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杨鹤论罪

历时将近一月,农民军主力三十六营终于被击溃了,而且这次并不光是将他们打跑了,还俘虏了十多万,农民军这次可谓元气大伤。

消息传回京城,顿时举城欢庆,京城可没多少人希望农民军打进来,因为京城这会儿日子过不下去的还很少,再怎么样,勉强混口饭吃还是混的到的。

所以,京城的老百姓都不希望京城发生战乱。

至于那些官绅就更不用说了,农民军收拾的就是他们,如果让农民军进了城,后果简直不敢想象。

崇祯收到消息之后自然也高兴到不行了,这帮反贼可把他烦透了,越剿越多,越剿越多,好像永远剿不灭一样,这次,一下逮住了一大半,他总算是看到了剿灭的希望了。

为此,他特意将张斌招回京城,商议剿贼事宜,这个时候,他已经有那么一点想法,想让张斌出任五省总督,尽快将反贼剿灭了。

皇上相召,张斌自然不敢不去,他匆匆将手头的事情交给卢象升和戚元功便带着亲卫出发了,当然,表面上他还是只带了十多个亲卫,其余亲卫还是要通过其他途径混进京城。

他对崇祯的多疑和耳根子软是相当忌惮的,这家伙要发起疯逮谁杀谁,压根就不讲道理的,所以每次进京他都做好了跑路的打算,如果崇祯听信谗言硬要杀自己,那说不得,只有跑路了。

大名府虽然隶属北直隶,离京城其实挺远的,直线距离都有八九百里,走官道的话,最少有上千里,张斌紧赶慢赶赶了三天才赶到京城。

为了逃避早朝的折磨,他特意在固安休息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辰时才打马进京,来到皇城外时正好早朝结束不久。

崇祯听闻张斌到了,立马推掉所有事情,将张斌招到御书房,崇祯这会儿还当张斌是亲信来着,张斌也表现的很是“乖巧”,所以,君臣相见还是比较亲热的。

一番见礼只有,崇祯立马赞许道:“双全,还是你最会替朕分忧,这害得朕头疼了几年的反贼被你不到一个月时间就打的落荒而逃,还俘虏了一大半,着实让朕欣慰啊。”

张斌立马谦虚道:“皇上过奖了,能为皇上分忧是微臣的荣幸。”

崇祯立马顺势道:“好,此战你又立了大功,要不这样,你现在就在都察院挂个右都御史,总督山西、陕西、河南、四川、湖广五省军务,帮朕把这帮反贼彻底剿灭。”

你以为喝稀饭呢,张斌闻言,直想翻白眼,反贼是这么好剿灭的吗,他们这会儿剩下的差不多都是骑兵了,朝廷这会儿才多少骑兵,骑兵不够根本就围不住,步兵又追不上他们,唯一的办法还真只有杨嗣昌那“四正六隅、十面张网”之策,但是,那样以来,最少的十多万人马,朝廷这会儿哪里能调出这么多人马来!

就算给他这么多人马他也不会去啊,李自成和张献忠这两个家伙如果没逮住,就算把现在的农民军全剿灭了都没用,所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两家伙就是那火种,只要春风一吹,他们轰的一下又起来了。

这种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他可不会去做,再说,这股野火现在也不能扑灭,必须让他们烧几年,烧掉大明大部分污垢再说。

张斌装出为难的样子,小心道:“皇上,微臣倒是想去为皇上分忧,把反贼剿灭,但是,福广那边这会儿实在是走不开啊,红毛番正聚集人马准备跟大明福建水师和广东水师决一死战,微臣怕这一走开,万一让红毛番得手,那月港、珠海、东番全完了。”

还好他没把占领巴达维亚的事情报上来,要崇祯知道了,绝对会放心大胆的把自己派去剿灭反贼,那可不是件好差事,不知道多少文臣武将都栽这上面了,至少,在没有把握之前他是不会接手的。

崇祯闻言,不由遗憾道:“朕倒是把这事给忘了,唉,那现在派谁去好呢,朕想来想去,也就只有你能为朕分忧,剿灭这些反贼了。”

张斌连忙引开话题道:“皇上过奖了,大明人才济济,肯定有人比微臣更合适,对了,皇上,不知那十多万俘虏怎么处置,如果聚集在那里,一个月最少要消耗十万石粮食,微臣怕户部那边负担不起啊。”

这的确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会儿连边兵的粮饷都发不齐,户部又那来的粮食养活那十多万反贼。

到底怎么处理呢,全杀了吗?

这样肯定不行,崇祯有时候虽然有点胡乱杀人的毛病,但是,那也是针对大臣而言的,最多也就是株连九族,一次杀个几百人,让他下旨一次屠杀十多万俘虏,这事他还真做不出来。

而且,这些人有很多都是被裹挟的平民百姓,不由分说把他们全杀了,肯定会在民间引起恐慌,合着被裹挟了也要杀头,那农民军所有人不都得跟朝廷死磕啊!

崇祯想了想,随即叹息道:“把各级头目全挑出来治罪就行了,其他人都遣回原籍吧。”

这样搞可不行,这些人基本都是没了生计才跟着农民军干的,如果把他们遣回原籍,他们还得反,因为他们回去也没饭吃啊,不解决这个问题,农民军恐怕永远都剿不灭。

他连忙提醒道:“皇上,这些人原本就是因为遭了灾,没了饭吃才跟着反贼干的,就算把他们遣回原籍,他们还是没有饭吃啊,到时候还是会造反啊!”

崇祯闻言,不由眉头一皱,这会儿一提到钱他就头疼,粮食其实跟钱是一个性质,他要有钱有粮早就组织百万大军把反贼和建奴全灭了,问题他没钱啊。

他想了半天,还是没有办法,只能满怀希冀的问道:“双全,你有什么良策吗?”

有啊,这不是等你来问嘛,张斌知道,崇祯就是倔驴脾性,你不能教他干这干那,只有他自己思考思考,实在没办法了,再来问你,这样他才不会反感。

崇祯只要开口问,自己就可以出谋划策了,张斌立马回道:“皇上,要不这样,微臣把他们全拉到东番去,反正这会儿东番也没遭灾,养活百来万人还是不成问题的,辽东那边迁移平民也越来越难了,这些俘虏送过去还是有口饭吃的,而且东番是海岛,只要没有船只,他们就没法回来,这样他们也不会再被拉去造反了。”

崇祯闻言,不由饶有兴致的问道:“噢,东番那边还能养活这么多人?”

张斌连忙点头道:“是啊,皇上,东番那边足以养活上百万人,这会那边还不到五十万人呢,这十多万送过去一点问题都没有,还能让他们耕种粮食,增加税赋呢。”

这种好事那还有什么好说的,崇祯立马点头道:“那好,就这样处理吧,各级头目押送到京城来治罪,其他人,全部拉到东番去。”

张斌连忙拍马屁道:“皇上英明。”

崇祯生受了这记马屁,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笑容。

农民军威逼京城的事情至此就算告一段落了,张斌原本想着,把俘虏处理完就回东番,却不曾想,一件事情却把他给拖住了。

这天晚上,内阁首辅温体仁府邸,陆续有人鬼鬼祟祟的进入主宅的书房,这些人一个个都身着便衣,遮遮掩掩,貌似想掩人耳目,其实朝堂官员都知道,这些人就是温体仁的党羽!

温体仁召集党羽前来,自然是有重要的事情商量,待所有党羽到齐,他立马阴阴的道:“福广总督张斌在大名府大败反贼,这事,大家怎么看?”

怎么看?

难道是要收拾张斌吗?

温体仁的新宠,吏部尚书王应熊立马献媚道:“要不把他轻轻捧上去,然后用力捅下来?”

要捅的下来早捅下来了,温体仁摇头道:“不行,这家伙正得皇上的宠爱,暂时还动不了,只能等他三年任期到了再想办法。”

不能动张斌,那提张斌干嘛呢,书房中的一干朝廷重臣均露出疑惑不解的表情。

温体仁见所有人都没有领会他的意思,眼中不由闪过失望之色,不过,他表面上却是耐心的提醒道:“我的意思是在大败反贼这件事情上做文章。”

众人还是满脸不解,这件事又能做什么文章?

温体仁见众人的表情,不由暗自叹息一声,这些人,还是差了些火候,不能主动帮自己排除异己,什么事都要自己来提点。

想当初魏公公在日,崔呈秀、田尔耕、周应秋、吴淳夫等等,一个个都机灵的很,很多事情都不用魏公公提点,他们都能主动帮魏公公操办起来,魏公公只要拟旨杀人就行了。

唉,这帮家伙,什么时候才能给自己分忧啊。

他无奈的提醒道:“杨鹤那个狗贼你们还记得吗?”

右佥都御史,兵部右侍郎,陕西三边总督杨鹤,这谁不知道啊!

其他人还是不怎么明白,这些人当中资格最老的浙党元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张捷却是立马拱手道:“大人的意思,找这狗贼报仇的时候到了?”

温体仁冷冷的点头道:“是啊,这个狗贼当初带头弹劾杨镐,害得我们失去了一个竞争兵部尚书的有利人选,以致我们在天启一朝都没什么话事的权力,只能给人打打下手,都是这家伙干的好事!”

张捷回忆道:“是啊,当初要不是这个狗贼咬着杨大人不放,杨大人又何至于被打入天牢,判为死罪,以我们的关系,只要萨尔浒的事情晾上一两年,杨大人就可以复起出任兵部尚书了。”

这些家伙,真是无耻之尤,当初杨镐在万历朝鲜战争中,临阵脱逃,以致两万多明军将士阵亡,造成了万历朝鲜战争中明军最惨痛的一次失败,这么重大的罪责都被他们一通运作,消弭于无形。

后面杨镐又得以担任辽东经略的重任,正是因为他公报私仇,谋害猛将刘綎才导致萨尔浒的惨败,这么滔天的大罪,他们还想消弭于无形!

杨鹤在这件事情上又有什么错,难道他不该弹劾杨镐?

在他们看来,是的,因为杨镐是浙党扶持起来掌握兵权的重要人物,犯再大的错误,都不能倒!

现在,杨镐已经被斩了,这个仇他们自然要报。

不过,这张斌在大名府大败反贼又与杨镐有什么关系呢?一场大胜仗,还能把一个总督牵连进来治罪吗?

温体仁既然提出来了,自然是能!

他开始面授机宜,拉着党羽一个个交待起来。

还是这天晚上,子时三刻,张斌又爬起来了,没办法,他住的是外城,要准时参加早朝这会儿就得爬起来。

他也没打算在京城待几天,半夜爬起来虽然难受,熬一熬也就过去了,他可不想因为早朝迟到或者未到而被人逮住机会使劲弹劾。

一路迷迷糊糊在马车上眯了不知道多久,长安西门终于到了,这次他早朝的腰牌倒是早就办好了,只要排着队进去就行了。

他这么年轻的正三品朝廷大员还是很少见的,他刚一出现就被很多官员给认出来了,这位可是皇上跟前的红人,实实在在的封疆大吏,而且前几天又刚刚率军在大名府大败反贼,再立新功,前途那绝对是不可限量,所以,一路上巴结之声,示好之意,一直都没停过。

张斌这个尴尬啊,朝堂官员他就不认识几个,认识的几乎都是三品以上的朝廷大员,人家也不可能来巴结他,面对这些巴结示好的“低级”官员,他都不知道怎么回答好,只能一个劲的拱手寒暄,好不容易凑到最前面三品以上大员的区域这才清静下来。

当然,待毕自严、曹于汴等一众相熟的朝廷大员赶到,又免不了一阵寒暄。

他感觉自己嘴巴皮子都快说干了,这早朝时间终于到了。

张斌想着,他就是来旁听的,完全就不用管朝堂上的事情,这下总算是清静了,却不曾想,奏对环节刚过,御史史范便匆匆出列,跪在御道上“正气凛然”的道:“皇上,微臣弹劾三边总督杨鹤,他力主招抚反贼,结果反贼却越抚越多,这反贼都差点攻到京城来了,杨鹤实在罪不可恕!”

这是什么话,农民起义怪杨鹤!

张斌知道,这史范是温体仁的狗,看样子他们是要对杨鹤动手了。

他也知道,历史上杨鹤是被撤职查办,最后论罪当死,要不是他儿子杨嗣昌一直要代父去死,崇祯又异常宠爱杨嗣昌,杨鹤绝对会被拖出去砍了!

第四章 与皇太极博弈第八章 通风报信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二七九章 自酿的苦果第三十七章 匠户惨第二七〇章 总督的幸与不幸第十八章 大明水师的英勇第一四九章 激战第二五一章 裁军势在必行第十二章 偷鸡不成蚀把米第二十九章 卖关子第六十五章 打捞第三十九章 绣楼姑娘第八十一章 东林无能第二十五章 流连忘返第四十八章 再唱一出第一七四章 造势第二十一章 总结和奖励第二七九章 自酿的苦果第四章 造反就是要当皇帝第十六章 没事找事第八十七章 辽东危局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十三章 郑芝龙发飙第二七五章 白捡一块殖民地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六十八章 太子召见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们的事第一五〇章 克沈阳第一三九章 封锁消息第十五章 称兄道弟第三〇〇章 论太子的重要性第二十九章 卖关子第九十二章 玩平衡第二二五章 东瀛被打到集体自闭第二六一章 坚定的走出去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三十六章 唐世济进去了第八十六章 东番兵事(上)第三十五章 责任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八十二章 要翻身了第九十七章 首辅落谁家第八十一章 拉毛文龙入伙第五十三章 收复河山第六十三章 准备开战第二十三章 药圣之后第五十八章 疯狂研制第四十章 中了建奴的奸计第八十三章 从车轮舸到轮船(上)第四十章 拜访第四章 招抚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七章 你行你上啊第十三章 至交第二八三章 梦中的白马王子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术第二十九章 权欲熏天第一四一章 兄弟干架第四十九章 选拔第八十三章 平衡之术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二九〇章 争霸与保命第五十章 火车第一章 进京第一三四章 要么投降要么死第二六四章 谁也弄不懂的策略第二〇六章 我说你能行你就能行第一九五章 气势汹汹来吃个瘪第五十四章 乱世纭纷第十三章 进京勤王第三十六章 收获不小第二十五章 蕲州李氏第三十七章 是时候研制枪炮了第五十四章 乱世纭纷第十章 儿媳妇第三十二章 兑换第二二四章 疯狂的国公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四十七章 交换第一八五章 闹剧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国的援军第五十章 首功第二十二章 京城内鬼(下)第一二六章 炮弹的滋味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总督第四十二章 辽河阻击战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宾第二五三章 来自葡萄牙的求助第七章 这家伙好毒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二十五章 蕲州李氏第三十二章 劳役第八章 通风报信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七十九章 东番九卫第七章 奇葩第一七三章 崇祯无德第四十一章 建奴惜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