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兵临海州

海州原为山东承宣布政使司下属州府,洪武九年改为海州卫,隶属辽东都指挥使司,天启元年,因辽东经略熊廷弼被阉党姚宗文弹劾罢官,明军一溃千里,海州卫亦随之被后金拿下。

海州城位于辽河以东五十余里,东依分水岭,北通辽阳,南达盖州,是联通整个辽东南北的咽喉所在,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袁崇焕的第一个目标正是海州城,此时,他并没有太多关于海州城的情报,因为过了辽河就是后金的地盘,皇太极对斥候的探查防范十分严密,不管什么人,只要是从辽河西边过去的,就一个字,杀!

袁崇焕曾派人乔装成流民、商贩、蒙元难民等等各种身份前去探查,结果无一例外,全部没有回来,所以,他对海州城的情况几乎一无所知。

不过,这样并不能吓阻他前进的步伐,反正海州城离大辽河堡就五十余里,大军推进都不用一天时间,骑兵奔袭更是只需一个时辰左右,他怕个屁啊!

他认为,皇太极越是严密防范,越证明后金兵力空虚,害怕明军进攻,所以,他根本就没有什么顾忌,五月初,浮桥修好,大地回春,他立马率九万大军渡过辽河,直扑海州城。

这一路就五十余里,他并没有着急,更没有鲁莽前行,而是排着整齐的阵形匀速推进,而且侦骑四散,将方圆十里全部置于监控范围之内。

结果,没有任何阻碍,早上卯时出发,不到巳时,九万大军便来到海州城西五里外,一路上,甚至连一个平民百姓都没遇到!

看样子皇太极是真没兵了,袁崇焕心中大定,大军来到海州城西之后,他一面令何可纲和祖大寿分兵扎营,一面掏出望远镜仔细观察起海州城的情况来,看着,看着,他眉头不由皱了起来,这下麻烦了。

海州城西面城墙上的建奴士卒并不是很多,大概也就三四千人的样子,但是他却看到了火炮的踪影,而且城外还有重重壕沟,这完全是他驻守宁远城时候的布置啊!

建奴有火炮吗?

有!

这点毋庸置疑,因为当初沈阳和辽阳都是辽东重镇,明军光是在沈阳城就架设了十多门火炮,沈阳和辽阳被拿下以后,这些火炮自然成了建奴的囊中之物,他只是没想到建奴竟然把火炮给搬到海州城来了。

这下可真的麻烦了,从哪炮口的形状就能看出来,那是红夷大炮没错,而且西面城墙上差不多布置了十门!

十门红夷大炮啊,一轮就能造成上百人的伤亡,如果是在野外遭遇也就罢了,直接一波冲过去,他们最多也就有发射两轮炮弹的机会,但这是攻城啊,一波攻下来基本是不可能的,一天攻两波就得挨四五轮炮弹,伤亡最少四五百,十天就是四五千,如果半个月攻不下海州城,光是火炮就能把他手下步卒轰个半残。

西面城墙上竟然有如此多的红夷大炮,而且城外壕沟密布,根本不适宜进攻,袁崇焕想了想,干脆冒险带着百余亲卫,打马分别赶往城南和城北查探了一番,结果,城南和城北的情况和城西一模一样,都是三四千人,十门红夷大炮,壕沟密布!

至于城东,那都不用去看了,那边是山地,大军根本就展不开,没办法进攻。

这下真是麻烦大了,皇太极竟然把缴获的所有红夷大炮全部搬到海州城来了!

袁崇焕都想放弃海州城直扑辽阳了,当然,这个只能想想而已,因为不管是北上进攻辽阳,还是南下进攻盖州,海州城都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坎,他如果放着海州城不打,粮草转运就会出现巨大隐患,看这样子,海州城里最少有上万驻军,他们会眼睁睁的看着你从他们眼皮子底下转运粮草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光是这一点,他就不能放下海州城不管。

这下怎么办呢,硬攻吗?

硬攻着实不可取,他是守城的行家,自然知道,有了火炮之助,一座城池是很难攻下来的,当初努尔哈赤率十多万大军进攻宁远城,他手底下的守军还不到两万,但是,努尔哈赤进攻了三天便撤退了,为什么呢?

毛文龙进攻永宁使建奴后方不得安宁是一个原因,更重要的,是因为努尔哈赤感觉宁远城太难拿下了,他不想让手下将士吃炮弹!

袁崇焕就想让手下将士吃炮弹吗?

他当然也不想,但是,这海州城又必须打下来,不然,他一年收复辽东的豪言壮语便会成为一个笑话,如果他就此撤军,皇上也绕不了他!

不拿下海州城肯定是不行的,但是,他又不想手下将士伤亡太大,想来想去,他唯有边令何可纲和祖大寿抓紧时间制造攻城器械,边派人回大辽河堡,令洪承畴从大辽河堡拆二十门千斤佛郎机送过来,他要跟城里的建奴対轰,唯有这样,才能减少将士伤亡,并在短时间内拿下海州城!

他的想法的确很不错,但是,洪承畴却在这个时候出幺蛾子了。

大辽河堡离海州城就五十余里,将千斤佛郎机运送过来需要多久,这个问题不用想,把千斤佛郎机抬粮车上,撑死一天就运过来了。

但是,一天过去,大辽河堡那边却是了无音信。

两天过去了,大辽河堡那边还是了无音信。

三天过去了,大辽河堡那边还是了无音信。

袁崇焕这个莫名其妙啊,他这边攻城器械都快造好了,二十门火炮竟然还没送过来,这是怎么回事?

他连忙派快马前去探问,不到两个时辰,探马便回来了,原来是浮桥被大炮给压断了,洪承畴正带人拼命修浮桥呢。

这个有毛病吗,没毛病啊,至少袁崇焕看不出毛病来,因为浮桥本来就只能过人过马过空车,甚至粮食都是一袋一袋扛到对岸再装车的,现在把个千多斤的火炮装车上从浮桥上过,压断那是很正常的。

袁崇焕没有办法,只能继续等。

但是,四天过去了,火炮还没送过来。

五天过去了,火炮还是没送过来。

六天过去了,火炮还是没有送过来!

这是怎么回事,他不得不再次派出快马前去探问,不到两个时辰,探马又回来了,还是浮桥被大炮给压断了,洪承畴是断一截修一截,修一截断一截,搞的焦头烂额!

袁崇焕这个时候才想起来,当初运送千斤佛郎机用的是张斌手底下的车轮舸,车轮舸虽小也能坐三四十个人,运送千斤重的佛郎机是一点问题都没有,这浮桥就不能成了,佛朗机炮加马车,一压上去就断,所以,六天了,他还是没看到一门佛郎机炮。

这个貌似不能怪洪承畴,因为张斌的车轮舸去年就撤走了,今年更是连联络的车轮舸都撤走了,就是怕被洪承畴给逮到证据,袁崇焕只能命人通知洪承畴,让他想办法去借一艘大渔船来,用渔船运送千斤佛郎机过河。

结果,又等了三天,他还是没等到火炮,这次,洪承畴倒是派人来汇报了,说是根本就找不到大渔船。

这倒霉催的,袁崇焕只能命人通知洪承畴,派人坐小船去皮岛,让毛文龙开几艘苍山船过来帮忙,毛文龙手底下有不少苍山船,而且苍山船转运千斤佛郎机绝对没有问题,这个他还是相当清楚的。

皮岛距离大辽河堡直线距离都有五百余里,走海路还得绕过整个辽东半岛,相聚一千里都不止,划个小渔船过去,再加上洪承畴有意拖延,就算毛文龙收到消息就派船,苍山船也远没有车轮舸那么快,一来一回,中间耗费的时间可想而知。

这一耽搁,半个月时间就过去了,不但袁崇焕急了,海州城里的齐尔哈朗,辽阳城里的皇太极,盖州城里的多尔衮,复州城里的阿济格,金州城里的多铎等等都急了。

齐尔哈朗是担心粮食问题,因为海州城并没有囤积多少粮食,他手下可有三万大军,再加上十余万平民,不出两个月,海州城就要断粮了,袁崇焕围在外面,打又不打,走又不走,着实等的人心焦。

皇太极是急着坑袁崇焕呢,他在辽阳城可是集结了十六万大军,一旦袁崇焕摆开架势进攻海州城,他便可以一把扑过去,给袁崇焕来个大惊喜,问题袁崇焕就是不攻城,所有部队都集结在那里待命,他如果一把冲过去,人家收到消息就跑,那这大军就白集结了,因为海州城离大辽河堡总共才五十余里,人家如果发了疯的逃跑,甚至不用一个时辰就逃回去了,他连屁股灰都休想吃到!

至于多尔衮、阿济格、多铎这三兄弟,纯粹是怕皇太极阴他们,这都半个月了,一点动静都没有,要皇太极突然把明军撵过来,他们可就危险了,三万人守三座城池,而且盖州卫才十门红夷大炮,他们面对将近十万明军,一点信心都没有。

这拖延也有个限度,洪承畴磨磨叽叽,磨叽了将近一个月,总算是把二十门千斤佛郎机给运送过来了,袁崇焕立马毫不犹豫的对海州城发动了进攻。

这说是进攻,其实开始的时候就如同西宁堡那场攻防战一般,袁崇焕连海州城的城墙都摸不到,因为建奴挖的壕沟太多了,从城外四里左右开始,满地都是壕沟,袁崇焕只能架起火炮,边跟城里的火炮対轰,边命人慢慢去填这些该死的壕沟。

还好,建奴并没有在壕沟里面设置埋伏,火箭,普通箭矢什么的一概没有,唯一有威胁的就是城墙上的火炮了,一开始,袁崇焕为了防范建奴学他的,在后面的壕沟里面埋伏弓箭手,还特意让人推着攻城车去运送土石填壕沟。

但是,试了几轮之后,他发现,人家压根就没埋伏弓箭手,而且攻城车目标还大的很,一轮下来,总有那么一两辆攻城车被炮弹砸中,躲下面的明军将士逃都来不及逃,伤亡还是颇重的,后面他干脆命所有步卒直接背着麻袋分散跑,这样一来,就算哪个倒霉蛋被炮弹轰中了,也影响不到旁人,伤亡一下就降低了将近九成。

至于双方的対轰,袁崇焕发现,他还是有点高看了建奴火炮手的准头,他在宁远城的时候,手下的火炮手可都是经过佛郎机人训练的老手,那准头,连努尔哈赤都差点被他一炮给轰上了西天,这海州城里的建奴火炮手却是一点准头皆无,纯粹就是一顿乱轰,轰中了就轰中了,没轰中,那就只能算你小子走运了。

当然,这会儿他手下的火炮手也不怎么滴,时过境迁,当初宁远城那批火炮手死的死,散的散,早就没了踪迹,现在他手下的火炮手全是戚家军训练出来了,接触火炮的时间还不到一年,而且总共都没开过几炮,那准头,只能说比建奴略强而已,他们调整了半天才把炮弹轰到了城墙上,但是,却始终锁定不了建奴火炮的位置。

袁崇焕一看这情况,只能摇头苦笑,没办法,这火炮手可不是一两天就能操练出来的,随他们轰吧,大家都不熟也好,攻城的时候起码能减少一点损失。

这海州城外的壕沟一开始还是很好填的,唯一的威胁就是城里的火炮,没有什么准头的火炮对到处乱窜的明军,那杀伤力可想而知,基本上一轮十发炮弹能轰中一个两个人就算不错了,所以,明军并没有多大的伤亡,而且进度还相当的快,基本上是一天一里,一天一里,不出四天,便填到了离城墙不到半里的地方。

填到这里,明军终于遇到了麻烦,半里也就是一百五十步左右,虽然说百步穿杨是神箭手才有的准头,但是,密集抛射根本就不需要准头啊,再加上城墙的高度差,城里面的守军,很轻松就能将箭矢抛射到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离。

这下真是麻烦了,因为建奴也会放火箭,就算他们推着攻城车上慢慢填,一天下来也要损失不少攻城车。

不过,这个时候袁崇焕和齐尔哈朗都相当的淡定。

袁崇焕淡定是因为他还有很多杀手锏没使出来,齐尔哈朗淡定则是因为他有一个最大的杀手锏,那就是皇太极的十六万援军!

第十三章 功过全凭一张嘴第五十五章 乐开了花第二四五章 有时候天灾也可以利用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九十五章 夺情第四十五章 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争第一一〇章 旷世大战第一〇七章 皇太极也傻眼了第一四二章 气数已尽第十章 我们也有海盗第二十五章 又想玩诈降之计第十六章 戚家军威武(下)第十七章 纳捐助饷第十五章 称兄道弟第五章 反贼也懂兵法第四十七章 再见伊人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七十六章 经抚不和内斗起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二八八章 西班牙的曙光第四十九章 廷推风波第四十六章 疯狂乱咬第三十章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六十二章 测试枪炮第八章 通风报信第一五七章 崇祯的手段第二十一章 戚家刀第五十三章 万斤巨炮第七十三章 勇者的选择血战到底第十一章 是功还是过第十一章 无法无天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三〇三章 几亿两的生意第一九四章 只手遮天第一百章 皇太极发动第三十二章 兑换第七章 这家伙好毒第一三二章 气得喷血第二十九章 皇太极跑路第八十六章 入阁为相第二八二章 计救国王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五十六章 发展大计第六十章 远征巴达维亚第二十八章 建宁制药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八十七章 东番兵事(下)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八十五章 毛文龙偷人第二十一章 京城内鬼(上)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险第一六六章 终于熬到头了第二二六章 大明我们和睦相处吧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五十一章 穷的叮当响第九章 准备反击第六十一章 见鬼了第二章 门生第七章 连升三级第一八五章 闹剧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会跳墙的第二十章 年不好过第三十二章 劳役第二〇七章 内应第九十章 皇太极傻眼第二十八章 奸计第四十五章 蒸汽动力第三十四章 崇祯怒了第七十一章 脏银第六十九章 激将萨摩藩使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军第二七〇章 总督的幸与不幸第十三章 半个下马威第十七章 吃了个瘪第二七〇章 总督的幸与不幸第一九一章 暂时的盟友第一百章 皇太极发动第三十九章 孙元化来投第二十二章 詹事府第九十六章 温体仁下台第二十章 恐怖的土地兼并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击了第八十六章 入阁为相第七十五章 剿灭海盗第二十二章 京城内鬼(下)第一四六章 了结第三十四章 我们什么都没干第一八七章 弑君否第一章 筹备归京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军阀第三十七章 金陵旧院第一一七章 降是不降第二十二章 鸳鸯阵之威第一六三章 坐看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