,绝对能搞的后金人仰马翻。

就这么办!张斌对着辽东地图,开始思索具体战术。

但是,看着看着,他感觉不对劲了,这是天启朝之前的辽东地图,现在辽东被后金搞成什么样子了还不知道呢。

张斌想了想,收起地图,写了封信,让人稍到皮岛,交给毛文龙。

这天,辽东腹地,沈阳和辽阳之间的威宁堡,一队诸申正笔直挺立在大门两侧值守,远处突然响起一阵马蹄声。

那诸申小队长立马露出警惕之色,他稍微考虑了一下便下令道,抬两个拒马叉把路挡住。

手下诸申得令,连忙跑到旁边抬起两个拒马叉把堡门前的大路给堵了。

很快,十余个黑点出现在众人的视线,那诸申神色凝重的拔出佩刀,冷冷的道:“抬枪刺马步。”

他手下的诸申得令,立马飞快的跑到拒马叉后面排成一排,将手中的长枪斜指前方,紧张的等候着。

不一会儿十余骑便出现在堡门前的大路上,而且速度越来越慢,等距离堡门不到百步,那十余骑同时勒住战马,其中一个人用女真话大声问道:“你们什么意思?”

那诸申小队长冷冷的道:“什么什么意思,不知道大汗下了命令吗,旗兵集结出门办事,要进入沿途各牛录和甲喇驻地,都要事先通知,我们没有接到任何通知今天有人要过来,你们什么人,跑过来干嘛?”

这是皇太极下的命令,毛文龙偷人都把他给偷怕了,这家伙,不但偷人还杀人,什么下毒、暗杀等下三滥的手段都使得出来,每次偷人他们都选当地牛录率领大部分诸申出门的时候下手,留守人员基本都会被他们杀个精光!

据幸存的诸申描述,这些人都是扮成旗兵直接闯进各个牛录驻地,杀光所有人诸申再去偷人。

所以,皇太极下令,所有旗兵出门办事之前都要事先通知沿路牛录和甲喇,没有通知就直接跑过去的,就要小心了,很有可能是毛文龙派来偷人的!

为此,皇太极还专门让派出数路精锐骑兵在各交通要道驻守,一旦发现毛文龙派出偷人的队伍,立马前去阻杀,毛文龙手下的精锐就被这样干掉了上百人。

不过,这次这队旗兵好像没有进入威宁堡的意思,那领头的骑士大笑道:“你们不会以为我们是毛文龙的手下吧,我们是镶红旗贝勒岳托麾下的亲卫,去辽阳办事,不小心走错路了而已,你们这是什么地方啊?”

镶红旗旗主代善算是八旗中最为温和的长者呢,在八旗中人缘是最好的,贝勒岳托正是代善的长子,那诸申小队长闻言,脸色立马缓和下来,他拱手道:“我们这是正蓝旗甲喇阿林保大人的驻地威宁堡,抱歉啊,职责所在,不能让你们进去。”

那领头的骑士微笑道:“没事没事,对了,辽阳怎么走啊,我们都有点迷路了。”

那诸申小队长热情的指点道:“你们从前面那条道往西边跑,大约一刻钟之后就会看到一条大河,那就是太子河,你们再沿着太子河往西南方向跑个一百多里地就到辽阳了。”

那领头骑士拱手道:“多谢,多谢,告辞。”

说罢,他一挥手,调转马头,带着十余骑往西跑去。

那诸申小队长嘘了口气,抹了把额头的冷汗,庆幸道:“还好还好,不是毛文龙的人。”

其实,他想错了,这些人是毛文龙派出来的,不过,他们不是来偷人的,而是来打探情况的。

那队骑兵跑出十多里之后,又停了下来,那领头的骑士掏出张地图仔细看了看,随即又拿出一只细炭笔,在地图上标注道:“威宁堡,正蓝旗甲喇阿林保驻地,方圆大概三里,城高大概一丈五。”

写完,他又把地图收起来,打马一路往东南方而去,辽阳等城池并不归他负责,自然有其他人去,他只要将辽阳东北两百里范围内的八旗牛录和甲喇驻地探查清楚就行了。

皇太极没想到毛文龙又改变策略了,不再偷人,而是派出游骑到处刺探,所以毛文龙手下精锐并没有遭遇阻击,整个辽东的情况慢慢汇集到皮岛,张斌所需要的辽东形势图慢慢在毛文龙的手里成型。

皇太极更不知道,他老巢都被人摸透了,等他率军去偷袭大明京城,辽东就有好戏看了。

第三一六章 权臣只有末路吗(全书完)第四十八章 豪格跑路第三十七章 下临潼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总督第一〇九章 围点打援第四十章 状元郎对奸相第三卷 序章 天启的恩怨情仇第五十一章 穷的叮当响第七十九章 崇祯上钩第七章 明荷贸易争端(上)第六十四章 列强吓到了第四十六章 只为伊人第三〇〇章 论太子的重要性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为强第二八二章 计救国王第四十四章 苦命鸳鸯第六十九章 明争暗斗第二十四章 诬陷我也会玩第十七章 离别总有时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三十三章 小子诶别这么狂第九章 不齐心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铁路第五十六章 炮轰皇太极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军阀第三十三章 义诊第十二章 混蛋相亲第六十一章 坚船利炮第二九二章 称霸欧陆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十七章 纳捐助饷第三十四章 阵营第三章 围剿第七章 这家伙好毒第八十五章 张香进宫第六章 东番特战营(下)第二十四章 筹谋练兵第一〇五章 炮火轰鸣建奴惊第五十五章 海军上将第六十六章 这里是大明的领土第三十四章 战术运用第七十七章 大捷之后是大劫第二十三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第七十四章 将红毛番给朕灭了第三十七章 下临潼第十六章 总督之争第七十四章 完了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二十三章 戚家军史话第三十三章 挺进关中第三十八章 辽河之谋第五十一章 试制第五十章 火车第五十八章 大辽河堡第四十一章 书成第六章 县衙有内奸第二十四章 鸿门宴(上)第一七〇章 天意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四十六章 疯狂乱咬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第七章 连升三级第一章 招张斌回京第四十三章 规划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七章 你行你上啊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八章 通风报信第十六章 总督之争第二〇二章 送钱送粮第二十六章 东盛堂第十一章 组织募捐第二四六章 有钱人的生活第十三章 进京勤王第六十五章 打捞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六十六章 属国琉球被欺负了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调动速度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当皇帝第十七章 荷兰总督的无奈第二九一章 扭转战局第六十七章 修筑要塞第十五章 糜烂第十三章 郑芝龙发飙第一〇四章 恐怖的调动速度第二四九章 税赋暴增至三千多万两第六十六章 属国琉球被欺负了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厂第一七三章 崇祯无德第二九六章 英荷终低头第十四章 不归路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万两第五十七章 火烧敌营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们第六十七章 升堂审案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门第五十六章 年节第四十九章 选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