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建奴与反贼

大年三十,正是传统的年节,但是,崇祯八年的年节,整个皇城却是冷冷清清,一点过年的气氛都没有。

早上寅时方至,崇祯如同定了闹钟一般,迷迷糊糊的从书桌上爬起来,他紧了紧身上的披风,又翻出户部和西北各省的奏折对着地图仔细看了看,这才叹息一声,站起身来,向外走去。

崇祯的勤勉那是真的,只要有战事,他连续几天甚至几十天不眠不休都有可能,这会儿西北战事正在关键时刻,他甚至过年的心思都没了,一天就待在御书房,批阅奏折,分析战况,催促各地筹集粮草,安排粮草转运,一刻都不曾懈怠。

他拢了拢身上的披风,走出御书房,看着天空中的飘雪,喃喃的问道:“西北有没有新消息传过来?”

门口的曹化淳看到他消瘦的身影,不由一阵心酸,皇上都半个多月都没沾床了,真是苦啊,问题张斌也不是一挥手就能将反贼剿灭的啊,那可是五十多万反贼!

他也知道,这几天西北那边战事已经进入关键时刻,但是,这两天的确没有消息传过来啊,他只能无奈的道:“回皇上,西北那边还没有消息,这大战也不是一两天就能结束的,要不您先去休息一下,一有消息,微臣保准给您送过去。”

崇祯摇了摇头,叹息一声,看着满天的雪花,陷入了沉思。

他怎么睡的着啊,张斌调集了戚家军、天雄军、秦军、川军、山西军、河南军足足十多万大军,对贼寇展开了最大规模的一次围剿,如果败了,他简直不敢想象大明会变成什么样子,这可是大明一大半的精锐啊,全砸进去了!

张斌做事他还是比较满意的,包括孙传庭在内,只要军队一有行动,绝对第一时间上奏折通知他,他知道,这会儿孙传庭已经去子午谷伏击贼酋高迎祥所率的十余万主力了,而张斌那边,由于路途比较遥远,他只知道张斌已经拿下了郧阳、白河和旬阳,这会儿,张斌估计正在兴安州与另一个贼酋张献忠激战吧。

这会儿战场形势的确不错,但是,他还是放心不下啊,两路大军,只要有一路出了问题,那都将是一场灾难!

有时候,这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凑巧,正当崇祯心忧西北战事,陷入沉思时,王承恩突然捧着一份奏折,飞快的从外面跑进来,他原本是想问下曹化淳,皇上是不是还趴在桌子上假寐呢,却不曾想,一抬头,正好看到崇祯站在御书房的门口。

他立马举起奏折边跑,边激动的高呼道:“皇上,捷报,捷报,西北捷报,五省总督张斌上奏,朝廷大军已经击败反贼张献忠部,拿下兴安州!”

崇祯闻言,脸上忧色尽去,他甚至激动的跑进风雪中,跑到王承恩跟前,一把夺过王承恩手中的奏折,就那么站在风雪中,展开奏折飞快的看起来。

张斌的奏折还是那么的简略,通篇就一句话:

微臣张斌谨奏,臣率大军六万余,腊月十六抵兴安州城与发贼张献忠部激战竟日,终克,此战歼灭反贼万余,俘虏反贼八万余,贼酋张献忠率五万余贼寇仓皇西逃,微臣拟休整三日再继续西进。

崇祯看罢,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的喜色,他举着奏折,欣喜道:“好,好,好,双全果然没有让朕失望!”

这时候,曹化淳举着把大油伞跑过来,遮在他头上,赔笑道:“皇上,西北既已大胜,您总该休息休息了吧。”

崇祯却是摇头道:“不行啊,这张献忠并不是最大的贼酋,高迎祥才是,光是击溃了张献忠部,还不能说西北已然大胜,只有击溃了高迎祥部才能算是真正的大胜。”

这事就是这么凑巧,他话音刚落,方正化又举着封奏折跑进来,激动的高呼道:“皇上,捷报,捷报,西北捷报,三边总督孙传庭上奏,朝廷大军已经击败反贼高迎祥部,活捉贼酋高迎祥!”

崇祯闻言,脸上顿时一片潮红,他激动的走过去,颤手接过奏折,展开了细细一看,真的,竟然是真的!

孙传庭率四万秦军于子午谷伏击反贼高迎祥部十余万主力,一个都没漏网,全逮住了,甚至连贼酋高迎祥都逮住了!

他真的有点不敢相信,孙传庭竟然能取得如此大胜,他捧着奏折看了一遍又一遍,没错,一切都是真的!

“好!”崇祯终于忍不住大喝一声,激动的道:“快,传朕旨意,令孙传庭速速派人将贼酋高迎祥押解进京,朕要祭告祖庙,昭示天下!”

紧接着,他挥舞着奏折,兴奋道:“这个孙传庭,很好,传朕旨意,擢孙传庭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兵部左侍郎。”

他说着说着,一晃神,手中的奏折竟然飞了出去,他抬腿想去接奏折,却突然觉得天旋地转,差点就栽倒在雪地上,曹化淳见状,连忙把油伞一扔,一把扶住崇祯,又抬手捞过奏折,同时焦急的道:“皇上,您怎么了?”

崇祯揉了揉额头,勉强站稳了身形,这才洒笑道:“没什么,就是突然晃了一下神,西北接连大捷,朕这心里高兴啊!”

曹化淳闻言,含泪道:“皇上,您已经半个多月没休息了,求您去睡一觉吧。”

崇祯点头道:“好,伴伴你赶紧拟旨,拟完旨朕就去睡觉,这大过年的,你们也要好好休息一下了。”

他的想法是好的,可惜,皇太极却不想让他休息!

袁崇焕一走皇太极这心头的大石就放下去了,至于洪承畴,他相当清楚,就是个吹出来的统帅而已,什么剿贼得力那都是屁话,忽悠那些农民军首领,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这也能叫本事吗,他挥挥手就能宰掉数十万平民,压根就不用费什么口舌去忽悠那些农民军首领,直接杀就行了!

从后金的崛起过程可以看出来,不管是努尔哈赤还是皇太极,对大明朝堂的情况都了若指掌。

像沈阳之战,天启元年,辽东经略熊廷弼刚被魏忠贤想办法给撸了,努尔哈赤立马挥军进攻沈阳,结果连克沈阳、辽阳、海州等重镇,一路从沈阳打到广宁。

像宁远之战,天启六年,蓟辽督师孙承宗刚被气得辞职返乡,努尔哈赤立马挥军进攻关宁锦防线,一开始,那阉党派来的蓟辽督师高第简直就像在跟他打配合一样,下令关外所有军民撤回关内,大有把关宁锦防线拱手让给他的架势,要不是袁崇焕抗命死守宁远,整个辽东早就被后金收入囊中了。

像崇祯二年,蓟州镇刚经兵变,乱成一锅粥,皇太极立马率军从蓟州镇突入顺天府,一路直扑大明京城。

这次,皇太极又收到消息,袁崇焕被崇祯给撸了,而且,宣府镇、大同镇,甚至是山西屯卫精锐都被调去剿贼了,这么大好的机会,怎能错过!

特别是近段时间,他听闻张斌已经率军将西北反贼逼入汉中,他立马通知后金八旗,蒙八旗、汉八旗在蒙元土默特部集结,他可比高迎祥和李自成精明多了,汉中,那就是绝地,进去了,要想活着出来,很难!

大年三十那天,他竟然比崇祯还先收到消息,反贼首领高迎祥已经全军覆没,而且,他本人都被三边总督孙传庭给逮住了,这还得了,如果让张斌继续围剿下去,反贼十有八九是要被这货给剿灭了,他立马毫不犹豫的挥军南下,直扑大同镇。

大年三十下午,后金联军逼近大同镇,大年初一,后金联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阳和口突入长城,阳和卫、高山卫、镇虏卫、天成卫等阳和口附近的卫所在一天之内相继沦陷,百余里外的大同城岌岌可危!

宣大总督张宗衡吓了一大跳,连忙命人八百里加急向京城报信。

大同离京城总共还不到八百里,初二早上,刚休息了一天的崇祯便收到了消息。

崇祯闻讯也吓了一大跳,这会儿,整个山西境内都没有什么兵力,建奴要发起狠来,把整个山西都占领也不是不可能的!

怎么办呢,抽调京城附近的军队前去救援吗?

别开玩笑了,建奴的机动能力强那可是出了名的,大同镇离京城总共也就几百里,把京城附近的兵力全调走,建奴要突然扑向京城,后果简直不堪想象。

崇祯匆匆看了一下地图便发现,离大同镇或者说离京城最近的唯有辽东军,而这个时候辽东正是冰天雪地之时,辽东军主力大多都集结在将近将近两千里外的辽河沿岸,能不能赶到京城还是个未知数!

这个洪承畴,到底怎么回事,袁崇焕当初虽然也“引”得建奴来京城附近撒野,人家好歹知道撵着建奴的屁股赶到京城,但是,这会儿辽东的洪承畴却一点反应都没有!

他的目光不由习惯性的投向两千里外的西安和汉中,或许,这个时候,调张斌和孙传庭前来京城勤王更靠谱一点,至少从西安到京城的路还没被冰封住,辽东他真有点不敢指望了,依这会儿这天气,他都不能确定,传旨的人能不能越过千余里冰封区,赶到辽河沿岸。

这个时候,他也顾不得什么反贼不反贼了,如果让建奴占了山西或者逼近京城,那可比反贼可怕多了,反贼不一定敢进攻京城,建奴却是绝对敢的,因为他们已经进攻过一次了!

思虑再三,他还是命人八百里加急向西安,向汉中传旨,令张斌立马率军回援山西,将偷袭大同镇的建奴打回去。

这个时候的驿站并没有如同历史上那样被裁撤,传讯速度还是相当快捷的,不到三天,远在长安县的孙传庭便收到了崇祯的旨意,不过,他并没有马上行动,因为崇祯的旨意主要还是让张斌率军回援,并不是让他率军回援,可能,崇祯觉得,就算五万秦军全部赶往大同镇都不一定干得过建奴吧。

而此时,张斌已经击败李自成所率的农民军主力,拿下了汉中,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刘国能、李万庆、革左五营已经吓得四散奔逃,散入秦岭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和傥骆道,张斌已经命人传讯,令孙传庭率秦军在陈仓道、褒斜道和傥骆道的北出口埋伏,而他自己则准备率军三路并进,撵着反贼往北跑,让他们自己自己趟进孙传庭的埋伏圈。

可惜,他还没收到孙传庭的回复,崇祯的旨意便到了,命他马上率军回援山西,将偷袭大同镇的建奴打回去!

如果是其他人接到这样的命令,估计能气得吐血,正当反贼马上就要被剿灭了,却因为建奴的入侵前功尽弃,不气得人吐血才怪!

要说这事还真不是凑巧,历史上,皇太极总是在农民军陷入绝望的时候,从天而降,为他们把官兵引开,让他们获得喘息之机,从而死灰复燃。

比如崇祯九年,农民军被孙传庭和卢象升打的找不着北,高迎祥、张献忠相继被卢象升大败于河南,高迎祥同样在子午谷被孙传庭埋伏,全军覆灭,本人也被孙传庭活捉,而张献忠则被逼的率残部逃到老家,眼看着就要不行了,皇太极却在此时率军入侵,连破京城附近的昌平等十六城,逼的崇祯没办法,只能调卢象升回援京城,张献忠获得喘息之机,很快又恢复了元气。

又比如崇祯十二年,李自成被孙传庭打的只剩十八骑,躲入深山之中,张献忠也被熊文灿率大军包围,不得不投降朝廷,眼看着农民军就要不行了,又是皇太极,率军攻破山东济南府,逼得崇祯没办法,只能将大部分兵力调去增援,张献忠和李自成又获得喘息之机,再次复起。

这一时期,张献忠和李自成有没有主动联系皇太极已无法查证,但是,皇太极绝对是有意在帮助农民起义军,消耗大明的实力。

像张斌这种情况,眼看着就要剿灭农民军了,皇太极却突然挥军入侵,在历史上不止发生过一次!

张斌会不会气得吐血呢?

当然不会,他原本就没有想在这个时候彻底剿灭农民军,甚至,如果将李自成和张献忠逼入了绝路,他还会想办法网开一面!

他之所以会这么想,养寇自重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农民军还没有完成他们的“历史使命”,他们还没将皇室宗亲清理干净!

皇室宗亲这颗毒瘤,大明朝堂上下谁都不能去碰,唯有借农民军之手除之!

所以,他收到崇祯的旨意,立马毫不犹豫的挥军北上,只留下三万川军镇守汉中,两万秦军镇守关中,其他地方,压根就没去管,就好像忘却了一般。

他的意思很明显,汉中和关中没有多少皇室宗亲,你们就不要去搞了,要搞,就去山西、去河南、去湖广,那些地方皇室宗亲多的很!

第三十六章 匠户苦第十二章 强盗逻辑(下)第七十三章 我连你们一起干趴第八章 不破不立第二四九章 税赋暴增至三千多万两第二六九章 恐怖的大明海军第十九章 助纣为虐第三一六章 权臣只有末路吗(全书完)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五十六章 知己知彼第十九章 助纣为虐第八十七章 危机四伏第九十七章 首辅落谁家第二十一章 买官卖官第一九〇章 再探诏狱第二〇三章 左将军你有病啊第六十八章 好戏上演第二二四章 疯狂的国公第四十八章 战斗第二六七章 租借镇远巡洋舰第九章 建奴又来了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荡寇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遭殃了第四十九章 选拔第二四三章 向北延伸的铁路第三章 打仗不花钱第二八五章 互不侵犯条约第二十三章 步子太大第五十八章 建奴与反贼第八十四章 又一个朝廷重臣栽了第五十一章 穷的叮当响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九十二章 灾情蔓延第五十四章 大败荷兰第二五二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第四十一章 书成第四十九章 战斗力瞬间爆表第五十二章 惊天大捷第十七章 吃了个瘪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五十七章 捷报频传第五十八章 大辽河堡第二〇〇章 东林不足与谋第三章 农民军来了第三十四章 我们什么都没干第八卷 第十三章 又一记响亮的耳光第二〇〇章 东林不足与谋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七十四章 将红毛番给朕灭了第四十九章 情敌乍现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队第六十二章 意难平第四十三章 海盗要来了第六卷 第三十五章 怀庆府第八十七章 辽东危局第二八三章 梦中的白马王子第七十一章 宫廷三大案的疑云第二一九章 内禅第二十二章 鸳鸯阵之威第七十八章 帝师出镇关宁锦第一七七章 开干第八章 讨价还价第一三五章 献首功第一章 密议第二十五章 崇祯暴怒第三十九章 贪腐潮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词第五十七章 齐心协力第二二八章 狗急了也会跳墙的第九章 建奴又来了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门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五十四章 大败荷兰第三十五章 败逃第十六章 崇祯的怀疑第十四章 入住都司衙门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五十二章 兵书第五十一章 试制第二一五章 要不要枉杀忠良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二十四章 筹谋练兵第二十九章 天灾人祸(上)第六十七章 奉旨驱倭寇第一二〇章 重组关宁铁骑第六十二章 测试枪炮第二八三章 梦中的白马王子第五十五章 乐开了花第五十五章 乐开了花第七十五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第四十八章 战斗第十一章 强盗逻辑(上)第一七三章 崇祯无德第三十二章 粮仓国脉第十二章 强盗逻辑(下)第一〇八章 建奴你不懂炮战第二五五章 拜见大明帝国皇帝陛下第四十一章 佛郎机炮不好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