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崇祯教子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的坏习惯一旦形成,要改掉真的很难,比江山易主还难。

崇祯就是这么个典型的例子,直到大明亡国,江山易主,他生性多疑的毛病还是没改掉。

现在,大明还没有面临亡国之祸,他自然更不会反思自己的性格缺陷,这会儿他反而将自己生性多疑的毛病发挥得淋漓尽致。

他又开始怀疑张斌想通过掌控太子朱慈烺,谋夺大明的江山了。

张斌的确是想掌控太子朱慈烺,但是,他并不是为了谋夺大明的江山,而是想将大明的江山延续下去。

有时候对人对人的印象也如同习惯一样,一旦形成了就很难改变,张斌并不是什么曹操,曹操那是罗汝才的外号。

但是,自从温体仁、王应熊和唐世济联合起来在他面前毁谤张斌,说张斌是如同曹操那般的枭雄之后,崇祯便已形成了这样一个印象,张斌就是如同曹操一般的枭雄!

这个印象,一直改变不了,就算他不得不再次启用张斌的时候,嘴里是在说再也不相信那些奸佞小人的鬼话了,心里却在想,温体仁他们是奸佞小人,没有错,但是他们说的,张斌是曹操般的枭雄,也没有错。

也许,这就是崇祯在历史上一直任用奸佞小人的原因,因为奸佞小人在他面前只会一位的阿臾奉承,不分对错,不辨是非,没有原则,没有底线;而张斌却是有原则有底线的,想让他不分对错,不辨是非,一味的讨好崇祯,他真办不到。

崇祯就是这么个人,奸佞小人怎么了,只要对他“言听计从”,他照样敢用;张斌这个家伙,有时候就是有点不听他的,他就是不想用这种人,这种人,他就是要提防,不但他要提防,太子朱慈烺也要提防!

现在,太子朱慈烺貌似已经被张斌“蛊惑”,跟张斌打的火热,这样肯定不行!

所以,太子刚回来的那天下午,崇祯便对曹化淳道:“伴伴,今天的晚膳加个菜,让烺儿来陪朕吃个饭。”

曹化淳还以为是太子离开的时间太长,崇祯有些想念了呢,他并没有多想,直接道了声遵旨,便下去安排去了。

很快,晚膳时间便到了,曹化淳端上来的果然是五个菜,太子朱慈烺也应招而来。

崇祯挥退曹化淳,随后拿起筷子给朱慈烺夹了块肉,这才试探道:“烺儿,你觉得你师傅怎么样?”

朱慈烺一把把肉叼嘴里,毫无心机的回道:“父皇,我觉得师傅是这天底下最贤能的人。”

崇祯闻言,眉头微微一皱,他端起碗,扒拉了几口,又试探道:“如果你继位登基,会怎么用你师傅。”

朱慈烺仍旧毫无心机的道:“肯定是让师傅当内阁首辅啦,有师傅相助,大明必定变得强大无比。”

果然是这样,这个张斌,果然在暗地里蛊惑自己的儿子,想以此来掌控朝堂!

崇祯这火蹭的一下就上来了,他丢下饭碗,把筷子往桌子上一摔,怒斥道:“愚蠢,你这样会葬送大明的江山,知道吗?”

朱慈烺吓得一哆嗦,那脸刷的一下就白了,手里的碗都差点没拿稳,他满眼惊恐的看着崇祯,完全不知道这是怎么回事。

崇祯见他这副模样,压了压心中的火气,耐心的教导道:“让你读书,是学文习字,为今后治理国家打下基础,不是让你被人蛊惑,将大明江山白白送给人家。文人皆不可信你知道吗,你读过史书应该知道,宋朝就是文人掌控朝堂,结果落了个什么结局,你清楚吧?还有元朝,那些文人呢,干什么去了,还不是靠我们老祖宗英明神武,才驱除鞑虏,恢复了汉室江山。这帮文人,驱除鞑虏的时候没见他们出什么力,却一直想掌控朝堂,你知道吗?你把权柄全交给他们,这大明还是我们朱家的大明吗?“

朱慈烺见父皇不再那么吓人了,忍不住辩驳道:“父皇,宋朝是以文治国,国祚延续了三百多年;蒙元是以武治国,不到一百年就亡了。”

崇祯闻言,恨铁不成钢道:“不管以文治国还是以武治国,你都要明白一点,这天下是我们朱家的天下,只能由我们朱家人来管,如果你交给别人来管,那这天下就会被人谋夺,你知道吗?”

这话说的,着实有点偏激了,但是,这并不是崇祯的思想,而是朱元璋的思想,朱元璋就是这么教导子孙的,所以,朱家人一直把文人当贼一样的防着,如果自己有能力,就自己压制,如果自己没能力,就培养太监去压制。

像朱元璋,他能力的确很强,而且手段相当狠辣,动不动就举起屠刀狂杀一气,他当皇帝那三十余年时间里,杀掉的文官就不下五万!

文人跟他老朱家有仇吗?

他们根本就没什么仇,相反,当时的文人还给了朱元璋很大的帮助,大明的天下不是他朱元璋一个人打下来的,也不是单靠那些武将打下来的,像刘基、李善长、胡惟庸、宋濂等文人在一统天下的过程中也给了他很多帮助。

但是,这些文人最后都没捞到什么好下场,只有刘基一个,一看形式不对立马急流勇退才落了个寿终正寝,李善长和胡惟庸都被朱元璋灭了族,连宋濂都被朱元璋流放三千里,最后客死他乡。

他老朱家一直把文人当贼一样防着最终又落了个什么结果,两百多年就亡国了,还没宋朝坚持的久呢!

他们的对手后金一开始只是治下建州卫的一帮土著,总人口还不到五十万;而宋朝的对手蒙元却是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等国的超级大帝国,人口五百万都不止。

而且,宋朝自公元一一二五年与金国开战,一直到公元一二七六年被蒙元灭国,前后总共坚持了一百五十多年,而明朝自万历四十七年与后金开战,到崇祯十七年亡国,前后总共就坚持了二十多年,就算后面的南明也算上,总共也才坚持了五十多年,孰优孰劣,一望可知。

明朝之所以灭亡的这么快,有天灾的原因,但是,根本原因还在于他们的治国思想有很大的问题,所谓过犹不及,做什么事都不能太偏激,有的文臣是该防着,但是,不能不论忠奸,把所有文臣都幻想成想谋朝篡位的乱臣贼子,把手下臣子都当仇寇一样对待,谁给你拼命呢!

人都是有思想的,并不是毫无头脑的猪,你怎么对待人家,人家就会怎么对待你。

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

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

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

朱明皇室一直把文臣当仇寇,文臣自然离心离德,他们虽然不敢对皇上以仇寇待之,但却会逐渐走上与皇室对抗的道路,明的不行就来暗的,总之,君臣如若不能齐心,国家必然走向灭亡。

朱慈烺这会儿才十岁,哪里能明白这些,他只知道自己的师傅张斌是好人,是能臣,根本就不可能谋夺他的江山,但是,父皇为什么说师傅会谋夺他的江山呢?

他真的想不明白,父皇为什么这么说。

崇祯见他满脸疑惑的样子,不由摇头道:“算了,你还小,这些东西一时半会你也想不明白,总之,你要记住,文人可用不可信,权力不能全交给他们,治国,还是要自己来。”

说罢,他拿起碗匆匆扒了几口饭,便放下筷子坐在那里皱眉沉思起来,这儿子,被人这么蛊惑还不自知,着实让他恼火,搞得他一点味口都没了。

崇祯没一点味口朱慈烺更没一点味口,今天崇祯这样子着实把他吓得不轻,他那还有心思吃饭啊!

崇祯刚放下筷子,他便跟着放下筷子,匆匆告退,一溜烟跑回慈庆宫去了。

师傅真会谋夺他的江山吗?

第九十四章 用卿恨晚第三〇七章 永兴改制第十三章 半个下马威第五十一章 拼命第一六五章 美人相赠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四十二章 入幕之宾第二〇〇章 东林不足与谋第八十三章 接连落马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给朕赶走第五十三章 挺进辽河第三十七章 各自布局第十七章 吃了个瘪第三十三章 回京述职第五十九章 野战虎蹲炮第六十九章 激将萨摩藩使第五十九章 宁远祖家第一四五章 上位第三章 农民军来了第六十四章 秦桧府第二八三章 梦中的白马王子第九章 准备反击第三十一章 银票第四十九章 战斗力瞬间爆表第一六九章 父子反目第二十五章 崇祯暴怒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二十九章 借住第四十九章 剧情突然反转第三十七章 是时候研制枪炮了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门口第十二章 曹化淳第三十二章 劳役第五十九章 宁远祖家第一章 进京第二章 疯狂的计划第五十六章 发展大计第二二四章 疯狂的国公第六十九章 海盗巢穴第三十五章 败逃第九十章 皇太极傻眼第六十八章 斥候小队第八十九章 两督师见面第二一七章 异想天开第二四一章 从酋长到包工头第十五章 毕自严告状第二一七章 异想天开第二十六章 温饱第一二九章 后金铁骑覆灭第四十六章 帮忙第二十一章 总结和奖励第六十章 猜忌第八章 贪财好色第二〇三章 左将军你有病啊第七十七章 还是打洋人收获大第二八九章 闪电结盟第一七九章 跟崇祯硬刚第三〇〇章 论太子的重要性第四十二章 教导太子第二十四章 诬陷我也会玩第二九二章 称霸欧陆第五十章 率军冲阵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八十章 坐山观虎斗第七十二章 东瀛割地赔款第十三章 海盗终灭第七章 连升三级第二十八章 把建奴给朕赶走第五十七章 火烧敌营第十五章 毕自严告状第十章 我们也有海盗第一三九章 封锁消息第一四九章 激战第六章 东番特战营(下)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势如破竹第三十六章 消耗第一五五章 谁收拾谁第三十九章 兵临海州第二二二章 建奴臣服第一六二章 用东林第五十一章 养伤第四十二章 擢调王徵第一四八章 埋伏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十四章 说服英国公第十四章 公堂演戏第五十九章 野战虎蹲炮第三十四章 我们什么都没干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争第五十二章 兵书第二章 吹出一片天第六十六章 这里是大明的领土第五十八章 大辽河堡第四十九章 选拔第四十八章 战斗第十六章 崇祯的怀疑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三十六章 收获不小第六十七章 奉旨驱倭寇第二十二章 伤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