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意难平

薛国观忽悠崇祯的本事绝对不下于温体仁,历史上,卢象升和孙传庭就是他联合杨嗣昌忽悠死的,这家伙阴毒阴毒的,压根就没治国之能,却硬靠着陷害忠良爬上了内阁首辅的高位!

现在,他又将矛头对准了张斌,崇祯会怎么想呢,会如他的意吗?

很不幸,崇祯会,他要真正英明,历史上,卢象升、孙传庭、孙承宗等忠臣良将就不会憋屈的被自己人害死。

崇祯就是这么个容易被人忽悠的货,只要人家摸准了他的脾性,随便一忽悠,他就上当。

这会儿他听薛国观这么一说,脸色已经变得难看无比,如果天下兵马皆归一人掌控,而这个人还不是他自己,结果会怎么样?

他不敢想象结果会怎么样,所以,他不能让这种事发生,他冷冷的道:“张斌,真是这么想的吗?”

薛国观一听这话,心里顿时乐开了花,崇祯都不叫张斌的字了,而直接称呼其名,证明崇祯已经严重怀疑张斌了,他连忙添油加醋道:“微臣也只是猜想而已,他既然能几天之内拿下旋城、镇江、凤凰城,为什么辽阳和沈阳他又拿不下了呢?微臣以为,他明明拿的下,却停那里不动了,就是为了要辽东的兵权!可惜啊,收复辽东,就差一步,他却为了一己私利,停滞不前,以致建奴拼命入寇宣府,十余万百姓危如累卵,还令皇上因此伤神,难以抉择,这厮,貌忠却实奸,着实可恨啊!”

这家伙,终于把皇太极整出来的事利用上了。

崇祯已经入了他的套,思维也随之被诱导,这话说的,貌似很有道理啊!

崇祯闻言,神色凝重的点了点头,随即叹息道:“看样子只有接受建奴的求和了,可惜啊,实在可惜,就差一步了!”

薛国观连忙吹捧道:“皇上英明,为今之计,只能先接受建奴的求和,以后再徐徐图之,至于这个张斌,微臣以为,还是让他赶紧回来比较妥当。”

崇祯闻言,点了点头,随即看向陈新甲,这意思就是要拍板了,不过,在拍板之前,他还想看看这位兵部尚书有什么补充的没。

陈新甲心中此时已经掀起了滔天大浪,他是旁观者清,薛国观说这些的目的是什么,他自然清楚。

这个薛国观,还真是毒啊,为了一己私利,竟然如此昧着良心污蔑张斌这个大功臣!

他虽然能力不行,但是,他并不是薛国观这种为了争权夺利连大明都可以出卖的奸臣,如果同意了建奴的和谈请求,那不是要将打回来的河山重新还给建奴,还要将好不容易俘虏的建奴给人家还回去,如果再将张斌给撸下来,以后,大明还有希望再击败建奴,再收复河山吗?

他犹豫了一下,还是硬着头皮拱手道:“微臣以为,建奴这是在漫天要价,我们可以坐地还钱,他们既然来求和,那肯定是怕了,微臣想,只要我们强硬一点,他们应该会做出更大的让步。”

他知道,张斌跟他们是敌对阵营,他不敢当着薛国观的面为张斌说话,因为薛国观这家伙太歹毒了,如果他为张斌说话,薛国观绝对会连他一起弄!

他只能尽量为大明争取一点利益,挽回一点损失了。

崇祯闻言,很是赞许的点了点头,随即拍板道:“那行,就派人去跟建奴和谈吧,你们谁有把握从建奴那里获取更多的好处?”

薛国观闻言,连忙拱手道:“微臣就是个管官员的,对与敌交锋之事一窍不通,这事还是陈大人拿手,微臣就不越俎代庖了。”

阉党就是这样,对付自己人,那是信手拈来,花样百出,阴谋诡计一大堆,一遇到外敌,他们一个个就怂的跟龟孙子一样,连碰都不敢碰一下。

比如温体仁,历史上首辅将近八年,就从未对怎么击败建奴收复辽东提过一点建议。

又比如魏忠贤,他杀起忠臣贤士来,那叫一个心狠手辣啊,剥皮抽筋都算是轻的了,但是,就算他权倾朝野,只手遮天,也从来没把他对付忠臣贤士的狠辣劲用在外敌身上,甚至,为了争权夺利他连抵御外敌的忠臣良将都害,熊廷弼、南居益、孙承宗等等都能御敌于外,却挡不住来自自己身后的刀子,一个个都被他给捅翻了!

薛国观也是如此,要他坑害自己人,那是信手拈来,但是,一遇到外敌,他就怂了,甚至连谈判的事他都不敢接手。

陈新甲倒没薛国观这么窝囊,他的确是想为大明谋取利益,薛国观不敢去,正好,他当仁不让的拱手道:“此乃微臣分内之事,皇上如果不嫌微臣愚钝,微臣愿担此重责。”

崇祯欣慰的点头道:“好,此事就由你全权负责,尽快谈妥,建奴手里可有十余万老百姓,要让他们赶紧脱离苦海啊。”

他其实不是急着让老百姓脱离苦海,而是想尽快把张斌调回京城。

陈新甲当然明白崇祯的意思,他并没有点破,而是恭敬的领旨告退,随即便飞快的遣人前去和建奴谈判。

薛国观以为他阴张斌的事不会被人外人所知,因为陈新甲是他自己的人,崇祯也不可能把这事告诉张斌,殊不知,他为了私利,诬陷张斌,出卖大明的言论全部被外面竖着耳朵的曹化淳听了个一清二楚。

很快,这消息便传到了辽东,传到了张斌手里。

张斌看到密报,肺都快气炸了。

他当然不是急切的想要获取兵权谋反,收拾崇祯,不需要多少兵权,也不需要谋反,他是真想一举拿下辽阳和沈阳,断了皇太极的根基。

他同样没有指使卢象升获取兵权,卢象升围歼建奴主力的计划与他拿下辽阳和沈阳有异曲同工之妙,反正不管是拿下了辽阳和沈阳还是围歼了建奴主力,建奴都完蛋了,所以,他压根就没有去干涉卢象升,他是想让崇祯在他和卢象升的建议中选择一个。

没想到,崇祯竟然信了薛国观的鬼话,选择了派人去跟皇太极谈判!

面对这个昏君,他真的有点忍无可忍了,不做点什么,他实在咽不下这口气。

但是,这会儿太子还未成年,硬要继位貌似有点名不正言不顺,他又能干什么呢?

他思索了半天,还真想出了一点东西。

崇祯这个昏君,他肯定是要“撸”掉的,撸之前最好能把这昏君的名声搞的臭不可闻,这样一来,扶太子上位就显得名正言顺了。

哼,敢对我背后动刀子,那就不要怪我不客气了!

第一〇六章 鼓舞士气吹牛逼第一四四章 猝然长逝第四十六章 拉开序幕第二二九章 东瀛最后的希望第三〇七章 永兴改制第七十七章 还是打洋人收获大第四十九章 恐怖大阵第二十章 征兵遇阻第四十章 状元郎对奸相第二五九章 同盟协议第十八章 息事宁人第九章 先装个怂第三十章 留着磨洋工第二二九章 东瀛最后的希望第三十二章 做回恶人又何妨第二十一章 总结和奖励第四十三章 撤职查办第二七二章 张斌的盘算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二四九章 税赋暴增至三千多万两第一八〇章 红颜祸水第十九章 相信我大明必将强大无比第七十八章 炮轰圣萨尔瓦多第二九四章 三位公爵引领下的帝国崛起第二十二章 新建造船厂第二二〇章 张香出嫁第五十三章 万斤巨炮第二六〇章 亲赴欧陆第四十三章 撤职查办第四十四章 围歼建奴第四十七章 亲自上阵第二六七章 租借镇远巡洋舰第十六章 崇祯的怀疑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三十三章 张斌出手第六十章 远征巴达维亚第六十七章 修筑要塞第四十七章 亲自上阵第一四一章 兄弟干架第八十九章 两督师见面第二〇七章 内应第六卷 第三十四章 秦军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二十三章 药圣之后第四十章 状元郎对奸相第十三章 嚣张无比第二十八章 建宁制药第二五九章 同盟协议第九十章 皇太极傻眼第二十二章 鸳鸯阵之威第一二五章 大举反攻第八十二章 治国之道第一六八章 推倒皇后第二三一章 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贤宦第一五九章 还不是首辅第一一八章 蒙元叛离第二三二章 这个恶人我来做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爷第五十四章 西宁堡第二十章 征兵遇阻第七章 明荷贸易争端(上)第七十一章 初战告捷第六十章 猜忌第六十七章 奉旨驱倭寇第二十八章 奸计第十一章 落荒而逃第一九五章 气势汹汹来吃个瘪第十二章 谁人能评说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一七二章 惟有德者居之第二十六章 东盛堂第一〇一章 兵临海州城第八十五章 齐党尽去第五十七章 规模空前的大海战第三十四章 大捷第三一二章 战东吁第五十七章 捷报频传第一四六章 了结第四十章 拜访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词第十二章 强盗逻辑(下)第五十六章 发展大计第四十九章 廷推风波第三十一章 粮食问题第一二七章 火炮不是这么玩的第五十四章 要钱要命第一九七章 真抄出七千多万两第三十四章 我们什么都没干第二十九章 天灾人祸(上)第三〇〇章 论太子的重要性第一三〇章 看谁耗不起第四十一章 书成第二七三章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第二十一章 京城内鬼(上)第四十三章 见面礼第二八七章 封地和联姻第二十章 抢夺超级战列舰第二七六章 打生打死是你们的事第三十七章 下临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