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怨气冲天

张斌莫名其妙的吃了这一瘪,顿觉尴尬无比。

自己假假意思来探望英烈之后,人家竟然直接掏出块都督同知的腰牌,让他滚!

这又是为什么呢,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得罪过他们吧?

这块腰牌他倒知道是怎么回事,这是戚金血战浑河,为国捐躯之后,朝廷给予的抚恤。

兵部公文上记载:“奉旨褒恤,赠都督同知,荫子,拟谥‘武烈’。”

也就是奉旨嘉奖,赠都督同知之职,福荫其子,并拟定其谥号为‘武烈’。

这都督同知是五军都督府的一个职位,前军、后军、左军、右军、中军五个都督府都有左都督和右都督,正一品,是为正职,而都督同知则是从一品,是为副职。

但是,这个赠与的都督同知与正式的都督同知还不一样,上面没有写哪个都督府,也就是说,这只是个虚职,没有实权的,只能让人对他尊重一点,没什么太多的实际意义。

如果是一般人,被这么一顿羞辱,怕是要拂袖而去了,但是,张斌却不是一般人。

他的志向可是爬上高位,手掌大权,拯救大明,以后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事情多的是,如果这点羞辱都受不了,掌权,压根想都不要去想。

羞辱,就当人家放了个屁吧,熏一下,也就过去了,他现在想的是怎么化解眼前尴尬的局面。

要他掉头就走,那是不可能的,如果这次走了,绝对会被人鄙视,下次再来,要获取人家的信任更难。

那么,怎么化解眼前的尴尬呢?

张斌开始在脑海里飞速分析起来。

首先,五军都督府与兵部并没有从属关系,也就是说,就算对方是都督同知,也无权指挥他,甚至,从权力上来说,兵部的权力比五军都督府要大的多。

按明朝的作战机制,每逢战事发生,由皇帝任命将帅,兵部出调令,调五军都督府所管辖的都司卫所之兵出征,也就是说,五军都督府只是负责管辖都司和卫所,并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明初的时候还好点,统兵将帅大多都是从五军都督府选拔,但是到了明朝中后期,武将可能是从五军都督府选拔的,统帅却大多是由兵部官员担任。

也就是说,到了这个时候,五军都督府纯粹就成了一个受制于兵部,单纯执行命令的机构而已。

你个都督同知,打仗的时候可能还要听我的呢,想到这里,张斌不卑不亢的道:“抱歉,我乃兵部官员,并不受五军都督府管辖,所以,你这个牌子对我没用,你还是收起来吧。”

那青壮头领闻言,不由目瞪口呆,这家伙,竟然不怕从一品的都督同知!

张斌见对方不说话了,立马使出激将之法,扯开嗓门对着大门里面喊道:“本人仰慕戚武烈之威名,今日特来拜访,却不曾想,戚武烈之后如此让人失望,羞羞答答的,不敢见人,难道都是些小姑娘吗?”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了,里面立马传来一阵脚步声,一个声音娇斥道:“哼,牙尖嘴利,你们这些读书人,没一个好东西!”

张斌顿时目瞪口呆,出现在他面前的竟然真的是个十六七岁的小姑娘,这谁啊。

他仔细打量了一下从大门口跑出来的小姑娘,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条超级大长腿,然后是不盈一握的小蛮腰,然后是......。

好一个英姿飒爽的小美人,尤其这身材,简直逆天了!

张斌还没来得及回话,那小姑娘后面又蹿出来三个年轻男子,打头的一个大概二十四五岁,满身的肌肉竟然如同他大哥和二哥一般,后面那两个能小点,年纪大约也是二十来岁,肌肉倒没前面那位那么夸张。

打头的年轻男子飞掠出来之后,并没有跟张斌说话,反而急切的拦在那小姑娘跟前道:“小妹,你跑出来干嘛,赶紧回去。”

那小姑娘一跺脚,不依道:“不嘛,我要看看传说中的无耻文人到底有多无耻。”

那年轻男子顿时哑口无言,而张斌则是满脸黑线,什么时候自己变成无耻文人的代表了?

他干咳一声,硬着头皮拱手道:“在下南都兵部职方清吏司员外郎张斌,敢问几位是?”

那小姑娘迫不及待的拨开拦在身前的年轻男子,指着张斌的鼻子娇斥道:“姑奶奶就是你说的小姑娘,@#¥%……。”

此时,后面那两个年轻男子在当先那个年轻男子的示意下,一人捂住小姑娘的嘴,一人拽着小姑娘的胳膊,使劲把小姑娘往后拉去,那小姑娘还在那使劲挣扎呢。

当先那个年轻男子拍了拍额头,冷冷的对张斌道:“你来干什么?”

张斌依旧拱手道:“本人仰慕戚武烈之威名,今日特来拜访。”

那年轻男子冷哼道:“哼,你们这些读书人,说话就爱拐弯抹角,真当我们白痴吗,拜访,有什么好拜访的?有什么话,直接说,不然,就请回吧。”

张斌闻言一愣,这些人到底受了什么刺激啊,对读书人这么大意见。

看样子真不能拐弯抹角了,他只能硬着头皮道:“近年东南海盗日益猖狂,其规模大有赶超嘉靖朝倭寇之势,沿海百姓危如累卵,所以,我想请戚武烈后人出马,训练士卒,抵抗海盗,保家卫国。”

那年轻男子闻言,不屑道:“你们这些读书人,就知道讲大道理,口口声声为国为民,你们自己怎么不上啊,把我们骗上去,打生打死,你们好坐享其成是吧,对不起,没兴趣,你们自己上吧。”

张斌不由反驳道:“这个有点有失偏颇了吧,大家都是为国为民,什么坐享其成啊?”

那年轻男子哼了一声,反问道:“家祖武毅公为国为民,南征北战,扫平倭寇,保卫北疆,历经大小数百战,杀敌斩首十数万,最后结局是什么?”

结局,真没法说,张斌只得狡辩道:“令祖武毅公不是进封为太子少保嘛,而且,其后人都蒙荫锦衣卫指挥、锦衣卫指挥佥事、锦衣卫百户等职。”

那年轻男子再次冷哼一声,继续问道:“家父武烈公为国征战三十余载,剿倭寇、抵蒙元、征朝鲜、战后金,杀敌无数,最后血战浑河,力竭而死,又得到了什么?”

张斌硬着头皮,弱弱的道:“你这不是蒙荫都督同知吗?”

那年轻男子再次冷哼道:“哼,都督同知,魏忠贤那条阉狗,家里族侄、族孙,左都督、右都督、都督同知封了十多个,加官进爵的更是一大堆,我们戚家有一个爵位没?我们杀了多少敌人,多少人为国捐躯,他们上过战场没,见过敌人没,听说抱手里吃奶的小孙子都封伯爵了他还嫌不够,我呸!”

张斌闻言,不由弱弱的提醒道:“你说的是阉人,不是读书人。”

那年轻男子尴尬的咳了几声,随即恼怒道:“总之,你们就是一丘之貉,花言巧语,骗死人不偿命,到头来功劳全是你们的,我们就剩下为国捐躯一条路可走了。现在,戚家军将士全被你们骗死光了,你又来骗我们这些后人,有意思吗?”

这,好大的怨气啊!

第九十六章 温体仁下台第七十六章 下一盘棋第六十章 自己人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五十四章 大败荷兰第二二三章 永乐勋贵第五章 大清洗第二十五章 蕲州李氏第二六二章 海上漂泊很危险第六十四章 温体仁慌了神第十五章 举荐孙传庭第六十章 建奴求和第九十章 嘘寒问暖第五章 赐猛将两员第五十四章 喜得千金第一八一章 周延儒倒了第三十八章 雄关破第二九五章 谁的拳头大第六十五章 重回澎湖第四十三章 缺铜第三十三章 兄弟同登科第二九〇章 争霸与保命第三十六章 匠户苦第一一二章 皇太极的无奈(感谢可口不可乐i大大的打赏)第四十五章 岳托示警第一五九章 还不是首辅第二十四章 赚钱第二九三章 大明帝国的援军第三十一章 粮食问题第八十五章 齐党尽去第六章 县衙有内奸第四十八章 防御第三十五章 还治其人之身第二二〇章 张香出嫁第三十一章 把握好尺度第三十三章 青天大老爷第二八九章 闪电结盟第四十六章 海盗来了第六十三章 占领第七章 你行你上啊第三十八章 控制舆论第三〇〇章 论太子的重要性第五十三章 以逸待劳第五十四章 有奸细第五十三章 挺进辽河第一〇三章 跟建奴决一死战第五十章 火车第四十一章 好戏登场第五章 反贼也懂兵法第二十七章 布下棋子第十七章 离别总有时第九十章 皇太极傻眼第三十二章 保民方能荡寇第十三章 郑芝龙发飙第一四六章 了结第二九一章 扭转战局第七十五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第九章 你们想造反吗第十四章 说服英国公第二三七章 来一场大迁移第五十五章 海军上将第一章 密议第二九五章 谁的拳头大第六章 一个一个来第二章 搬迁第一七七章 开干第二七七章 竟然被攻击了第五十六章 炮轰皇太极第二〇四章 一醉解千愁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师舰队第二七九章 自酿的苦果第一二二章 欲夺辽东兵权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祸第五十三章 收复河山第一章 进京第二一九章 内禅第三十二章 带你们回大明(下)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六十六章 臭大街第五十五章 全面掌控第一〇五章 炮火轰鸣建奴惊第九十七章 胡乱攀咬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九十一章 海州城将陷第一九二章 一面之词第二章 搬迁第二四〇章 解决蒙元问题第三十五章 还治其人之身第二〇一章 明朝也有军阀第三章 出使第一七一章 废立太子第九十二章 灾情蔓延第十一章 置府邸第一〇一章 兵临海州城第三十章 月港一霸第二四九章 税赋暴增至三千多万两第一六四章 敲响警钟第三〇七章 永兴改制第四十八章 主考官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