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匠户惨

匠户制度并非明朝所创,在元朝,匠户受奴役的程度更加严重,元朝工匠服役时间在法律上没有任何规定,其时间之长短,完全控制在封建主手中,最多的一年十二个月甚至有十个月是在服役。

相比于元朝匠户完全没有人身自由,明朝的匠户还算好点,至少他们不轮班的时候可以自己干活赚钱,这也是明朝手工业比较发达的原因。

据史料记载,元朝长期被羁绊与大都附近的工匠就达到二十万左右左右,而到了明朝,洪武初年纳入匠籍的工匠就达到了二十三万,后面明太祖朱元璋建立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所有熟练的手工业者几乎都纳入了匠籍。

明朝,在工部、内府各监局和都司卫所控制下的工匠大约在三十万左右,这些工匠因其所属系统、服役时间、服役地点和待遇的不同,可分为轮班工匠、住坐工匠和军匠三大类。

住坐工匠和军匠一般都在内府各监局和都司卫所控制之下,基本没有人身自由,但待遇还比较好,有月粮和直米等收入,不过这两类工匠数量并不是很多,大概也就两三万户左右,匠户的主体还是轮班工匠。

不管是元朝还是明朝,匠户都是被奴役和剥削的对象,作为统治核心的皇族统治集团,他们的豪华生活和行政统治都需要大量的手工业制造品以及各种建筑工程,而这些都是被束缚于匠籍的手工业者创造出来的。

辛辛苦苦学门技术,最后却被成为被奴役的对象,地位甚至连普通的农户都不如,张斌知道,这样下去不行,这会严重阻碍社会发展。

但是,他现在只是个县令,还无力改变大局,更无法建立新的匠户制度,那些,只能在他掌权之后再去考虑,而现在,他只能想办法帮治下的匠户增加点收入,让他们日子过得好一点。

第二天一早,还是辰时,琴治堂中多出八个身着补丁装的汉子,这些,正是平阳县仅余的几个铁匠和木匠。

张斌此时的心情,怎么说呢,心酸,相当的心酸,可以说心酸到不行了。

他们可是各行各业的精英,个个都有上百年甚至是数百年的传承,业务娴熟,技艺高超,在后世,那都相当于高工的存在,这会儿活的却跟奴隶一样。

他们真的有点像奴隶,衣着倒是其次的,主要是他们进来之后的表现。

他们进来之后竟然直接跪到地上就不敢起来了,张斌苦口婆心劝了半天,他们才战战兢兢的爬起来,这会儿他们腿肚子还在打颤呢。

张斌看着他们满脸惶恐的样子,简直不能理解,匠户的地位,竟然卑贱如斯!

他不知道,这会儿在强制劳役下的工匠们社会地位都特别低,因为他们世代不得转业,永受奴役,所以极受歧视。

他们甚至比乐户还惨,乐户籍的女子,只要嫁给其他户籍为妻为妾,便可随之脱离乐户籍,而他们除非获得最高统治者皇帝的特许,否则,永世都不能脱籍。

说到这里,估计有人忍不住要破口大骂了,你这个煞笔,木匠皇帝朱由校不就是当今皇上吗,你竟然说匠户社会地位低!

好吧,天启帝也就是木匠皇帝朱由校的确是历史上最有名的木匠,但是,他是最尊贵的宗室籍,并不是低贱的匠籍,所以,他不能算是个工匠,只能算是个皇帝。

明朝的工匠中倒是有几个名人,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永乐时的五墨匠陈宗渊。

这陈宗渊可不得了,他字写的特别好,画画的更好,被当时的武英殿大学士黄淮看中,举荐他去了中书科,专门给皇上书写诰敕、诏书,编制图书,册宝。

但是,他是匠籍,就算他字写的是最好的,画画的也是最好的,但是和其他中书科的二十八个人去翰林院学习书法和绘画时,其他人都可以坐里面,他却只能跪在台阶下面临拓。

后来明成祖知道了,觉得他很可怜,才下特旨削去他的匠籍,升作中书舍人,他这才能跟中书科其他人平起平坐。

这些都是闲话,这里就不赘述了,言归正传,总之,这会儿的普通工匠相当的惨,惨到张斌都觉着心酸。

他看着眼前战战兢兢,可怜兮兮的铁匠和木匠,尽量压低嗓门,亲切道:“诸位,这次本官招大家来,主要是想让大家做两样东西。”

几个工匠闻言,眼中顿时露出肉疼之色,给乡绅干活都没得工钱,给县令大人干活恐怕连材料都得自己出,希望县令大人不要做太多的东西,不然就要命了。

张斌紧接着道:“这两样东西,一个是烘烤用的炉子,另一个就是稍微改进一下的平板车。”

众人闻言,不由嘘了口气,一个炉子,一个平板车,光算成本的话,倒也花不了几个钱,只是做起来有点麻烦而已。

但是,县令大人接下来一句话,却差点把他们打进万丈深渊。

张斌紧接着兴奋的道:“这两样东西,最少要做上千套!”

“啪”,一个铁匠瘫软在地上,其他人也面露绝望之色,随时有瘫倒的趋势。

张斌见状,知道他们是误会了,连忙安慰道:“大家不要紧张,这两样东西的材料本官去张罗。”

就算不出材料也要命啊,那可是上千套,就算所有人不眠不休,甚至将全部家人都算上,做一千套,最少也得几年,这几年,光做着两样东西,他们吃什么,喝西北风啊!

不过,紧接着,县令大人一句话,却让他们差点幸福的晕过去。

只见张斌微笑着道:“本官也知道大家不容易,所以特地给大家找了点活计,这两样东西的造价,你们可以按市价算,是多少就是多少,不用给本官面子。”

这两样东西竟然还给工钱,而且一点都不用打折扣,那这几年他们岂不是有好日子过了!

他们现在的确过的很惨,因为平民百姓家里都没什么余钱,别说是做家具,就连菜刀和锄头这些常用的东西都很少有人做。

从陈盈盈一家的情况就能看出来,她家里基本就没什么家具,就算有,那也是用了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的破旧货,做新的,不存在的,就算是菜刀,哪怕用成了锯齿状,他们也不会做新的,反正也没什么菜要切,割个青菜,锯子照样用!

大家都在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能省则省,这些匠户的收入可想而知,没饿死,已经算不错了。

现在,听说县令大人给他们找了这么多活计,而且还按市价算,所有人眼中都露处了炙热的光芒,甚至连刚瘫地上那个铁匠都蹭的从地上爬起来,一脸热切的看着张斌!

第三十三章 试种第三十四章 我们什么都没干第五十四章 大败荷兰第十三章 半个下马威第二十八章 东番第十七章 荷兰总督的无奈第八十四章 又一个朝廷重臣栽了第一四四章 猝然长逝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二十章 年不好过第一八六章 崇祯落幕第五十七章 齐心协力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十八章 怨气冲天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五十四章 要钱要命第一六七章 太子吃瘪第二四一章 从酋长到包工头第九十章 皇太极傻眼第四十九章 剧情突然反转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张斌复出第八十六章 东番兵事(上)第三十三章 小子诶别这么狂第一章 密议第二四〇章 解决蒙元问题第五十九章 宁远祖家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二五七章 主动权在大明手中第一八七章 弑君否第十二章 谁人能评说第一七九章 跟崇祯硬刚第五章 斥候遭遇第五十章 科举之争第九十章 嘘寒问暖第八章 暗夜偷袭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会跳墙的第二一〇章 乱灭第四章 与皇太极博弈第二章 偶遇孙传庭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领下的帝国崛起第五十七章 齐心协力第六十六章 无法无天第六十三章 满江红第七十八章 党争祸国第六十四章 列强吓到了第七十四章 被染红的浑河血日第二十章 人赃并获第三十章 辽东在行动第六章 贪腐之道第六十二章 暗夜第二十一章 总结和奖励第五章 反贼也懂兵法第二四一章 从酋长到包工头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祸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铁路第八十七章 危机四伏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赠第四章 辽东风云变第四章 辞官第八十七章 辽东危局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四十九章 战斗力瞬间爆表第三十三章 小子诶别这么狂第二二〇章 张香出嫁第七章 你行你上啊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十八章 张斌自辨第五章 澳门总督吓坏了第二十七章 布下棋子第二六八章 南洋承宣布政使司第七章 连升三级第五章 两边都惹不起第六章 东番特战营(下)第二九六章 英荷终低头第五十六章 年节第三十六章 荣归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荡寇第二章 偶遇孙传庭第四十五章 喝醉了容易出事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国的援军第一五一章 复辽东第五十六章 发展大计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十三章 进京勤王第一二二章 欲夺辽东兵权第一百章 皇太极发动第一九一章 暂时的盟友第一八八章 太子问计第三十八章 控制舆论第二章 门生第八十四章 从车轮舸到轮船(下)第九章 又玩海盗劫掠第六十一章 见鬼了第三十九章 初上早朝第二十八章 赐名成功第二九五章 谁的拳头大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二十六章 东盛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