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缺铜

卢象升在怀庆府忙着剿反贼救郑王,张斌也没闲着,银票的事情处理完以后,他便开始着手整编水师了。

随着最新一批战舰下水,他手里的镇远巡洋舰已经达到了三十艘,威远战列舰更是达到了恐怖的七十艘,战舰数量已然破百。

同时,王徵和孙元化他们也传来消息,高雄铸炮厂那边铜不多了,威远战列舰是装备不了几艘了,下半年的造舰计划还要不要继续呢?

水师可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没有什么事比这个更重要了,他收到消息,立马放下手中所有事物,带着俞成龙等水师将领奔赴高雄,商讨下一步战舰的制造计划,或者说水师的发展大计。

他麾下的水师数量一直是六万左右,没有怎么减员,也没有进行过招募,这主要是因为水师需要一定的操船技巧和海战技能,培养不易,同时也是因为他手底下的战船和战舰正在更新换代,还没达到装备六万人的规模,所以,他并没有急于扩充水师。

他原本是想着等战舰足够装备现有水师了,再扩充水师规模,边生产战舰,边操练新兵,这样战舰一造出来,招募的新兵马上就能形成战斗力,这才是稳妥的发展之计,没想到这会儿铜都不够了,战舰就要濒临停产了,怎么办呢?

高雄造船厂的大会议室里,张斌高坐主位,左边是以俞成龙为首的一众水师将领,右边是以王徵为首的一众装备制造管理人员,一场关于水师发展大计的讨论就这么开始了。

张斌首先开口道:“根据长庚的估算,铸炮厂那边储备的粗铜如果用来铸造火炮,最多还能装备五艘威远战列舰,也就是说,就算我们生产再多的战列舰也没有火炮了,造出来也只是个空壳子,接下来该怎么办,大家有什么建议没?”

这可是个大问题,众人都不敢随便发表意见,张斌介绍完之后,在座的众人一个个都皱眉沉思起来。

过了半晌郑芝虎见所有人都不开口,终于忍不住提议道:“大人,我们不是缴获了二十多艘荷兰人的超级战列舰嘛,那东西没有风速度就奇慢无比,而且荷兰人的火炮装填弹药也相当的麻烦,根本就不适合海战,不如我们把上面的火炮全拆下来,重铸一遍,做成新式佛郎机炮,这样,后面二十艘威远战列舰的火炮不就有了吗?”

接下来的计划还是十艘镇远巡洋舰和二十艘威远战列舰,郑芝虎的办法貌似是把问题解决了,其实不然,张斌摇头道:“这只是应急只法,造完这一批又怎么办呢?大明各地的粗铜可都被我们收的差不多了,也就是说,以后要收购粗铜很难很难了,我们要做长远打算,不能只顾着眼前。再说了,荷兰人的火炮装填弹药虽然麻烦一点,射程却相当不错,用来做岸防炮还是很不错的,我们没必要融了重铸。”

郑芝虎见自己建议被否,立马挺直腰板,一本正经的坐在那里,不做声了,就好像刚提意见的不是他一样。

这时候他旁边的郑芝豹也忍不住提议道:“大人,要不我们找个铜矿自己挖吧,福建和广东这么大的地方,铜矿总有的吧,我们直接派屯卫去挖,这样不就什么都解决了?反正他们也没什么事,闲着也是闲着。”

张斌闻言,不禁哑然,要能挖他不早就派人去挖了,还会召集大家商议吗。

他摇了摇头,直接对宋应星道:“长庚,你来解释一下吧,这个你比我熟。”

宋应星连忙拱手谦虚了一番,这才解释道:“郑将军,福建和广东自然是有铜矿的,但是,金银铜铁等矿,皆为官营,要想开采,必须向朝廷缴纳五成以上的所得作为税赋,而且,大明的铜矿含铜量都很低,百余斤矿石仅能炼出十余斤粗铜,如果再算上器具、铅石、火炭、工食之费,挖矿其实就是个赔钱买卖,挖多少就赔多少!”

这意思很明白,不是没有铜矿,而是开采铜矿不但要交很重的税,还要购买各种生产和提炼物资,还要付人工费,还要负担矿工的伙食之费,没有一点好处,光剩下赔钱了。

其实,万历朝以前并不是这样的,一开始,金银铜铁矿的开采税率并没有这么高,也就十五税一,还不到一成,而且,那时候的矿石含量还算可以,承包官营矿场,组织人开采还是有利可图的。

但是,后面税赋慢慢增加,到嘉靖朝就已经涨到差不多两成了,那时候利润已经十分微薄了,所以,很多矿工都开始另谋出路,像名震天下的戚家军,有很多就是义乌的矿工,他们宁愿选择去打仗,去拼命,也不想采矿了,可见矿场收入之少。

到了万历朝,就更加不行了,神宗为了敛财,派遣矿监税使到各地横征暴敛,金银铜铁矿开采的税率节节攀升,官营矿场开始陆续倒闭关门,根本就没什么人愿意承包官营矿场的开采业务了。

像比较有名的就是万历二十八年,最大的官营矿冶,遵化铁厂破产,大明从立朝之初生铁产量是世界其他各国总量的两倍以上,一跃而跌到悬崖底下,连经营都无法经营下去了!

甚至,那些太监矿监逼的煤矿都濒临破产倒闭了,像万历三十一年,京城门头沟煤矿的采煤矿工和运煤脚夫就拥进京城,来了一次大暴动,太监矿监逼得各地平民百姓造反之事,当然不止此一端,还有很多很多。

总之,到了万历朝,大明官营矿场大部分都濒临破产,到了天启朝,魏公公只手遮天,太监充当的矿监和税使敛财更加肆无忌惮,各地暴乱不断,官营矿场其实已经名存实亡。

也就是说,天启朝之后,大明官营矿场其实已经没人采矿了,金银铜铁甚至是煤矿其实都是民间的豪强在组织人偷偷开采,根本就满足不了经济日益发展的需求,所以才会有东瀛、欧陆,甚至是美洲的银子大量流入大明的情况出现,没办法,做生意要银子,而大明官营的银矿已经差不多停产了,私自偷挖的产量也就那么一点,根本就满足不了市场对于银子的需求。

铜矿同样如此,现在不是没地方采,而是采了反而要赔钱,当然,私挖铜矿还是有点利润的,但是,容易找到的铜矿基本上都被找到了,以这会儿的探测技术,根本就找不到什么富矿,想私挖也没地方挖去啊!

这个问题相当的尴尬,张斌也没办法解决,除非崇祯发话,减免大部分税赋,鼓励开采,不然,粗铜产量根本就提不上来。

崇祯这会儿正缺钱呢,他又怎么会同意减免税赋呢,所以,自己去挖铜矿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郑芝豹的建议也被否了,同样挺直腰板,一本正经的坐在那里,不再做声,就好像刚提意见的不是他一样。

这两兄弟还真是一对活宝啊,提意见的时候跟个二愣子似的,一点意见被否,立马装出这意见不是我提的模样,简直搞怪之极。

张斌摇头苦笑道:“好了,自己开采铜矿的事就不用去想了,大家还有什么建议吗?”

这时候,俞成龙又拱手提议道:“大人,既然缺铜,不若我们铸造铁炮吧,粗铜难求,生铁却没那么难求,如果转而铸造铁炮,一年生产几十艘威远战列舰所需之生铁应该还是能买的到的。”

大明的铁矿储量倒是比铜矿要丰富的多,问题是这铁炮没法加工啊。

张斌还是摇头道:“铁炮不是铸不出来,主要在于加工太难,我们现在还找不到能轻易切削钢铁的刀具,机床根本就无法加工铁制品,新型佛郎机炮构造又比较精密,如果不上机床加工,根本就做不出来啊!”

俞成龙闻言,尴尬的点了点头,不吭气了。

王徵见场面又冷清了下来,终于鼓起勇气,拱手道:“大人,其实粗铜并非没得买,只是比较麻烦而已,传闻西班牙在美洲的殖民地盛产铜矿,西班牙也曾以东瀛和东番为跳板,转运过一些粗铜到马尼拉贩卖,只是这会儿东瀛拒绝与西班牙通商,东番又被我们收复了,所以,他们没了中途补给之地,这转运铜矿之事也就停下来了。如果我们能跟西班牙协商一下,以开放东番部分港口为条件,让他们从美洲那边转运大量粗铜过来,卖给我们,这粗铜匮乏的问题就解决了。”

张斌闻言,眼前一亮,对啊,南美盛产铜矿可是出了名的,后世有六成以上的铜矿都是产自南美,而这会儿西班牙的殖民地正是南美那一块,如果能让他们大量转运粗铜过来,造威远战列舰这点需求量压根就不是个事。

他竟然连这点都忘了,好在王徵和孙元化都精通外语,跟洋人的交流也比较多,不然,他还真把这点给忽略了。

至于西班牙会不会同意,这点,他压根就不担心,现在的南洋可是大明的天下,他们要敢不同意直接把马尼拉也给他打掉,让他们滚蛋,看他们同不同意。

如果再不行,直接组织舰队冲到南美去,跟他们抢!

这会儿西班牙早就不行了,去他们殖民地抢点铜矿并不难,只是比较费时间而已。

想到这里,他不由连连点头赞许道:“这个办法很不错,过几天我就去马尼拉,跟他们协商一下,相信他们会同意的。”

这话说的,霸气无比,众人闻言,无不欢欣鼓舞,粗铜的问题貌似是解决了,但是,王徵紧接着却又皱眉道:“大人,这远水解不了近火啊,传闻美洲离我们大明足有万里之遥,就算他们同意卖粗铜给我们,也需要很长时间啊,以他们帆船那速度,传讯过去,再运送粗铜过来,最少需要一年,这段时间,我们干什么呢,继续生产威远战列舰,等粗铜买到了再进行装备吗?”

这的确是个问题,要等西班牙运送粗铜过来,一年时间都算少的了,这粗铜过来了,也不会自己变成火炮,还得铸造加工,这样一来,又差不多需要一年时间,难道,这两年就光做些空壳子,等着吗?

这样肯定不行,自己这边实力停滞不前,荷兰那边的实力可一直在突飞猛进,如果他们发了狠,在这两年组织大规模进攻,那不是危险了,不但南洋有可能守不住,东番,东南沿海都有可能守不住!

如果全部制造镇远巡洋舰的话,火炮数量倒是够了,因为五艘威远战列舰就是五百多门火炮,而一艘镇远巡洋舰才几门火炮,用这些铜生产火炮,装备几十艘镇远巡洋舰都不是问题,但镇远巡洋舰主要是用来转运步卒的,战斗力并不怎么样啊,造这么多,有意义吗?

俞成龙见他一副纠结的样子,拱手小心的提议道:“大人,要不我们以车轮舸为蓝本,做一批轻型战舰吧。一支舰队,如果全是威远战列舰那样的炮舰,又或全是镇远巡洋舰那样的巨舰其实战斗力并不是很强。因为巨舰无法防御小型纵火船,而且巨舰的机动性能也很差,作战的时候,如果不辅以小型战舰,其实很难发挥出其应有的威力,像前几次荷兰人进攻东番就是很明显的例子,我们就算没有炮舰,纯以纵火船不要命的围上去,他们也得趴下。”

张斌有点不解的问道:“我们不是有三百余艘车轮舸了吗?造再多,也没人开啊!”

在他的计划里,以后水师的确是以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为主,镇远巡洋舰他准备造一百艘,威远战列舰他准备造两百艘,这样一来,所有水师将士操的全是镇远巡洋舰和威远战列舰,何等的威风,何等的煞气。

至于车轮舸,他认为三百余艘已经足够了,因为他没有这么多水师将士去操控更多的战船和战舰,一艘镇远巡洋舰就需要五十人操控,一百艘就是五千人,一艘威远战列舰连带水手和炮手足足需要配备三百余人,两百艘就是六万余人,光是这三百艘战舰,现在所有水师将士都去操控还略显不足,三百多艘车轮舸还得招新人去操控呢。

俞成龙却是解释道:“车轮舸并非专门的战舰,甚至连战船都不是,它纯粹就是跑的快,转向灵活而已,投入海战也是炮灰一样的存在。每次大战,车轮舸上的将士都是损失最惨重的,属下觉得,如果能在车轮舸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做出专门给水师将士使用的小型战舰,这样既能增强水师的战斗力,又能减少将士的伤亡,大人,您觉着有必要吗?”

开玩笑,当然有必要,水师将士精贵着呢,培养起来可不容易,能减少伤亡自然最好。

第一二四章 齐聚鞍山之地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一九〇章 再探诏狱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七十六章 围攻热兰遮城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军阀第五章 惊天大案第二十二章 京城内鬼(下)第八章 讨价还价第一九一章 暂时的盟友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万两第六章 贪腐之道第一九一章 暂时的盟友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十三章 至交第六十四章 震撼人心第九十五章 巨贪上任第一九一章 暂时的盟友第六章 这家伙吹牛第四十六章 拉开序幕第六十一章 改进燧发枪第三〇四章 内阁主政第二五七章 主动权在大明手中第十二章 混蛋相亲第六十九章 明争暗斗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九十章 嘘寒问暖第三章 农民军来了第五章 东番特战营(上)第一四七章 死磕第十章 我们也有海盗第六十一章 见鬼了第三十五章 官兵凶猛第一九六章 中兴大明从抄家开始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军阀第三一一章 平安南第二十一章 招抚郑芝龙第五十一章 历史的教训第十七章 纳捐助饷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将强大无比第三十九章 贪腐潮第二十六章 反贼为什么要造反第二十八章 城防就是个笑话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气吹牛逼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一三八章 突如其来的尽头第九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一一八章 蒙元叛离第五十章 首功第十章 争相跑路第六十章 血仍未冷第一五三章 翻脸就翻脸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二五七章 主动权在大明手中第二十三章 戚家军史话第八十九章 两督师见面第七章 这家伙好毒第四十六章 嘴炮误国第三十八章 辽河之谋第三章 一步登天第六十二章 辽河大捷第三十一章 银票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十七章 纳捐助饷第六十四章 温体仁慌了神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会停止进攻第七章 你行你上啊第四十五章 岳托示警第二十九章 罗汝才扛不住了第一卷 第五十二章 间作稻第一三二章 气得喷血第四十九章 选拔第四十三章 见面礼第十五章 戚家军威武(上)第七章 这家伙好毒第七十一章 初战告捷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万两第四章 糊弄第一一六章 离间之计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八十九章 两督师见面第三〇一章 劝皇上放权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十八章 怨气冲天第六十七章 奉旨驱倭寇第一八六章 崇祯落幕第十九章 乔迁新居第四十章 金州告急第六章 一个一个来第十一章 组织募捐第十四章 王承恩回京第九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五十章 首功第三十五章 还治其人之身第七十一章 初战告捷第二一〇章 乱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