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六章 中兴大明从抄家开始

洞房花烛夜,

金榜题名时。

这高中进士原本是人生中最值得庆贺的大喜事之一,但是,这一年,金榜提名的新科进士却怎么都高兴不起来,至少从中进士开始到现在,他们还高兴不起来,因为他们还没接到吏部的派官行文呢,一个都没有。

这一届进士可以说是大明有史以来最倒霉的一届了,这会试还没开始,中都凤阳府便天降异象,什么《推背图》、《烧饼歌》全冒出来了,上天貌似对他们的皇上崇祯意见很大,所以撒下漫天的纸钱警示世人,崇祯再瞎搞下去,大明就要完了!

尼玛,我这还没开考呢,上天就说大明要完了,这会试还要不要考了?

从那时候开始,所有赶考的学子便忧心忡忡,他们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前途,甚至,他们都不知道大明还能不能延续下去,如果大明都亡了,他们考取的功名还有什么用!

会试最终还是如期举行了,但是,会试过去没多久,主考官之一,内阁首辅周延儒便涉嫌谋逆,被皇上打进了诏狱!

这倒霉催的,刚摊上个首辅座师,一众考生还没来得及巴结呢,没了!

这还不是最倒霉的,紧接着京城又突然间冒出无数的《崇祯邸报》,上面写的,他们有知道的也有不知道的,不过,他们都知道“崇祯无德,上干天怒。”这点的确没错,因为大明的确天灾不断,人祸延绵,这一切如果真要归咎与一个人,那这个人非皇上崇祯莫属,后面那一句“顺应天意,革故鼎新。”再次让他们心里充满了阴霾,这家伙,皇上都要被革故鼎新了,这殿试还要不要搞了?

殿试最终也如期举行了,但是,殿试过去没多久,他们的皇上貌似就完了,京城各处都传的沸沸扬扬,有说皇上病了的,有说皇上被害了的,还有说皇上被太子太师张斌软禁了的。

这考生一般都是最容易被鼓动的,因为他们大多涉世未深,都是纯纯的愣头青,如果有人出头,组织大家去营救皇上,估计金榜提名的三百多考生不去的可能没有,因为他们都算是天子门生啊,天子都被软禁了,他们怎么能不去救。

不过,这次还真没人去救,因为他们都看了《崇祯邸报》,这么个昏君,他们实在找不出什么理由去救,把他救出来继续害人吗?

所以,皇上被软禁,真没几个考生想去救,这样的昏君,被关起来也好,他们更在意的是自己的前程,吏部会给自己派什么官呢?

结果,吏部一直都没给他们派官,他们等啊等,等到花儿都快谢了,等到盘缠都快用光了,这吏部行文还是没有来!

话说这崇祯被软禁之后,太子朱慈烺不是很快就亲政了吗,而且他很快就组织廷推,将孙传庭提为吏部尚书兼内阁大学士,以孙传庭的能干,安排几百个考生还不是小菜一叠,为什么这吏部一直不下公文呢。

这个自然是张斌的意思,因为他想把这些考生留在京城,让他们看一场大戏,一场京察的大戏,他想让这些考生看看,贪官污吏的结局是什么,看你们这些人以后当了官还敢不敢贪了!

怎么中兴大明,这个张斌已经考虑了很久了,他自然早有计划。

这会儿大明内部千疮百孔,大明外部一团乱麻,到底从那里开始中兴大明呢?

很简单,从抄家开始!

因为中兴大明需要钱,需要很多很多的钱,他虽然有很多钱,但是要让上亿黎民百姓在短时间内过上好日子,这钱他还真拿不出来,一人贴一两那就是上亿两啊,他哪有这么多钱,当然,也不是每个老百姓都要救助,这钱也不一定要发给老百姓,但是,按他的计划,中兴大明的启动资金不说多了,四五千万两是要的。

那么,这钱从哪里来呢?

再加征三饷吗?

开玩笑,老百姓本来就穷的揭不开锅了,还加征税赋,那是饮鸩止渴,只会让农民起义愈演愈烈,他还没崇祯那么蠢。

让东盛堂来出吗?

这也不现实,不是说东盛堂没这么多钱,问题这么多钱一拿出来,东盛堂就要奄奄一息了,这对他来说同样属于饮鸩止渴,不可取。

这钱,只能从贪官污吏身上抄出来!

因为大明之所以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他们要负很大的责任,而且,他们有钱,历史上李自成进京的时候都能从他们身上榨出七千多万两白银,他抄四五千万两出来很难吗?

吴昌时被拿下了,这京察大计终于可以开始了,这个时候,张斌并没有急着提拔自己的亲信和清正廉洁的官员,因为没坑啊,萝卜提上来也没处塞。

这坑要空出来也很简单,因为自魏忠贤当权开始大明的吏治就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反转,官场提倡的不再是清正廉洁,而是行贿受贿,拉关系,走后门,甚至认人当干爹,干爷爷!

在魏忠贤的推动下,贪腐已经成为一种潮流,一种时尚,整个朝堂上下不贪不腐的官员很少,很少,他真要发狠,撸掉九成都不为过!

当然,他不会这么干,要真这么干,那这朝廷就没法运转了,光是京城各衙门的官员都有上千,他撸掉九成,那就是九百多,他上哪找这么多萝卜来填坑啊!

这贪官污吏到底怎么整治,这钱到底怎么榨出来,他早就有周祥的计划,京察一开始,京官们刚把自陈书交上来,他便开始行动了。

最先出动的是锦衣卫和京营,他们就如同发疯了一般,围了上百京官的府邸,二话不说,就是一顿抄!

这下,整个京城又炸锅了,首辅大人这是疯了还是怎么了,就算想排除异己,也没这么搞的吧,你好歹假假意思审讯一下,给人安个罪名再把人家撸了啊,你这什么都不问,直接派人抄家,脑袋被门夹了吧!

很多别有用心的官员甚至是正直的官员都开始串联了,他们必须阻止张斌这种疯狂的行为,如果让张斌这么无法无天乱搞下去,大明就真的要完了。

但是,他们很快便停止了行动,因为锦衣卫很快就开始向皇城里的内库运银子了,而且场面壮观的吓人,那运银子的马车都快把东长安街和西长安街给塞满了!

这次张斌足足准备了上千辆马车,每个贪官府邸派多少马车,由多少锦衣卫负责抄,由多少锦衣卫负责运,由多少京营屯卫负责警戒他都做了周密的安排,因为这些贪官贪了多少钱他事先查清楚了,而且他们的银子藏在哪里他都查探的差不多了,锦衣卫的效率自然是高的惊人,不到半天时间,这上百贪官污吏贪腐的银子几乎全抄出来了!

上千辆马车运银子是什么概念?

那最少也是上千万两啊,上百官员家里抄出上千万两白银还有其他黄金珠宝无算,他们能是好人吗?绝对是大贪官啊!

一次就抄出千多万两,再加上原来崇祯从薛国观等贪官家里抄出来的,大明的内库存银数量很快就超过了两千万两,几十年了,大明内库几十年没有这么充盈过了,这首辅大人厉害啊,竟然一抓一个准,这么段时间内就查出这么多巨贪,而且还能抄出这么多银子!

这个时候,大多数官员都认为,这位首辅大人应该收手了,因为银子已经够多了,人也抓的够多了,接下来就要好好想想怎么用这些银子来中兴大明了。

这就结束了吗?

当然没有,张斌的目标可是四五千万两,这才刚刚开始呢!

第三十九章 分割第二十七章 天子一怒第一三二章 气得喷血第九十三章 复起第六十九章 海盗巢穴第一三二章 气得喷血第六十一章 阴死你们第一章 筹备归京第四十六章 海盗来了第六十七章 修筑要塞第一八四章 文的不行来武的第八十三章 从车轮舸到轮船(上)第四十四章 大手大脚第二十六章 反贼为什么要造反第二十五章 鸿门宴(下)第二三九章 推广经济作物第九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六章 这家伙吹牛第七章 你行你上啊第二章 教毛文龙做人(上)第二七二章 张斌的盘算第二五九章 同盟协议第四章 与皇太极博弈第二十八章 赐名成功第二十六章 崇祯教子第二五二章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十三章 功过全凭一张嘴第二十八章 东番第八章 明荷贸易争端(下)第二九〇章 争霸与保命第三十三章 试种第二章 吹牛有风险第四十一章 奔逃第四十八章 要变天了第七卷 第四十七章 张斌复出第三十一章 打板子第二十六章 东盛堂第四章 与皇太极博弈第七十九章 东番九卫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势如破竹第八卷 第四十二章 给他们一点教训第七章 安排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击了第三十章 推广问题第二六〇章 亲赴欧陆第二〇三章 左将军你有病啊第二九二章 称霸欧陆第三〇一章 劝皇上放权第二四四章 把城池修到你家门口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二三八章 史上最牛总督第三十二章 无法善了第五十一章 试制第二〇六章 我说你能行你就能行第四十九章 战斗力瞬间爆表第二八六章 复兴的希望第十五章 戚家军威武(上)第四十七章 意外之喜第十八章 太子出巡第二十三章 成亲记第三十章 顺我者昌逆我者亡第二十三章 日月明第二六一章 坚定的走出去第十六章 暖床丫鬟第一三三章 唯有求和第二十三章 恶人还需恶人磨第八十六章 入阁为相第二六七章 租借镇远巡洋舰第五十九章 皇太极的连环计第二十五章 崇祯暴怒第二八二章 计救国王第二四一章 从酋长到包工头第二十六章 昏君奸臣第五十四章 乱世纭纷第三章 出使第二十章 征兵遇阻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十八章 应招而来第三〇二章 思虑周祥第五十章 火车第五十二章 测试第八十一章 朕也耍耍你们第一二〇章 重组关宁铁骑第十章 我们也有海盗第七十二章 动手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险第二六七章 租借镇远巡洋舰第九十三章 巴蜀惊变第五卷 第七十一章 开放通商口岸第三一〇章 王师出征第五十八章 入寇宣府第四十七章 我们也摆个鸿门宴第三十一章 银票第三〇五章 加强监察第一章 加征辽饷第七十二章 动手第二四九章 税赋暴增至三千多万两第一四九章 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