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职

张斌想不明白,崇祯为什么会听信谗言让自己回京述职,这述职可是要交出总督印信,等候吏部安排的,如果自己不想办法,这福广总督就做到头了。

他之所以认定崇祯是听信谗言,原因有很多。

首先,这个时间不对,因为他就任福广总督才一年,没有一年就要进京述职这个说法,也没有这个规定。

如果这个述职说的是他巡抚任上的事,还有点道理,他就任福建巡抚三年,是应该回京述职,

但是,上次进京勤王,正好是他三年期满,他实际上已经向崇祯汇报过了,崇祯也知道他三年巡抚期间干了些什么,崇祯都直接将他擢为兵部侍郎兼左副都御史,总督福广了,这述职流程等于已经走完了,难道去吏部报个道就那么重要吗。

然后,这个时机也不对,因为这会儿朝廷并没有什么大事需要他去做。

崇祯朝两件大事,建奴和农民起义军,这个,张斌都要毕懋康重点关注了,邸报上一有相关内容,就让他送过来。

结果,这一年的邸报上压根就没提过建奴的事情,这说明,皇太极吃了个瘪,回到辽东以后,并没有对大明采取任何行动,也就是说,这一年,他很“老实”。

农民起义军,邸报上倒是提过,总督陕西三边军务的杨鹤还是有几把刷子的,崇祯并没有给他多少钱,但他不厌其烦,边抚边剿,玩的紫金梁、八大王、闯王、扫地王、邢红狼、黑煞神等农民起义军领袖不要不要的,这会儿这些大王小王什么的都带着队伍逃到山西去了,不跟他玩了。

也就是说,农民起义军这会儿也没什么威胁,至少,从邸报上看是这样的。

邸报上能这么写,就证明朝廷是认可的,崇祯不可能这个时候急吼吼的把他叫去收拾农民起义军。

建奴和农民起义军都没什么大动作,崇祯让自己回京述职,为什么,闲的发慌吗?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福广两省从自己上任之后税赋节节攀升,这会儿一年都有四百多万两的税赋了,两省税赋收入,等于天启朝一年两京十三省所有税赋收入的总和,崇祯正缺钱缺的厉害呢,他会自己把这个“天子的南库”给毁了吗?

很有可能,有人看到了这个硕大的桃子,想摘下来揣自己兜里呢!

崇祯肯定是被人耍了,张斌却不得不去。

如果吏部的公文都不搭理,这官就没法做了,光是这一条,人家都可以做出万般文章来,崇祯毕竟太年轻,一个温体仁就能耍的他团团转,阉党余孽要集体发力,自己很有可能被他们污蔑成密谋造反的反贼,崇祯一犯起糊涂来,还真有可能会信。

既然必须去,那就早点去,因为今年是会试年,二月份会试就会开始,陈子龙他们早就回去准备会试去了。

陈子龙他们历史上科举很不如意,被温体仁玩的死去活来,像陈子龙这个明末有名的大诗人、大文豪,竟然屡试不第,直到崇祯十年才考上进士,简直就是咄咄怪事。

这种怪事,张斌当然不想让它在发生了,原本,他已经将这件事跟徐光启说了,但是,现在想来,徐光启肯定是玩不过温体仁这个无耻之徒的,陈子龙他们很有可能重蹈覆辙,所以,会试之前他一定要赶到京城!

正月十六,元宵节刚过,张斌就出发了,这次他走的还是水路,不过,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他并没有坐什么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就是三十余艘车轮舸,能带上的亲卫他全带上了。

三天后的下午,还是大沽港,还是锦衣卫指挥使戚盘宗独自一人在码头上恭候。

锦衣卫封锁大沽港并不需要理由,只要他们自己不说,也不会有人拿这点小事去崇祯跟前嚼舌头根,在京城以外,锦衣卫权力还是相当大的,地方官员,几乎无人敢惹。

谁要敢唧唧歪歪,管杀不管埋,反正这会儿屁股干净的官员没几个,随便找点狗屁倒灶事出来,按律都能拖出去砍了!

戚盘宗此时已经习惯了手中的权力,同时也培养出了一大帮亲信,有钱、有权、有背景,他在锦衣卫混的是如鱼得水,说到能力,他比骆养性强的多,当然,崇祯不看重这个,所以,张斌并没有多事,反正骆养性也被自己拉拢了,没必要枉做这个小人。

张斌也算是他的姻亲,对他又有知遇之恩,他对张斌还是很亲切的,张斌刚一下船,他便迎上去拱手道:“双全,一路可还好,芳华怎么样了,什么时候生啊?”

张斌伸了个懒腰,笑呵呵的道:“这船坐习惯了就好,这两天我都是睡过来的,芳华就快生了,算日子应该是三月份。”

戚盘宗闻言,微笑道:“恭喜恭喜,你马上就要当爹了。”

张斌大笑道:“哈哈哈哈,同喜同喜,你这不也要当舅舅了吗。”

两人寒暄了一阵,八组亲卫差不多都下船了,张斌这才严肃道:“他们伪装的东西准备好没?”

戚盘宗正脸道:“放心,都准备好了。”

张斌点了点头,随即又问道:“马匹呢?”

戚盘宗指着码头不远处道:“就在那里,你真的只带四个人随行保护啊?”

张斌看了看那边的马匹,洒笑道:“京城又不是辽东,有什么好怕的,我先走了,剩下的人,你帮忙好好安排一下。”

说罢,他拱了拱手,招呼谢正刚他们转身就要去取马匹。

他刚转身,突然又回头道:“对了,你让太如把内阁首辅周延儒、内阁大学士温体仁还有吏部尚书闵洪学的资料收集一下,明天晚上派人送到崇兴寺来。”

这又是内阁首辅,又是内阁大学士,还有吏部尚书,一般人听到一个都得吓一大跳,戚盘宗脸上却没有任何表情,他只是淡淡的点头道:“好。”

张斌这才带着谢正刚、张差、赵如、张盘四人转身离去,不一会儿,五人便骑着骏马直奔京城,至于剩下的亲卫,则在戚盘宗的协助下伪装成各种身份,分批赶往京城。

这已经是张斌第三次来京城了,他每次来的原因都不一样。

第一次是来搏前程的,结果他吹出一片天,博得福建巡抚之位;

第二次是来勤王的,他一招釜底抽薪,直接派兵奇袭,取了遵化,吓的皇太极仓皇北去;

这次,他却是莫名其妙被人招到京城来的,结局会怎么样呢?

他住的还是崇兴寺,还是租的一个单独院落,这次他带的人比第一次还少,所以,并没有引起什么人的注意。

当天晚上,亥时许,张斌居住的院落,原本静逸的夜色中突然传出一声轻响,紧接着,背靠围墙的厢房上“嗖”的一声飞下来两个黑影,其中一个几乎是被另外一个拎着腰带飞下来的。

正屋门口值守的张差和赵如并没有出声,只是手按刀柄仔细看了看,随即松开手,站那里不动了,就当没看见这两人一样。

其中一个黑影不知道是扭到脚了还是怎么了,这会儿正坐地上一个劲的在那里搓呢。

张斌探头往窗外看了一下,随即便疾步走出来,走到地上那黑影跟前苦笑道:“太如,你派别人来就行了,大晚上的自己跑过来干嘛?”

骆养性闻言,揭掉蒙面巾,龇牙咧嘴道:“哎呀,这鬼天气,太冷了,屋顶上好滑,害的我差点扭到脚!”

张斌上前给他拍了拍身上的灰,摇头道:“你千万不要在别人跟前玩什么蒙面夜行,每次来,都毛手毛脚的,你这样连个普通人都瞒不过。”

骆养性不服气道:“是真的啊,上面好厚的冰,不信你上去试试。”

张斌翻了个白眼,没好气的道:“我才没你这么无聊呢,走吧,走吧,你不是说冷吗,赶紧进屋吧。”

说罢,他拉着骆养性就往屋里走去。

三人进了书房,张斌招呼他们在一旁的小几上坐下令,又让人泡了两杯热茶,这才催促道:“东西呢?”

骆养性闻言,连忙从怀里掏出一大把稿纸,好奇的问道:“双全,你怎么知道是这几个人把你弄回京城的?”

张斌站起身来,取过他手中的稿纸,随即坐下来,淡淡的道:“朝堂之上,无聊的人很多,但是,像他们这么无耻的并不多,不是他们能是谁啊?对了,你又怎么知道是这几个人把我弄回京城的?”

骆养性得意的道:“曹公公告诉我的呗,曹公公让我警告你,小心点,这几个人好像有意针对你,他们想把你弄到詹事府去当詹事。”

果然想摘桃子,詹事府詹事,正三品,还是一个衙门的主官,好像是给自己升职了,毕竟自己这个总督只是个委派的职位,并没有品阶,要真算品阶,只能算兵部侍郎和都察院左副都御史的品阶,这两个职位虽然都是正三品,但并不是衙门主官,所以,将自己调到詹事府去当衙门大佬好像是给自己升职了,其实,狗屁。

张斌莫名其妙道:“太子好像才两岁吧,我去当詹事府詹事能干嘛,天天教太子走路吗?”

骆养性摇头道:“闵洪学不是这么说的,他只是跟皇上说他在整顿吏部,然后,发现你任职福建巡抚三年,没有述职记录,这个不合规矩,他只是劝皇上按规矩办事来着。”

张斌闻言,眉头一皱,这闵洪学看样子是温体仁的爪牙,他只是找个由头把自己招回京城,接下来什么詹事府詹事肯定不是他提出来的。

他想了想,淡淡的道:“后面是不是有人推举我当詹事府詹事啊?谁,温体仁还是周延儒?”

骆养性连连点头道:“是啊,年前皇上找温体仁,问他谁适合当詹事府詹事,温体仁就提到了你,他说,是偶尔听吏部尚书闵洪学说你要回京述职了,他还说,你年轻,又身居高位,将来能辅佐太子。”

这话说的,好像很有道理,难怪崇祯会心动。

但是,张斌知道,自己如果老老实实被他们玩,根本就等不到太子登基那一天,估计过一两年就会被他们弄死。

他撇了撇嘴,继续问道:“那周延儒怎么说?”

骆养性不假思索道:“皇上问周延儒的时候,周延儒说你文武全才,可堪大用。”

这个白痴,难怪被温体仁玩的不要不要的,净被人当枪使。

这事已经很明显了,是温体仁想摘桃子,后续他会推荐谁去接替自己的位置还不清楚,不过,他肯定会想尽办法把自己按到詹事府詹事的位置上去。

这事看样子比较麻烦啊,因为崇祯已经被他们说的动心了,该怎么办呢?

他看了看桌上的稿纸,随即挥手道:“好了,我知道了,你去告诉曹公公,我会小心的。”

他这意思,就是让骆养性和戚盘宗先回去,他好安安心心的看看温体仁和周延儒等人的资料,想想办法,继续在福广总督的位置上待下去。

没想到,骆养性却突然媚笑道:“双全,你能不能给曹化雨曹二哥打个招呼,让他给我预支一万两银子?”

这家伙,花钱怎么这么狠的,去年虽然分红不多,但也有好几万两银子啊,这才过完年就花完了!

不过,这样能花,很好,就是让你贪财,才好控制。

张斌装出关切的表情,热心道:“怎么了,钱不够花,去年那几万两银子就花完了?”

骆养性有些不好意思的赔笑道:“没有,没有,我当时傻了,把钱全交给你嫂子管了,这几天,我看上教司坊一个姑娘,想赎出来,给她买个房子住着。”

张斌露出大家都懂的微笑,指着骆养性摇头道:“你啊,想金屋藏娇,吃野食就明说嘛,还给她住着,你就不会去住吗?”

骆养性赔笑道:“偶尔,偶尔去去。”

张斌点头道:“好吧,我明天一早就让人去说一声,你悠着点,别把腰给闪了。”

骆养性闻言立马站起来拱手道:“多谢多谢,我们就不打搅你了,告辞。”

张斌站起身来,把他们送到门口,目送他们翻上屋顶,消失在夜色中,这才转身回到书房,拿起书桌上的资料仔细看起来。

第四十八章 要变天了第四章 与皇太极博弈第九十一章 安置试点第八卷 第一六〇章 谁利用谁第十三章 半个下马威第五十一章 一日之内连下两城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势如破竹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脚第三〇五章 加强监察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们的事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赠第四十一章 佛郎机炮不好做第三〇一章 劝皇上放权第五十四章 大败荷兰第五章 大清洗第十七章 弄死个大奴酋第五十九章 望风而逃第一八五章 闹剧第二十五章 蕲州李氏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二三三章 安抚永乐勋贵第二三四章 比比谁更狂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五十五章 乐开了花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杀忠良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四十七章 亲自上阵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宾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三十二章 劳役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五十五章 海军上将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争第三十五章 败逃第一七四章 造势第十六章 暖床丫鬟第一三一章 断建奴根基第六十二章 测试枪炮第四十二章 教导太子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险第六十一章 坚船利炮第八十章 请移辽东平民第二十七章 内阁大学士第二九二章 称霸欧陆第三十二章 带你们回大明(下)第一五四章 阴人第十二章 强盗逻辑(下)第四十四章 苦命鸳鸯第十七章 纳捐助饷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六章 京察闹剧第三〇八章 开疆扩土第四章 糊弄第二二六章 大明我们和睦相处吧第四十三章 欣欣向荣第一一二章 皇太极的无奈(感谢可口不可乐i大大的打赏)第十四章 不归路第四十七章 再见伊人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挡道第四十三章 规划第十七章 练字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来的尽头第二〇九章 斩首第三十八章 雄关破第二四九章 税赋暴增至三千多万两第三十二章 粮仓国脉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军第四十二章 辽河阻击战第一一五章 建奴溃逃第三十八章 控制舆论第二卷 第四十章 风流才子第二三一章 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第十二章 谁人能评说第二四〇章 解决蒙元问题第二十二章 鸳鸯阵之威第六十五章 坦诚相见第五十四章 提刑按察使第十二章 明末第一猛将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五十一章 建奴投降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贤宦第五十七章 捷报频传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张斌复出第三十一章 明朝那些太监第五章 反贼也懂兵法第九十七章 胡乱攀咬第二八九章 闪电结盟第三十二章 带你们回大明(下)第三十章 推广问题第十九章 助纣为虐第四章 这下麻烦了第二六七章 租借镇远巡洋舰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铁路第三〇九章 征服南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