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〇五章 加强监察

内阁主政就是要把权力交给文官,这点大明历代很多皇帝都是极力反对的,他们不知道是怕文官谋朝篡位呢,还是怕文官损公肥私把国家整得一塌糊涂呢,反正,他们就是不想把权力交给文官。

朱慈烺虽然在张斌的教导下思想偏向于开放,但是,这些问题他也不是毫不在意,崇祯可是不止一次警告过他,要他小心这些文臣夺权,特别是张斌!

怎么办呢?

这样下去肯定不行,随着大明疆域不断扩大,自己就算是累死也处理不完越来越多的政务,但是,如果把批红的权力交给内阁,那文臣岂不是无人能治了!

他想了一阵,还是不能做出决断,最后,他干脆鼓起勇气问道:“师傅,如果把批红的权力交给内阁,那朕手里不是什么权力都没有了?”

张斌怕他突然间翻脸,他同样怕张斌突然间翻脸,要知道,现在朝廷几乎所有衙门都掌控在张斌的手里,军队就更不用说了,领兵将领几乎都在张斌手下待过,不听其指挥的几乎没有!

他这么问,其实就相当于婉拒了,一个王朝,把所有权力都交给内阁,而皇帝却一点权力都没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

张斌见他脸上表情变化并不大,连忙解释道:“皇上,微臣斗胆,您应该是理会错了,这权力可不光是处理政务的权力,还有军权、财权、监察权等等,处理政务其实是最低端的权力,您完全可以通过其他权力来控制处理政务的内阁成员。”

这权力还有低端和高端一说吗?

朱慈烺不解道:“这政务都交给内阁处理了,朕又怎么控制内阁成员呢?”

张斌介绍道:“方法有很多,比如,您可以抽查,每天抽查一个内阁成员处理的奏折,有没有问题,您自然能看出来,这样一来内阁成员谁又敢以权谋私呢?这样其实也等于您亲自批阅了一遍奏折,只是这处理政务的时间就会少很多很多。”

抽查?

这个办法朱慈烺还真没想到过,不过,他细细一体会又发现其中有很多漏洞。

他忍不住质疑道:“这抽查也有很多空子可钻啊,比如,他们可以借口没有来得及处理,隐藏自己谋私的奏折,他们还可以找出朕抽查的规律,一旦哪天要抽查到谁,他们就奉公办理,不抽查到的人就以权谋私,这样朕还是要被蒙蔽啊。”

张斌愣了一下,随即便解释道:“这个也可以预防啊,可以遵循以前的办法,让通政司直接将所有奏折送到司礼监,然后让司礼监将所有奏折编号并登基造册,并规定内阁分发奏折的时候要将分发出去的奏折编号全记下来,而且没抽查到谁,就算没处理完的奏折也要交上来,这样他们就没法徇私了。至于他们找出您抽查规律的问题就更简单了,您不按规律抽查就行了,或者干脆抓阄,每天抓到谁就抽查谁,这样他们不也没办法徇私了吗?”

朱慈烺闻言,缓缓的点了点头,这样看来,让把批红权交给内阁好像真没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哪天会抽查到谁,要是被自己抽查到问题,他们可就完蛋了,谁又敢徇私舞弊呢。

他想了想,突然又问道:“那他们要是敷衍了事,随意处理,以致地方或者朝廷出现一些不是很明显却又影响老百姓的问题怎么办,这个朕可管不到他们。”

张斌稍微思索了一下便应对道:“这个简单啊,可以把都察院独立出来,不归内阁管,而且都察院还是行使原来的只能,监察百官,巡按地方,一旦有问题就直接上奏弹劾,而且这弹劾奏折都不下发到内阁,由您直接批阅,这样他们总不敢怠政了吧?”

这话貌似很有道理,都察院本来就是用来监察百官的,有了他们的监察,各级官员应该不敢怠政才对,但是,这也不是绝对的,朱慈烺紧接着又问道:“那要是他们联合都察院的监察御史一起欺瞒朕怎么办呢?”

这小子,顾虑还真多啊,张斌想了想,随即应对道:“这个也简单,皇上可以采取明暗两套监察体系,原来锦衣卫不就有监视百官的作用吗,可以适当的让他们去监视啊,不过,这个监视不能胡乱监视,只有您感觉到哪里有问题了或者想抽查哪里了,然后下旨让他们去监视某个官员或者某地官员他们才能去,不然他们权柄太大,凌驾于百官之上那就麻烦了。”

朱慈烺闻言,慢慢露出意动的神色,看样子,把批红权交给内阁好像真的可行啊,只要自己抓住监察权就没人敢出幺蛾子。

张斌一直在暗中注意他的表情呢,意见他露出意动的神色,张斌立马趁热打铁道:“其实,皇上还有很多办法可以控制内阁成员,比如,财权,您可以将国库从户部独立出来,交给专人管,凡是要动用国库银两的都要您亲笔签名才行,这样他们就贪不到钱了,这徇私也没了什么利益。又比如说军权,您也可以定下规矩,凡是要调动军队或者屯卫也要您亲笔签名才行,只要把军队牢牢掌控在手里,还怕有人敢胡来吗?”

朱慈烺闻言,又思索了一阵,这才缓缓点头道:“嗯,看样子把批红权交给内阁也没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做好监察就行了,好,就这么办。不过,这内阁大学士又是写票拟,又是批红的,好像有点多此一举了,要不,以后让他们直接批红,不用写票拟了,师傅,你看怎么样啊?”

皇上终于点头了,张斌不由暗暗松了口气,这下好了,就算以后出了无能昏君,最多也就是懒得去抽查奏折而已,起码不会把整个大明都搞得乱七八糟。

不过,如果出了昏君,还有一个问题不得不防,那就是出现朋党,大家联合起来蒙蔽圣听,为所欲为。

这个问题怎么预防呢?

至于不写票拟直接批红的问题并不是什么关键,不过这个流程问题也不能草率从事,还有待商议。

看样子需要考虑的问题还很多啊,这时候也不早了,如果自己再耽误时间,这皇上今晚不睡觉恐怕都处理不完今天的奏折了,还是回去再好好想想吧。

想到这里,张斌干脆起身拱手道:“皇上,这个问题微臣回去再好好考虑一下,微臣会写个详细的章程出来,供皇上参考,微臣就不打扰皇上了,微臣告退。”

朱慈烺倒也没有挽留,因为他要批阅的奏折着实太多了,如果再耽搁下去,明天早朝之前真批阅不完了。

第二五八章 开放所有殖民地第三十章 难道她对我有意思?第四十六章 疯狂乱咬第四十四章 捡到宝了第五十九章 海上霸主也得趴第四十五章 马尼拉第七十二章 荷兰人来干涉了第二七二章 张斌的盘算第四章 辽东风云变第四十一章 匆忙撤退第八十三章 从车轮舸到轮船(上)第五十五章 海军上将第五十五章 妙计对奇谋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为强第九十八章 稀里糊涂第二五一章 裁军势在必行第二十章 巧周旋第八十六章 入阁为相第二十一章 招抚郑芝龙第四十八章 战斗第一一五章 建奴溃逃第五十九章 宁远祖家第二一八章 天下太平第九章 又玩海盗劫掠第七十章 小鬼子被坑惨了第六十一章 改进燧发枪第五十九章 宁远祖家第二一一章 另一个军阀第十四章 投其所好第七十三章 奉旨抄家第一〇七章 皇太极也傻眼了第一七五章 革故鼎新第三十二章 兑换第四十四章 惊天逆转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贤宦第四十六章 罪人罪己第九十五章 巨贪上任第七十一章 脏银第三〇〇章 论太子的重要性第十七章 纳捐助饷第二九九章 崛起中的大明第五十五章 乐开了花第二三三章 安抚永乐勋贵第一三六章 先下手为强第一六四章 敲响警钟第八十八章 未雨绸缪第二六三章 恐怖的水师舰队第一六三章 坐看风云第一四三章 亡国之兆第五十七章 捷报频传第二〇七章 内应第五十二章 惊天大捷第七十一章 宫廷三大案的疑云第二十八章 奸计第三章 出使第七十一章 初战告捷第十一章 保一方平安第二九五章 谁的拳头大第九十一章 安置试点第二一二章 拖出去砍了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万第十五章 俞龙戚虎第五十六章 炮轰皇太极第三十五章 责任第五十七章 火烧敌营第一八九章 张斌掌权第七十二章 无耻者自毁长城第六章 一个一个来第三一四章 再立新州府第七十九章 崇祯上钩第五章 两边都惹不起第五十九章 野战虎蹲炮第五十二章 测试第二五一章 裁军势在必行第七十八章 帝师出镇关宁锦第二十章 抢夺超级战列舰第二十七章 相信自己第五十一章 穷的叮当响第十五章 称兄道弟第二十四章 赚钱第二章 教毛文龙做人(下)第五十五章 箭矢百万第四十七章 再见伊人第八十章 阉党无耻第四十六章 帮忙第三十六章 救援第二三三章 安抚永乐勋贵第三十二章 奸宦和贤宦第五十二章 崇祯下注第四十二章 丰收第二二七章 投降也不会停止进攻第四十五章 岳托示警第五十五章 海军上将第六十九章 建奴之祸第四十四章 惊天逆转第一九八章 是时候收拾复社了第三十五章 好狗不挡道第二章 吹牛有风险第八卷 第二一四章 势如破竹